《孩子成长的保证:怎样提高记忆力》第39/46页



  3.提高观察力能提高人的素质

  人类要想在观察活动中取得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而每一次观察活动,也都会丰富、提高观察者的素质。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其实就是观察力的不断提高。一个社会的进步与落后,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有时候也在这个民族成员普遍具有的观察力上有所表现。可以说,培养和提高观察力,是提高个人和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所有科学研究形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观察才可能发现并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就是一个数学的运算或者实验的技巧,而发现、提出问题却需要通过观察,并运用创造性的想像才能够实现。

  观察力是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其实也就具有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技能的过程自然而然会变得轻松。良好的观察力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记忆等多种思维活动,促进学习和工作的进步。如果不去有意识地加强观察力的培养,使其善于观察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充分感知,获得规律性知识,分析、判断和综合概括能力也将难以得到提高,而这些都是智力发展、学业进步和人生腾飞的必须条件。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对学校中的"差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较差。这些孩子虽然也瞪大眼睛去看事物,但是所见到的东西不一定很多,甚至还会出现很多错误。正如人们所说的:"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回。"受掣于观察能力,"差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也逐渐降低,求知欲望渐渐下降,最终厌倦学习。反之,如果拥有了好的观察能力,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也渐渐提高,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观察力也是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之一,较好的观察力有时候可以视为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观察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不打算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学会观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和未来社会,学会观察社会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制定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三、提高观察力的方法

  1.提高观察力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感觉能力是人天生固有的,但感知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的刺激。观察力则更需要有意培养、训练。

  (1)保护好感知觉器官

  观察力训练是以感知觉发展为前提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及大脑智力开发,使人耳聪目明、心灵手巧,有助于智慧的发展。

  要注意保护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等器官的健康发育,因为这是发展感知觉的物质基础。

  要利用并创造机会,刺激各个器官的发育。多看美丽的图画,多听动人的音乐、多动手、多说话等,这些行为对器官发育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才能保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上。心理学的知觉规律表明,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去知觉事物,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关的事物,知觉就会清晰、完整。如果观察的目的不明确,观察就如"走马观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明确观察目的,一是在心里树立观察的意识,认清观察对于发展自身智能的好处;二是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

  (3)有计划地观察事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观察活动有内容繁简、范围大小、时间长短之分,但都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观察有计划,是指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定好观察的目的和步骤。如小孩子在学习洗衣服的时候,可以先观察父母怎样做:放多少水、多少洗衣粉、哪些衣服分开洗、洗衣机开多长时间等等,可以一边帮忙一边观察,学会了洗衣服,也提高了观察力。有的人喜欢花草,可以自己种一盆花或其他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写一些观察日记,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又有丰富的观察内容,效果很好。

  一般来说,如果年龄较小,观察活动中应多找与其日常生活联系较多的事物,或最好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那些较熟悉、特征较明显、也容易观察的事物,逐步进行观察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形成,这时候再开始观察那些较为复杂、特征不太明显、容易忽略的、需要分析判断的细节、事物或事件。

  (4)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观察时要按照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以及观察的重点都是事先要明确的。否则很容易陷于杂乱无章的境地,无法获得完整、准确的认识。

  常用的观察方法还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

第39节:遵循感知规律

 
  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5)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

  观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观察活动中,视觉无疑是很重要的,但眼睛并不是唯一的感觉器官。我们在认识和观察事物时,应该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比如要认识一种水果,除了用眼睛观察其外部形状、颜色、纹理,还可以用手摸摸它的表面,切开来看看里面的样子和果肉的质感,尝尝它的味道,用鼻子闻闻它的气味,等等。这样,可以从各方面获得对于该事物的认识,而且更加深刻。

  (6)遵循感知规律

  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规律去进行观察。

  观察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观察得清晰、准确。因此,在观察前,对有可能提高强度的事物,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强度。如观察人的肌肉,绷紧时看得最清楚;观察蒸气的特点,水壶里的水要满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被观察的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大,观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设法增加观察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如观察一种昆虫的形态、颜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纸上,效果就会更好。

  两个显著不同甚至对立的事物容易观察,因而在观察中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观察效果好。如两种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比较,往往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运动中的对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运动中的情况与静止状态有所不同。因此,观察某些事物,既观察静止的情况,又要看活动中的情况。如观察一个人,就应将静止状态与活动状态结合起来观察。

当前:第39/4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