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第436/439页



和涅心的判断差不多,王静辉也开始隐隐觉得辽国的实力有所恢复,尽管比之八年前宋辽之战的时候还差上很多,但是已经有了些自保的能力,至少在近几年来无论是阻卜人还是女直人都没有少掀起叛乱的风波,但是辽国都很轻易的给摆平了。辽国摆平国内的叛乱风波多半还是采用政治上分化的手段,尤其是对女直人更是如此,甚至为了削减女直人的实力,辽国朝廷还正是许诺高丽将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归还给高丽——尽管这些土地实际上还操纵在女直人手中,但是这也正是让高丽人犹如吃了大补丸一般,近几年来不断的向女直发动进攻,不过碍于女直各部实力强悍不仅没有得到鸭绿江以东的土地还不说,就连自己的西京都有些不保。

对于高丽这帮废柴,王静辉实在是无话可说,不过大宋还是不断将自己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以高昂的价格转手卖给女直和高丽双方——当然这个比重问题是高丽稍微多了一点而已,谁让高丽比较废柴呢?!不过高丽人比女直人有钱倒是真的,大宋也可以借着武器外销这个把柄来控制高丽人在两国贸易上的摩擦,以保证大宋的货物出口高丽畅通无阻。

不过王静辉对辽国出卖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借此挑起女直和高丽之间的仇恨和战争,在政治上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在大义上这是王静辉所绝对不能够容忍的。尽管在这个时代大宋对待高丽和倭国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苛刻的,但是却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作敌人和对手,但是王静辉不同,东边那个岛国现在还没有什么实力除了继续装孙子之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而高丽人和倭国不同,骨子里面出了名的龌龊,王静辉宁可鸭绿江以东的土地都变成沙漠也不会留给他们。

现在大宋的势力还无法插手鸭绿江地区的领土争端,不过王静辉却借着大宋水师和贸易的双重威胁下,从高丽人手中得到了济州岛的拥有权。本来获得济州岛的归属权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宋却凭借着武器贸易轻松的胁迫高丽王庭得到了这个在王静辉眼中无比重要的岛屿。在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高丽根本无法有效的经营济州岛,此时的济州岛不过是个荒岛罢了,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但是王静辉却知道这个岛屿对大宋来说意味着什么。只要有济州岛在手,加上大宋水师不断增长的实力,高丽的命脉就牢牢的把持在大宋的手中。

正是因为高丽人的贪婪和女直人的顽强,才使得大宋在近几年中的武器贸易获利极大。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对高丽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致使高丽人几乎砸锅卖铁也要购买武器装备来夺取这片土地,为了获得辽国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权承认,高丽人甚至到现在都在向已经式微的辽国称臣。

不过仅仅有辽国的承认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拳头够大才可以,大宋对高丽的贸易本身就是处在绝对优势,连年以来两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尽管高丽也采取了诸如提高税率等方式来抑制顺差过大,但是相对于大宋商人对金钱的渴望,这些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这也就使得高丽的财政收入有入不敷出的危险。不过战争是国家最大的事情,尽管高丽几乎没有购买火器的能力,还是不断派出使者希望大宋能够向高丽输入武器,在这个时候王静辉便看出摄取济州岛的机会。

不过就在高丽人用济州岛获得了足以装备五万人军队的武器后,大宋反手以两千五百两黄金的“优惠价格”向女直走私了几乎等同的武器装备。这次连环交易的后果可想而知,高丽人差点儿都把自己的西京给丢掉,而大宋则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济州岛修建了可供停泊大型船只的港口三个,岛上常驻宋军三千人,修建了两个军事要塞,当然还有可以供大宋商人囤积货物的仓库等其他设施——济州岛的初步改造基本上已经完成可以投入使用了。

辽国处理内患的手段是治标不治本的,至少王静辉心中非常清楚在失去了长城以南土地之后,辽国根本就没有东山再起,彻底失去了和大宋平起平坐的机会了。根据大宋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显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个人生活虽然比十年前质量下降了很多,但是还是非常注重享乐,而且辽国自皇太子被刺之后近十年还没有确立储君人选,这也是辽国内部极大的政治隐患——草原上一旦失去了绝对意义上的法定继承人,这就给后来者提供了造反的机会,与大宋武力尽归中央不同,辽国的兵力机会都是分散在各个贵族的手中,皇帝自然是占大头,但是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自己能够挺过属下的叛乱。

在王静辉的印象当中,按照正规历史的发展,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应该已经被铲除了,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问题,并且根据情报局的情报显示辽国皇帝对他们二人的信任还是一如既往,辽国内部的反对派对他们几乎是没有任何办法。王静辉相信只要耐心等待,耶律乙辛和张孝杰迟早会有一天坐不住的——耶律乙辛把自己的妹妹送给耶律洪基,虽然贵为皇后倍受宠爱,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孩子,依照现在耶律洪基的年龄,王静辉基本上可以断定耶律洪基应该是不可能有孩子了,也就是辽国的储君绝对不可能是耶律洪基的儿子,这就给了耶律乙辛造反的机会,他也相信情报局若是每年都要到耶律乙辛门上收取“封口费”,耶律乙辛会被逼得发疯的,唯一解决的办法便是他来当辽国皇帝!

虽然想让耶律乙辛造反让辽国内讧,这个主意是不错,不过操作起来却很有难度,尽管根据王静辉所知道的历史,耶律乙辛本来就有谋反的倾向,可惜他不是个领兵大将,手下随从虽多,也不缺乏将领一类,但是就连王静辉都不得不承认——在辽国内部造反难度尽管比大宋要容易的多,但是这活也不是随便谁就能够干得了的。尽管可能性非常低,但是王静辉却没有放弃这种努力,经过这几年的连续敲诈过后,耶律乙辛看样子也是对造反有些心动了,说不得是该让马人望出马在旁边煽风点火,再推上一把。

至于高丽现在王静辉也不着急——从历史上来看,定鼎中原后的各大有实力的王朝从来都没有忘记要在高丽显示一下自己的武功,从秦朝便开始定下的这个规矩到唐朝也没有变过,现在大宋的威名还距离汉唐鼎盛时期还很远,不过难保后面的皇帝不唱上这么一出戏,尤其是在高丽无法承受不平等贸易的情况下,稍微做出一些不妥的反抗动作,那便是大宋出兵的借口!他不介意原本在历史上创立金朝的女直各部先和高丽火并一场,无论最后谁输谁赢,就算女直真的把高丽给灭了,或者是高丽取得了鸭绿江以东的土地,甚至是深入到东北境内,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胜者在大宋的军事威胁之下,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战果安全,图自消耗各自的实力来喂肥了大宋的商人和军工产业罢了。

如果这是一场赌博的话,王静辉宁可把赌注下在女直人身上,毕竟高丽人的废柴本质到现在已经暴露无遗了。假如他是高丽王的话,那也应该从这么多年和女直的战争中看出自己和女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现在收手稳固防线发展国内实力才是真的。如果傻得还要硬去招惹女直,让女直人摸清了高丽的实力的话,搞不好便是灭国之祸,原来历史的轨迹中,辽国便是这么败给女直人的。

对于皇帝赵顼提出的问题,涅心对答如流,这很是让赵顼非常满意,当然在如此亲近皇帝的时刻,涅心也把对辽国的某些担忧说了出来。涅心提出辽国问题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在来觐见皇帝之前,他便和王静辉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毕竟当年是王静辉制定了整体策略,保留了辽国,不然的话以八年前第一次北伐中宋军兵锋之锐,辽国早已经土崩瓦解了。

现在既然提出了对辽国恢复实力的某些担心,涅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绕开王静辉的,毕竟师承在那里摆着,就算王静辉并不赞同他的想法,他也必须先要和王静辉商议过后才行。不过王静辉给予的回答也是让涅心非常宽心——辽国问题必须时刻注意,尽管辽国在失去燕云之后不再是大宋的对手,但作为一个相互对峙百年的老对手而言,对其不能大意!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劫船

承天二年五月,一艘大宋商船在前往来州的途中,在途径辽国苏州不到一百五十里的海面上遭到不明船只的劫持,全船二十人遇难,只有一名水手跳海逃生,在一日后被途径附近海域的一个商船队所营救,货物不知所踪。

这次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宋朝廷极为震惊,经过大宋三大报纸的报道后,大宋上下的怒火一直指向了辽国——在那片海域只有辽国才有能力拦截附近过往船只,况且在辽国苏州港中有一队大约二十艘左右的舰队。最重要的是根据那名逃生水手的叙述,两艘抢劫船只在搭上大宋商船后进行杀戮的时候,劫匪所使用的语言是契丹语,这就更加坐实了此次事件为辽国所为。

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大宋派出使者到达大定府提出质询,结果在十五天的时间中辽国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大宋使者愤而回国复命。辽国的反应更加激怒了大宋的怒火,在劫船事件发生的三个月后,大宋遣战船五十艘,其中十五艘战船是具有二十门火炮的战舰,其余为运兵船,携带三万士兵和武器装备,在八月初十夜晚偷袭了辽国苏州。

辽国苏州此时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大城镇,只有三千辽军和一个二十艘战船所组成的舰队在驻守。辽国的舰船上面只装备了投石机一样远程攻击武器,而且其大小远不如大宋水师战船,甚至与大宋战船相比甚至还不如运兵船厉害——每一艘大宋运兵船上面都装备了两门火炮和至少十台床子弩,还有若干迫击炮,这样的火力即便会议一艘大宋运兵船如果指挥得当的话也可以将苏州的小舰队送进海底。

这样的兵力对比再加上是趁夜偷袭,苏州港不过坚持了一个时辰便被宋军所破,战斗时间之所以这么短,除了辽军突然受袭没有反应过来损失惨重之外,还在于苏州是没有城墙的,宋军不用携带大型攻城武器,直接在火炮的狂轰滥炸之后登陆杀进苏州活捉了苏州知州。在天亮的时候,第二批从登州出发的宋军运兵船已经到达苏州港,这一次带来的又是三万宋军,但是跟随这批宋军而来的还有一万批战马。

在此后的十天时间里面,大宋通过登州港口向辽国苏州港总共运送兵力达到十三万,同时到达的还有战马三万匹,大量的粮草辎重和包括火炮在内的重型攻城装备,在这十三万宋军中还有两万五千人的火枪部队,仅陆路宋军所拥有的火炮数量就增加到五十门之多,更不要说在海上还有一支四十艘火炮战船舰队。

在这十天当中大宋水师以绝对优势用火炮将辽国的最后一支水军全歼在锦州港口内,并且炮轰了锦州城。舰队炮击引发了锦州城内的大火,烧毁了辽国自宋辽战争后历年囤积在这里针对辽国东京道女直人的战备物资。除了炮轰锦州之外,大宋水军还对辰州进行了炮击,在火炮的掩护下宋军对辰州展开了进攻,曾经一度杀入城内。可惜因为辽国东京辽阳府派出的一万援兵及时赶到,使得大宋军队未能及时攻陷辰州,为了避免损失在火炮的掩护下撤退五十里沿海驻扎,而其周边有二十艘大宋战舰火炮提供保护。

承天二年九月初一,在得到大量补充之后,五万宋军采用了大型攻城装备强攻辰州,两万火枪兵和炮兵掩护两翼,三十艘战舰联合炮击。辰州两万守军坚守不足两个时辰便献城投降,而城外打算用骑兵偷袭宋军的一万五千辽国骑兵被宋军火枪兵击溃,击毙辽军一万多人。九月十三宋军从女直人手中完整的接管了据辰州以东一百五十里的开州,宋军给予的回报是自宋辽第二次交战以来宋军所俘获的辽国军事装备。

此时宋辽交战四十三天便完整的获得了小王驸马称为的“辽东半岛”,杀敌三万,俘虏两万有余,并且获得了三万匹战马等大量物资。在获得了“辽东半岛”后,宋军便以开州和辰州互为犄角,在两城之间驱使战俘和当地征召的民夫修建了三座城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线。在这条防线上总共由十万宋军把守,大量的守城装备设置其中,除了火枪兵之外,大宋火器都可以在这条防线上找到,近开州和辰州两城就拥有四十门火炮之多,因为辰州临海,宋军在辰州修建了港口,大宋水师的战舰可以进一步驻扎在辰州港内,战舰上的火炮可以直接支援辰州城防。

宋辽第二次开战后,辽国在失去了苏州,锦州和辰州遭到炮击之后,便立刻派出了使者希望大宋朝廷能够终止战争,辽国愿意赔付大宋所有损失。不过此时辽国使者耶律金贵只见到了大宋礼部侍郎苏轼,大宋朝廷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短时间内取得“辽东半岛”,彻底将辽国苦心经营了八年的水师全部消灭,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会坐下来和辽国讨论赔付的问题。

到现在可能天下人已经没有人去注意那艘已经沉没的大宋商船了,这艘商船的老板姓“徐”,不过最终的幕后大老板便是大宋小王驸马旗下的海运船队——这是规模仅次于大宋皇家海运的大宋商贸船队。这支命名为“志远”的海运船队其活动范围却是以大宋沿海为中心,最远不过硫球和麻逸岛,当然在北方航线中,志远海运商行占有三成的份额,皇家海运船队占有六成,剩下的一成为楚州商人所控制。考虑到王静辉和徐氏在皇家海运中所占有的股份比例,王静辉个人每年能够从大宋北方航线中所获得的利润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宋富商而言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志远海运商行完全控制了来州和登州两个港口,在这条航线上除了大宋水师的船队之外,只有志远商行的船队可以合法经营。这次劫船事件完全是出自大宋枢密院参谋部的策划,其目的便是使大宋获得向辽开战的理由。王静辉所辖下的志远船行便承担了这次任务,事实上辽国舰队在当天并没有出海对大宋商船进行拦截,以前他们也曾干过,不过却被大宋护航舰队所击溃。大宋以前是出于政治需要才未曾追究过辽国的责任,而辽国人在几次拦截失败后,便对大宋商船不敢招惹了,甚至在距离辽国水师这么近的海域航行,大宋船只也不会有什么担心的。

从承天元年开始大宋便已经下决心要收拾掉辽国的水军了,辽国因为造船工艺不过关,并且水师也仅仅是处在起步阶段,就是十倍于辽国的水师也绝对不是已经把火炮加装在战船上的大宋水军的对手。根据王静辉的建议,这种一艘大型战船上加装二十二门火炮的战船被命名为“战列舰”,虽然船速并不高,但是犀利的火炮武装起来的战列舰可谓是个浑身冒火的火刺猬。

在大宋水师的秘密演习当中,这么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在敌人未能接近的情况下,独立对抗来自同一方向的同样装备两门火炮的武装运兵船,要是对付传统意义上的水师战船,则无往不利。战列舰的这种火力优势也被大宋参谋部考虑其中,这就使得在劫船事件引发的第二次宋辽战争中,战列舰被作为攻击辽国苏州、锦州和辰州的不二选择,这三个城市极为靠近海洋,并且都在战列舰的火炮控制范围之内,配合宋军攻城则是事半功倍,而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辽国水师虽然只发展了七八年,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王静辉看来,海洋是属于大宋的,任何国家都不得染指其中,只要在大宋战舰行驶过的地方,皆为大宋领土。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大宋对高丽和倭国等提出引进大宋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时候,大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还严密监视。

杭州著名的海商刘氏在四年前曾经是杭州最大的造船商人,根据王静辉所看过的刘氏家族宗谱,这个刘氏可能是汉化的西方人,加上刘氏家族还有做礼拜的习惯,这个刘氏的创始人很可能是个犹太人。不过刘氏家族因为受到高丽的收买,瞒过了市舶司向高丽输送了一批工匠,结果被大宋情报局在高丽的情报网络反馈回来后,立刻将高丽的造船技术有所突破的消息传递回了大宋汴都,经过细致的侦查后确定了是刘氏出卖了大宋的海船建造工艺。

这一结果使得大宋朝廷一片哗然,杭州市舶司和大宋水师立刻将杭州刘氏在第一时间软禁,并且全族押送汴都开封大理寺进行审判。根据王静辉的建议,杭州、楚州、泉州、广州等地十四家最大的造船商行老板被请到了大理寺来参加刘氏审判。在审判过程中刘氏先是百般抵赖,并且通过关系联系到交往密切的官员进行贿赂,妄图来挽救自己。

审判的结果是刘氏族长以下十八人被处以极刑,全族财产皆被查抄,朝廷所授予的一切勋章都被收回,全族除家佣、家奴之外全部被押解至麻逸岛垦荒,连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妙的莫过于刘氏族长在绝望之下大爆其收受贿赂的官员,并且从刘氏老宅的隐秘处挖出了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述了刘氏每次行贿的详细经过和数量。

刘氏的临时反水使得这场案件又再起波澜,大宋统计局介入了这个案件,这个刘氏家族在杭州也算是一个大富豪。当初因为王静辉排斥和汉化的犹太人、大食人共同做生意,所以杭州商会中也没有敢接收异族人入会,李慎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也是坚持了王静辉的原则排斥异族人。不过这些接受汉化的异族人通过其雄厚的财力,不断的打通各种关节,疯狂的收买各级官吏,李慎在的时候这种现象还不明显,尤其在李慎去职之后其后任官员基本上都接受了贿赂,而且这些人还手眼通天将势力拓展到汴都开封来,朝中也有几个官员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

大宋统计局根据这个账本介入了调查后,大批官员落马,被移交给吏部和大理寺接受进一步的查询。最令王静辉非常惊讶的是,王雱也隐约牵涉到了这个案件中,不过王雱做的非常隐蔽,而中间人也是一口咬定自己的罪名,为王雱做掩护顶替了罪名。王雱身份特殊,王静辉也没有深究的意思,不过对于那个做替罪羊的官员王静辉可就没有手软的意思了,尽管“王衙内”打过了招呼,王静辉还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干扰了大理寺的审判结果,直接把那名官员发配到麻逸岛去开荒了,罪名之重可谓是在这个案件中排前三位了。

当前:第436/43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