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档案》第18/71页



急『性』期以对症处理为主。

1高热:降温为本病的关键,争取降低室温在30c以下,对病人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头部及体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必要时用『药』物降温,如安乃近肌注,小儿也可安乃近滴鼻,保持体温在38c左右。

2惊厥:可选用镇静剂如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并针对惊厥的原因相应处理。

3呼吸衰竭:为乙脑致死的主要原因,应到医院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按虫媒传染病护理,病室应有防蚊设备,阴凉通风,室温保持在30c以下,应保持安静。要保证食物入量及能量,急『性』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辅以少量蛋白质及脂肪,应进清淡流食如绿豆汤、牛『奶』、西瓜水等。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饮食。深昏『迷』或气管切开者应予鼻饲,应少量多次,缓慢注入,以免刺激而引起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鼻饲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密切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升高应及时处理。一般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额部及颈、腋下、鼠踢部大血管,也可用35%酒精擦浴,体温过高或持续不降可用小剂量退热剂,应避免用量过大,出汗多造成虚脱。注意惊厥先兆,如发现两眼呆视、瞳孔大小不等、烦躁不安,应及时备好脱水剂及镇静剂,以便抽搐时及时用『药』,抽搐后要注意吸痰、给氧。有呼吸衰竭的病人要采用吸痰、翻身、拍背等方法助痰排出,必要时可用雾化吸入。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呼吸衰竭得不到改善者,需做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重者还要注意头部各器官及皮肤的护理。恢复期病人有肢体功能障碍者应防止肌肉挛缩及变形,以针灸、按摩、被动运动为主,逐渐加强锻炼。

(3)家庭预防

防蚊、灭蚊为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冬春以消灭越冬蚊为主,夏秋则以清除蚊虫的草生地为主。对病人早期隔离,对家畜、家禽特别是对猪需加强管理,应改善猪舍环境,给猪作人工免疫。在流行前一个月应给易感人群注『射』乙脑疫苗,注『射』的主要对象为1~10岁儿童及来自非流行区的人群。

8.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发热、咽痛、肢体疼痛,部分病儿可发生不规则的弛缓『性』麻痹。

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每年以6-11月为流行季节。自60年代以来我国采用了国产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使本病的发病率大大减少,但在边远地区仍有散发或小流行。本病病原体为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的病毒族的肠道病毒,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三种血清型:1型、2型和3型,三个型无交叉免疫,本病毒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排出,带病毒的粪便污染了食物、水源,健康人吃了或喝了这种污染的食物或水后,就可造成感染。在流行地区,隐『性』感染的人约占90%以上,而仅有1%-3%的受感染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发病一周内患者自鼻咽分泌物排出病毒,故病初3~5天可通过飞沫传染。粪便中排毒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从起病持续到3~6周,少数长达3-6个月,故粪口途径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

(1)症状表现和诊断要点

本病潜伏期约5~14天,亦可短于3天,或长达35天。

临床症状轻重不等,轻者多,多数无症状。病程大致可分为五期:即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前驱期:病儿常突然发热起病,体温可达38~39c,表现全身不适、食欲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有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亦可有多汗、烦躁不安等。大多经1~4天后,这些症状常自动消失。症状终止在此阶段称为顿挫型。这一阶段临床上常作为"感冒"或婴儿腹泻,容易被人忽略。这个时期是病人大便中排出病毒最多的时期。

2瘫痪前期:本期可发生于热退后1~6天,体温再次上升,以双峰热型进入本期,亦可紧接前驱期热退后出现。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易激惹、兴奋、多汗、肢体疼痛、感觉过敏、拒抱、皮肤和颜面『潮』红。严重的病儿可出现嗜睡,但大多数神志清醒,可出现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此时脑脊『液』多有改变。大约2~4天热度下降,症状消失而痊愈,少数患者在本期末出现瘫痪,即进入了瘫痪期。

3瘫痪期;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发生瘫痪,亦可早至第1天,晚至第10天。呈双峰热者瘫痪则往往在第二峰开始后1~2天内发生。瘫痪常常是进行『性』的,先是浅反『射』消失,以后出现膝腱反『射』消失。常表现为软瘫、肌肉完全不能活动。可病儿的感觉特别过敏,常诉说在瘫痪的部位有疼痛或感觉过敏(如蚂蚁爬)。一般热退后瘫痪就不再进展了。瘫痪多见于下肢,且具有不对称、不完全『性』的特点。瘫痪如发生在颈胸段脊髓,可引起隔肌及肋间肌的瘫痪而影响呼吸,可出现呼吸减速、咳嗽无力等。延髓瘫痪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第9~12对颅神经受损,可造成软腭、咽部及声带麻痹,造成呼吸困难和呼吸道梗阻。

4恢复期:瘫痪不再进行后的1~2周内,瘫痪肌肉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从四肢远端开始,轻症病儿经过1-3个月后就能恢复得比较好,重者常需12~18个月甚至更久才能恢复。

5后遗症期:某些由于脊髓前角受损严重,发生细胞变『性』,有些肌肉和肌群的功能不能恢复,导致顽固『性』瘫痪,造成后遗症。常见有脊柱畸形,足马蹄内翻、外翻,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等。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在流行季节当地有发病,结合病儿病史和瘫痪的临床表现,诊断多无困难。未服过小儿麻痹糖丸的小儿出现发热、多汗、烦躁、感觉过敏、咽痛、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应疑为本病,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2)家庭治疗和护理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支持疗法和治疗并发症。

1前驱期及瘫痪前期:卧床休息极为重要,早期休息可减少瘫痪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发热多汗者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及足够的营养。

2瘫痪期:加强对瘫痪肢体的护理,使肢体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保证血『液』循环良好。瘫痪静止后可用(地巴附加兰他敏)等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有呼吸肌麻痹时,要区分发生原因,及时进行抢救。对呼吸中枢麻痹的患儿,如症状明显可酌量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及早使用人工呼吸器。

3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治疗:当体温下降至正常,肌痛消失,瘫痪停止发展后,即可采用针灸、推拿及功能的锻炼,也可『穴』位注『射』活血化瘀『药』促进瘫痪肌肉的恢复。

(3)家庭预防

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个人要注意便后洗手,生食的瓜果一定用流动水洗净,在流行季节,对可疑病人和患者的粪便要严格进行管理,严禁造成水源污染。

我国采用的是减毒活疫苗进行自动免疫。疫苗是用活组织培养多次传代,无神经毒『性』的治病毒制成糖丸,分1、2、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单价活疫苗。自生后60天开始,间隔2个月依次服用单价糖丸各1颗。在第2、3年再按以上方法每年服一个全程,以巩固满意的免疫效果。7岁入学前应再服一个全程。用凉开水化开后喂服,千万不能用热开水溶化,以免将活疫苗杀死,不能起到免疫效果。

9.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肝脏病变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出现黄疸。按病毒不同分为五型(见下表),甲型肝炎及成型肝炎主要经粪一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不变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了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常变慢『性』。

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归类表

分型项目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病原主要传播途径

好发年龄

流行『性』

季节『性』27nmrna

当前:第18/7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