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佳人》第108/124页
而后她自是不敢再多停留,睇一眼乳母就匆匆带着人走了。
“……娘子!”妙蕊犹跪在那儿,望着离开的祥容华一唤,却没唤住。顾清霜便看着她眼中渗出惶恐――她就是再傻也明白,自己这是被放弃了。
于是在顾清霜起身的同时,她如筛般颤栗起来,脸色惨白地叩拜下去:“柔妃娘娘……娘娘恕罪!”
顾清霜定立在她跟前,嗓中沁出一声轻笑:“皇上四日前临幸了你,封了个采女便没再召见过,你就已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了?”
妙蕊头都不敢抬一下:“臣妾不敢!”
“祥容华养育公主没工夫管你,本宫却怕你这张嘴不受管束要给她惹事,再牵连到公主头上。”顾清霜冷淡的视线自她发髻上划过,俯身抬起她的下颌,迎着她满目的惊恐将那朵凤仙花簪在了她耳际,“押走,跟宫正司说清事由,让她们看着办吧。”
妙蕊的支撑骤然垮了,身子往前一倾:“柔妃娘娘……”两旁的宦官上来押她,她连挣扎的力气都已失去,只剩口中还在喊,“娘娘恕罪……奴婢不敢了娘娘……”
顾清霜淡看着她被拖走,循循地吁了口气,告诉阿诗:“你备个礼,亲自给祥容华送去,就说让她受惊了。告诉她妙蕊说了什么本宫听得一清二楚,她如何回的本宫也听着了,本宫承她的情。”
阿诗福身,这便从亭中告了退。
顾清霜便也不再多留,提步离了凉亭。约莫两刻之后,宫中就传开了消息,说新封的蕊采女在太液池边语出不敬触怒了柔妃,柔妃让宫正司给她长长记性,不料宫正司却把人打坏了。昏死过去,醒不过来了。
这消息飘散的同时,顾清霜正在紫宸殿里哭得梨花带雨:“怎么就……怎么就打坏了呢……”她抽噎不止,抽噎得话都断断续续,“你们宫正司下手……下手应该有数的啊。本宫就是因觉得你们有数才说让……才说让你们看着办,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宫正司差来禀话的宦官跪在几步外,磕了个头,却也一脸难色:“娘娘恕罪,臣等也没料到。真就二十板子,都没敢使力去打,不料蕊采女这样体弱,竟就……竟就伤成这样。”
皇帝沉着张脸,听到此处不耐地摆了摆手,让那宦官先退了下去,接着便安抚顾清霜:“好了,别再哭了,你有着身孕,如何禁得住这样哭?”
顾清霜望着他,眼泪流个不止,哭得几乎背过气去:“臣妾……臣妾没想的……”
“知道,朕都知道。”他将她揽进怀中,“你从来不发这样的脾气,必是她不对在先。你又没存心要她的命,宫正司下手失了分寸也好、她自己体弱也罢,那都不是你的错。”
她还在抽抽噎噎、呜呜咽咽,泪水洇湿了他的肩头,他不禁板了两分脸:“不许哭了,再哭朕把予显叫过来,看着你丢人。”
顾清霜这才尽力地去忍,双手胡乱地抹起眼泪,直抹得妆容全糊。他看着她这张小花脸忍俊不禁,目不转睛地睇着她说:“真该叫画师把你这副样子画下来。”
“……讨厌!”她一记粉拳捶在他胸口上。
打情骂俏,郎情妾意,没有人在乎妙蕊还剩几日好活。
她就知道,他定是连妙蕊长什么样子都忘了。一个记不住模样的人的死活总会显得陌生不真切,即便有几分惋惜,也比不得宠妃与宠妃腹中的孩子重要。
而她的做法也挑不出错来,任谁问起来,她都是没有苛责的意思,只是让宫正司立一立规矩。那朵掐断花蕊的凤仙花簪在妙蕊头上被带进宫正司,宫正司却不会让她带出来了。
接下来,就让荣妃自己胡思乱想去吧。
荣妃若觉得她宁可打死宫嫔也不退让,非要将孩子送给皇后必是为了与皇后结盟、成为皇后的羽翼,那很好。若觉得她得宠以来气势愈发强盛,已能责打宫妃,来日大有可能夺她的权,那就更好了。
她就是要荣妃在猜忌中自乱其根基。否则以荣妃一贯的行事沉稳,会不会在她临盆时铤而走险地下手,她也说不好。
还有三个多月,她要一步步把荣妃逼疯。
嫔妃们闷在这红墙里,原就容易多思,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琢磨出许多有的没的。她要引着荣妃多思到寝食难安,草木皆兵。
而这些,她自是没有告诉皇后的。
以皇后的性子不会允准。她们再如何相谈甚欢,也终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皇后真心期盼着六宫和睦,沾血的路便只能她自己来铺。
可等荣妃没了之后……
她直不愿意去想再下一步。
第94章 颁赏六宫
蕊采女在三日后香消玉殒, 皇帝没为她费什么心思,随口降旨追封了个正八品良使,着内官监安排一应丧仪。
良使, 说起来比采女强上不少,是正经的宫嫔了, 但那是人活着的时候。在丧仪上就强不了太多, 不过一口薄棺、再加几件她平日常用的首饰、喜欢的衣裳作为陪葬,就算了却了一生恩怨。
顾清霜原也懒得为此费神,到了蕊良使下葬那日,却有栖凤宫宫人专门过来禀了一句,说皇后自己添了些银两用在丧仪上, 又从栖凤宫的库中挑了珠钗首饰用作陪葬。
这话当然不是随口跟她一提,顾清霜听得暗自皱眉,觉得很没意思。
在这般的事上,她和皇后注定看法不同。只消皇后不碍她的事, 她便也懒得苦口婆心地说服她什么, 皇后却偏要这样昭示自己的不痛快, 实在没趣得紧。
只是这份不满最多也只是藏在心里, 面子上她还得客客气气地与宫人称赞皇后贤德,而后还要再去一趟栖凤宫, 不能让皇后的拳头打在棉花上。
入了栖凤宫,皇后却没等顾清霜说上一句夸赞她的话,甚至没等她见礼, 开口便是:“柔妃杀伐果决, 拿旁人当垫脚石眼睛都不眨一下。那等收拾完荣妃, 是不是就该本宫了?”
这般发问,倒是顾清霜不曾料到的。
皇后好似也并不急于听个好听的答案, 说完缓了口气,秀眉蹙得更紧了三分,神情倦怠:“你千万莫拿什么不曾觊觎后位的话搪塞本宫。你这样的性子,若只说想换一份安稳,本宫是不信的。”
顾清霜定定注视着她,倒也并不太慌。殿中没留宫人,她位份也不低,治罪不是皇后想治就能治。她便定住神,缓步移至侧旁的位子上落了座,直视向皇后,风轻云淡地开口:“皇后娘娘明言这些,是想宣战,还是想劝臣妾放弃?”
皇后滞了一滞。在叫顾清霜过来之前,她因蕊良使的死而彻夜未眠。宫中有人丧命时她常常这样,昨晚却神思格外清明,想明白了些先前不曾细思过的事情――柔妃或许也是想要这个后位的。
人总是盼着付出和回报能够对等。若放在一心只记挂情情爱爱的南宫敏身上,手上沾满血迹只为圣宠就不稀奇。柔妃却不是那样的人,皇后虽没问过她对皇帝究竟有几分真心,几次交道打下来便也知她活得清楚通透。
――那这一路拼杀过来,便该是要图点别的。
后位?皇位?她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这个。
这样的剧情虽然俗套,但十分合理。大权在握的位子总是让人趋之若鹜的,顾清霜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宠妃,论谋略论心智都不差,凭什么不能动这份心思?
想到这一步,皇后就睡不着了。
荣妃若会为了后位要她的命,柔妃便也会。毕竟皇后只有一个,她在这里就碍了事。
为此她才着人将顾清霜传了来,可听顾清霜这样直来直去地反问,皇后又突然愣住了――她好像并没想过自己究竟希望听到怎样的答案,心中又想求个什么结果。
是以顾清霜问完,殿中就沉寂了半晌。皇后看着鞋尖儿上的绣花默不作声,过了须臾才又启唇,气息变得很弱:“本宫只想知晓个答案。本宫知道你有手段,不想与你相争……若你肯如实相告,本宫会想想有没有对你我都好的出路。”
顾清霜摇头:“没有这样的出路。”
皇后睇视着她:“你这是承认了?”
她不想再继续这样没有结果的话题,立起身,低眉敛目地朝皇后一福:“臣妾告退。”
皇后哑然,张了张口,好像想再追问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来,只得目送顾清霜远去。
离了栖凤宫,顾清霜心中也一片阴霾,提不起劲儿来。
早在皇后进宫之日,她便已准备好来日要有一争,却未成想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而然地挑明。
她对这件事原是有些逃避的,逃避得不肯去多想。因为平心而论皇后的性子还不错,若非身处后宫、若非有这些绕不开的矛盾放在眼前,她或许真能与皇后谈得来。
可惜了。
这条不归路已经走了这么久,没有谁值得让她在最后几步放弃。
.
月末,舒德宫景明殿里,荣妃一如往常般翻起了账册。
她曾执掌宫权多年,直至皇后入宫,她一朝间失了权势。后来皇后有孕,宫权便又短暂地交还到了她手里,待得嫡子降生,凤印虽又还了回去,但皇后要照顾孩子,账上的事便还是交给了她来管。
于是每逢月末的时候,荣妃总是看着账簿百感交集。
这些能呈到她眼前的账目,时时证明即便中宫有主,她在后宫也还尚有些权力。同时亦时时提醒着她,中宫目下是有主的。
万般权力,皇后给她她才有。皇后不肯给,她就连碰也碰不到。
荣妃每每想起这些就心中讥嘲无限,她怨皇帝、怨太后、也怨皇后。偏生近来皇帝又被柔妃迷了心窍,竟赞同她这胎再生下来就交由皇后去养。若这胎再是个皇子,皇后便已有两个皇子养在膝下。
而她自己抚养的皇次子,又偏偏是目下四个皇子里最不得圣心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