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第111/232页


对,爱情之于女人,就是不落痕迹的毒药。
可什么样男人才能打动苏晴呢?显然,苏晴对工作之外的男人总是充满警惕的。
是林晓那样的男人吗?不!各方面显示,他们是一种很纯洁的姐弟关系。
李明远对女人的欣赏和品位水平,随着他的财富和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提高。他的生活圈子同时是集各类优秀女人的圈子,女人和香车是可以说是李明远这种男人永远追逐的目标,而对于各类优秀的男人,李明远显然不会从其对异性的魅力方面去评价,这不是他所长。
优秀男子对他心理的影响往往是增加他的好胜心和战斗感,而不是被其吸引,比他成功的男人,是用来崇拜的;比他失败的男人,是用来鄙视的。
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明远遇到了徐风,外在的身份是某著名女性杂志首席摄影师,原有的想法却有所改变。因为李明远一见到徐风,就感觉他身上那种无可阻挡的魅力,李明远几乎在瞬间判断:就是他了!这个男人,具备对女人通杀的威力。
坦白地说,李明远的这一招走得不可谓不狠,不可谓不阴,而且,真的很有效,因为,任何女人,在她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需要爱情。
于是,看似是老天安排,实际是人为的精心,苏晴和有着骄海浪子之称的徐风一次次“无意”的相遇。
不可否认,在男人堆里,存在着一小部分人生来就有非凡的魅力,生来就有着一股天生招惹女人的气味与风骨,他们的桃花运自幼儿园起就源源不断,为他们死心塌地的女人可谓前赴后继,这些谓之极品的男人接受着来自女人的膜拜和其他男人的嫉妒,他们挥金如土地制造着浪漫,他们辗转周旋在一个又一个女人中。然而,命运总是公平的,但它赋予一个人显著的优点与特长的时候,相应的就会暗暗给这个人一个巨大的隐患,漂亮英俊的外表,幽默风趣的谈吐,浪漫不拘的浪子风范成为女人的毒,毒到了女人,最终可能会毒到自己。
徐风就是这么一个浪子,在他心目中,女人永远是和“征服”组成动宾格式的词组,他就认为自己是女人不可救药的毒,眼下他很享受这种状况,他并不认为这种毒有一天会毒到自己。
七月一日,当林晓率领着他的五人团队浩浩荡荡出发去冯村的那个时候,新路村施工正好是第十天。
新路村的人力、物力林晓以最快的速度调配到位了。
秦大海他们林晓是到机场接的他们,当这帮昔日的兄弟得知一年来干得开心的腾龙公司的老总,就是林晓的时候,那份意外欣喜之情不用费语言就形容了。
林晓很是高兴,在机场发表简短有力的讲话,就一句话:各位兄弟,我们来这里,是马上要到新乡去,我们知道,那里的老百姓遭了地震,没房子住,我们的农民兄弟没房子住!那么,我们去给他们造!
第五卷 我为爱情疯狂 第三章 当城市反哺农村
林晓对穆琴、帅青他们情感上的微妙变化几乎一无所知,这一段时间来,他积极为楚雨蒙大姐做好后勤工作。
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是义之所致,是情之所驱,而商人最重的“利”,反放在最末位。林晓偶尔也会“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究竟算不算一个商人?
建设新型农村,是造福亿万农民的工程。林晓一方面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工程的主导只可能是政府。只有政府才可能集约全社会的智力、人力、物力,才可能发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而企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市场化方面发挥其作用。不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摆不正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不在实际过程处处依仗政府,腾龙就有可能吃亏。
林晓另一方面想,当今天我们喊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农村、农业、农民将向何处去?这实在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林晓个人能思考得透彻的问题。
于是,在06―07年第二个学期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晚上,由林晓主持的一个关于三农发展问题的小型讨论会,在人文学院大405教室并不张扬地召开了。
讲台下是一百来个平时热心参与跨学科主题讨论的同学。
林晓并没有招贴海报,而是电话通知了自己有“记录“的各院系一些有思想,有才气,有激情的同学,这个主题讨论会,颇有些私人性质。
林晓实际上只通知了三十来位,在已有许多同学离校的情况下,依然来了这么多人,可见林晓现时的魅力,是大大不同往日了。
林晓想听听这些天之骄子们的想法,但对于在讨论会上能听到真正有实践价值的意见,林晓并不报太大希望,他只是一方面想问问这些当代的天之骄子们,他们日常有没有思考过这个看来远离他们生活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当林晓想以一种激情的争辩形式刺激自己的大脑,让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每周三晚上跨学科主题讨论是由林晓等倡导起来的,后来由于林晓忙,渐渐参与次数少了,但这个活动却并没有因此冷淡下去,楚大不是林晓的楚大,也不是林晓“手下”所谓五大风云人物的楚大,在楚大一万余名学子之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由于跨学科主题讨论自身强大的吸引力,这个活动马上被其他富有组织能力的同学接手了过去,而且马上成为楚大非常红火的学生活动。事实上,早在韩冰的楚大时期就曾经有过这种跨学科讨论,因此林晓的组织并谈不算首创。
林晓站在讲台上,他的身份已在全校昭然皆知,同学们用颇有些崇拜的眼神望着他。
林晓清了一下嗓音,说道:“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运动,希望大家就这个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林晓作为主持人讲完后看到有人举手,他把该同学叫上台,然后退到旁边准备好的座位上听他发言。
就这样一个上来发言大概五六来分钟,然后台下针对发言者进行提问或发表自己不同观点,最后则由林晓总结,气氛还是相当不错。
第三个发言者引起林晓注意,这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皮肤白皙的小伙子。
他上来首先说道:“大家好,我是三农社的社长,我们三农社就是研究三农问题一个群体,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讨论,所以,就不请自来了。”
林晓没想到大学社团里还有专门研究三农问题的,既感到有些意外又有些欣喜。
小伙子继续说道:“这样的讨论活动很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国家根本问题,我们大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何等职业,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下面,我想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谈我几点想法。”
这个三农社的社长滔滔不绝谈了二十分钟,引发现场热烈的讨论。林晓在旁记录着,这个小伙子确实道出目下新农村建设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抛出“农业肯定是要继续存在的,但农村还会不会存在?”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引起了林晓的深思。
讨论结束后,林晓上台总结发言:“刚才社长同志说得非常好,我先总结一下,然后就一些问题也谈谈我的看法。社长的观点大致三个方面:第一,农民肯定是越来越少的,也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第二,农业要逐渐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第三,承载着农民及农业的农村必然会有重大从面貌到精神内核的变化,村一级的单位会渐渐消失而变成乡镇。我想,在这样一个预景下,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就应该具有着眼未来的设计,确定中心乡镇地位,村村不仅通路,不仅是通自来水,以及修建卫生设施、村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打破乡村的闭塞,输送现代科技知识,改造乡风,改造一些不好的旧习,比如说赌博等等。”
林晓简单地谈了一下他的看法,讨论接着继续下去。
在这样一个热烈的场面中,林晓开始思索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当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工业文明一些不好的东西是不是会有不好的影响?当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是不是使得农村走一条简单模仿城市的道路?
林晓想得不够成熟,所以没有说出来讨论,但他清楚感觉到在腾龙要介入新农村建设运动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那就是要有选择地保留具农业文明特色的东西。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的房屋建设是往往是标准式的洋楼,几达到地级城市复式楼的水平甚至别墅;在一般的乡镇往往是中间一条国道穿过,国道两旁林立着毫无特色的砖瓦楼房,难道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成这个模样?
事实上,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各地民居极具特色,在刻意挖掘这种传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理念,预留现代化设备的空间,不是更好吗?
显然,这里面暗合着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继承传统优良特色,再如何把这传统优良的东西与现代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的挖掘、继承、保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总结,而在迅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人们来不及对旧的进行整理的时候,那么索性大型推土机推开去,推得一切荡然无存。漫长的农业文明中所结出的果子,就必然要被工业文明所彻底地代替吗?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与城里人一样,那还是农民吗?
许多农村出身的学子就是要走出农村,不再做农民是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可是,城市文明让人崇拜的是科技,崇拜的是钢铁,是金钱,城市中人渐渐希都养成用最实际最功利的态度、方式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事的时候,这个人类社会还有希望吗?
林晓心里隐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农业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农业文明不一定就意味着愚昧,意味着落后,农业文明使人崇拜的是土地,是自然,虽然过去敬畏而近乎迷信,然而林晓认为对自然敬畏态度,是应该是人类一直应该持有的态度,从这一点上说,农业文明是人类社会根上的文明。
对于目前冯村的再造,从某一种角度来说,就寄托了林晓对未来发展的一个展望,这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实验,而这个命题显然不是林晓个人所能解决的,而是像林晓一样的一群人一代人的努力才可能解决的。这样一想的时候,林晓迫切地希望姚卫就在身边,两个人真是可以好好探讨一下。
是啊,林晓已经获知姚雪的病终于开始全面好转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虽然事过境迁,林晓有时候还会想起姚雪,想起这个爱得冲动的姑娘。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路标,一旦走过去,就成了记忆,林晓相信经过生死考验的姚雪对于人生,对于爱情会有更深刻的看法,他也就是姚雪记忆中一个平面的影子。
七月一日,林晓他们如约出发了。虽然新路村的施工在不分日夜的进行,但林晓已经完全放心了,可敬的楚大姐每天可能就合眼三、四个小时,其他全部的时间都扑在工地上了,林晓为腾龙的每一个员工骄傲和充满信心。
事业,什么是事业?事业就是能让你抵抗外界的诱惑不动摇即使再苦再累都愿意去做的,因为事业的回报它不仅仅金钱那么简单,是荣誉,是责任,是情感,腾龙的成功就是有这么一大批有着强烈事业感的人聚集在一起。与他们相比,林晓个人所遭受的一些苦难其实并不算什么。
第五卷 我为爱情疯狂 第四章 再向冯村行
离开冯村时,林晓想自己大概再也不会回到这个村落了,冯村,也将成为自己生命旅程中带有无比奇异色彩的记忆。林晓没想到是,仅仅是一年之后,他就要率领着一队人马重新回到冯村!
再向冯村行,这令林晓怎能不激动?
老大难得的激动情绪,老大极富诗意的描述,一个桃源般的村落或清晰,或朦胧地出现在五人脑海里。他们加工着老大的言语,配上各自的想象力,套上过去曾见过的各种美丽印象痕迹,一个个独特的“冯村”形象出现在他们心头,一种立时前往的冲动,不可遏止地产生。
而在五人中,最心神往之、最急切的是杜笑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何等的意境?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何等的美景?
杜笑白几乎能对《桃花源记》倒背如流。
杜笑白是个崇尚简单生活,远离繁杂物质的人,他认为只有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下,才可能产生伟大而浪漫的诗歌,而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堡垒里,是不会产生伟大诗歌的,有的只是人类真切的癫狂与呻吟罢了。
林晓给队员们布置了“备课”任务,穆琴他们深感该任务的伟大和有趣。本来,大凡“伟大”很少和“有趣”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去一个从没向世人展现过其“绝世”面容的古村,这实在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而他们此去还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的“使命”,因此着实称得上有些伟大。
他们准备了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他们除了吃和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图书馆里。查资料,遴选现代知识,备课,一起讨论。实际上,他们讲授的现代知识并不多,但必须是现代社会生存所必不少的知识,而且要能粗略描绘现代社会全貌的,这就非常有难度。因为,在林晓的描述中,那村里的人与外界千年隔绝,绝大多人不知今朝是何代,这要求他们能站在冯村人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如此一来,选择哪些方面的知识,成为他们一个最主要而最艰难的工作。
他们近乎疯狂地讨论起来,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他们自己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用简洁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促使他们以一个较新的角度或身份来反观现代社会,在惊叹之余也开始反思,另一方面他们要把自己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成功地灌输给冯村人,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的语言。
五个人自己尝试动手做一些卡片,卡片中含有大量的展现现代社会的图片,或是打印,或是手绘。
穆琴负责的是政府、政党、现代公众管理方面,她从中国各历史朝代的政府说起,这样应该会更好理解一些。
帅青负责现代自然科学方面,他的内容可就相当宽广了,他主要讲授物理、化学、生物方面。但他听林晓介绍冯村人的学堂里有一门自然课程,想来冯村人对自然科学并非陌生,只是想来较缺直观的了解,所以他想办法到高中借几套简单物理的仪器,比如说电的产生、发展以及表现形式这是一定要了解的,现代社会中,电是何等重要?!这个概念一定要说清楚!
吴明主要负责说明现代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也是从古代说起,古代人通过车马来往,通过书信来往,而现代人可以坐在家中,通过电话、网络与外界联系,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外界世界正在发生的事,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李凤负责是现代礼仪方面知识,是最为实用的一门课程。她会教冯村人在面对外界人怎么去掉羞涩畏惧之心,坦然面对,怎么和现代人交际来往。李凤这门课程深层次的知识还包括对现代人的性格以及一些社会心理学方面知识做一定的涉及,而不同那些主要教授在职场上专业的礼仪知识。
杜笑白当然就是负责现代白话文知识,这是交流基础,而对于杜笑白,冯村人的语言结构、发音特色对他来说也是足够诱惑力的。
半个月结束,林晓对队员们的“备课”工作非常满意。
终于出发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骑自行车,因为已没有这个必要,他们需要尽快到达冯村,他们是现代文明使者。

当前:第111/2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