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第230/232页


谁能想到,在这样普天喜庆的日子,老人就这样悄悄走呢?林晓脑海中立即浮现与老人交往的点点滴滴,心头悲痛不已。
葛状是葛翁的长孙,在城里重建葛家药店就是他负责,因而他与林晓接触最多,见林晓来了,就朝他点头。林晓忍着悲痛和葛翁的亲人一一握手。等握到葛状的手就哽咽地问道:“老人是什么时候走地?”
葛状说道:“今天早上发现地。爷爷前天回来了,还叫我陪着他围着村子转了一圈,他说他又要走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以为她有要出外了。”说着,四十多岁的葛状抹眼泪,他与爷爷感情最是深厚。
林晓的眼泪又涌了出来。韩冰见不得这种场面,在旁陪着掉眼泪。
林晓说道:“都怪我,让老人家奔波劳累了。”
葛状摇摇头说道:“这不怪林总,人到了这么大年级,说走也就走,说不定的。爷爷九十八岁了,是高寿。这是喜事。”说着,葛状勉强一笑道:“爷爷不喜欢我们这样弄的,按他的意思,我们要穿红挂绿,欢欢喜喜给他办这事的,可是我们这些后辈没出息,学不来爷爷,心里就觉得难受,笑不出来。”
“今晚我给老人守夜。”林晓说道。
“那不用,林总,你时间宝贵,对了,爷爷给你留下一封信,这是我收拾爷爷遗物时候发现的。”说着,葛状掏出一封信给林晓。
林晓说道:“一定,一定要的。”
林晓拿过信,在葛家人带领下进到里屋休息,拆开信。
信是用毛笔写地,很漂亮的小楷,林晓见信如见人,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韩冰在旁摸着林晓的肩,细声安慰他。
“林晓小友:见此信,吾已不在人世。忆起当日,与小友闲谈,言若有今日,当提前知之,然吾无积云大和尚之法力,即将远游,亦是方知,惟有以信寄之。吾常感叹:中医之道,非课本、科班能教,非阅尽人生,心体自然之道而不可得,汝通阴阳,年少而颇经坎坷,不学中医,吾深以为憾……”
林晓看到这,就想起葛翁当日提及他不学中医实在是可惜了,原来老人心头抱憾如斯,林晓泪如雨下。
“即将远去,未免作孩童状,世间一切,欣然在眼,感受在心,虽不舍却亦不哀,遥想新程在前,心头却又未免好奇而激奋,汝等应为老汉我高歌欢送,如何?想人生百年,世人多蝇营狗苟,谋权夺利,却几时做了自己?到头来一场空,徒作嫁人衣裳耳,老汉一生,维持自我,啸傲山林,何等快意,人生如此,汝等又怎能不为老汉高歌……”
看到这,林晓的泪止住了,他的心头被葛翁的满纸豪情彻底打动,心头燃气熊熊烈火,人生当如此啊!
“最后一事,小友知己之病,老汉深思几日,由你言语,知其体制,又知曾经跌入冰潭,日后恐有无孕之症,此等病,无药可医,亦非刀石可为,然世无绝境,送小友一个字,或可痊愈,此字即为‘心’字。”
韩冰陪着林晓全部看完,看到最后双肩一震,彻底为葛翁笑谈生死打动,从前只听林晓所言,还未有真情实感,韩冰聪慧过人,最善体人意,心头隐隐感触老人心声。
林晓喃喃道:“心?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心药还要心来医治?”林晓大惑不解。
韩冰说道:“亏老人家还当你是知音了。”
“怎么讲?”林晓连忙问道。
“我想葛老是在说精神的力量可以战胜身体的病魔。”
林晓说道:“这太过玄妙而不可预期,也只能这样想了,当药石无济地时候,人的精神力量或可为。”
林晓与韩冰在葛家人带领下在一专门接待四乡八村吊唁人大厅用饭,葛翁一辈子救人无数,是以人们得知葛翁死讯,都相继赶来。
林晓坚持要守夜,葛状也没办法,只得同意他。
林晓安排好韩冰在一家人住下,自己就准备去灵堂。
夜黑,四处燃起灯火,因而并不昏暗,从韩冰住下的人家到灵堂还有一段距离,林晓走着心头浪潮尚未平息。林晓走到村中的晒谷场,手机忽然震动了,林晓一看,是冯国放大哥打开的。
“林晓啊,七公三天走了!”冯国放嗓音透着嘶哑,但还平静。
林晓愣住了,一道凄冷的月光直照在他身上,他仰头看了看夜空,心头忽然涌上一种强烈无比的感觉:一个时代结束了。那些继承着上个世纪国家、民族灾难深重记忆地老人们一个个都走了,在这个热闹繁华的世界,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曾经被那样的侮辱和欺凌过?!
想到这,林晓浑身颤抖,一股热血冲了上来,让他全身冲满了力量,一瞬间,积云大和尚、葛翁、七公他们的精气神仿佛一齐灌注到他身上,还有段天的导师何来,还有楚大校长周全,他们一齐浮现,广阔无垠的夜幕是他们的背景,林晓不再停留,甩开大步走进灵堂。


|书友lynn5211314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六十四章 同学聚会(下)
林晓与韩冰一起守到天明。
林晓让韩冰先去睡,他一个人守就可以了,可韩冰摇头,看着林晓却不说话。林晓明白,他做什么,韩冰就会跟着做什么,很早很早以前,韩冰就是这样。
天蒙蒙亮,太阳还未完全露出来,然每个在大地上行走的人心里都清楚,昏暗在撤退,光明将重临人间。白昼交替,是光明与黑暗的轮回,是生与死的象征,每天都在人心灵深处堆积,直到人最后一天,他心灵深处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才发现,这一天,生是多么可爱,死,亦是那么欢欣。
林晓与韩冰告别了葛状等人,上车离开了葛村,今晚是同学聚会,所以他不得不离开。
车开出葛村三十里路,想起同学聚会,林晓与韩冰心情都渐渐好了起来。
同学十多年未见,今晚大部分都能见到,想想就让人激动。
一路上,林晓担心韩冰因老人的去世而对自己的病灰心丧气,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韩冰知道林晓担心她,给了个“不用担心”的眼神,林晓接受到,然后两个人轻轻拥在一起,心里装满着幸福。
一个小时后,到了市区,路过长途汽车站,一辆标着去往广州方向的宇通大客车正摇摇摆摆地转出站门。
“林晓,你还记得吗?”韩冰轻轻说道。
“什么?”
“你打工要走的那天,我在后面追了。”
“真的?”林晓轻轻说道。
“是啊,我知道你要走地消息已经晚了,等我赶到,就眼睁睁看着车走,那时候,我有多难过,多绝望!”
林晓把韩冰的头靠在自己的肩上,心里涌上无穷无尽的歉意。
韩冰仿佛看到学校放假满心欢喜回家找林晓却找不着他的自己。十八岁的自己,蹲在地上,那时候还是黄土满天地大街,自己就蹲在那周围满是水果摊位的地方。旁若无人大哭起来。那时候自己真恨,恨林晓为什么就不跟自己说声告别?他心里藏了那么多委屈,为什么不肯和自己说说?走得那么决然,仿佛要把过去的一切都丢掉,痛苦的。幸福,都统统丢掉。
韩冰把头靠到林晓地胸口。
靠了一会,韩冰抬起头,说道:“那年暑假我找不到你。任青倒是来找过我。”
“哦?”
“他说对不起,说都是他爸爸弄出来的。”
“他这个人本性其实并不坏。”林晓缓缓说道。
“唉,可惜他有那样的爸爸,又生长在那样的环境。”
车开到横山宾馆,林晓与韩冰下了车,看到宾馆门口已经立了大红的牌子,一些同学已经提前来了,正忙碌着布置会场。他们见到林晓与韩冰,其中有地还是过年前没见到的,他们还是一眼认出了老班长和文体委员。立即上来热情拥抱。
林晓问了布置的情况,还有聚会同学的情况,听过还有五位同学还在路上了。这些同学基本上都在国外,原本不打算回国过年,听着林晓与韩冰回来,并组织这个同学聚会,就连忙赶来了。即便是这样,还有八个同学是找不到了。
说实话,这八个同学一下子真很难从记忆里提取,一个个模糊不清,一张张青涩地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了消息,他们的高中时代,不像林晓与韩冰那么光芒四射。
林晓想起这些可能再也见不到的同学,唏嘘不已。
在横山宾馆,林晓与韩冰分开,韩冰留在宾馆内和大家一起布置接待从远方络绎不绝来的同学,还要去横山中学老师家拜年等等,而他则分身去看冯国放。国放大哥因为在横山忙国学馆的事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这对冯家如此传统的家庭,心头实在哟莫大的悲哀,林晓到了横山就急着要去看看,本来,韩冰也想去,这样才复合礼仪,但同学聚会的事实在走不开,就只能让他一个人去了。
林晓很快到了老街,车开到国学馆,林晓立即被一种古朴厚重的力量吸引,这还是自己曾经来过地地方吗?
林晓还未走进馆内,就听到里面童子在奶声奶气地背《诗经》中的《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人不多,大约就两三个。林晓顿住了脚步,这首他恰巧听过,韩冰爱读的,是一首情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孩子们停住了,就听到冯国放的声音,他也读了一遍,声音里面充满浓浓的思念与淡淡的哀伤。林晓情不自禁走进去,果见三个小孩在那摇头晃脑,国放大哥依然是一袭长衫坐在师者位置上。

当前:第230/2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