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熙丰遗事》第121/134页


沈括出身在钱塘,这是一个犹如盈盈小女般娇柔明丽的地方。现在的任所延州,却有着北方大汉的旷达和强悍。长在此等地方,萦绕脑中的不会是诗而是功业。即便是诗,也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沈括是在王安石二次辞相后,欲改免役法而被蔡确弹劾,先以集贤院学士知宣州,不久又以龙图阁待制知延州的。五路征讨西夏,沈括坐镇延州,由钟谔率鄜延兵入夏,攻下米脂和银、宥两州,沈括也升为龙图阁学士。原本沈、钟两人同戍延州并无不睦,想不到在经制边事上有了分岐,而此时沈括的想法已成了徐禧的方略。
徐禧此人并非从进士踏入仕途,他是由吕惠卿举荐的。吕惠卿领修撰经义局时,举荐徐禧以布衣充检讨。到赵世居一案劾查李士宁时,已是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里行了。后来又升到御史中丞,并以给事中赴延州。几年光景,徐禧俨然已是朝庭重臣。在他的眼中尚有沈括,钟谔则未必有了。文官看不起武将,这在宋朝是通病,其实是制度和待遇使然,文官的待遇比武将高得多。在边疆,也是文官领导武将。
鄜延路经略安抚司的后衙,没有了历历飘动的旌旗和挎刀拱卫的军士,安静得有点清冷。半亩大小的花园,因为少了曲溪清流,也就少了些许妩媚。亭阁与绿树相间,也显得甚为粗放。倒是离花厅不远的两株桂树,正金粟满枝。园子里和花厅中花香氤氲,令人沉醉。
此时的花厅之中,正中交椅上坐的是徐禧,李舜举坐在徐禧的下首,与徐、李二人相对而坐的是沈括和钟谔。没有人还有闻香掉文的雅兴,气氛剑拔弓张。
徐禧的神色郑重中略带矜持,傲岸而又兼有狂放。他先看了沈括一眼,然后目光转到钟谔脸上,徐徐说道:“西夏本可唾手取,迁延无功,乃将帅怯耳!本官奉旨巡边,已与沈大人议定自永乐至长城岭置六砦,自背冈川至布娘堡置六堡,为城永乐作崎角势,则虽无州之名而实有其地,犹如置利刃于西贼腹心之中矣。皇帝既已钦准,请钟将军率兵往筑永乐。”
钟谔本是鄜延路一员悍将,徐禧说将帅怯战本就不服,再说他在边关滚爬了几十年,对于周遭地理形势了如指掌。他的方略是修银、宥、夏三州而取横山之地,与徐禧方略大相径庭。听到徐禧要他率兵筑永乐城,就座中向徐禧拱了拱手,说道:“永乐城固据于腹心之地,然可筑而不可守,此实非计,请大人明察。”
徐禧面露不快之色,说道:“本官思之久矣,何谓非计?莫非钟将军不服本官节制?”
钟谔见徐禧口气不善,拿钦差身份来压他,不客气的回敬道:“于死地筑城,乃是误国,末将不敢附就。”
一股无名火从心头升起,徐禧厉声说道:“敢坏本官成事,你……你不怕死吗?”
钟谔瞋目相对,说话的声音也高了起来:“城之必败,败则死,违节制亦死,死亦何惧?死于此地,犹强于丧国辱师而沦异域!”
徐禧没有想到钟谔会不同意筑永乐城,更没有想到会和他吵得不可开交。岂止不可开交,简直是叫他下不了台。钟谔是有名的宿将,鄜延路的经略安抚副使,也不能真的把他杀了。正没做道理处,沈括说话了。
沈括先向徐禧拱手说道:“请徐大人息怒。”遂转向钟谔说道,“钟将军如何可说此等话?”
在这种场合,沈括只好先做和事佬。他并不评判谁是谁非,先请徐禧“息怒”,再“薄责”钟谔,也是要缓和一下气氛,给徐禧有台阶可下。沈括不等徐禧和钟谔作出回应,给李舜举送去一个眼风,李舜举会意,开口说道:“同为治边,何必相争?咱家肚子咕咕叫了,沈大人,这可是你招待不周啊!”
沈括和李舜举一劝一打岔,徐禧不好再发作,他也知道钟谔已不可屈,遂说道:“钟谔留守延州,本官自率诸将往筑永乐,请沈大人率兵驻米脂以为援,李稷负责馈饷。请各尽职守,违者军法从事!”
筑永乐城之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徐禧备表奏明赵顼,赵顼下诏照准。
因为徐禧亲自率人构筑,众人也还卖力,只用了十四天,永乐城已筑就。徐禧命曲珍率兵一万镇守,自己和李稷带着众将回到米脂。
永乐城离故银州治二十五里,接宥州,附横山,以无定河为裙带,已为西夏肘腋。大宋固然视为要冲,筑城据守,西夏自然也视为必争之地。因见宋国有人在此筑城,遂派了十几骑渡过无定河过来观看动静。大将曲珍欲领兵追杀,徐禧说道:“他自观看,何必杀他?本官正要彼知道此地已属我,不可生觊觎之心。”
西夏的这十几个骑兵其实是斥候,来侦查宋人动静的。宋人在银、宥、夏三州界内筑永乐城之事报到兴州,梁太后连忙召灵空大师和弟弟罔萌讹燕宁殿商议对策。永乐城对西夏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不只是占去了大片土地,并对灵、兴两州形成直接威胁。因此,就西夏来说,必须拔掉永乐城。眼下这三人举止从容,梁太后固然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灵空大师白发白须雍穆清宁,罔萌讹一变疾雷急风的脾性竟也稳重自若。
宫女在熏笼里添了点香,燕宁殿里香气氤氲,他们的心变得柔柔的,有了一种属于诗情画意的东西,与即将议论金戈铁马甚是不类。梁太后眼波闪动,檀口开合,问灵空:“闻得宋人城永乐,西夏无复安宁,请大师指示方略,倾国一战,在所不惜。”
灵空问罔萌讹:“侦骑探得永乐有多少宋军?”
罔萌讹说道:“徐禧已领军回米脂,只曲珍率兵一万守永乐。两地相加,大约有十万宋军。”
灵空又问:“我国可点集得多少兵甲?”
罔萌讹说道:“宋国五路征讨退兵以后,我国集二十万兵在泾原之北,以备宋人再举。以二十万对十万,谅也够了。”
灵空说道:“以二十万对彼十万,胜算只十之五、六。若再调镇守兴州的五万铁骑为前锋,胜算便有十之八、九。”
罔萌讹说道:“连御林军都调出,真可谓倾国一战矣!如何还没有十成胜算?”
灵空说道:“我军攻城之际,李宪从兰州率军驰援,钟谔从延州率军驰援,张臣矩率兵从泾原来援,我军还能有多少胜算?”
罔萌讹说道:“如此则胜负难料。”
梁太后说道:“此战胜则西夏存,败则西夏亡,大师尚有何良策?”
灵空说道:“从我军围永乐城起,宋人必送出求救文书或燃起狼烟。钟谔从延州点集人马赶到永乐,最少得三天;如等宋皇朝旨,则最少要七天。李宪从兰州赶到永乐,最少得十天,如接宋皇朝旨再发兵驰援,则最少要十五天。围城之后,撤下五万铁骑以待钟谔,梁大王在十天之内攻下永乐,则有九到十成胜算。梁大王可先遣一支轻骑奔袭绥德,宋人必分兵去救,再攻永乐,当万无一失。”
罔萌讹说道:“大师可谓算无遗策,本王即刻发兵绥德。国师可否随军?兴州铁骑,也请太后即下懿旨拨归臣弟统率。”
灵空说道:“贫僧也随军效力吧!”
梁太后说道:“当得如此,此役关乎国运,有劳大师和弟弟了。”随即看了随侍身旁的女官一言,女官会意,准备好笔墨。梁太后说道:“御林军、各路军统由梁大王提调节制,抗命者斩。朝中武将各归本部,军前效力,有退缩、怯敌者,视为国贼,概由梁大王军前军法从事。”女官写毕,用了御印交由罔萌讹。
灵空向着梁太后合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经此一役,我国国力困敝,当修政养民。贫僧将云游四海,归无定期,仅有一言以告太后。”
梁太后说道:“请大师指教。”
灵空说道:“请太后还政于秉常,此战之后,由秉常向宋通诚议和,再请得‘岁赐’,此乃求久安之策。”
梁太后沉吟一会,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师之言,至言也。还政秉常,此其时矣。”
望着灵空和罔萌讹离开了燕宁殿,梁太后走到殿门之外。燕宁殿是后殿,平日议政的光政殿离此尚远。但站在燕宁殿前可以看到光政殿的屋顶。秉常被囚后,梁太后暂时攝政,就在光政殿垂帘听政。灵空大和尚的话是对的,当初囚秉常,是怕他无端送地给宋,现在两国交战,不会再有不智之举,该归政了。
殿前的秋阳照在身上温暖舒适,秋风徐徐,凉爽宜人。这种既温且凉的感觉便是秋意,于是,一种幽思从梁太后的心底生起。她叹了一口气,不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一场大战,也不是因为归政之后的怅惘,而是……而是寂寂后宫,年华易逝。此时,她想了与博西同床共枕时的欢误。
米脂原本是西夏的一处砦地,宋五路征讨西夏时被钟谔夺取,隶属于延州延川县。米脂城并不大,因其周遭已是西夏之地,作为永乐城的后援,就变得重要起来。米脂必竟又是旧城,沈括又先期辟得官廨,在彼起居,自然要比在永乐城舒适得多。是以在永乐城筑好之后,徐禧便回到米脂。因为永乐城构筑顺利,诸将也还听命,徐禧感到很得意。或者说感到很快意。君命在身,权柄在握,三军之中,生杀予夺,旗麾指处,众将效命,人生至此,能不得意?少小读兵,自负胆略,恨无三尺剑耳!于今手握十万貔貅,驻节塞外,筑城开边,人生至此,能不快意?
这一天,徐禧在米脂的临时行辕内聚将论兵。徐禧居中而坐,沈括在左,李舜举在右,众将肃立两边。徐禧环顾左右,说道:“本官身膺皇命,版筑永乐,诸将用命,不日而成。此城形势险阨,进则剑指灵、兴,退则带引宥、夏。米脂以为后援,延、绥以为基本。西贼鼠辈,无能为矣!为将如此,岂不快哉!”
沈括听了微微含笑。筑永乐本是他的主意,徐禧前半段的话他是同意的。要说西夏是“鼠辈”,沈括倒真不敢小觑。但他城府很深,当面不轻易得罪人。现在徐禧正在兴头上,他自然也不会出语煞风景。沈括说道:“徐大人以治策二十四篇,得当今不次拔擢,今以朝庭重臣而以边事自任,括等敢不佩服?永乐既城,不知徐大人尚有何进取之策?”
永乐城筑好之后,下一步当如何,徐禧还真没有考虑,再说赵顼也只命他前来相度边事。见沈括问起,说道:“这个吗?诸位将军筑城辛苦,休整几天再议不迟。本官以为,西贼一日不除,我等未可安枕。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徐禧书生意气,挥斥指陈,也是泛泛而言。西夏这么好灭?不安枕又如何?众将也不会把徐禧的话当真,乐得就着话意奉承两句:“徐大人之言极是,我等惟命是从。”
徐禧见众将奉承,越发有兴,正要说话,中军报道:“绥州急信,请大人过目。”说毕递给徐禧。徐禧看过,说道:“绥州被夏人所围,来信求援,此事不可延宕,众将谁愿领兵前往?”
众将正拿不定主意是去还是不去,沈括说道:“绥州被围,祇事体大,下官亲率兵一万赴援,徐大人以为如何?”
徐禧说道:“有沈大人亲往,本官尚有何虑?不知沈大人几时发兵?”
沈括说道:“明晨四更点集,五更吃饭,天亮便走。”
徐禧说道:“今晚本官稍备薄酒,以壮行色,愿得早闻好音。”





正文 一四一 永乐城破 赵顼金殿痛哭
狗狗书籍 更新时间:2011-1-4 11:00:49 本章字数:4571

沈括率兵驰援绥州,众将送出米脂,徐禧因和沈括还很处得来,与李舜举两人不觉多送了一阵,回米脂途中,两人控辔慢行,身后跟着十几名亲兵做护卫。塞外秋景,别说与苏南地区,便是与京都汴梁也大异其趣。已是巳时时分,太阳已经很高,天宇澄彻,只在靠近太阳的地方显出迷濛的白,地面上游动的白雾渐渐散尽,没经人类侍弄过的土地,稀稀拉拉的长着些丛棘和荒草,生长在砾石之中难得可见的野菊,那点金黄给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放眼四顾,野旷人稀,广漠而又博大,于是人的胸怀也跟着宽广起来。就是这些个不毛之地,人类还只是在用血去分割它、占有它,却没有去开垦它,使它保留着自然的奇趣和原始的壮美。徐禧用马鞭指指点点,与李舜举说说笑笑,甚是有兴。走到离米脂城不远处,只见一骑飞驰而来,在徐禧马前嘎然停住。骑手跳下马来,拱手说道:“禀报钦差大人,小的已探到西夏兵正向永乐开来,离永乐已不到八十里,请钦差大人定夺。”
徐禧听了一怔,随即哈哈笑道:“西夏兵敢来永乐?看错了吧?再探!”
刚到米脂城前,曲珍差人来报,说是夏兵有攻取永乐之意,离永乐已不到七十里。徐禧笑问李舜举:“李公公,你相信西夏兵敢来攻打永乐吗?彼若即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了!”
不到一个时辰,竟有十数骑飞报,夏兵离永乐城不到六十里。徐禧吩咐击鼓聚将,发兵救永乐。李舜举悄悄对徐禧说道:“徐大人,皇命只是要我们城永乐,御敌非我等事,何不遣人往救,我等坐镇米脂,以观动静?”
徐禧笑道:“李公公莫非怕本官御敌立功也?”
李舜举勉强笑了一声,说道:“徐大人自率众将往救,咱家留守米脂如何?”
徐禧说道:“米脂何用守?永乐一胜,夏兵必作鸟兽散矣!请李大人看本官如何御敌吧!”
李舜举暗暗皱了皱眉头,他已经无话可说。李舜举是稳重的人,他已感觉到徐禧的狂放和迂阔,自负而又刚愎。夏人必将有备而来,只怕徐禧未必能临机处置。他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是以不想去永乐。徐禧如是说,他已是不去也得去了。
傍晚时分,徐禧率众兵将进入永乐城,探子报说西夏兵在离城三十里处扎营。徐禧说道:“本官就知道西夏兵不敢贸然进攻。”
当晚,徐禧率众将准备守城工具,无非是滚木、擂石、灰并之类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的东西。因永乐城刚筑成,别说滚木擂石,便是能砸人的石块都不多。徐禧没有打过仗,更别说守城了,他仿佛沉浸在临战前的激奋之中,情绪高昂,众将的心里却不免有所忧虑。
第二天,徐禧率众登城西望,只见地平线上,西夏兵无边无际,扬起的烟尘遮蔽了半个天空。大将高永亨对徐禧说道:“城小人寡,又无水源,恐不可守。”
徐禧怒道:“大战在即,如何出言沮众,伤我士气?来人,推出去斩了”
李舜举见徐禧要斩高永亨,众将虽不敢求情,却是面带怨愤,连忙劝阻。说道:“两军尚未交战,先斩大将,若因此军心浮动,恐非好事。可留高将军将功赎罪。”
李舜举一开口,众将跟着纷纷求情,说高永亨为延州大将,屡立战功,虽言语有差,且令其将功赎罪。徐禧见状如固执要斩高永亨,也恐众将不服,说道:“高永亨于敌未到先怯战,本拟斩首,以振军威,姑念众将求情,先械送延州狱,待此地事完,再行问罪。”

当前:第121/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