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第381/382页


透过渐渐稀落的雨幕,已经能看清不远处列阵的敌军,林立的旗帜上,多彩多姿的贵族徽章,让远征军的将士们看花了眼。王大海伸出舌头tian了tian有些干涩的嘴唇,轻声道:“想不到他们真的出来了!”

“应该是前几天去劝降的王校尉的功劳!”熊伯达重复着那段让他记忆深刻的劝降词:

“‘泰西的蠢货,只会抱着十字架自渎的阉鸡们!我代表仁慈的大宋天子,给你们两个选择,投降还是毁灭!…………好吧,以你们跟猴子没两样的头脑也许听不明白,那我就说的更简单直接一点。是做奴隶!还是下地狱!自己选一个罢!’

都被说成这样了,十字军们又怎么能忍耐得住不出城作战!?何况就算十字军脸皮厚,我们也可以去切断阿克港到耶稣撒冷的粮道,不管耶稣撒冷城中的国王们有什么打算,我们总能有办法让他们出城决战。”

王大海道:“不过他们还是忍耐了六天,等了冬雨下了三天!才决定出战!”

“他们大概还以为只要下雨天,火枪和火炮就没法用了!”唐辉的眼中满是冷嘲,“一年多来,我们没在下雨时动用过一次火炮,就是为了在冬日雨季将他们引出来。”

远征军的参谋部所定下的战略战术,每一步都是为了今天的决战,成功的实施,让参与了其中一部分的唐辉也觉得与有容焉,“只有让十字军自持优势,认为在雨天便会有一战之力,才能将他们顺利的引诱出来。”

“现在在耶稣撒冷附近。我军与十字军的实力,是四万对十七万。而去年年底,远征军刚刚全军到齐,在红海港集结的时候,这个比例则是五万对五万。为了让耶稣撒冷城中的国王有着充分的信心。我们可是耐着性子等了整整一年半!”

让远征军等候已久的敌人现在正在逐渐接近中,在骑士们的队列之前,率先进入宋军将士们视野的是一面面绣着纹章和十字的旗帜。

熊伯达对泰西贵族的纹章很感兴趣,通过研究俘虏们的口供,他对今日决战的敌人也同样很了解,“黑底白色八角十字是医护骑士团,而白底红十字则是圣殿骑士团……那面用金雀花小枝环绕一面十字盾牌的是英格兰的军队。那面麋鹿十字盾的旗帜,是……”

在熊伯达介绍完今次的敌军各部之后,唐辉道,“再多的旗帜也掩盖不了这里只有敌军三分之一兵力的事实。只不过……是最为精锐的三分之一罢了。”

自从梵蒂冈的圣战令发出之后,泰西诸国数以万计的军队或渡海,或陆行,日夜兼程的向圣城赶来。而与耶稣撒冷早有盟约的东罗马和埃及,也都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从北方属于东罗马的小亚细亚,到西南方的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千里之地中,十字军和回教徒、还有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总共聚集了超过五十万的大军。并不是号称数十万,实则只有十分之一的虚言恫吓。而是实打实的兵力。而与五十万泰西、远西联军正面相抗的宋军,却只有区区五万。不过通过派出偏师,去阻截耶稣撒冷、埃及和东罗马之间的陆上联系,远征军的主力得以与最为精锐的十字军部,在耶稣撒冷城外,进行决定整个战局的决战。

“全歼敌军!一个不留!”这是前敌总指挥部早前下达的作战命令,上面罗列着敌军主将的姓名,熊伯达对照着眼前的旗号,一个个念着,“理查德.安茹,腓特烈一世.霍亨斯陶芬。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东西方习惯全然相反,姓氏也是颠倒。姓在后,名在前。”

“如果换用泰西姓名,唐辉那就是辉唐。”唐辉咂了咂嘴,好象是为了化解临战前的紧张情绪,故意在说笑,“还是金糖好吃点。”

熊伯达也笑了起来,“那俺的姓名按照泰西的规矩,就是伯达熊了!……世上有这种熊吗?”

唐辉笑道:“干脆全都颠倒过来,熊伯达,达伯熊――大白熊!”

“别闹了!”王大海皱着眉头,“都这时候了,还开什么玩笑!”

王大海的提醒,反而让唐辉的注意力转到他的身上:“说起来,还是王大你的名字最好!比我们强多了!”

熊伯达随即跟着一起开玩笑道,“王大哥的姓名颠倒过来就是大海王。气魄非凡!”

“你们呐……”王大海摇头指着阵前,“看看清楚!敌人已经来了!”

呜呜的号角声。十字军的骑兵已经开始冲锋,雄壮的战马冲破了雨雾。如同离弦长箭直刺宋军方阵。金雀花的旗帜就在箭头处猎猎作响。随着金雀花的旗帜率先启动,德意志、法兰西的骑士们也不甘落后。而耶稣撒冷的圣殿骑士和医护骑士,也同时开始了冲锋。白色十字,红色十字,由十字组成的战线淹没了远征军前方的视野。

在历史上,任何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战场中组建过过如此庞大的军团。总计一万五千名骑士,连同他们的扈从。十七万十字军,摆下了长达三十里的战线。在参加会战的泰西诸王心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恶魔军团,不可能抵挡得住如此庞大的军势。就算是极盛期的穆斯林大军,也会在这支天主的护教军前,灰飞烟灭。

而远征军一方,与敌军相呼应,沉重的战鼓开始擂响,战线中的气氛,从悠然自得到了严阵以待。浓郁的杀气开始凝聚。经过了一年多的战斗,原本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事的野战军士兵们。已经成为了惯于出生入死的老兵。

“还早着呢!他们十分钟后才能冲过来!”唐辉也是一样的历经风雨,年轻的面庞上,有着风刀霜剑切割出的沟壑。他依然毫不在意的轻松浅笑。继续拿着王大海的姓名在开着无聊的玩笑,“大海王!王大海!……喂,王大!你的名字用草原上的话该怎么说?”

王大海的脸如寒霜,一下阴沉了下来,冷声道:“我是汉人!”

唐辉一愣:“……没人说王大你不是汉人!”

看了看面沉如水的王大海,唐辉一下醒悟。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觉得他的这位同学多年的兄弟,对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身世有些太过在意,“只是问问你怎么说……俺家千年前还是山越呢,如果当时俺家用的语言能流传下来,俺倒也想知道俺的名字到底该怎么念。”

王大海瞥了一眼唐辉,坦然的对视让他知道唐辉没什么恶意。轻叹了口气,王大海皱眉回忆着已经忘却了四五年的母语,“王是汗,大海……大海……大海是……”

草原上的胡语,王大海只有在幼时,与父母和兄弟亲友交谈时才会说,而且由于词汇量不敷使用的缘故,还多半夹着汉语。等他上学后,一口怪异的官话,被蒙学里的先生训斥过,被同学嘲笑过。自此,他便努力改正自己的发音,也越来越忌讳提起家世。草原胡语若不是家中父母还在使用,王大海根本就不会也不愿再记得一星半点令他幼年时饱受屈辱的元凶。

喃喃的重复了半天,茫然的记忆中终于出现了一点曙光,王大海脑中灵光一闪,想了起来:“是成吉思!大海是成吉思!”

熊伯达歪了歪头:“汗成吉思?这名字可真够怪的!”

“姓氏反过来就顺耳了。”唐辉呵呵笑道,“成――吉――思――汗!听起来就够有气魄的!果然是个好名字!”

“成吉思汗?汗成吉思?……”出身于北方草原之上,从父辈起便归化汉籍的少年有些迷茫的翻来覆去的念着两个陌生的名词,最终猛然一摇头,右手攥紧了御赐军刀,“不,我是汉人!我叫王大海!要战场立功,海外封国的王大海!”

少年紧紧抿起的双唇与声音同样坚定。在他的面前,勇猛无畏的十字军骑士正在冲锋,数以万计的骑兵就像汹涌奔流的狂潮巨浪,身穿白色战袍的十字军骑士,犹如巨浪顶端一束束雪白的浪花,铺天盖地的向宋军的预设阵地涌来。细密的雨幕被撕裂扯碎,千军万马的奔驰将地面上的积水踢散溅起,化为一抹云烟,笼罩在大军身边。

当前:第381/3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