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想守寡》第152/153页


  傀儡男童感觉到主人的怒意,冲黎桑龇牙咧嘴地挥了挥匕首。
  黎桑毫不理会那迦的讥讽,慢慢仰头看向帐顶,喃喃:“破军星黯,溯辞,你赢了。”言罢长长吐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咬破牙槽中事先藏好的□□,顷刻间间毒发身亡。
  “阿一,去看看。”那迦丝毫不敢大意,吩咐傀儡男童上前查看。
  阿一得令,三两步蹦上前将黎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末了还十分不放心地又冲他心口狠扎了一刀,这才扭头对那迦道:“师父,死透了。”
  虽惊于这小娃娃的狠辣,帐中士兵听得这句话,立刻麻利地将尸首搬了出去,又差人去给溯辞收拾新的营帐。
  这会儿功夫,那迦的药发挥了效用,溯辞只觉体内的蛊重归安定,那股麻痹压抑的感觉慢慢褪去。腕上的伤口虽深,好在未伤及筋骨,经大夫处理包扎后已经止血。除了浑身依然使不上什么力气、头有些发晕外,已无大碍。
  营中士兵很快收拾出新帐篷,麻利地将溯辞送了过去,大夫开好方子就匆匆吩咐人熬药,剩下那迦和阿一守在溯辞身边。
  这时溯辞终于恢复了些精神,颇为好奇地看着阿一,问:“他就这么把亡蛇吞了,不会有事么?”
  阿一拍了拍肚皮,得意洋洋地说:“阿一没事!”
  那迦解释道:“蛊虫大多都需要汲取人的精气,亡蛇乃其中翘楚,阿一是个傀儡,亡蛇在他体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即便是别的蛊,我也有法子把他捞回来,比救你简单多了。”
  溯辞这才放心下来,颇为后怕地抚了抚心口,道:“北宫政行此招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料,多亏了你,否则……”她叹了口气,到底没有把最坏的结果说出口。
  那迦安慰她:“兴许老天眷顾,你命不该绝。”
  溯辞默默瞥了他一眼,腹诽:不知谁刚才说我们这些占星师动不动就怪老天的。
  ***
  黎桑事败,北宫政苦苦支撑至日落时分,终究不敌薛铖,被一步步逼退回渭水城。这回薛铖一鼓作气下令攻城,本就节节退败的北魏大军士气低迷、军心涣散,守城不足半个时辰便被晋军攻破城门。
  北宫政立于夕阳余晖下,看着疯狂涌入渭水城的晋国大军,突然意识到黎桑或已事败。
  “废物、废物!”他低声咒骂,再度携剑率军迎上晋军。
  他不能退、也无法退。一旦撤军,面临的必是薛铖的穷追猛打,纵渡过渭水河返回北魏,也难保薛铖不会乘胜追击,且如今朝中迟迟未下令增援,那帮懦夫恐怕还在想撤军和谈之事。一旦他退回北魏,薛铖极有可能直接攻破北魏南方防线。届时就算他顺利回京,那些恨不得将他剥皮拆骨的皇子们只怕要借此大做文章甚至置他于死地。
  北宫政怒吼着扑向晋军,内心满是嘲讽。
  援军不至、粮草已断,这些人就是想把他逼死在渭水城!
  一剑破开一个士兵的头颅,热血溅上脸颊,北宫政眼都不眨地拼命砍杀,不知疲倦。
  纵战死,他也绝不沦落至战败归国、任人宰割的地步!
  然而,北宫政再如何骁勇,也难挽颓势。北魏士兵有动摇者已经开始溃逃,愿随北宫政厮杀到底的也渐渐不敌晋军穷追猛打,城中的防线一退再退,最后已至城北城墙下。
  一剑又一剑劈落,北宫政拼着胸口最后一点热气奋力厮杀,直到身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剑已卷刃,虎口震裂,手臂发麻。脚下尸山血海,断剑残兵。他血染满身,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提剑指向面前虎视眈眈的晋军,目光依然冷锐凶悍。
  薛铖立在后方远远看着负隅顽抗的北宫政,突然感受到一丝悲凉。他闭了闭眼,缓缓下令:“放箭。”
  乱箭齐发,将北宫政与残存的几个北魏将士牢牢钉死在城门下。
  北宫政致死保持着挥剑的姿势,死死瞪着眼看向薛铖,死不瞑目。
  这样的场景,何其相似!
  历经两世,仿佛昨日重现。只不过如今他和北宫政的位置悄然互换。
  同样的政局动荡、内有敌手虎视眈眈,同样的援兵不至、粮草不足,同样的围困渭水城,同样的背水一战。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北魏战神和他一样,没有真正死在沙场的较量上,而是死在自己的血亲与朝堂的权力倾轧之下。
  而伴随这些带来的,同样是山河破碎,国将不国。
  ***
  魏晋的这一战并没有止于渭水城大捷、北宫政身亡,薛铖趁着北魏尚来不及做出反应,率军夜渡渭水河,以两万大军三日内破北魏边境重镇,连拔三城,很快占领了钦州,并向景州进发。
  这时收到战报的北魏朝廷终于慌了,立刻派遣使者求和。薛铖占领景州主城后终于停下了步伐,一面等待增援,一面等待朝廷和谈使者的到来。
  他深知北魏地界的条件,除了靠南的几州与王都还算繁华,再往北去多是不毛之地,一到冬日冰封千里,光赈灾都要花费大力气,一举拿下的确是不智之举。况北魏并非弹丸之地,若逼得太狠,保不齐触底反弹,得不偿失。
  如今他要做的仅仅就是维持大军压境的局面,逼迫北魏割地乞和。
  许是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北魏朝廷一蹶不振,和谈使者抵达边境后,区区三日,北魏便同意割让南方三州、重修魏晋之盟。
  溯辞这段时间被留在渭水城养伤,和谈结果传来的那日,她正好为那迦重启琉璃宝镜阵法,治好了他多年旧疾。那迦心愿已了,谢过溯辞后便携阿一返回南境继续潜心研习蛊术。
  溯辞看着一日日恢复元气的渭水城,满心欢喜,收到薛铖即将班师回朝的消息后更是每天一有空就跑去城北翘首期盼。
  七日后,薛铖率军返回渭水城。
  黑红的晋军旗帜飘扬,三军面上皆洋溢着笑容。薛铖策马在前,远远便看到了立在城外亭子前张望的溯辞,面上慢慢浮起笑容。他扭头低声吩咐了魏狄一句,便策马奔至溯辞身前,笑着向她伸出手。
  溯辞仰脸看他,慢慢将手放入他的掌心。
  薛铖长臂一捞,将她带上马背,紧紧圈在身前。
  “我回来了。”埋首在她颈间,薛铖轻吻她的脖颈,低语呢喃,“咱们回家吧。”
  ***
  永平元年十一月,薛铖班师回朝,皇帝城门亲迎,满京百姓弹冠相庆。
  月末,薛铖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溯辞以季家养女的身份册太子妃,大婚当日十里红妆万人空巷。
  永平二年三月,永平皇帝薛敬已年迈眼花为由禅位太子,带着太后离京游山玩水颐养天年。
  薛铖登基称帝,为建元皇帝,立太子妃为皇后。
  帝后伉俪情深,专宠椒房,一时传为佳话。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部分至此完结啦~ 感谢一路陪伴的小天使们,比心!


第133章 番外
  【大婚】
  大婚当日。
  夜色渐浓, 喧闹的宾客散尽,新房中只剩下薛铖与溯辞两人。
  龙凤喜烛的光芒给新房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溯辞坐在妆镜前,面上因薄醉泛着浅浅的红晕,一双眼水波流转,带着几分娇媚。薛铖立在她身后,帮她拆下繁复的发髻和首饰,眉目含笑,眼底尽是温柔。
  太子妃的喜服和首饰十分讲究, 溯辞披着这一身行头一整天,只觉得肩酸脖子僵,连走路都不自在。好不容易卸去这一脑袋珠翠, 不由得感慨:“中原的规矩真是多。”
  长发垂落,薛铖绕过一缕在指尖把玩, 低声笑道:“这就撑不住了?往后类似的麻烦事恐怕只多不少。”
  溯辞闻言小脸一皱,转过身用手指勾上他的腰带, 眨了眨水汪汪的眼睛,问:“能不能简单点?”
  薛铖低头轻吻她,低声道:“规矩不能改,不过到时候可以让工匠把你的首饰做轻巧些。”
  溯辞认命似的点点头,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 眼前一亮,笑问:“殿下,我记得当年你似乎答应我要用西境的礼节求娶我, 如今大婚,殿下打算何时践诺?”
  “你啊……”薛铖似乎早有准备,屈指轻弹她的额头,道:“走吧,带你去一个地方。”
  披上雪白的大氅,薛铖提着灯牵着溯辞穿过宫门和长长的甬道,走过缀着白雪的红墙琉璃瓦,向宫苑深处走去。
  夜风吹在面上,带着隆冬雪夜料峭的寒意,纵使审批大氅也免不了一阵瑟缩。溯辞攥紧大氅边缘,一张口便是一团白雾,“这是要去哪呀?”
  “快到了。”薛铖领着她踩过石子路穿过垂花门,一处偌大的梅园映入眼帘。
  似乎提前布置过,梅园中四处点着灯,与朦胧的月色共同映衬着满园红梅白雪,美不胜收。一条蜿蜒的青石路连接着园中心的亭台,路边石灯幽幽,树影斑驳投映其上,别具一番风情。
  溯辞从未见过这般风景,眸光闪动,低声惊呼:“好美。”
  “来。”薛铖拉着她的手走向园心亭台,亭中桌上放着一只瓷瓶,插着数枝怒放的红梅。椅子上铺着厚厚的狐皮毯子,上头卧着一只精巧的怀炉,将这方寸之地烘得暖意融融。

当前:第152/1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