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10/29页
王选:合作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王选教授非常重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他经常对学生讲,美国华人中流传一种比喻:用“下围棋”形容日本人的做事方式,用“打桥牌”形容美国人的风格,用“打麻将”形容中国人的作风。“下围棋”方式是从全局出发,为了整体的利益和最终胜利可以牺牲局部的某些棋子。“打桥牌”则是与对方紧密合作,针对另外两家组成的联盟激烈竞争。“打麻将”则是孤军作战,“看住下家,防住上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王选教授认为,他对方正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提出一个正确的方向,用技术领先的产品占领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吸引人材的机制,树立了一种团结奋斗、不断创新的风气和氛围。王选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无形资产。”
怎样使这种团结和谐的气氛坚持下去,让未来5年内扩充到1000人的方正研究院里的优秀年轻人创造奇迹,是王选现在思考最多、最感兴趣做的“一个重大的实验”。
王选教授说:“软件是一个集体『性』劳动,人材必须组织起来,围绕一个正确的方向,围绕一个目标,才有价值。中国不缺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而是缺少团结合作的精神。现在的情形是,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到了硅谷,受外国老板指挥才能把才华发挥出来。中国人难道只能由外国老板指挥?中国人难道不能指挥中国人?”
王选对合作理解是深刻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对方正的看法中了解到。
王选教授指出:“北大人材济济,但有分量的、能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还不够多,与北大的人材优势很不相称,究其原因,团队精神不够和管理较弱恐怕是原因之一。其实这是北大的老问题了,1923年底,当时北大的代理校长蒋梦麟,在《北大之精神》一文中,指出了北大能够兴旺的两大原因: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接着又指出:‘我们有了这两种特点,因此产生两种缺点:能容则择宽而纪律弛;思想自由,则个『性』发达而群治弛。’技术学科领域内,对工业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大多是一个大集体中的很多小组协同攻关完成的,这一趋势今后将更加明显,上述两个缺点将使北大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失掉机会,并严重滑坡。美国大学的榜样给我很多启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ac项目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mac即multiple-access ccputer的缩写,该项目预见了未来大批用户通过网络共享计算机信息的前景。麻省理工学院对参加mac项目的人员的要求是:有才华的(talented)、专心致志的(dedicated)和忠于该项目的(loyal totheproject)。这三点要求也成为我在从事激光照排系统中组织队伍时努力追求的标准。斯坦福大学80年代从事的‘集成系统’项目更是集合了该校几个系共三百多人协同攻关。1976年‘北大七四八工程会战组’成立之始,我们就强调了团队精神,并努力加以实践;今天北大方正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的结合’和‘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与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的结合’,北大方正的几百位中层干部正在大力实践和发扬这种精神。”
培育团队精神的关键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要使方正的事业与一批骨干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并使大家通过实践懂得:只有靠几个研究室的一大批优秀的研究开发人员的通力合作,靠研发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的紧密配合,方正才能成为信息产业某一领域的龙头老大,才能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有幸的是,王选教授认为现在方正研究院已经具有必要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研究院年轻一代在继续创造着这种气氛。所以,他现在已经预感到了这批年轻人将来能够创造奇迹,能够造就国际一流的软件公司。
荣之健:善于合作,以“蛇吞象”
合作是重要的,“蛇吞象”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只要你掌握团结合作之法,也不是没有可能。试想一条蛇不能吞象,那十条,一百条,甚至是一千条蛇又该如何呢?
恒昌企业的实体为大昌贸易行,1946年由恒生银行元老何善衡、梁球瑶、何添、林烦炎等人创立。经过数十年发展,大昌已成为香港的大型综合『性』贸易公司,恒昌为大昌的控股公司,恒昌、大昌均未上市,规模及效益却绝不比蓝筹股公司逊『色』。
大昌的经营范围,除传统的粮油贸易外,还代理化妆品、数个品牌家电音响、数个日本名牌汽车、建筑装修材料的销售。其中以汽车贸易最引人瞩目,它拥有7家汽车行,占全港汽车销量的四成。由于耗资巨大,此举一度被称为香港有史以来金融界最大的收购行动,荣智健也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以小并大的“收购神话”。
在香港商界,中资、华资、英资素有“门户”之见,恒昌企业是香港商界老前辈何善衡属下的香港老牌华资商行。中信泰富作为中资机构直接收购华资商行,可能会引起恒昌企业董事局及其他华资机构的心理不适,为此,中信泰富就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华资巨子联手收购恒昌企业。另外全面收购恒昌企业耗资高达69亿港元,中信泰富要在短期内一次筹措,也有很大难度,所以采取分阶段收购策略。
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的权益。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的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中信泰富第一步投资25亿港元收购恒昌企业36%股份,约占恒昌企业盈利部分的2.57亿港元,扣除利息支出4500万港元后,中信泰富的盈利增加2.12亿港元,当年每股盈利增加了37%。第二步斥资31亿港元收购恒昌企业,其余的64%股份,连同首次收购的投资,中信泰富收购恒昌企业共出资56亿港元,但从恒昌那里收回股息11.7亿港元,两项相减成本净额为44.3亿港币。其实,恒昌企业资产净值估计逾52亿港元。中信泰富以44.3亿港元的价款收购资产净值约52亿港元的恒昌企业,其价格折让高达15.4%。
中信泰富通过发行新股募集收购价款,由于新股发行价高于每股净资产,故此该项收购使中信泰富每股净值增加38%,未收购恒昌企业之前,每股净值为1.32元,收购部分恒昌股份后,增至每股1.53元,而全部收购恒昌后,中信泰富每股净值升至1.83元。
中资财团的此次合作可谓是皆大欢喜。在第一步收购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的权益,其余由李嘉诚、郑裕彤及郭鹤年控制的机构以及百富勤投资等拥有,当时收购价为330港元/股。后恒昌派息160港元/股,收购价实质上降为330-160=170元/股。在第二步收购中,中信泰富以230港元/股的价格向上述机构收购其余的恒昌股份,上述机构因此获利丰厚,每股净赚60港元。李嘉诚赚钱最多,他持恒昌股份388万股,即赚了2.32亿港元,其他有周大福赚2.2亿港元,百富勤赚9800万港元,嘉理集团赚8500多万港元,何添家族获得4900万港元。
这次收购被誉为香港资本市场收购的经典案例,同时也让荣智健、中信(香港集团)和中信泰富在香港商界声名鹊起。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 习惯三
虎啸千里,忍于一时――控制情绪,主宰自我想成为21世纪的高效能人材必须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好习惯,俄罗斯总统普京因为具有善于控制情绪的良好习惯,从而为自己赢得了许多理政的机会,人民的爱戴,也正是这种习惯使他取得了许多内政、外交的成就。普京是高效能人材的典范,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新时代谁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谁就是时代的宠儿。俄罗斯总绝普京有一句名言:“我不生气。”做自己的心灵导师,赚钱路上欢声笑语。拿破仑 希尔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使我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现在俄罗斯最流行的一首歌是《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普京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不动声『色』并聪明着的人,总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让你大吃一惊。虎啸千里。
人材范本: 普京――“我不生气”不良的情绪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麻烦,一个欲成大事者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倘若任凭情绪做事,将很难走向成功。因为,此时坏情绪成了你成功路上的最大阻碍。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一句名言:“我不生气。”这句话是俄罗斯的一代天骄彼得大帝说的。
面对眼前的俄罗斯,普京只能如此。普京曾说:“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他还承认,现在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左右。苏联曾是世界超级大国,而俄罗斯1998年的gdp则下降到世界第16位。俄罗斯落后于西班牙、荷兰,甚至被巴西、印度、韩国等国超过……
对于普京访华,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克里姆林宫密切注视着中国最新发展的形势――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总书记。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搞得头头是道,令很多俄罗斯人羡慕不已,现在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虽然莫斯科与西方加强了联系,但是它仍然希望与北京发展关系,以抗衡华盛顿的主导力量。克里姆林宫可能担心北京的关系重点放在华盛顿多于莫斯科……
无论外界和俄罗斯人自己如何看今天的俄罗斯,对于普京来说,他只有一个选择:需要时间而且不能生气,更不能斗气。和气生财,俄罗斯最需要这个,俄罗斯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后不再需要那种十分粗糙的内政和外交,而是要斗志斗勇,尽管也有俄罗斯人批评普京很“软”。
不过,俄罗斯存在太多棘手的问题,也给了普京诸多的理政机会。普京要赢得支持和自己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很多问题出以重拳。所以,他敲山震虎以打击地方势力;他敲打寡头以主导整个媒体;他精简行政官员以“轻装理政”;他减少行政审批以优化经营环境;他厉行司法改革以打击腐败;他着手对教育、公用事业进行改革……
普京执掌俄罗斯后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无不与上述名言相吻合。尽管中外大众传媒对普京的情报系统(“克格勃”)出身的背景津津乐道,但是,普京让整个世界所看到的则是他背后的俄罗斯以及未来的俄罗斯。因此,普京所领导的俄罗斯似乎不再有仇家,尽管美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俄罗斯门口,仍是“我不生气”。
据说,普京在执政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拥有众多头衔:“反共分子”、“保守的克格勃”、“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铁腕专制主义者”。不过,所有这些标签都无法准确地描述今天的普京。最主要的是,现在还根本不是给普京下定义的时候,正如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历史上所确立的地位也并不是在他开始的几年。
人材精点:学会控制自我情绪
做普京一样的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对手无可趁之机,而后发动只有自己心里才知道的“战争”,出奇制胜。
人材启示: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必须做情绪的主人,做到善于控制情绪,而不是一个被情绪奴役的人。
高效能人材的情绪控制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