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12/29页



方法之五:主动出击。哪个朋友两个星期没来电话了?你不能这么想:“她从来就不喜欢我。我再没有其他朋友,我很寂寞。”你必须摆脱这种想法。相反,你要告诉自己:“我有很多爱护我的朋友,同样,我也有很多值得关心的朋友。”之后,相约一位你曾经承诺“我会找你”的朋友共进午餐,即使那已是数月前的事情,你可以借此来显示自己是受欢迎的。

方法之六:实现梦想。切实做一些你经常说“会”做的事情;更换过期的身份证、收拾行装到“丝绸之路”去、每星期写一封信给他……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让你振奋的,以轻松的心情去克服孤独。

下面,我们要进一步来探讨工作和孤独间的关系。

一个汽车推销员的故事,给我极大的影响,也使我非常感动。

他从小就结交了不少朋友,但他对读书的兴趣不高,成绩一直不太好。但他『性』格很爽朗,又善于开小玩笑,所以深受同学们喜爱。高中毕业以后,他没有去报考大学。他认为与其在大学耽误四年,不如早一些到社会上去活动。没想到今日的社会,很注重一个人的学历和经验。仅高中毕业的他,很难找到理想的职业。在求职过程中,到处碰壁,他只得到一家汽车公司去担任汽车推销员。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推销汽车的方法和诀窍,他是一点都不知道的。虽然他每天都很辛苦的奔走,但车子仍然卖不出去,他的业绩不用说是极差的。像他那样成绩很不理想的推销员,便聚集在一起,相互倾诉心里的苦闷,研究如何才能摆脱因工作不如意所带来的孤独和不安。

在他们公司附近,有一家咖啡厅,在公司的早会完毕之后,他便借口出去推销而跑进那家咖啡厅去。在咖啡厅的角落里,已经早有一群其他汽车公司中业绩不好的推销员先他而在。对他们这一群担任推销汽车工作而业绩一直不好的推销员来说,这家咖啡厅才是他们感到最能获得心情安定的所在。他们可以在那里放肆地谈论老板的苛刻脸『色』和锐利的眼光,以及主顾的吝啬,来驱散他们心头的郁闷。

到底他们有些什么缺点,使他们的推销工作赶不上旁人?他们又为什么在工作不如意中还能安于这种已使他们感到厌腻的工作岗位?因为只有在这间咖啡厅里面,他们才可以避开公司里那班干部严厉的注视眼光,自由自在地耗费时间、浪费金钱。

他们这一群都有着不安的心情,相同的处境和类似的痛苦,他们当然能够相互了解对方心里的苦痛,因此,这种很自然的聚合,很能稳定他们情绪的动『荡』和不安。这里有很多和自己感到同样痛苦的推销员,使他产生“并不是只有自己如此无能”的想法。

他们之间,几乎都有一种类似自我解嘲的心理:

“反正谁都知道,汽车这种商品,并不像饼干糖果一样好推销的。”

“把责任推到我们肩膀上未免太不公平了。如果公司不能大幅度的降低售价,就很难把车子推销出去。”

有了这种想法以后,彼此都能安心,而不会想到是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有不适当的地方。像这种逃避不安心理的状况,不只业绩不好的汽车推销员会有,一般人的心理中也普遍的存在。心理学家对这种心理作如此的解释:

“在现代社会中,情绪正常的人所表现的处世待人的态度,根据心理分析,是和动物的自我保护改变颜『色』类似。”

这也说明了这些在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的人,组成小集团,大家同样的想着内心的不平和不满,而相互紧紧依靠着,心连心的保护着自己,不让自己心理有不安的感觉,老实说,他们也是很值得同情的人。

牢记“制而后胜”之道

一个人如果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自己行为的尺度。凡是成大事者,不是让情绪驾驭自己,而是自己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例如,他们抑制冲动、避免争论、善听批评、开放胸怀、力戒不满。这些控制情绪的『性』格,看起来不起眼,实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

那么如何克制自己呢?

首先,要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在遇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一些“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他们仍然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懂得,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付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更没有主见,那就慌作一团了。因此,在变故面前,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的,一半则是自我暗示。

没有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到人多的场所,就会周身不自在。克服这种心理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朋友,点点头,大声招呼,别人自然也会致意回报。虽然他可能永远也无法想起曾经在哪儿认识你,但是你却因此消除了紧张。

有机会你就主动当众讲讲话。自我考验,这样就会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

其次,我们要能够从容地面对羞辱。

公然直接羞辱人的言语,不论是卑鄙的、恶毒的、残酷的、无聊的、惊人的、小气的,都有一个共同点――说话的人很冲动,而且,被『逼』得无话可说。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辱骂而变得像他一样失去理智,应付他的基本对策,就是保持冷静,只有这样才能稳『操』胜券。

(1)“我不要跟你这种人讲话。”

这样可恶的人,决定不和你讲话,是你该觉得很幸运的事,你就该坦白表示出来,采取以下方法:

1对他说:“啊,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

2假装没听见:“你说什么?”“你是说……?”“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好吗?”

他若不肯再说,就是他输了。

他果真糊里糊涂地再说一遍,你就以牙还牙:“抱歉,你这种人说的话,我听不见。”

(2)“你自以为是什么人?”

这样的话,是要你对自我认知产生疑问,就因为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你才能够以此为根据而有言行举止。况且,你也有相当的处理经验,认识你的人多半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说出这种话?

1不要动怒,索『性』让他把话说清楚:“依你的意思,我要是某某人,才够资格和你说话,是吗?”

2谦和一点,请教他:“我倒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常常自以为是什么人吗?”

当前:第12/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