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生道》第3/193页



正文 关于本书男主所练功法所需打通穴位介绍。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4 10:17:16 本章字数:287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正文 完本感言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4 10:17:16 本章字数:882

一百五十天,小八的第一部小说妄生道完本。
  其实敲最后一章的时候,小八心情很是复杂,可以说算得上是悲喜交加。悲,是对这本书的感情极深,真到完本的时候确实不愿意这么早就完本。喜,是因为将近半年时间,尽管有许多心酸,我还是坚持写下来了,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吧。
  相比之下,妄生道字数有点少,也确实是又好多先前留下的小插曲没有一一交代清楚。然而这些绝对不算是没填平的坑,小八以后会开外传来专门说这些东西的。
  先前我曾经说过,本书最主要的就是在探讨何为好人何为坏人的定义。纵观全书,小八在构思每一个人物特点时,或多或少的都给他们设置了深层的一面,或是优点或是缺点,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或坏人。
  而这些角色当中,其实最接近好人定义的唯有弘智一人。不过弘智是什么 人啊?是佛祖座下添油童子转世,他是神,不是人。
  小八写这个出来,主要是想抒发一下在这一方面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坏人之分。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就一定会生病。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比较恰当的。就算是传说中的神,来到这个世间也不可避免的被同化某些缺点。
  书中的事,小八就不说太多了。看网文么,为的是心情愉悦罢了,探讨的问题太多,吹毛求疵的人就该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了。
  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二本书,新坑的一些事情。
  第二本书小八已经构思好了,而且已经开始动笔写了。不过第二本书的类型到底是都市异能还是现代修真,小八真心被这个分类搞的有些晕了。
  愤青的事情干过一遍就不会再干了,当初妄生道是我没有一点存稿就开始发的,写了一百多天着实把小八累坏了。第二本书,确切的发书时间不定,等存稿数量留到小八感觉合适之后再开始发。
  写书不易,等小八再发新书的时候,还望妄生道的老读者,还有众多作者朋友能够继续支持小八,继续支持小八的创作,谢谢大家。
  2013/12/20
  小八







正文 楔子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4 10:17:16 本章字数:2048

(一)
  天生异象,乾坤骤变;海河倒流,日月齐现。
  古有善卜易者名三惭,以异象推演知晓有一天谕将现,并诫门下弟子誓守其言。
  然其弟子众多,品行参差不齐,更甚有心怀叵测之人将其泄漏于众。
  此言一出,天下大乱。武林豪杰皆四处寻探,更有皇室之人派兵,欲将其占为己有。
  惭大怒,斥其弟子罪责,欲加以刑。孰料其弟子心狠手辣,以毒下饭灭杀三惭满门。
  其弟子深得三惭真传,以占星卜日之术终得天谕。众豪杰闻之,势讨要所得。
  然数载过后,仍不知天谕所踪。众人惑之,视其为谣,风波终定。
  《上古书-天谕》
  (二)
  窗外厮杀打斗之声不断,一灰袍汉子落寞的瘫坐在墙边,在他的旁边有一酒壶倒在地上,任由酒水从酒壶里洒出来。此人神情古怪,看似痛苦却还参杂着一丝不解。然而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变白。
  “师傅,既然你已经传授了他们无上法阵之术,又为何要传我如此诡异,蚕食心性的功法让我以硬碰硬,同门厮杀?”这灰袍的汉子若癫似狂的喃喃自语道,“您临终时叮嘱我的话,到底是为了什么?”
  (三)
  宁王朝,囚龙岭。
  此时的夜如被墨泼过了一般,泛泛天空没有一颗星星,唯有的下弦月也是暗淡无光的出奇,任由它肆意的挥洒,也无法将皎洁的月光照耀在大地之上。
  “沙沙......”
  一毫不起眼的密林之中,原地鼓起的一处土包竟然有了微微隆起之势,惹得其上覆盖的树叶沙沙作响。
  “额,好辛苦啊......”一沙哑的如乌鸦般的声音从其中传出。
  随着声音的传出,其土包看上去好似收力一般微微的降下去了几分,随后便有一物从其中猛地坐了起来。
  土包内之物是人无异,但夜色较黑,也不知其到底长了个什么模样。
  “嗅嗅......”那人坐起身后,便像狗一样不断的向四处空气中不断的嗅着。过了一会之后,这人才满足的站起了身来,寻了个方向渐渐走远。
  “唉,竟然活了这么久,失算,失算。”
  (四)
  不知是何年何月,亦不知是何景和何辰,故事,仿佛都是从“沐春”开始的。
  所谓沐春,其实是后来人称呼五年前的政变的,之所以是叫做沐春,一是因为这场政变发生在春季,二是因为百姓在这场政变后生活的改善,仿佛如沐春雨。
  当时的中王朝,王君昏庸无道,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终使正派武林中人群起反之。
  后果可想而知,中王朝不得人心,很快,起义军就攻到了皇宫。
  可最为不解的是,起义军却没有杀了皇帝改朝换代,而是只杀了皇帝的七弟――摄亲王。

当前:第3/19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