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请自重》第166/168页




  第九十章

  长安门之变就这么轰轰烈烈而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曹睿并未撑到被捕的那刻,当场就被五军营的铁骑踏成了饼子,不过相比之下他还算幸运的,而曹开阳就没有那么好命了,在菜市口被摁着一块一块削成了人棍,凌迟数千刀,刀刀见骨。
  他大概平时人缘颇好,当日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的很是热闹,散场后亦有不少人上前来捡点便宜,没让他的骨血白白浪费,一块不剩的被分食完毕。
  承明帝紧接着趁热打铁,将曾经的阉党尽数贬官发配,一夕之间,六部九卿几乎大换血,新的面孔开始崭露头角。
  闻芊原以为劫狱这么大的事,善后多半麻烦,指不定得颠沛流离一段时间,恐怕还要连累到杨晋。
  不承想老皇帝没多久居然病倒了,朝堂上下瞬间乱成一团,再加上东厂的地位因为掌印太监的失势岌岌可危,竟也没人有闲心顾及她这个逃出来的嫌犯,反由她乐得清闲。
  在曹开阳死后的第三天,杨晋就接到了抄太清宫的谕旨,他想了想,临行时叫上了闻芊,让她去给楼砚收拾遗物。
  此时的神宫人去楼空,几个道童和道士已经被关进了诏狱,门庭冷落,院可罗雀。
  抄家原是个肥差,能蹭上的基本都能捞到油水,可惜这次有他在,随行的锦衣卫知道深浅,都不敢太造次,头一回把抄家搞得像是旧屋整理,样样东西轻拿轻放。
  楼砚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的确很少,闻芊每间屋子转了一圈也就只找到几本星象图和他常用的镇纸,其余贵重的玉器金银,她皆叫锦衣卫来收走了。
  空荡荡的别馆里骤然冷清,闻芊站在屋内四下里环顾,最后伸手碰了碰那几串珠帘,周遭顷刻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杨晋从外间进来,她听到动静回过身,不偏不倚与他视线相对。
  “找到什么了吗?”他信手掀起珠帘。
  闻芊摇了摇头,只冲他示意手中的书册,眸中有几分失落。
  杨晋虽已猜到,却也难免跟着她一块儿遗憾。
  他抿唇走到闻芊跟前,安慰似的捧起她的脸,“想来也是,倘若东窗事发,证据越少对你和朗许就越有利,考虑到这个,他应该不会留太多的物件在这里。”
  闻芊便顺势把脑袋搁在他掌心,低低嗯了一声。
  杨晋用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唇角,两手摊开,几乎能将她整张脸包住。
  不得不承认,闻芊瘦了许多。虽然由于学舞,她身姿一直很轻盈,但这一阵接二连三的事情,让她消瘦得有些令人心疼,怎么喂也喂不胖。
  四下无人,杨晋低头抵在她额上来回磨蹭,柔声问:“阿芊……我能不能亲你?”
  闻芊在他手心里抬起眼,带着几分不解:“想亲就亲啊,干什么突然这么客气了?”
  他闻言笑了下,“没有,只是瞧你近来心情不大好。”
  闻芊踮起脚伸手勾住他脖颈,懒洋洋地靠上去:“知道我心情不好,那你还不用自己来补偿补偿我?”
  杨晋垂下眼睑,含笑拨开她唇边的碎发,轻柔地张口吻住。
  嘴唇相贴之处有灼热的温度,呼吸很软,力道依旧很温柔,上上下下,纠缠不休。
  闻芊在他松开些许地时候睁眼调侃道:“你吃糖了?”
  杨晋意外地扬了扬眉:“你怎么知道?”
  “桂花味儿的,你说我怎么知道。”她拿脑袋撞了他一下,说完便轻轻咬了上去。
  来向杨晋回禀情况的小旗刚走到门边,正要开口,一眼望见屋内的人影,登时险险的刹住,知情识趣地往外退。
  忙活了一上午,太清宫被翻了个底朝天,但凡能搬走的物件皆被抄走充公,门窗贴上了朱红题字的封条,锦衣卫们陆续开始撤离。
  杨晋一面牵着闻芊走出来,一面问她:“晚上想吃什么?”
  她思索了片刻,“……糖醋鱼吧。这个时节的鲈鱼最好吃,一会儿路过市集可以买两条回去。”
  杨晋点头说好。
  两人正行至大门处,视线冷不防落到那台阶下的一个身影上,脚步同时一顿。
  那是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身形高挑清瘦,肩头的灰鼠毛斗篷在风中烈烈而动,显得整个人愈发单薄,弱不胜衣。
  闻芊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花让,她不约而同的与杨晋对视了一眼,见他颔了颔首,这才狐疑地走过去。
  “闻姑娘。”花让还是数月前的模样,连笑容未改分毫,“杨大人。”
  他像是要出远门,臂弯还挎着包袱。
  花让将行李递给了身后的小厮,同闻芊二人沿着神宫前的长街信步而行。
  “我原本是准备这几天去云南的,听说他出事了,就想来看看。”
  闻芊两手交叠在身前,望着地上隐隐生出裂痕的石板道,不咸不淡地说:“是么。”
  她转过头来,“你和楼砚是怎么认识的?”
  “机缘巧合吧……我欠他一个人情。”花让答得很模棱两可,她倒也没什么兴趣深究,“他开出的报偿,就是看好殷方新,和你。”
  不想让她进京,不想让她掺和旧事,才有了郭昀和花让先前那番意味不明的话……这些她都已经明白缘由了。
  花让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不紧不慢道:“我今天来,其一是为了瞧他,其二也是为了找你。”
  闻芊不解地颦眉看去,“找我?”
  这反应好像是在意料之中似的,他颇有几分了然地淡淡一笑,“我想,你对楼砚可能有些误会……你知道他究竟为什么要和曹开阳联手吗?”
  听他有此一问,闻芊就料想必然不会是自己先前猜测的原因,故而只如实摇头。
  花让负手在后,“我是在几年前认识他的,那会儿他正满世界找楼氏余族,而我从云南北上,途中被贼人抢去了盘缠,于是顺手被他救了。”
  “在济南落脚后,一来二去和他熟识了,楼砚也就把这些事告诉了我。”
  很难想象楼砚会把如此要紧的秘密告诉外人,大概花让于他而言是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
  他缓缓道:“据曹开阳所说,当今曾经派出两队人马暗中查访建元帝的下落。一队人走水路,搜索海外岛屿;另一队人寻陆路,也就是你所熟悉的,当年上山来的那群外来客。”
  闻芊什么也没说,只若有所思地沉默。
  “这件事因为是密谋,故而那日晚上知道建元帝尚在人世的只有几个人,除了皇帝本人外,还有几个心腹大臣。”
  闻芊的脚步斗然一停,好似瞬间醍醐灌顶地看着他。
  花让语气平淡地说道:“我想你多半也猜到了,除开那四个老臣,杨渐也在其中。”
  这下连杨晋也不自觉地皱了皱眉。
  闻芊神情里带了几分难以置信:“你的意思是,设计陷害朝臣,是楼砚的主意?”
  “他其实知晓自己这辈子是很难找到楼氏族人的。”花让摇头,“因此自打得知了真相以后,他就意识到,承明帝若不死,就永远不会放弃寻找建元。而楼氏,你,还有那个大个子,终有一日会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他才会到京城里来。”
  他平静地娓娓道来:“按照楼砚的计划,与曹开阳联手,能除掉当年主战的几个老臣,再怂恿他造反成为众矢之的,届时提前告知五军营的守将,一方面洗清自己的嫌疑,一方面也能借刀杀人。最后下毒害死承明皇帝,又可将一切罪名推到曹开阳身上。如此,所有知情的人就都灭口了。”
  花让顿了片刻,定定地看着闻芊,“他从一开始便为自己做好了一切的打算,假造了身份和家世,即便事情败露也不会连累你们。
  “如果你当初没有上京,那么事成以后,他会借着假死的机会逃出来,回到扬州照旧当他的楼大夫,就像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一样。”
  她波澜不惊的眸中终于微不可见的闪烁一下。
  花让带了些许怜悯地轻叹了口气,自嘲地笑笑,“他在这件事上的确很偏执,我想,若我猜得不错,只怕他最后也会杀我灭口的。”
  末了,他这样说道:“但是不管怎样,他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们。”

当前:第166/16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