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第109/142页


  小朦连忙手忙脚乱帮他捡起来,看到标题――《钱氏<新解>、程氏<集释>、何氏<集解>三家“变法”伪考》。作者:陶清风。
  完全看不懂,不明觉厉。小朦只觉得对陶清风涌上了一股更强大的震惊佩服之感――陶清风居然还写这么学术的论文?今天来找严老师果然也是为了这件事吧。她粉了一个怎样的偶像啊。这事情说出去,哪怕是她们小圈子的粉头都不会信,遑论娱乐圈。
  小朦帮陶清风整理好论文后,还呆愣愣地盯着他看,直到旁边严澹轻轻咳了一声。
  陶清风微笑道:“谢谢你支持我。不过现在我和严老师有事要聊……”
  “清风放心,”小朦如梦初醒,鸡啄米似的点头:“粉丝离偶像的生活远一点,我马上撤退。严老师再见。”说完立刻果断一溜小跑了。
  直到小粉丝跑不见了,严澹才含笑道:“你的粉丝……都是这么青春靓丽的小美女?请偶像离粉丝远一点。”
  陶清风无语道:“那首先是你的学生吧。你的学生里这种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很多嘛。请男老师离女学生远一点。”
  两人对视,同时发出朗朗的笑声。
  等严澹看过陶清风的论文,又去图书馆里找了几本书来核对文献,严澹圈了一些段落:“你这篇论文可能还是要改一下……而且你这篇主要讲经义,光是我来看可能不够,我给你联系一下这方面的外审。”严澹是在用博士生的要求来修陶清风的论文,心中暗想也给陶清风先争取在省级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等成熟后再去找核心期刊。
  陶清风点头道:“那我先带回去修改。”
  严澹带陶清风来到图书馆的停车区域,道:“今天先休息一下,大明星,我们该去约会啦。”
  停车场里没有别人,陶清风就任由严澹牵着他的手,鉴于他已经知道了约会的意思,笑问:“你要带我去哪里?”
  严澹把陶清风带去了郊外风景区,指着一条宽长的,两边栽满梧桐枫树的林荫大道。道旁有禁止车辆驶入的路障,五六匹高峻的大马在路边悠闲地喷着响鼻,牵马人都惬意地坐在浓荫下。
  “这里叫做金叶大道。秋天来的时候枫树叶和梧桐叶就是红色金色相间。这里是风景旅游区。也是――跑马道。”
  陶清风心中一动,跟着严澹走过去,看他跟牵马人交涉什么――这里骑马,牵马人都要在前面一路小跑,游客是不能自己单独骑的,陶清风不知道严澹跟对方说了什么,猜测大概是个就算把马骑跑了也没关系的价格。
  然后严澹就拉着陶清风过来挑马了。
  “原来,焕白喜欢骑马。”陶清风换了称谓,观察着对方神色。这想必是恢复记忆后的爱好。
  “六艺之御,风卷尘嘶,当然爱骑马。”严澹挑好一匹高大黑马,叹道,“当年我燕家有三马。一唤紫晔骝,铜头紫首。一唤照夜白,银蹄似雪。最后一匹乃汗血,淋淋生津。虽然我不通行伍,但从小就很喜欢骑马。”
  陶清风随即也挑了一匹温驯的大白马翻身跃上:“良骓难得。当年除了汗血之外,我记得军中最优马种,是乌孙大宛,其骏骨突出、龙脊碗蹄。也不知后来《育马法》推行成功了没有……”
  陶清风当年在吏部等待栓选,去六部跑腿做了一些杂事,其中就有替当时想力争育马体制的大人,搜罗了一些上奏所用资料,故而知其然。
  严澹和陶清风并辔而行,不要别人牵马,悠然骑行着,严澹一边给陶清风讲后来《育马法》的事情,讲崇安皇帝上任后的一系列改革,讲后来新法的利弊,讲朝堂风云势力的沉浮起落……
  骑到道路尽头,是个偌大人工湖,他们绕着湖又骑了一圈。马儿喷出响鼻。严澹和陶清风便下马来,放它们趟去湖里汲水。两匹马儿欢快地喝水,交颈叠鬃。
  陶清风和严澹就在湖边的树荫下慢慢散步,谈论着遥远的时空。
  “原来后来,那些人是如此的结局……”陶清风听着故园旧事风雨,脸色悲喜莫变。风来吹得梧桐树叶哗响,吹皱满湖雁水。陶清风又忍不住看着严澹,虽然两人都换成了现代装束,但执缰举手间,依稀可见射、御之遗留气质。陶清风心想,像燕澹生那样的人,肯定是有过“功名若在马上取”的书生投笔心情吧。
  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严澹笑道:“崇安朝不缺武将人才,对外拓土也很顺利。兵部的幕僚各显神通。我还是待国子监比较舒服。”
  陶清风心中微疼,他自然懂燕澹生为什么要自请去国子监。如果不需要以这种缅怀方式……当年问及,燕澹生说他想去的,是礼部接待外国使节的仪礼司,开始说那只是有趣。但又何尝没有一丝显耀大楚气象,扬播天朝文化的心态呢?
  陶清风走过去揽住严澹的背把他往自己怀里带。这个表达亲昵的姿势取悦了严澹,他顺势倒进陶清风怀里,低喃道:“怎么了?”
  陶清风憋了半天,调动现代的知识,终于说道:“其实你现在想去外交部也不晚……”
  严澹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得他肚子都抽筋了,道:“我才不去,我现在可滋润得很。”陶清风便也莞尔道:“也是,现在你真是什么都不必求了。”
  严澹把陶清风的头勾下来,话语呢喃消失在唇间:“还是有所求的……”
  求过山河清宴,故国太平;求过一片轻羽,一柄斩断羁縻的游侠剑;求过一个身形单薄,却有最韧的心、最钝的骨之人……
  ――――――――――――――――――-
  《乾侠东君魔女》上映的第二个星期,播放到骆琅宁“游兴颇高”地拉着他拜为“虞先生”的人,携酒泛舟。骆琅宁真心相待这位南国“落魄书生”,虞山海却心情复杂,一边在查证着彼此身世,又以为骆琅宁怀疑他会武功,故意试探,于是故意装得更加病弱不胜,推辞不饮。骆琅宁还以为“虞先生体弱,受不得湖风,是我疏忽了”,把自己的白狐裘大衣脱下来给他披上,又把虞山海给吓坏了。
  这一集播出之后,早就在展望兄弟CP的陶清风粉丝们纷纷鸡冻了。立刻就脑洞大开、技术过人,开始了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出――而且还不用担心有对家,怎么搞都只是他们爱豆自攻自受,水仙最好吃,骨科大法好。
  有的陶瓷们甚至找到了以前那位参与了一点编剧工作的“明月太太”很多年前留下来的神坑,天天在下面刷求有生之年求填坑。还真的起到了一点效果,明月太太兴之所至,又写了一个开头,这回稍微厚道一点,放完三章后再消失了。好歹不是一击脱离……
  “人家肯定不能明目张胆啊,这算是半个官方吧,所以跑路了也理解……”陶瓷们在坑底无力地安慰自己,抱团哭泣。
  不过虽然明月太太又跑了,但这波CP吸了一大堆爱磕的三月党来产粮倒是真的。陶瓷们又掉进了幸福的米缸中。
  只有小朦,她在核心粉头小群里面说了华大的偶遇,兴奋激动之余重点突出了陶清风学术能力,并且把他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他的论文那不明觉厉的题目,说得叫一个神乎其神。有几个核心大粉非常难以置信,她们自然相信小朦不会撒谎,但是她们从前一路粉陶清过来,知道他以前是真的文盲底子……这简直是太天方夜谭了。
  此外,小朦不敢把另一个想法告诉这些粉头姐妹们,这几天虽然她也在欢快地磕着角色的骨科产出,但是想到那天严老师和陶清风在露台上交换论文的背影,她觉得,她萌了一个邪教RPS。暗搓搓脑补得好欢腾,却只能憋住不说,宝宝心里苦。


第107章 资源开始爆炸
  在后来的影评史上, 对《乾侠东君魔女》现象级的成功, 有多方面的分析。其中对于娱乐圈的生态分析得比较独特的一点原因在于:在这个剧播放前期、积攒观众群、发酵口碑的关键时期, 出乎意料地有一段很顺利平静的环境。这对于年轻演员主演的电视剧来说,尤为罕见。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这部剧是个流量小生主演, 很可能在前期就会被“防爆”,虽然隔着网线也掐不死人,但相应宣发会受此影响, 粉黑高潮,适得其反,把大量路人拒之门外。
  事实上有些流量小生演的片子并没有那么难看, 或者说,虽然有硬伤但马马虎虎也能看下去的那部分观众, 很可能就因为网络上对于该演员的偏见, 而不自觉带上有色眼镜去嫌弃。
  左禹龙的《锋面丽人》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左禹龙的粉黑都实在战斗力太彪悍了, 又是一开始被定在黄金档,早早就被蓄势待发的各家盯牢。所以在剧本身质量尚有提升空间的前提下, 它的期待值被拔高到一百分, 质量只有七十分,自然要被踩到泥里。其实除却左禹龙的演技有的时候会尴尬, 女主演寇云红还是可圈可点, 剧情也走都市剧的狗血路线。如果不是流量的反噬――事实上, 这种反噬的落井下石,多半是来自于黄金档被撤换引起的――应该也算是个不功不过的电视剧。
  可惜,如果配不上和他名气、关注度应有的精彩度, 被刷存在感的看客们自然会失望进而转黑。
  而《乾侠东君魔女》也并非十全十美的电视剧,如果一开始就被定下黄金档,那自然也要被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它低调地先展示出本身的品质,又随着换档进一步被“盖章”这种质量,就像是给观众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人都是趋大流的,尤其是当发现身边那波最常看电视的阿姨们拿起遥控器选择了该剧。用很多陶瓷女孩惊骇的话来说,“次元壁破了”“我妈我奶奶比我看得还早”……
  被“主流”电视人群接受《乾侠东君魔女》,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剧本身。在陶清风参与下,所呈现出来的表现方式,带着一股“稍显过时的复古认真气质”:老老实实地走吊胃口的剧情流,人物按照正反脸谱来刻画,思想感情是澎湃的,价值观是坚定的……
  虽然也被黑子酸溜溜称为“老干部电视剧风格”,但有稍微年长的观众很吃这一套。
  至于对年轻的收视群体的吸引力……有剧情、有帅哥、有美女、有话题度、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同时之前陶清风给各家娱乐平台录的采访,也随着剧的热播而陆续放出。
  “清风,听说这个剧拍的时候找不到导演,最后只好你顶上去了,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感受吗?”
  “我没有完全承担导演的工作,更多的是靠大家帮忙……我最深的感受是,实在太累了。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不过也收获了更多的东西,觉得是值得的。”
  《乾侠东君魔女》前期,孙无忧、唐九宏因故退出,导演也被撤换,这些事情问出来比较尴尬,很容易引发争议。可是平台采访人员,又很清楚观众们想要了解陶清风是怎样“三位一体”地担任“编剧、导演、演员”工作的,于是就和陶清风在采访前沟通:对于制作方的变故尽量淡化,突出他个人能力部分。
  陶清风是多聪明之人,很容易听懂对方的主要意图,便也丝毫不越雷线,专注自己。
  “清风在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下,还发了好多篇小论文,是怎么抽时间写的?”
  “其实很多是我前期在看原著时就写的笔记心得,后来只是把它们整理一下,不花什么时间。”
  “清风对于这个剧‘把你从名不见经传带红’这种说法认同吗?”
  “我不知道什么是‘红’,不过这部剧的确给了我很多第一次。如果让更多的朋友认识我,是件好事。”
  “清风对于自己分饰的两角,是更喜欢虞山海,还是骆琅宁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哥哥弟弟都喜欢。”
  “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场戏呢?”
  “打下悬崖。这个算剧透吗?能说吗?好吧,那我说了。当时是在影视城的外景悬崖上拍的。我吊着威压,掉下去大概三十多次。因为很多时候没法控制掉下去那个……(导播提醒:重力)……对,重力作用,姿势不够协调,要一遍遍调整,才能出来最美观的效果。”
  “掉下去还要讲美观?”
  “要讲究美观的。那很重要。《论语》里《八佾》讲到礼仪……”陶清风一不小心又暴露了本性。
  “哇,清风最近看了很多书啊。”
  “是啊,”陶清风掩饰道,“人总是要不断学习的。”他赶紧转移话题:“而且我觉得这种武侠作品,本来轻功就设计得很‘仙’很‘飘’,那么人物动作当然也要以美型为主。哪怕生活中,我们摔倒、流泪、难受等的表情都不好看,但是在这个剧里的表演都要美化。像是剧里表妹每次哭,都是睁着大眼睛,眼泪从中间流,不从眼角两边流,都是为了镜头的美感……”
  “(导播笑着插嘴)清风看来还真是对我们这行(导演)了解得很。”
  “不,这是剪辑组的老师们说的。我连门都没入。”陶清风非常耿直。

当前:第109/14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