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业》第742/743页


  “我了解你的嘛,你是一日不睡我不痛快,可是这怀孕了,起码得九个月不能吧?这可如何是好啊!”
  “对哦,这可怎么办?”
  二人担心的问题好像有点奇怪的样子……
  “对了,你刚刚在愁啥呢?”石凤岐又问道。
  “想名字呢,我想好两个名字,你要不要听一听?”鱼非池来了精神,兴冲冲地说。
  “说说看。”石凤岐有不太好的预感。
  “石头鱼和石斑鱼,你觉得哪个好?”鱼非池眼中放着光。
  石凤岐默了默,摸了摸鱼非池肚子,为了自家孩子的未来,石凤岐第一次对鱼非池的话提出了小小的可行性建议:“不考虑一下别的?”
  “我觉得这两个名字蛮好嘛,咱两的姓都在里面!”
  “说得对!这两名字可好了!”这建议提了好像也跟没提差不多。
  也就这么着,她肚子渐渐鼓起来,石凤岐百忙里抽空,取了一截红绳每日就丈量着鱼非池肚子,说是这是记录他宝贝臭小子或小千金的成长轨迹。
  有人就问呐,陛下好似对小公主更喜欢些?
  陛下就说,咱皇后生得这么好看,当然要生个小公主才行,臭小子有什么好的,日后要跟他分皇后的喜欢和时间,小公主就不一样了,他一下子就有了两个最爱的女人。
  有人就愁啊,那日后您这江山准备怎么办呐?
  陛下他大手一挥,这有什么的,谁有本事谁接呗。
  本来陛下只是单纯地更喜欢闺女,后来不知怎地,这话就传成了陛下心胸开阔,江山能者居之,不以亲脉皇亲论,民间大力赞扬陛下之英明博爱。
  反正传言嘛,总是与最初的样子要相去甚远。
  好在如今的众人也不大在意这些传言了,好的坏的都随便,生活过得安静宁和便是万事足,认认真真地治理着这个天下,再认认真真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有条不紊,细致绵密。
  一如当年无为学院院子里的那树吉祥槐,春天来了开花,夏天来了灿烂,秋天来了落叶,冬天来了承雪,稳稳当当。

  第八百四十五章番外之书鸾:我来了

  “路上辛苦吗?”
  “不辛苦,来的路上反倒看了许多大好风光。”
  “没遇上什么危险吧?”
  “有几个毛贼倒是想扒我钱袋来着,不过让我打跑了。”
  “你父亲……他还好吗?”
  “一年前过世了,父母在不远游,爹爹走后,我才来长安的。”
  “过世了啊……”
  “皇后娘娘不必伤心,爹爹说娘娘是豁达之人,对生死之事,看得很透。”
  鱼非池松开拉着书鸾的手,细细端详着眼前的小姑娘,真像啊,长得可真像向暖师姐。
  一样的骄傲明媚,一样的疏朗磊落,还有她父亲的睿智沉稳。
  “你是怎么想起来找我的,你爹这么多年都不来看我,便不怕我生气么?”
  “及笄那年,爹爹跟我讲了一很漫长的故事,有传说中的无为学院,还有七国往事,更说起了娘亲过往和皇后娘娘你们的羁绊,那个故事真的很长,爹爹说了差不多整整一夜,我从未在他眼中看到那样明亮的光彩,好像整个人都活了过来,好像他以前从来不是活着。于是我一直很向往,向往那个故事,更向往那个故事里的人,想去看一看爹爹口中说的风云天下,更想看一看平定那场风云的伟人。”
  “于是我来了。”
  书鸾大大方方地看着鱼非池,带着适合的笑意,在她的眼中,有明亮的颜色,年轻而执着,像是那些人年轻的时候。
  “看到了,是何感受?”鱼非池笑问她。
  书鸾退了退身体,看着眼前这位既雍容又洒脱,还有几分懒散之意的美艳妇人,她想,她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尊她天下第一美人,在这位妇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轻而易举便能艳杀天下。
  那种自骨子里生出来的绝艳,嚣艳,还有饱经世事之后的通透淡然,都是普通的女子不能比拟的,便是自己这般的豆蔻年华,也不敢与其争锋,在她的注视下,只会自惭形秽。
  更让人侧目却不止于她的美貌,而是那双平静得似不起波澜,却又似乎可容激荡狂澜的眼睛,在风霜刀雨过后,依然潜藏仁悯与善良。
  书鸾她想,以前只存在于在父亲口中的智绝之辈,还应该是心怀最宽广之人。
  沉默了许久之后,书鸾站起来,弯腰行礼:“愿为娘娘效力。”
  “什么?”鱼非池微怔,现在的年轻人说话怎么比她年轻时那会儿还要让人摸不着头脑。
  书鸾仰起头,声音不卑不亢,干脆有力:“须弥朝中从无女子入朝为官,但是这须弥盛世却是由娘娘与陛下一同开创,现在却未给女子一点地方立足,这未免不公,所以,我想入朝为官。”
  鱼非池觉得书鸾有趣极了。
  于是干脆微微前倾了身子,兴致盎然地打量着她:“你可知,为朝入官当如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在投机取巧。”
  “不,这是天下人人皆会诵读的四句话,但已经越来越少人真的去履行这四句话,它就像是挂着门楹的对联,在新春佳节之时人人都喜欢,赞叹,过不了多久,就会由着它褪色,无人再关心。我会关心,而且,我会做到让别人也关心。”
  “哦?”鱼非池眉一扬,“怎么做到?”
  “我要成为女相,成为百官之首,我要让所有入朝为官的臣子都将这四句话牢记于心。”
  鱼非池收了身子缓缓靠回软垫上,看向书鸾的目光变得迷离而悠远。
  不止生得像,气质像,就连这野心也像极了。
  “为什么,你绝不是因为那四句话而要成为女相。”
  书鸾心间一颤,握紧了双拳努力让自己面对鱼非池轻飘飘的问题。
  真是古怪,她明明没有苛责,明明没有狠厉的眼神,更没有半分咄咄逼人,问话之时如同闲话家常般的平和自然,可是书鸾却觉得,在她平静无波的注视下,自己全身上下都动弹不得。
  姜是老的辣,年轻的人儿还是太年轻,不能跟从烽火岁月里走过来的前辈相比。
  书鸾抬起头,坚定地说:“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我的舅舅曾经是一代国君,他们的朋友,亲人,都死在那场长达十年的战乱中,父亲是唯一一个活下来了的人,但他从来不快乐,我以前不明白他为何不快乐,直到我听说了他的过去。我想完成他的遗志,很不幸我未能生在那个轰轰烈烈,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不能如我的父亲母亲那样为自己所忠之国肝脑涂地,但是这个太平安稳的时代也不错,我可以在这个时代里,继续走上前人的路迹,让他们的牺牲更有价值和意义。”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小时候看过一张脸,在云间,她对我说,鸾儿,这个世界就拜托给你们了,那么现在,我来了。”
  鱼非池久久未说话。
  她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天,她在云端看到了书谷和书鸾,那时的鸾儿还只个幼童,软软的身体趴在书谷肩上,泛着奶甜般的声音说她看到了神仙。
  未曾想到过,很年多后的这天,她看到了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长得亭亭玉立,目光明亮地站在自己跟前,神色坚定地跟自己说,她来了。
  大概是人越年长心越软,已很久不回想往事的她,竟然想起了旧日里的故人来,想起了很多张脸来。
  “来之前,去见过你舅舅吗?”鱼非池声音微低,轻声地问。
  “见过了,我向他请教为官之道,他教了我许多道理,做官先做人,人字立住了,才管得住官字两张口。他说,为人臣子,最重要的不是揣摩圣意,那是末流,难登大雅,他为帝之时最不喜欢顺着他心意行事的佞臣,更喜欢揣摩天下民意的人。舅舅说我可以了,我才来的。”
  鱼非池轻笑起来,这几年科考冒出来不少优秀的苗子,个个都骄傲,但个个也都有着治世之材,就是有一点不好,个个傲慢得很,都学了商略言身上那股子坏脾气。
  没成想,脾气最坏的这个,却是他的外甥女。
  很久以前鱼非池有一次写信问过他,他既然曾为商夷之帝,便该知臣子要圆滑世故才能在朝中立足,商略言何以把他的学生都一个个调教得如开屏的孔雀,就不怕他们一入世,便被折了翅膀和锋芒么?
  商略言回信,信中写着,那是你跟石凤岐的事,人才我给你们了,能不能用得好,考验得是你们的能力,我又不是你们的奶妈,饭都要嚼烂了再喂到你们嘴里,给了你们人才你们看着用就是了,还这么多要求,矫不矫情?
  当时鱼非池哑然失语,又大笑不已,回信四字:商兄妙人。

当前:第742/74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