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第22/450页


  等陈燮走到跟前的时候,才看清楚王启年呆呆的表情下面,是两条不断打抖的腿。陈燮没有补刀的意思,走到石头跟前上下打量一番自己的战绩。全部命中……石头下面的沙滩。
  “艹!”对于自己的成绩极度不满的陈燮,忍不住骂出声来了。八颗子弹啊,就这么全部脱靶。更丢人的是,别人的子弹就算脱靶,也是往天上或者两边飞,自己倒好,全都打沙滩上了。陈燮不明白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他的力量变大了,打的时候按照以前的习惯想压住枪,结果枪口不断地被压低,实际上他现在的力量,手枪那点后坐力根本就没用。
  “不行,我要再来。”很不爽的陈燮,这一次退后了十步,不到二十米就停下了。换个弹夹,然后再次举起枪。这时候王启年终于有反应了,连滚带爬的往这边跑,口中大喊:“老爷,等一下,等一下。”
  狼狈的样子让陈燮受伤的心灵得到了些许安慰,等王启年跑身后地上一屁股坐下后,再次举枪对着石头。这一次他学乖了,单手持枪,侧身瞄准,就像影视里看见的那样。然后慢慢的调整呼吸,轻轻的扣一下扳机,砰的一声,前方目标溅起一朵火星。
  “耶!”陈燮摆两个剪刀手的姿势,自我卖萌一番后,看看目标又往后退了五步。王启年也学乖了,跟在后面免得再次被**。方才那一瞬间,算是把他的魂都吓掉了,他可不认为陈燮打不着他,就在三步之外,地面上的沙土飞溅,而且还是连续不断的,砰砰声不绝。
  当过兵,打过鞑子,他当然知道这是火器,而且可以肯定,就他这个没穿盔甲的情况,刚才要是对着他开枪,早被打成筛子。
  砰,又是一枪,手感越来越好的陈燮,再次命中目标,看见溅起的灰烟,心情好了很多。
  “老爷,这是什么火器?适才连续发火,声势惊人。”王启年似乎忘记了之前陈燮说的话,实际上他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就记得一个枪字了。
  陈燮鄙夷的看他一眼,没有回答他,老子的话就说一次,听不懂是自己蠢。刚才你敢怀疑老爷,不收拾你收拾谁。这一次陈燮直接往后退到五十米开外,王启年如影随形。
  用了三发子弹再次举枪命中目标之后,陈燮仰天哈哈哈的大笑三声,差点喊出“老子就是天才”。
  及时的停止犯2的行为后,陈燮总算是把枪收起来了,也不看王启年,走到一边找个平地坐下,然后从随便小背包摸出一块帆布铺在地上,手枪拆开,这个过程有点慢,毕竟是第一次嘛。陈燮慢条斯理的擦拭每一个零件和子弹,干活的时候很专心。
  王启年直接就跪在一边,头也不抬,一副等着老爷处置的样子。陈燮这下心里平衡了,忙活了半个小时后,才把手枪装回去,运气不错,没有发生多一两个零件的事情。拉动枪栓,哗啦一声,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才装上弹夹,小心的收好手枪。
  忙完这些,陈燮才有心情处理王启年的事情,瞄他一眼,见他垂头丧气,淡淡道:“起来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明朝生涯,陈燮对于下跪这种习惯,已经放弃纠正了。至少现在不打算纠正,一个人在一个时代里,要是显得太不合群,那不是什么好事。
  王启年站了起来,陈燮淡淡道:“知道你错在哪了么?”
  “回老爷的话,小的不该质疑您。”王启年这一次回答可以加十分了,陈燮很满意的点点头,刚才那么收拾王启年不就是要这个效果么?他是要练兵保家产的,怎么练兵,陈燮心里没底,王启年当过兵,收服之后,可以作为一头牲口来使唤。混在明朝这个地方,陈燮早看明白了。以他现在的身份,要是对一个下人客客气气的,那家伙肯定会吓个半死,以为自己要被老爷炒掉或者别的什么倒霉事要落在头上了。
  只有那家里那些下人当牲口使唤,他们才会心安理得的享受在张家庄子里的优厚待遇。不好好干活,能给你吃小米白面?以前在张家的干活,哪一顿里头不掺上一大半野草?只有农忙的时候,才能吃上小米粥和高粱面掺点面粉的馒头。白面馒头,那是过年吃的好不好?
  现在不一样了,张家庄换了神医少爷当主人,每顿饭都是纯小米饭,隔三差五的能吃上馒头,不掺高粱面哦。所以张家内外二十几个下人,对新主人忠心耿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然有个前提,神医是活菩萨,跟正常人不一样,要区别对待。
  实际上原来的张家老太爷,那也是也大善人。整个登州府,没几家老爷能跟他比心善,谁家下人顿顿高粱面管饱的?总而言之,明朝人的思维模式跟陈燮的思维模式,完全不是一个时空的。每天做那么多的活,就给点高粱面吃饱,陈燮看来这就是在养牲口啊。
  所以,短毛神医的底限就是,干活买力气,小米饭管饱,白面馒头三天吃一顿。就这个,张家老太爷也让小妾来劝过几次,不带这样对下人的,会把下人养刁的。
  陈燮坚持,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张家老太爷安心养他的病,反正后院他也不出来了,省得看着心里难受,小米白面多好的粮食啊,怎么就不知道节省。
  这些经历,对陈燮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现在的陈燮,变化还是很大。刚来明朝那会,肯定不会这样对待王启年,他肯定一副圣母的嘴脸,跟人家讲道理摆事实。不像现在,简单粗暴,立竿见影。
  “嗯,以后记住了,老爷说的话总是对的,就算是说错了,也有错的道理。”陈燮满意的点点头,很享受这种感觉。

  第四十章 愿为老爷效死

  一顿棒子揍过知道疼,疼了就会害怕,害怕了就知道听话,一顿胡萝卜吃下去,就知道味道美,就想吃下一顿。这个道理,陈燮已经掌握并且熟练的英勇。
  “王启年,你然你当过兵,就跟在我身边当个随从,在张家庄安个家。等两年,你娘子给你生个胖小子,这日子就能和和美美的过下去。”陈燮如是说,王启年一点都没有怀疑这话的正确性,使劲的点点头:“小的这条命,早就是老爷的。”
  “我要你的命做啥?跟你说多了你也不懂,以后你就知道了。”陈燮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很多事情也解释不通,走一步算一步。自己都没弄明白在明朝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呢,唯一能确定的事情,见到“我大清”的时候,往死里揍就对了。
  “老爷,如今这天下太乱,辽东边军打鞑子不行,对自己人比匪都狠。您可不能大意了,得有几十号看家护院的家丁。只要交给咱,肯定给您练出来。别的不敢说,保证不在官军之下。”王启年的自信心似乎又回来了一点,陈燮对他的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不过就他能带着老婆从官军手里逃出来这个事情看,应该是很能打的。
  继续溜达一圈,回到货场的海滩上,大车上都装满了货物,人多干活就是利索。再看地面上,还有一小半的货物没上车,不过已经没大车了。刘掌柜指挥大家,用各自的工具,独轮车,小推车,扁担,甚至还有背篓,总之有什么上什么,一次性把货全部运回去。
  这时候,远远的来了一对人马,陈燮看不清楚,但是有望远镜不是。从背袋里掏出来,仔细一打量,队伍最前面的是雨荨这个丫鬟,侧身坐在一头毛驴上,手里还捧着个食盒。
  嗯,这丫头不错,知道要给少爷吃独食。在明朝的这些日子,跟陈燮相处时间最长的,大概就是长随长生了,这家伙现在被当成牲口用呢,正在往一辆推车上装货。其次就是两个丫鬟,管内的雨荨和管外的玉竹。
  这两个丫头对于陈燮的伺候权力争夺的非常激烈,都不打算让对方先自己一步被少爷上了身子。如何处置这两个丫鬟,陈燮现在很头疼。不是因为她们长的丑,而是因为还不习惯拿丫鬟来解决生理问题。
  就为这个事情,张瑶还多次暗示陈燮,暂时没娶亲,别把身子憋坏了。要是不满意这两个丫头,就去找人牙子嘛,买几个**好的丫头,花不了几个银子。
  王启年很好奇,眼巴巴的看着陈燮手里的望远镜。作为老爷的陈燮,察觉到他的意思后,再次看了看这个远远走来的娘子军队伍,不禁汗颜不已。一堆娘们,人人挑着担子,走的叫一个轻快,后面还有一辆独轮车,大号的铁锅两个搁在两边。看这意思,有五六十号人啊。
  随手将望远镜递给王启年,也不看他欣喜若狂的表情,信步迎着娘子军们走去。这是来送饭的,必须得及时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神医老爷的善心。好吧,以上那些都不是重点,陈燮肚子饿了,上午出来到现在,都过去五个小时了,不饿是不现实的。王启年这个家伙,跟个鬼似的一直跟在后面,没机会偷吃背包里的巧克力。
  王启年有样学样的举起望远镜,虽然是网上买的军品山寨货,但是依旧能清晰的看见五里地之外的队伍,似乎就在眼前的时候,王启年发出了一声惨叫“哇!”
  “鬼叫什么?甩坏了打断你的腿!”陈燮回头怒吼,王启年立刻安静下来,小心翼翼的给望远镜捧着送到陈燮的手上:“老爷,这可是兵家利器。”
  陈燮扫他一眼,这家伙在辽东,不是当过军官吧?说话还文绉绉的。当下露出无所谓的表情道:“喜欢就给你,不要大惊小怪的鬼叫就行,望远镜而已,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说着很装逼的慢悠悠的往前走,王启年不出所料的愣在当场,好一阵在单膝跪地,远远的冲着陈燮的背影大声喊:“愿为老爷效死
  !”
  一百多块钱的山寨五十倍望远镜就拿下,陈燮心里得意,步履节奏一点不乱,今后多了一个狗腿子了,还是很能打的很忠心的。毫无疑问,王启年身上有秘密,但是这个重要么?是个人就有隐私,搞那么清楚干啥?
  正常人走路,小时大概能走五公里,从这里到张家庄是接近大概十一二公里,也就是说这些女人跳着担子,已经走了两个小时还有多。可是方才望远镜里看见的那些女人,一个一个的精神十足,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脸上却都在微笑,步履轻快的走着。
  算算日子,快过年了。陈燮突然看见正在往车上装的布料,牛仔服的布料,本来的意思给当兵的做训练服穿的,现在陈燮多了一点新的想法。
  “刘掌柜!”陈燮走到刘掌柜身后,低声开口。“思华少爷,您有何吩咐。”这个家伙看来是不打算改口了,陈燮不难看出他眼神里的敬畏。刚才王启年也用类似的眼神看自己来着。
  “你自己看看吧,这些人身上穿的都是些啥。快过年了,我带的这些布料够多,每家每户按照人头算一下,无论老小,男的都是一身蓝布棉袄棉裤,女的都用哪个灰色银花的料子做一身过年穿。这事情我交给你去办了,庄子里的婆娘会针线的都召集起来,越多越好,利用夜里的时间赶制棉衣。对了还有棉花,也要抓紧采购足够。多了不要紧,少了不行。”
  现在陈燮的身家有多少,他自己都不知道。刘掌柜的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数字,不过联合商号进账的银子,按照陈燮提供是价格来看,目前的销售数字是五十万两,成本只有不到二十万两。这么一算,利润在一倍以上还有多,陈燮怎么都能分个十五万两银子。这是最起码的数字,按照这个数字看陈燮的身家,就算全庄子的人都送一身衣服,也花不到两千两银子。
  所以,刘掌柜也觉得这不算啥事情,很干脆的点头道:“行,回头吃饭的时候您跟大家说说,正好打起精神头干活。”刘掌柜这么说,陈燮却微笑摇头道:“不,这事情让雨荨跟那些女人们去说吧。”
  刘掌柜听了稍稍犹豫便道:“好主意,这丫头聪明,现在差不多当了半个家,由她召集一干女人来说,能提高一些威望。今后各家的枕头风一吹,她就是庄子里的半个主母了。”
  很明显,刘掌柜误会了陈燮的意思。陈某人是打算把人家小丫头当牲口使唤的,不过这个工作强度,对于雨荨来说不算啥而已。换成陈某人自己动手处理那么多杂务,肯定脑袋要爆炸。所以,才要偷懒,才要抓丁。
  生意上的事情,刘掌柜在忙活,医院的事情,现在有玉竹和红果她们在培养中。张家庄对内的事情,雨荨在管着。张老太爷的病彻底好了,愿意留下继续在后院闭门养老,肯定是不会干扰的。所以,雨荨和玉竹这对搭档,实际上已经在给陈燮掌家了。
  说话间,雨荨就到了几十步外,老远的就喊上了:“少爷,吃饭了。”还举起手里的食盒。
  陈燮迎了上去,笑眯眯道:“辛苦了!各位婶子嫂子,大家都辛苦了。”
  一顿客气的招呼,赢得了女人们的一阵开心的笑声。出于对神医老爷的敬畏,没人敢太放肆。陈燮很自觉的放弃跟大家打成一片的想法,这里是明朝啊!
  “都停下手里的活了,午饭送来了。”陈燮一声喊,大家都没停下来的意思。只有四五个汉子停下走过来把独轮车上的铁锅被取下来,一共四口大锅,下面还有四个大木桶,最上面一层满满的都是白菜干和萝卜,陈燮迟疑了一下,看看雨荨,那意思这啥情况?
  雨荨笑道:“少爷,您就别管看,好好看着。这事情,您不懂。”说着脆生生的对几个汉子道:“赶紧的,把灶台加起来,后面还有几个婶子担着水,让人去接一下。”
  陈燮虽然被小小的鄙视了一下,但是没生气,笑眯眯的看着雨荨双手叉腰,指挥若定。几个汉子从车上拿了铁锹,干脆利索的挖了个坑,搬几块石头垫着,大锅架上去。这些事情做完,几个汉子接来挑水的担子,一共八桶水,分别倒两个锅炉。柴火是早就让人备好的,点上火开始烧。
  火很旺,两口大锅烧了一阵子水才开,这时候货场上的货都干完了,独轮车,小推车都装满了货,剩下的都是扎好,扁担也插上去了。
  “是肉骨头汤!”一个声音惊呼,感情,萝卜和菜干下面是肉骨头,担到这里来,现场熬汤给大家喝。这天寒地冻的,装馒头的竹筐,低下先铺上厚厚的稻草,然后草编袋子装馒头放竹筐里,最后再盖上厚厚的稻草,送到也不会冷,还是温热的。
  人民群众的才智真是无穷!

  第四十一章 实干型人才

  食盒很有意思,下面竟然是手炉,里头炭在烧,而是半手炉的草木灰,上面能看见一些木屑。木屑在草木灰中顽强的燃烧,保证温度的存在。这个法子来保温,不能不说明朝人真是很聪明,往往用一些很简单的法子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陈燮是这里地位最高的,所以他吃小灶。不过现在正是作秀的时候,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看见一个少妇从背上把孩子抱在怀里喂奶,陈燮对雨荨道:“去,这个被她送去,背着孩子来送饭,真是太不易了。奶孩子的时候,女人要吃些好的。”
  陈燮的小灶,其实就是一份饺子和一盅汤,即便是这点东西,在明朝寻常百姓就算过年也吃不上。雨荨就很不舍的,扫了一眼在一颗树下背风的地方给孩子喂奶的少妇,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看见一个饱满的白馒头。
  “哼哼,馒头好吃么?”小姑娘不大,过了年才十六岁,吃醋的本事一点都没落下。一语双关的问,陈燮确实多看了一两眼,这是人之常情嘛。
  “你说呢?”神医同志无耻的反问了一句,背着手往架起的大锅处走去,看看正在锅里翻滚的肉骨头,还有白萝卜和干菜,一股浓浓的香味钻进鼻子里。周围的小伙子们都忍不住吸鼻子,口水拉的老长。
  雨荨还是顺从了陈燮的意思,端着饺子给那个少妇送去了,一番推脱之后,少妇还是接受了这顿过年都吃不上的瘦肉、香菇、萝卜丝做馅的饺子。一边吃,一边喂孩子,一边还在抹眼泪。
  看见陈燮回转,雨荨上来问:“汤还没好呢?”陈燮见她嘴翘了起来,嘿嘿的笑了几声,随身的背袋里摸出两个鱼罐头,晃了晃道:“我藏着好东西呢,我们俩躲起来吃。”
  这下雨荨开心了,使劲的点头,这沙丁鱼罐头那叫一个香呢。陈燮顺手还拿出个两个铝制的饭盒来,递给雨荨道:“拿去,用这个装汤喝,装馒头。”

当前:第22/45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