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第45/450页



  第八十一章 新式野炮

  依依不舍的放下最后一个物件,章 老吐出了一口憋在胸前的浊气,淡薄的心境短暂的被搅动,不是为了觉巨额的拍卖款项,而是为了这些物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东西都是真的,一种是60件,每一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更难得的是,囊括了,从宋朝钧窑到明朝万历年间官窑的作品,时间跨度之大,令人震惊。小陈啊,不容易啊。”章 老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了,弄齐这些东西不容易。怎么个不容易,见仁见智了。
  “既然都是真的,那就没问题了。明天我要出一趟差,丝雨我们有合作协议,相关事宜丽丽负责接洽。”陈燮很干脆的抛出这话,当起了甩手掌柜。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陈风笑,竖起一根大拇指:“好魄力!”话不多,但是很到位。这里的物件价值这高,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陈燮完全按照之前跟钱丝雨达成的协议来操作,东西交给钱丝雨负责拍卖,杨丽丽负责帮他收钱,接洽下一步的买卖。
  如此信任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这不是魄力巨大人的怎么做的到?殊不知,陈燮也没啥可顾虑的,他没时间在现代社会等着拍卖的事情。东西太多了,不是哪个人可以独力吃下的事情,只能硬着头皮也要信任这两个女人。当然了,这其中也有陈燮随着在明朝地位的提高,以及下人的忠诚熏陶出来的一种高度自信的心态。
  ………………………………
  江海省,某小镇,庆丰铸造厂。
  作为韩庆丰现在最大的客户,陈燮的来到无疑是韩庆丰最高兴看见的事情。他是发烧友不假,但也是个商人,逐利是天性。至于陈燮要那么多古董炮为啥,韩庆丰才不关心。总不能说是拿去造反吧,想到这个韩庆丰自己就乐了。
  车是租来的,很低调的辉腾,驾车的是吴琪。怎么搞到的驾驶证,陈燮不得而知。从江海省会钱州到这个小镇,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走高速不过三十分钟下高速,没走多远就看见了路边的庆丰铸造厂的招牌。
  “陈总!辛苦了!”韩庆丰瞄了一眼“帕萨特”,有钱人的境界你不懂。韩庆丰动手开门,副驾驶位置上的陈燮下来后,主动伸手道:“样品做好了?”
  韩庆丰的眼珠子还是红的,点头笑道:“出来了,忙了三天三夜,总算出来了。”
  从车上下来的吴琪,依旧是冰山美人,没活气似的冷冷道:“走,去看货。”
  韩庆丰知道看陈燮没有,以前的经验告诉他,这女人才是交易时看货的话事人。
  “这边请!”领着两人往厂子的后面去,从车间的后面出去就是一个山包,上面种的都是人工松林。后面院子空地上,停着一门样子古老的火炮。
  “陈总,请看,这就是您要求的野战炮,钢铸,口径95mm,发射4公斤的女子铅球。因为是钢铸,我擅自做主缩短了炮管,拉了膛线,拉到附近的山里做过几次试验,使用颗粒**,射程能有1500米。”看着吴琪在检查火炮,韩庆丰低声对陈燮道:“陈总,最近铜的价格上涨了,我只好用钢铸火炮,请您理解。”
  这时候吴琪很快看完了,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很不错的一门炮,非常轻便,有三个人就能推着满地跑,缺点是操作比较复杂,熟练的炮手一分钟也就能打两发。”
  韩庆丰听了这话憋的难受,扭头偷偷笑了一下才缓和一些。这女的有意思啊,还一本正经的,你真打算拿这个炮去打仗么?这样做合适么?这是一门用**做发射药的火炮。
  为了节省成本不用铜而用钢铸,并且拉了膛线这个事情,陈燮看来是意外之喜。这种火炮的好处很明显,轻便!射程还不差,有了这种火炮,在步枪射程之外的“我大清”铁骑,就得逼得把集结的阵线往后退,这样一来就能骑兵冲阵的时候,需要的时间就多一些。
  一分钟两发的射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冷兵器时代没什么散兵队形,阵型在攻击时很重要,你要散开了往前冲,就跟送死一样。
  陈燮电话里要求的是一种轻便的前装野战炮,当然这是客户要求的。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迷信风水的有钱人多如牛毛,有人喜欢轻便的火炮不奇怪,没准人家过年当炮仗放呢。这事情就不是韩庆丰该追问的,他只想着把成本降下来,用钢铸当然便宜多了,还缩短了炮管,又省了一笔。
  “售价多少?”吴琪往陈燮身后一站,就说明她不管剩下的事情了。讨价还价是陈燮的事情。韩庆丰早有准备,很坦白的表示:“四万一门,做这东西有一定的风险,还请理解。”
  陈燮最满意的还是发射4公斤女子铅球这点,看来这个韩庆丰很鬼。铅球嘛,随便上网搜一下,n多厂家能买到,只要要求一下直径,想要多少没有?
  风险不风险的,陈燮认为还是有一点的。法律规定,私人持有驽都是违法的。不过这个吴琪没说不行,那就说明很多东西不是她说的那样,违法就不能带去明朝。规则肯定是有,但是究竟什么一个度,陈燮搞不清楚底细而已。
  “保证质量,别过年的时候人家想听个响,你给炸膛了。”陈燮淡淡的说一句,韩庆丰立刻笑道:“您放心,钢材质量保证没问题,我走正规渠道进的大厂的钢材。保证不用地条钢。”这话听的陈燮一脑门黑线,貌似他现在就靠一个声场地条钢的企业在维持明朝的钢铁需求。区别是陈燮比较要求质量,质量这个东西,是能控制的而已。
  “还有,以后就不要搞什么青铜炮了,参照这个,设计一款打男子铅球的火炮,回头看了样品,我再决定具体数量。嗯,记得镀铜,这个应该没难度。这是订单,新合约比照射天厂的合约,没有问题?”陈燮说完递过来一张纸,韩庆丰拿过看一眼,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60门,这就是二百四十万元的订单,预付一半货款。按照现在的工本,他一门炮能挣五千。按照现在的生产进度,一个月就能拿下。
  “没问题,一个月就能交货。陈总,考虑到运输的问题,已经生产出来的24门青铜炮,我都做成了可以拆卸的组建,用木箱装订,到时候直接开箱组装,很方面。”韩庆丰赶紧补充一句,免得陈燮有意见。
  “这个不是问题,组装不费事。”陈燮很好说话,24门青铜炮,就当训练和看家护院用吧。以后野战时唱主角的,还是拉了膛线的钢铸炮。至于明朝那边,什么大将军炮和红衣大炮,在现代工业的线膛炮面前,都是渣渣。
  谈完了这里的事情,饭都没吃就往回赶,韩庆丰觉得陈燮也是个苦命人啊。捏着订单,韩庆丰喜滋滋的转身回去。
  “吴琪,线膛炮也能运过去?没有违反时空穿越规定吧?”副驾驶位子上的陈燮,驾车的吴琪头也不扭一下就道:“**为发射药的**,都可以。不过你想过没有,武器方面过分的依赖现代社会,这个作法可取么?现在你的兵很少,这么做没问题。将来呢?”
  陈燮心里一喜追问一句:“将来的问题暂时不考虑,明朝发展工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康格列夫火箭呢?能带过去么?”吴琪居然扭头了,从来都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和一个鄙夷的眼神:“这种火箭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你在明朝就能造。还有,**手榴弹也不难造出来,虽然不威力不大,数量多了也能作为一种近战的利器。关键是你怎么改善明朝的火药配方,你不觉得现在你的士兵用的火药没有将**的最大威力发挥出来么?火药颗粒化,不是什么难题吧?”
  陈燮给狠狠的震了一下,对啊,不就是火药颗粒化么?
  “还有一个问题,你一直没有正确对待,明朝人的食物营养结构很不合理,你不觉得有必要改善这个问题么?如果你能改善张家庄百姓的生活水准,就能改善周边的百姓的生活水准。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合格的兵源。我一直以为,你在提高了粮食亩产之后,会想到这个问题,改善明朝肉类禽蛋缺乏的现状。”
  陈燮脑子里嗡了一下,一直以来自己还真的忽略了这个问题,眼下他手里人少,猪肉羊肉的供应问题都不大。将来队伍扩大了,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还好吴琪及时的提醒,一个学医的人忘记这个,真是蠢不可及。
  陈燮直接去了射天厂,见了方钢和武青,结算了全部的款项后,提出一种双管手铳的要求。方钢表示很简单,现有设备不要半天,就弄出了一根样品,陈燮非常满意,直接下定。
  ……………………
  晨!站在岗哨位置上的丁子雄,端着枪始终保持一个警惕的状态,早晨起来换岗的时候,浓浓的大雾导致视线很差。一明两暗的岗哨,视线看不到十米之外。
  脚步声沙沙的由远而近,丁子雄下意识的端起枪,冲着码头的方向喊:“谁!”
  “混蛋,你应该问的是口令!”浓雾中的声音很熟悉,丁子雄做出了条件反射,啪的立正,枪也放下了。大声道:“校长好!”
  走近的陈燮看着丁子雄,怒道:“王启年呢?给我死出来,他是怎么教你们的?士兵操典上是怎么说的?见到上级要喊长官,岗哨要布置不同的口令,这个混蛋都当耳边风了。吹哨,紧急集合!”

  第八十二章 细节要求“变、态”

  尖锐的哨音打破了清晨的死寂,营房里的士兵纷纷的冲出来,站在操场上的陈燮,一直脸色阴沉的看着正在紧急集合的士兵们。这些人可都是他未来起家的本钱,虽然目前只有120人,加上王启年他们也不过131人。有了这人合格的班底,就不难练出更多的军队。
  8分钟,四个方阵就集结完毕,这差不多就是现代军队一个连的编制了。
  以连为单位,排方阵,打排枪,加以火炮,就是陈燮为这支军队打造的基本战术。王启年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建议,比如车阵。这个问题,四轮马车能解决,半人高的马车,加上可以调整的木板,随时可以构成一道胸墙。野战时就不用担心遭到骑兵的突然袭击。
  “老爷,您出海回来了?”王启年是一脸的惊喜,不想被陈燮一脚踹翻在地,指着鼻子骂:“士兵操典上是怎么说的?夜间岗哨设口令,你他娘的当摆设?军伍内见了上级叫长官,你刚才叫的什么?军法官!”
  总是摆着一副死人脸的老孔走了过来,也是王启年之前的十个兄弟之一。直到现在,陈燮都没去打听这些人的详细来历,等他们自觉呢。
  “到!长官有何示下?”老孔上来抬手平胸,立正敬礼。
  “刚才我说的那些,按照军规,该怎么处置?”陈燮面无表情问,老孔毫不犹豫道:“杖10下!王长官违反两处,当处20军棍。”
  “执行吧!”陈燮面如寒冰,站原地不动,不少士兵紧张不已,下意识的咽口水。
  两名军法处的士兵出来,老孔的腮帮子抽了几下,冷冷道:“执行!”
  王启年被两人架起,往凳子上一趴嘴里塞一根木棍,白花花的屁股露出来,啪啪
  !军棍打上去,声音脆的人。在这个寒气逼人的早晨,这一幕真是很有震撼力。作为陈燮之下的最高军官,犯了错照样跑不掉一顿军棍,对其他人的震慑力度可谓强大。
  二十军棍打完,皮开肉绽,血流不止。等在一边的军医余镰立刻上去,消毒、敷药、包扎。做完这些,穿好裤子,王启年一瘸一瘸的回来,初冬的清晨满头是汗。
  “打你,是因为你违反了军规,希望你引以为戒。下一次再犯,我撤你的职。”
  王启年立正挺胸,大声回答:“明白,长官!”
  陈燮满意的点点头道:“紧急集合只要八分钟,所有人都做的很不错,这是你的功劳。有过要罚,有功要赏。王启年赏银一百两!其余教官皆赏银五十两。”
  赏罚之后,陈燮宣布解散,让王启年等军官跟他进团练大使公事房,拿出铁盒子烟来,一人发一根,然后才道:“活干的不错,我很满意。现在这支小型的队伍,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暂时是以班级为单位,四个班为一队。这就是今后张家庄团练的基础。考虑到装备上与明军有很大的差异,我不打算用明军的军制。三日后将正式扩军,招募第二期家丁讲武堂学员的同时,征募团练一个旅。该旅暂设步营四个,炮营一个,斥候一队,辎重一营。每营步兵下属步兵队四个,模本就就是刚才大家看见的步兵队。”
  一堆人都激动了起来,陈燮是团练大使大家都知道,见识了陈燮带来的装备之后,又练了这么久的兵,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家伙,怎么不知道以这种步枪为主要装备的军队的厉害?别说明军了,就算是满清鞑子,在这种排枪面前也扛不住几轮。
  “具体的细节,大家都看看这个。”陈燮拿出一个小本子,往桌子上一丢。王启年抢过,很仔细的看了起来。最小的单位是班,每班12人(兵10人,正副班长一个),以上是排,每排三个班(排长正1,副2),排之上是队,每队四个排(等于现在的四个班),伙夫班一个。以上就是营、旅,营、旅两级设营部、旅部,各有通信等辅助兵种。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模糊的建制,陈燮绞尽脑汁弄出来对东西,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他的概念很简单,以队为基本的作战单位,遇敌之时,每队四个排成两个方针,两个横队列两段射击。具体的战阵,还需要王启年他们继续摸索,通过严格操练解决。
  总之陈燮打造的模本摆在大家的面前,根据这个模本,加以发挥。如何解决步兵和炮兵之间的协同,如何解决在行军过程中快速结阵而战等等,这些东西陈燮都只能拿出一个构想,其他的执行都是王启年等人的事情了。
  “东西给你们了,慢慢看。今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这是一支全新的军队,明朝那一套对我们不合适。总之大家记住我的话,我要打造的是一支铁军!而不是关宁军那种遭遇鞑子不敢野战的废物军。”
  陈燮的话狠狠的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一开始这些老兵都不太拿陈燮练兵的方式当一回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新装备的使用,大家就发现不对劲了。现在这些讲武堂出身的家丁,每一个人对军官的命令都形成了一种坚决执行的习惯,只要军令不到,就算前面是大海,也会硬着头皮往前走。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支强军的雏形,就差见点血了。
  如果非要找出一些陈燮练兵和以往其他强军的练兵方式有什么不同的话,王启年等人研究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两个字,细节上的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陈燮要求这里的每一个人识字,并且能用大白话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还要学习并熟练使用哪种豆芽数字(阿拉伯数字)。然而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细节要求,到了军营里头,每个人的要求都很多很细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甚至被子怎么叠,梳洗用的杯子怎么摆放,都有相关的细节规定,并且要求坚决执行。一旦有错,惩罚就来了。生活细节做不好,都要罚跑圈,最少五个。可见**到什么地步了。

当前:第45/45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