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第16/120页


  苏慢又睡了个回笼觉。早饭三人也是吃得馒头,苏慢还做了个凉拌豇豆。之后苏向南去上学,苏慢眼见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白亮白亮地照着,她准备淘洗麦子。
  怕有人来发现她们家有这么多麦子,她把门插好,带着糖包用木盆、水桶、笊篱淘洗着麦子。
  淘洗完麦子,均匀地晾好。到了傍晚,麦子晾好,用牙一咬,嘎嘣脆,用来磨面粉正好。她把麦子收进干净蛇皮袋里面。
  苏向东今天也回来的很晚,是把本钱都花光了回来的,大概也收了六十斤小麦。
  第二天正好是个星期天,苏慢让苏向南在家带糖包,她要跟苏向东一起去黑市。
  “不用你跟我去,你去卖蛋糕我都没跟着你。”苏向东说。
  苏慢背上挎包,拿上帽子不由分说地说:“我肯定要跟你一起去,我跟你说两点,一是生命最重要,千万不要往那条能走车的大路跑;第二见到红袖章不要慌,我们没去过几次黑市,还没成年,被抓也不会有多大的惩罚。”
  苏向东抿了抿唇,默默背起昨天苏慢淘洗好的小麦,算是默认苏慢跟他一起去。
  他们走得早,路上并没碰到多少人,到了面粉坊,不少人在等着磨面,苏向东径直走到门口,朝里面张望,看到熟悉的身影,喊了声:“马叔。”马叔是他家拐了好多弯的亲戚。
  马叔脸上、眉毛上沾了一层白色的面粉,很快迎了出来:“向东啊。”顺手接过他手中的麦子,他背来这么多面粉,马叔能猜出他是收来准备卖到黑市的,不过马叔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机器上的麦子磨完,就开始给苏向东磨面。
  六十斤小麦磨出五十一二斤面粉。他们先把麦麸寄存在面粉坊,背着面粉去了县城。
  他们俩做了分工,苏向东呆在小胡同里,苏慢挎着装了不多面粉的面粉篮子引客,说好了确定要购买的才带到苏向东那里去买。
  面粉限量供应,那些吃供应粮的人即便有钱有票每个月也是固定数量面粉,想要更多的就会到黑市来买。
  他们卖七毛钱一斤,很快五十多斤面粉全部卖完,一共收到三十五快多。
  卖完面粉,两人放松许多,苏向东说:“你等我一下。”
  两人一阵七拐八拐,来到一处不起眼的门前,苏向东抬手敲门。
  苏慢觉得也许这里是黑市头子呆的地方,门紧闭着,她感觉有人在门后凝视着他们。门里传来一个声音:“花间一壶酒。”
  苏向东回答:“对影成三人。”
  苏慢:……黑市对暗号都要这么有文化吗?
  门里的人确实在看他们,他问:“她是谁?”
  苏向东说:“我姐。”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里面的人说:“进来吧。”等两人走进去,门又关了个严严实实。
  苏慢坐在门口树荫下的石凳上,苏向东自己往里走。
  他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堆票证,说:“我花五块钱买了各种票,给你去供销社买东西用。”
  苏慢看着里面的肉票、布票等票证,说:“可以啊,苏向东。”想不到苏向东跟黑市头子还认识,也许她低估了苏向东的实力。
  俩人离开之后,苏慢问:“咱们直接把面粉卖给他们呗,省得自己卖担惊受怕。”
  苏向东摇头说:“利润太低,在让他们吃差价,不剩多少了。”
  确实如此,六十斤小麦的成本是二十多块,赚了十几块钱。
  眼看着走出黑市范围,突然一群人冲了过来,苏慢下意识拉上苏向东拔腿就跑。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小孩的哭声,紧急之中,苏慢转头看,看到一个跟糖包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摔倒在地,他妈正焦急地去拽他。
  那对母子看着眼熟,苏慢甩开苏向东的手,返回几步,帮忙抱起孩子,拉上年轻母亲,就朝小路对面的胡同跑。


第20章 终于肯来找我
  摆脱身后的红袖章,他们顺利混到大街上的人群里,苏慢把孩子还给母亲,那孩子很瘦,身上肉不多,抱着很轻。四人放缓脚步,苏慢想起来这对母子是同生产队的青桃和门墩。
  她刚穿过来那天,来她家讨债的人里面就有青桃,也就是说青桃也是她家的债主。
  苏慢看着门墩问:“黑市风险这么大,你怎么带着孩子来了?”
  青桃说:“我卖些自己做的吃食,没人给看孩子,上次留他自己在家他差点掉池塘,我只能把他带出来。”
  苏慢沉默,要不是实在需要赚点钱,谁会到黑市来?青桃母子肯定也是被逼无奈,她想着自己手里还有一百块钱,就打算回去把青桃母子的债给还了。
  四人往回走着,苏慢问:“孩子爸呢?”知道孩子爸是回城知青,但她还想多问两句。因为她觉得青桃是个善良的人,明明自己生活困难也没来她家催债。
  青桃也不避讳什么,说:“他爸去年回城的,说回家安顿好马上来接我们母子,可这都快一年了,别说来接我们俩,连信都没往回写,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不知为什么,苏慢第一反应是那知青抛妻弃子,她沉默了一下问:“你知道他家在哪里吗,给他写信或者打电话问问。”
  青桃摇摇头:“我没有他家地址,也没电话号码,我们这是完全断了联系。”
  苏慢打量着青桃,长得挺清秀,要是长得不好看估计也不会有知青看上她。她问:“那你没想着去知青点问下,都是京城来的知青可能知道他家地址。”
  青桃摇了摇头:“我不好意思去问。”
  瞧她的神情,大概是心里有不好的预感,生怕去问会坐实预感似的。
  苏慢直截了当地说:“逃避也不是办法,说不定孩子爸有什么难处呢?等回去之后我可以陪你去知青点问。”
  青桃想了一会儿,答应下来。
  回到大柳树生产队,苏慢让苏向东带着弟妹做饭,自己拿了十张大团结去找青桃,她说:“这是我前几天挖人参卖的一百块,先还给你,别人的钱暂时还没法还,你别声张。一百块再加上生产队分粮分钱,你跟门墩怎么也能支撑两年。”
  青桃知道苏慢家同样生活困难,明明她才是债主,拿着钱,竟然感激地点了点头,赶紧回屋取来欠条。
  苏慢深刻领会到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的含义,她接过欠条,仔细检查后,直接把欠条撕了个粉碎。
  青桃家是外来户,在本地没有亲戚,她父母已经去世,孩子爸再离开,处境可想而知。看着青桃冷清的家苏慢百感交集,各家生活都不容易,要是她有钱,真希望把所有欠债都还了。
  两人说了会儿话,苏慢就带着青桃母子去知青点找左清明。刚来到知青点附近,看到下工回来的齐修文,他面露惊喜,本来很清冷的人顿时变得热情洋溢:“苏慢,你是来找我的?这么多天,你终于肯来找我了?”
  苏慢:……谁给他的自信让他以为她是来找他的?
  神情凝滞三秒钟,她冷淡地说:“我找左清明有事。”
  齐修文脸上的喜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淡淡哦了一声。苏慢不理他,带着青桃母子向知青点的低矮砖瓦房走去。
  她经过的时候掠起一阵风,齐修文不自觉地用手在空中一抓,似乎是想要抓起她身体搅动的空气,意识到手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失望之情从他的心脏蔓延到四肢。
  苏慢能让他感觉自己是个活人,苏慢不理他,他觉得自己像是行尸一般。
  左清明是知青点的队长,女主的暧昧对象。本来跟齐修文是高中同学,当时处处比不上齐修文,下乡之后抓住机会,处心积虑打压他。
  本来苏慢跟左清明没打过交道,没想到他异常热情。他说:“杨自力同志婚后就脱离了知青点,当时跟他相熟的知青已经回城,我们并不知道他家庭住址,不过生产队有知青档案,去查的话应该能查到他的家庭地址。”
  他马上带着苏慢跟青桃母子去大队部,结果当时的知青档案丢失,没有杨自力的相关信息。他拍着胸脯保证:“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去公社查档案,一是去附近知青点找跟他相熟的知青问。”
  苏慢道谢,青桃更是千恩万谢。
  等青桃母子离开,苏慢也想回家,左清明拦住她说:“苏慢同志,我有几句话想要跟你说。”
  苏慢停下脚步,略带疑惑地看着左清明。
  左清明不愧是知青点队长,先是扯了一番大道理,然后把话题相当巧妙地引到齐修文身上。他说:“苏慢同志,对于齐修文这样深陷泥沼无法自拔的人,我们要帮助他正确认清自己,让他正视自己,前些日子,你对他说的一番话让他开始深深反思自己,你做的对,请继续保持。”
  苏慢:哦,怪不得对她和青桃母子那样热情,原来在这里等着她呢!可是深陷泥沼,正视自己是啥意思?想借她的手打压齐修文是吧。
  她脸上带着没读过多少书的姑娘特有的懵懂,天真地问:“左队长,你说的话我没听懂,你说通俗点行吗?”
  左清明看着姑娘眼中对读书人崇拜的神情,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深吸一口气,极有耐心地说:“苏慢同志,齐修文是个自命不凡、自视甚高的人,写多年稿子也没写出名堂,你要做的是告诉他他不行,不仅写稿子没出路,做别的事情也没出路,不要痴心妄想。另外,有些年轻姑娘他也不能觊觎。”打压他,踩他,让他陷在泥泞里爬不起来。
  苏慢:……这是何必呢?她是要打击齐修文,只不过是要告诉他她对他并无半分情感,这跟别人把她当木仓使性质不同。
  这样的人,以后还是少接触为妙。
  不答应左清明的话,他肯定不愿意再给青桃母子找地址,答应他的话,非苏慢本心。

当前:第16/1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