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逆袭[重生]》第436/438页


  转眼,已是五月中,天气渐渐炎热。
  遵从遗诏,礼部兢兢业业督办国丧,经几十道繁复礼节后,洪庆帝哀恸把父亲棺椁送进了帝陵。
  如今的乾明宫,太监宫女改为侍奉新皇。原内廷总管李德英年迈体弱,且被乱党殴打成重伤,恳求殉主,被劝阻后悄悄自尽,洪庆帝大受震撼,厚葬其于父亲浩大的帝陵内。
  这日早朝后,洪庆帝召见了心腹亲信们。
  “朕考虑良久,昨夜拟写的,你们先瞧瞧。”赵泽雍心平气静,身穿明黄常服,举手投足间尊贵不凡。
  新任内廷总管毕恭毕敬,捧着尚未盖玺的圣旨,不消吩咐,率先呈给三朝元老。
  首辅鲁子兴年近九十,他当仁不让地接过,眯着眼睛疑惑细看。岂料,粗略扫一遍他就震惊了,立即扭头,定定望向九皇子!他呆了呆,凝重把圣旨递给同僚;元老重臣阅毕,又传给对面的皇子们。
  谁也没吭声,各自沉思。
  排班按序,七皇子倒数第二,他好奇极了,迫不及待观看圣旨,看毕,倒吸一口凉气,倏然扭头:
  赵泽安坐末席,十来岁的少年正长身体,骑马跑一阵便饥肠辘辘,他耐心等候,大方拿茶几上攒盒里的糕点果腹,吃相文雅,并未发出任何异响。
  “这、这――”
  赵泽武眉头紧皱,把圣旨递给幼弟,紧张催促:“小九,你赶紧瞧瞧!”
  “哦,好的。”赵泽安早已拿帕子擦了手,闻言接过,认认真真默读,只一遍,即“噌”地站起来,无措望向胞兄,震惊问:“皇、皇太弟?”
  赵泽雍目光炯炯有神,明确颔首。
  “可、可是您为什么要立我为皇太弟?”赵泽安万分诧异。
  赵泽雍不疾不徐答:“因为朕没有子嗣。”
  首辅实在忍不住了,起身拱手,颤巍巍地劝:“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际,虽然尚在先帝孝中,但为了延续皇室香火,您完全可以及早娶后纳妃,普天下人都能理解的。”
  “正是。陛下,您刚登基,又如此年轻,何必、何必……呢?”
  “立储非同小可,请您三思呀!”
  元老重臣稳立两朝饱经风雨,极为忠诚,均敢于直言进谏,洪庆帝的手足却没表态。
  赵泽安十分尴尬,脸红耳赤地把圣旨双手呈给胞兄,正色道:“皇兄,收回成命吧,老大人们说得对,您正年轻,子嗣三两年就有了,无需立太弟。”
  赵泽雍拍了拍胞弟的手背,示意对方冷静,他起身,负手踱步,并摆手阻止欲跟随起立的亲信们,沉声表明:“蒙先帝厚爱信任,朕继位为皇,本应尽速娶妻纳妃、诞育儿女。然而,大成近年连遭灾难,战乱、匪患、天灾、瘟疫等横行,令黎民百姓受苦,朕身为天子,理应自省,经奉天监严密观星象后得知:朕早年在西北征战时,难免造下杀孽,有损国运福泽,若今后励精图治、仁政爱民,并时常虔心向天祷祝,定能为大成增添福泽,以保国泰民安!”
  众人侧耳倾听,茫然暗忖:您说的这些,与绵延子嗣有何干系?
  赵泽雍早已铁了心,阐明正当理由后,又严肃分析:“关于立储,朕深思熟虑后,认为小九合适,无论年龄还是品性,虽说能力尚缺,但只要多加磨练,想必会精进的。”
  “扑通”一声,赵泽安下跪,满脸焦急。
  瑞王等人心知肚明,齐齐暗中叹息,却无法劝阻生性刚毅固执的兄长,尤其对方还登基做了皇帝。
  赵泽雍搀起胞弟,沉稳坚决道:“依朕看,早立储君有利于社稷稳定,在座诸位俱是国之栋梁,待昭告天下立储后,尔等皆是太弟师长,切莫推辞教导重任。”
  话已至此,众人面面相觑,心里琢磨:陛下年长九皇子十五岁,算起来,真真可谓“兄长如父”;而且,九皇子聪敏勤恳、品性端方,体格也健康结实……慎重审视,并无大不妥。
  ――皇帝本人提议的,臣下除了啧啧称奇,简直无言以对!
  足足商谈至午时,他们再三斟酌后,只能妥协,起身拱手道:“陛下圣明宽宏、深谋远虑,臣佩服。”
  赵泽雍满意颔首:“很好,此事就商定了。”
  光阴似箭,转眼,六月炎夏到了。
  “容大人好!”
  “卑职拜见大人。”
  “您的晚膳还是端房里?”
  容佑棠边走边点头,热得汗流浃背,一把推开门,抬眼便看见神情复杂的宋慎。
  “神医,怎么啦?今日老百姓又给你送了许多蔬果蛋饼,拦都拦不住。”容佑棠朗声说,快步行至盥洗架,整张脸埋进木盆,痛痛快快凉爽了一把。
  “乡亲们真是客气,我三令五申,明说不收谢礼的。”宋慎欣慰摇头,抱着手臂走到朋友身边,低声告知:“州府送来一份新邸报,你赶紧去看,陛下把九殿下册立为皇太弟了!”
  “皇――唔咳咳咳~”容佑棠猛然抬头,滴水的脸目瞪口呆,冷不防呛得剧烈咳嗽,他急忙跑向书桌,拿起摊开的邸报细看,指尖颤抖,不敢置信地喃喃:“陛下居然……不立太子立太弟?他、他实在……”
  “真是条汉子!”
  “不过,九殿下才十来岁,私底下咱说句大不敬的话,他几乎相当于陛下儿子,其为人也正直上进,值得栽培。”宋慎异常服气,连连赞叹,而后才想起告知:“哎,下午飞来只鸽子,我把信筒放抽屉里了,可没拆啊。”
  “我自然信你。”
  容佑棠心神大乱,屏息拆信,只见庆王遒劲雄浑的熟悉笔迹映入眼帘,信上写道:
  梅子将熟,旧酿已尽,新酒尚在梢头经风吹雨洗,爱卿可缓缓归矣。


第252章 结局
  一别京城数月, 此前在瘟疫肆虐区日夜见识生离死别,人心频繁焦虑悲痛,包裹上厚厚一层柔韧外壳,世间称之为沧桑。
  众人骑马,小跑向气势恢宏的康胜门,容佑棠抬头眺望, 隐约流露喜悦。
  “陛下吩咐咱们走康胜门, 这可是出征凯旋才有的殊荣!”宋慎颇为讶异,他身穿直身霜色袍,头戴飘巾,脚蹬云头靴, 俊朗中透着桀骜洒脱,神采奕奕。
  “平定瘟疫,其实与征战无异, 同样凶险,北营和沅水数万将士们冒死援救灾民, 入京走康胜门也正常。”容佑棠嗓音清朗,又骑行一程后, 高声吩咐道:“诸位,都下马吧,随本官一同拜见奉旨相迎的大人们。
  “是!”
  于是,队伍中排得上名号的文官武将纷纷下马,戎装官服笔挺,竭力压抑凯旋的得意兴奋劲儿, 稳步走向城门。
  容佑棠扬起谦和笑脸,近前便拱手,歉意朗声道:“奉诏赈灾钦使容佑棠幸不辱命,现已消灭灾区瘟病,特回京述职!如此炎热天气,却劳动诸位大人大驾,容某实在惶恐。”
  “哎,哪里哪里,此乃陛下旨意,况且天儿也不热。”
  “辛苦了,你们切切实实做到了为朝廷分忧,值得嘉奖。”
  “路上还顺利吧?”
  ……
  出城相迎的分别是礼部、兵部和户部的官员,见面后好一通寒暄。自太子登基后,此前种种不堪的流言蜚语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谁提半个字,众官讳莫如深,只顾亲近新皇及其心腹干将。
  “容老弟,一路辛苦啦!”户部左侍郎詹同光春风满面,愉快告知:“接风宴已备下了,酉时中皇宫御花园荷风榭!尚书大人有令,让你先回家报平安,洗洗风尘、歇一歇,晚上赴宴时再聊。”
  容佑棠欣然感激道:“既如此,容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风尘仆仆的,确实不便拜访尊长。此处炎热,不如进城吧?”
  “请。”
  “请!”
  一行人热络交谈,无比融洽,因为众官深知容佑棠不仅年轻有为、才干出众,且一向是今上的心腹亲信,人之常情,自然极力避免与之交恶。
  呈交公文奏报后,容佑棠匆忙回家,虽困倦,但兴致不错――自获悉洪庆帝册立皇太弟后,日渐滑落无形深渊的他瞬间止住颓势,整个人轻巧一跃,仿佛飞上云端,惆怅苦闷荡然无存,饱含感动喜悦。
  “大人回府啦!”
  “快!快去告诉老爷。”
  “小的给大人请安。”
  ……
  容府上下欢天喜地,下人们奔走相告,抢着行礼问候、捧衣奉茶。

当前:第436/4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