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剑珠》第3/307页


抱起先到的白衣人,如飞朝山下奔去。

  又是丹桂飘香的八月了!
  白玉盘似的月亮,高悬中天,你已经看不出它有什么地方不圆?但它还只是十四!
  怀玉山麓,一所简朴的茅屋前面,月光下,正有一个英俊少年,身形游走,一掌接连一
掌的悠然施出!看他掌势,似是并不用力,双手划着圆圈,若断若续,但每一掌出手之际,
都带着丝丝微风。
  明眼人一望而知,这少年使的正是武当内家正宗的“太极掌!”
  半个时辰过去,少年人练的一套掌法,已快近尾声。忽然他拗步旋身,右臂内弯,右手
划了一个圆圈,手掌直竖,闪电向前切去!
  “嘶”……一股内劲,由掌缘透出,喀喇一声,六尺外一株碗口粗毛竹,应手断为两
截!
  少年人似乎吃了一惊,他只是一时兴起,真想不到自己这轻轻一掌,竟会有这样大的力
道。
  过去一瞧,毛竹折断之处,竟然如同利刃刀削过一般。他不知是惊是喜,怔在那里,过
了半响,口中才低低呼了一声:“不对!”
  他想起父亲教自己这套掌法的时候,一再解释,“太极掌”并不在猛攻狠击,全在能以
先天运行之理,以心使意,以意运力,所以用意不用力,运劲如抽丝,这是以柔克刚,以静
控动的功夫。但自己这一招“指云手”,就应该像轻云舒展一般,去势飘飘,内劲怎会锋利
如刀,透掌而出?似乎和父亲平日讲的道理不合,那么准是自己练的不对,出掌使劲,发出
了偏差?
  刹那之间,他脸上由惊喜变为疑虑?
  他知道一个练武的人,如果功夫练偏了路子,等于赶路的人把路走岔,越去越远,必须
转回头去,重新上路。
  那么自己这三年功夫,岂不是完全白费了吗?父亲还严格规定,这套掌法,必须在今年
中秋前练成的。
  他抬头望望月色,口中喃喃说道:“十四了,父亲明天就会回来,第一件事,自己必须
先问问他老人家才好!”
  于是,他不再练掌,回身进屋,掩上木门,上床睡觉。
  天亮了,天又黑了!
  少年人不知在屋前眺望了多少次。
  平日父亲下山去,这时候早已回来了,今天爹怎么还没有回来呢?他老人家莫要在路上
出了什么事?”
  念头才一升起,又立即自我解释,不会的,凭爹的一身武功,决不会出事。
  何况他老人家平日待人接物,甚是谦和,从不肯炫露自己的武功,准许是有什么事绊住
了,来不及赶回来。
  “哦!”他突然想起爹这次下山的那一天,曾经交待过自己,说万一中秋佳节赶不回
来,有一件事要自己去办。
  他老人家把它锁在木箱里面,曾说;自己一看就知,但严嘱不到时候,不准偷瞧。
  爹这时候还没回来,该是不算偷瞧了。
  一念及此,立即返身入房,在枕底翻出一枚小小钢钥,这是父亲临行时交给自己的。俯
身从床下捧出一只长形木箱,小心翼翼地开启铜锁,打开箱盖!这一刹那,少年突然心如鹿
撞!
  箱内平放着一柄铁锈斑剥的长剑,一面小小铁牌,和一封缄了口的信,信封上赫然写着
“宗方贤侄亲拆”几个字样。
  这是爹爹的笔迹!自己一眼就可以认得出来!
  “贤侄”?他老人家该称“吾儿”才对!
  他呆得一呆,立即以颤抖的手,取起信封,撕开封口,抽出信笺,迫不及待地朝下看
去;
  “宗方贤侄:
  你看到我这样称呼你,一定会感到无比惊诧。
  十五年来,你一直把我当作你的父亲,我也一直把你当作亲儿;但其实我是你父亲的兄
弟,算起来你应该叫我叔叔。”
  少年双手颤抖,眼睛一阵模糊,泪水夺眶而出,几乎要狂叫出声:“不,爹爹,你在骗
我,你明明是我父亲,孩儿从小就跟着你,你老人家的声音笑貌,从小就是那么熟悉,你老
人家怎么突然不认孩儿了?”
  他用手背擦了擦眼睛,继续看下去:“孩子,你先别哭,这件事,我原该早告诉你的,
因为你的武功还没练成,说了怕你分心。好在今天告诉你,也并不算晚,你已经十八岁了。
十八岁,可说已长大成人,最重要的,你的武功,已经练成,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事。你并
不姓韦,但在目前,必须仍然用韦宗方这三个字,来作你的名字。”
  韦宗方看到这里,忍不住热泪又洞腮而下,这是多么惊奇的事!
  自己从小没有离开过的父亲,会不是自己父亲。
  自己从小叫惯了的姓名,会不是自己的真姓,那么自己又是谁呢?
  “孩子,你看到这里,一定急于想知道你的姓名来历,父母身世,但是,我只有四个字
好说,那是“日后自知”,这不是我不肯说,因为……也是不到时候。”好像“因为”两字
下面,原本是想解释什么,后来觉得不妥,才用墨涂去,他在灯光下仔细审视,也莫想看得
清楚。
  只好继续朝下看去:“孩子,叔叔可以告诉你的只有一点,你父亲十五年前死在仇家之
手,你母亲仍然健在。日后,你母子重逢之日,也就是你身世大白!洗刷血仇之时……”
  底下又用墨涂去了十几个字。

当前:第3/30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