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吉祥》第26/110页


  一曲肝肠断谢幕,小倌立时行上去,同扮旦角儿的姑娘说了几句话,姑娘就由小倌引着上楼来,脚步声近了,冯玄畅拾起桌上的福娃娃面具带上。
  雍王摇开折扇看着他,笑了笑,“巧娘一个戏子,也不认得厂臣,何至于此。”
  冯玄畅拱拱手,“臣这偷偷溜进瓦肆已经是不是,再在瓦肆与戏子同坐一桌,传到官家耳朵里,有十张嘴也是说不清了。雍王既然点了戏子陪酒,咱家就不扰雍王兴致了。”
  他做势起身,揖礼,对允淑道:“还杵着做什么?给雍王跪安。”
  允淑忙答应着,过来屈膝揖礼,紧紧随在冯玄畅身后退出来。
  雍王合上扇子,对身后的侍从道:“依你看,此人好拉拢么?”
  侍从眼中精光一闪,“不好下手,不过是人总有软肋,咱们不急,徐徐图之才是。”
  出来瓦肆,让她逮着机会,攒着气儿一把拉住冯玄畅,不依不饶,“大监大人,我觉得你这个人挺不良善的。”
  他顿足,知道这是为着他方才说要把她送雍王府做填房的话儿生气呢,便拉起她的手快步走,离瓦肆更远些,才松开她,低声提点,“雍王殿下,你知道么?”
  允淑愤愤,“是皇子么?即便是皇子,大监大人也不必如此卑微的讨好,便是要卑微的去讨好,也该问问别人,是不是愿意被你拿去做讨好的物件。大监大人觉得我是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可以怎么捏是么?”
  她向来算的上通透,此时却犯了糊涂,左右就是认定了他媚宠,想拿她讨好雍王。
  他满是好脾气,细着心同她解释,“雍王怕是想试探我,这才在你身上找话,你以为他真的会对你有什么想法么?那不能够。”
  允淑听罢更是窝憋,“听您这话儿,雍王要是对我真有想法,您就顺水推舟借花献佛了?我真真是看错了您,晚上这花灯不看也罢了,您对我,同内官老爷对我,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她提步,往豢马局的方向去,负气的模样,像刚出笼的包子。
  没走两步,整个人一轻,被冯玄畅在后边抱了起来,抗在肩上。
  他说,“你小,不懂这些内廷的谋算,我不同你一般见识,再过几年你就懂了,到时候就不说今儿这负气话了。”


第25章 苟富贵,勿相忘
  被他扛在肩膀上,允淑挣扎两下,挣扎不动,咬了唇没再言语,由他扛着。
  黄昏的太阳模糊个光圈,西边天上起了靛青,万家灯火阑珊,河边聚满了放荷花灯的男男女女。
  他捧两盏荷花灯过来,递给她。
  允淑足足生了一下午的气,正托腮坐在河边的柳树下,望着长河发呆,仍是没有要理他的意思。
  他呐呐,“你脾气倒是犟,还不打算同我说话?”
  她嗯声,“不说,你远些,去别的地方放河灯去吧。”
  冯玄畅把荷花灯放在地上,撩撩摆子在她旁边也坐下来,声调平和,“官家膝下除了太子,还有福王,寿王,雍王,八皇子,十二皇子,他们个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若太子是个出众的,自然能压下一众弟兄,偏偏太子行为不是那么端正,底下的弟兄没有服气的。”
  允淑把脸别到另一边,“你不用说原由,您是大监大人,司礼监的掌印,人人口中的冯厂臣,我是个不讨喜的睑书,还得靠着您在这宫里过活,您是我现在的衣食父母,我是不敢得罪的,今儿是我的不是,您放心,往后您说东我绝不往西,您说打狗我绝不撵鸡。横竖,我二姐姐还指靠着您帮忙找,往后您别说我脸皮厚赖上您就成。”
  她是从宁苦经过难的,离死亡就差着半截,许多事情她不是想不透,只是得有时间,就算她通透,也有气性上来的时候,眼下再想,也就没那么鼓囊了,只是还有些拉不下脸子来。
  冯玄畅知道她通透,用不着多解释,但多说一句也没什么坏处,闷着声继续道:“官家暗里已经好几次想要废了太子,都是皇后力谏给劝了下来。太子不是当今皇后嫡出,皇后虽同官家是少年夫妻,膝下却无子,古来立储兴立嫡立长,官家没有嫡子,只得立长子,如今我手里握着东厂的实权,他们哪一个不想着法子的来拉拢我?软的硬的,总试探着我吃哪一招。”
  她自入宫,惯来是觉得,叫底下人见了大气儿都不敢出的大监大人无所不能,没想过,原来大监大人也这样难挨。明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在官家和上殿们面前,却也是小心翼翼摸索前程。
  她起来,捧了荷花灯,拉他,“咱们去放河灯吧,再晚些要下宵禁了,咱们得收拾收拾回去,明儿还要当值哩。”
  见她已然没了气性,冯玄畅释怀,一手捞起荷花灯,花灯的烛火在夜风里有些飘忽不稳,光亮跳动着映衬在他脸上,显得恍惚有些不真实。
  他顺势起来,同她一起把荷花灯放置在河水里,顺流而下。
  旁边放荷花灯的姑娘对着他们看了又看,拉起允淑的手笑,“你家郎君生的这么俊俏,同你是对璧人,羡煞死人了。”
  允淑不好意思,想着解释,冯玄畅却顺手拉她过来,阻了她,指指河面,温声,“看。”
  她看过去,心花怒放。
  千万盏荷花灯漂在墨色水面上,似蜿蜒的火焰,顺着河流一路漂往天际,漂到看不到的地方。
  她想,这就是所谓良辰美景,遍赏心乐事罢。
  被眼前的景色看呆了,她没注意到小手正牢牢被冯玄畅握着,也没注意,冯玄畅面具下面的脸色,是种什么样的开心表情。
  因心里记挂着宫里宵禁,允淑并未玩到最后,看了阵儿河灯,就伙着冯玄畅回了。
  小厮在豢马局等了一天,瞧见大监大人回,立时开心起来,心道总算是想着还得回宫,再拖些时候,宫里就得落锁,若在外头宿一夜,明儿少不得就得多说话。
  冯玄畅扶允淑上了车,转而问小厮,“雍王的人可有来打探什么?”
  小厮欠欠身,“叫您猜着了,申时的时候遣了人来打听,好在出宫前您嘱咐过,也没说漏了嘴。”他顿了顿,自作主张多一句嘴,“依奴才看,过了中秋,宫里就没个安稳了,您得给自己筹划着才是。”
  他额首,“我有数。”
  回了监栏院,他叫允淑先回去安置,带着廷牧就走了。
  允淑窝在床上背会子书,琢磨着白天里桩桩件件,心也平和不少,她想着,就算眼下找不着二姐姐,到底也是有了些消息,这些天没白忙活。
  厚厚的一本书也背的差不多了,明儿能换一本背,正想着,外头有人敲门。
  她搁了书本,寻思着这么晚了是谁?大监和廷牧都不在,指定不是他们,她起身去开门,门开了,竟是双喜,提着食盒站门口笑。
  “我听说你回宫了,下了值就过来寻你,今儿差事当的好,娘娘赏了我一对儿玉搔头,我拿来跟你分一支。”她喜笑着自顾进门来,把门带上,拉着允淑去桌边坐。
  允淑接了她手里的食盒,一面打开看一面问:“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双喜含笑,答说,“监栏院离皇后殿不远,往来跑腿的小太监随口一打听,就知道你在大监这里的偏殿住着,我来时估摸着,到你这里也就半盏茶的功夫,往后咱们下了值,能一起说说话。”
  她也笑,回双喜,“那感情好的,瞧你带的是到口酥,这小饼喜人,我爱吃呢。”
  双喜捏小饼自己也吃,“我也爱吃。你今儿出宫玩的可开心么?”
  她说开心,又想起瓦肆里和雍王偶遇的事儿,就说了一嘴,“官家皇子里有个叫雍王的,你知道么?”
  双喜点头,“知道的,是个闲散王爷,跟前儿吟诗作赋的词人也多,崔姑姑说这位雍王心系山水,是同官家秉性最像的。”
  允淑回想雍王的模样,做派倒的确是闲鸥野鹭,只是那眉眼间却带着凛厉。
  双喜搁了手里的小酥饼,转而从袖子里掏出一对藕粉的玉搔头来,递给她,“给你开开眼,见识见识顶好的成色。”
  藕粉的颜色最是春意盎然,那种淡淡的粉甜而不腻,恰到好处,多一分是俗艳,减一分是清冷,只这颜色柔和温婉。
  她接过来,爱不释手,说是从未见过这样讨喜的首饰。
  双喜大方道:“你要是喜欢,一对儿都送给你吧。”
  她抬眼,忙塞回去给双喜,“不成,是娘娘的赏赐,你明儿得带着,带给上殿看。”
  她递回来的时候,手腕上套的镯子露个浑圆,双喜眼尖,捉了她的手问,“这是和田玉,羊脂白似的,宫里进贡的都没几块儿,叫人瞧着就心生欢喜。”眼里溢出些羡慕,巴问,“哪里求来的?赶明儿也给我求一只好么?”
  允淑恹恹,“说了你信么?是大监大人送的,说是我原来那只镯子不合称,他高高在上的,横竖觉得我那镯子拿不上台面罢了。”
  双喜咋舌,“这样好的料子,他比皇后娘娘还舍得呢。也是,大监那样的身份,普通的玉石是入不了法眼的。”
  姑娘们坐到一起,说起首饰哪种好看,衣服料子哪样舒服,就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听着也没说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时间却已经很晚了。
  双喜临走,切切对允淑嘱咐,“宫里太监们时兴找对食,你同大监大人处的近,可要小心些,我知道你未进宫前在高伴伴府上,可他也不只你一个妇人养着,供他快活的姬妾就好多,你又小他指定不碰你。大监大人不一样,瞧着深沉,也不过只有十六岁,你若你被他盯上可怎好?”
  允淑听罢一个激灵,连连呸声,“坏的不灵坏的不灵。我是个愚笨人,大监什么身份?断然是不会看上我。”
  双喜噗嗤笑出声儿来,“我随口一说,你听听罢了,时候晚了,我这就回了,这玉搔头你明儿带上,咱们一人一支,往后泼天的富贵,咱们一起享受。”
  她郑重点头,“苟富贵,勿相忘。你在娘娘跟前得脸了,宫里人都知道咱们关系好,我也能狐假虎威,在宫里混个风生水起。”
  双喜豪爽道:“成。”便收拾了食盒挎上,由着允淑把她送出来,说了两句客套,就离开了。

当前:第26/1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