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刀之虎》第99/142页
“大师请慢走,我就不送了!”
无悔大师低诵了声佛号,道,“告辞!”
他两人谈了许久,却未曾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能够帮助宋一刀的万全之策。
问题是――他人呢?
他过得好吗?
五月花大酒楼。
这是位于河南豫县的一间大酒楼。
楼高三层,座地约有半里之大,称得上颇具规模。
还没有踏进酒楼的大门,就有股浓浓的酒香传来,使人有种飘然的滋味在心头。
此地有道众所皆知的名菜,“蒸豆腐”。
品味之道,在于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
首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二十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圆球分别放人孔中,札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则弃之不食。
这味蒸豆腐也有唐诗的名目,叫做“二十四桥明月夜”,掌厨之人必须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
“豆腐”是一种触手即烂的玩意儿,如何能将之削成二十四个小圆球,这功夫的精细艰难,实不亚于米粒刻字,雕核为舟。
门外走来一名面色苍白的年轻人,苍白的脸,苍白的手。加上一把漆黑的刀,说不出的诡橘。
他正是甫出少林寺的宋一刀。
宋一刀挑了个位子,坐定之后,店小二即靠了过来,哈腰道:“这位公子爷,要点儿什么?”
“两壶酒,另外来些下酒菜。”
小二答道:“小的立刻去张罗。”
没多久,酒莱已上了桌。
宋一刀斟了杯酒,正当扬起酒杯饮下的同时,他皱了皱眉。
因为他望见了一个人。
那人年约四十上下,身着宝蓝布衣,腰际上插了把剑,满脸杀气的走将过采。
“你可是宋一刀?”那人问道。
宋一刀干了杯酒,淡淡道:“不错,找我有事吗?”
那人又道“不是我找你,是我家少爷找你?”
“哦!”宋一刀不解道:“你家少爷是谁?”
中年人答道:“去了就知道。”
宋一刀淡淡的笑厂笑,道:“在哪里?”
“出了大门朝西走,二十里之处的黄泉坡。”
宋一刀顿了一会儿,道:“告诉你们家少爷,一个时辰过后,在下于黄泉坡上与其相见。”
中年人严肃道:“你现在就必须去,因为少爷此刻就在那儿期待阁下的光临。”
宋一刀摇摇头,淡笑道:“酒菜很贵,我不想浪费银两。”
“况且我才坐下没多久。”宋一刀又接着道。
“你……”中年人瞪了宋一刀一眼,继续道:“你吃了也是白吃,因为到了黄泉坡你就必须死。”
宋一刀淡淡道:“你不必激我,顺便告诉你件事。”
“什么事?”
宋一刀冷冷道:“我吃东西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打扰。”
中年人气得脸色惨绿,恨恨道:“好!我替你转达。”
话声一落,跺了跺脚,转身就走。
宋一刀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神色中俱是坚定之色。
他斟了杯酒,淡淡的笑了笑,便自斟自酌起来。
许久,许久――
血红的太阳已缓缓地朝西落下,天色也渐渐昏暗下来,他算了算时辰,该是动身的时刻了。
他付了银两,便―步步地走出酒楼,朝西而去。
黄泉坡――
相传古代的黄泉坡乃是阴阳交会之地,坡长约有百来尺,坡度约四十五度之陡。只因人死了之后,还要爬上坡度如此之陡的
一个鬼地方,似乎不大合理。
阎老五为了体谅人类,于是就将奈何桥取代黄泉坡,做为阴阳交会的地方。
现代的人葛屁,要比古代的人好得多,他们只要过了桥就到达阴界,那像古代的人还得爬个百来尺。
所谓:“一代比一代强。”
又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随着社会变迁,人类进化的演变,似乎任何事都在进步,都在锐变中。
宋一刀上了黄泉坡,一步步、一步步的走着。
他走得很慢,又像似很吃力,但他的步伐给人感觉起来,却是如此的沉稳,充满着自信。
他上了坡顶。
当他望见顶上的人,竟然惊讶得说不出个屁来。
是莫神通:
他穿着一件丝质长衫,神色无比冷漠的望着眼前的宋一刀。
“你来了!”
宋一刀点点头,答道:“是的,我来了!”
莫神通又道:“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宋一刀答道:“我知道。”
莫神通冷冷道:“拔刀!”
宋一刀叹了口气,拒绝道:“很抱歉,我不能接受。”
“为什么。”
宋一刀继续道:“因为你是我大哥。”
莫神通冷笑道:“既知我是你大哥,为什么与我作对?”
“哦!”宋一刀淡笑道:“我从头至尾从未与你作对。”
莫神通恨恨道:“小玉的事,你当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