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1424/1425页



而那些跟女真女人通婚的士卒,没有一个例外,全部被王周给弄到中原去了。

谢仑倒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这位文轩号的大掌柜已经厌倦了现在的生活,他说想跟着张儒去山沟沟里当农夫。

张儒愣是没有同意不说,还将他给痛骂了 看・?

最后,谢仑也知道文轩号离不开他,只好作罢。

他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替自己的位置,文轩号是十分庞大的经济来源,可以这么说,就算现在朝廷说要取缔文轩号,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无数巨商富贾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放在文轩号里面,无数老百姓把劳累了一辈子的银子放在文轩号里面,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说取缔,只怕那些人得造反了。

除了谢仑之外,任何人掌管文轩号,张儒都是一句话,信不过。

马进忠则带着儿子去了草原,他说游荡了这么久,现在觉得,草原才是他的家。

当时听到这话之后范统差点没拔刀相向,好在马进忠接下来一句话让范统安了心。他说我这一辈子,就是死,也会记得自己是大明的一份子,我这一辈子就是被明人杀了,我也依然是大明的魂。

已经是多年兄弟了,张儒觉得,有这句话,值!

张儒一走,朝中空出不少位置,当然这些位置都是由朱厚照安排人去接替,他是大明的皇帝,他有这个责任和这个权力。

尽管张儒手下很多人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不过新君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对那些人十分亲近。

这,也算是张儒临走前跟朱厚照说的那番话起到的作用之一。

经过定国公府的事件,朱佑樘对身边的内侍已经没那么亲近了,一个刘瑾一个谷大用,差点没成为皇帝身边的边缘人物。

庙堂之事,跟那个曾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定国公张文轩已经没有任何关联,江湖上的事,自然也跟他扯不上半点关系。

他现在就是闲云野鹤,没事的时候钓鱼玩乐,有事的时候玩世不恭。

在福州待了大半年之后,张儒带着家眷和兄弟去了韶关一个完全称得上山沟沟的地方,他们来这里之前没有人,来了之后,张儒亲自命名――青雀坞。

朱厚照不知道张儒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因为牟斌的锦衣卫在这个问题上面全部变成了瞎子,包括萧敬的东厂,面对张儒去向问题,一直都是三缄其口。

可以这么说,只要萧敬和牟斌不死,皇帝想要知道张儒在什么地方,比登天还难。

朝廷的事渐渐走上了正轨,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朱厚照按照张儒的话在走,每天都十分勤劳。但他终究是一个玩心很重的少年,没过多久,就开始故态重萌。先是把成为盥衣监小太监的刘瑾叫回了身边,然后是把谷大用也叫了回来。

杨廷和倒是多次劝说,只可惜皇帝根本不肯听他的话,还说什么杨师不用担心,朕知道该怎么做。

也就是杨廷和的话他还能敷衍几句,其他老师的话,朱厚照之一概不予理会。

之后又是兴建豹房,又是大兴土木。反正现在大明国库里面有的是钱,朱厚照也不怕把这个偌大的大明朝给吃喝穷了。

光是文轩号每年给朝廷交的赋税,就比以前没有开海禁的时候要多数倍。

消息自然传到了张儒那里,不过他这次并没有插手,已经微微有些发福他的只是笑了笑说没事。

历史有他自己的发展轨迹,张儒就算当了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也不可能把所有历史全部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现在,他已经真正退出朝堂,不到最危险的时刻,他不会出手,也不愿意再出手。

之后的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张儒一概不曾插手。

只是在宁王之乱的前夕,有个叫王守仁的官员被贬谪到了贵州,之后在贵州消失了五个月,他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

每年的六月初八,都会有一个人出现在泰陵外面,一站就是一天。

完本感言

兄弟们,二百万字完结,已经写完了,悍臣这本书,整整写了大半年时间。虽然很多地方有不足之处,但是老鸟真的尽力了。主要是工作太忙,有时候忙着更新,忽略了质量。

有兄弟说要写悍卒、悍帝之类的,老鸟可能暂时不会继续写历史,下一本估计会是现代灵异类小说,暂定为阴阳判官,欢迎到时候有兄弟来看。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www.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当前:第1424/14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