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营我的青春》第1/11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我的军营我的青春 / 姜燕华 著 ]
久久电子书 出品作品Txt版阅读,阅读作品更多请访问:www.gouyg.com
p

正文 第一章到第五章
久久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4949

第一章参军
我十八岁的那年冬季,这座城市特别的冷,西北风刮的人不肯离开屋子。母亲在小院里栽了一小块青菜秧,那叶子上淡淡的白霜,几天了也没有融化。每天放学回来,我会停下来看看它们,可它们给冻僵了似的,总也不见长大。
母亲自从带着五个孩子来了这座城市后,没有再出去工作,每天操持家务,照顾我的父亲和五个子女的生活。那时的每天清晨,父亲会骑车去山西路菜场买菜,我总会看到父亲和母亲会嘀咕几句,要买什么菜,大约用多少钱。母亲还会把每次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记在一个本子上。我知道当时的父亲在部队的职位不高,每月的工资也只够养活一家。平时除了生活,母亲还要扣留下我们五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从父亲和母亲每次看过来的眼里,我读懂了她们在等待我们快点长大的心情。
这年的冬季是冷的,我的心却暖了。一天放学回来,刚进家,父亲就把我叫到他屋里,递过一份表格,要我马上就填好。我看清楚了,那是一份入伍登记表。我盼这一天很久了,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却流泪了,我是家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孩子。
当我穿着新军服回家向父母亲辞别时,母亲做了一家平时很少吃的菜,一碗菜秧肉圆汤更让我直说好吃。在全家送我出门时,我想再看看那总不见长大的菜秧,可放眼过去,那块菜地已经翻过了,那里成了一块新地。
列车南行,我离家去了远方,带着全家的爱。
第二章军列(一)
我们一个新兵团,近二千人,坐的是一列闷罐车。那个年代,国家的状况和我的家庭差不多,用那时的话讲,叫一穷二白,各行各业都很落后,只这运载能力了,只能用闷罐来装我们,那年月好像都那样。
闷罐车没有明亮的窗,没有座位,更不用说能睡觉的床。所有的人都坐在可能是接兵干部事先铺好的草席上。每节闷罐虽然都有两个对开的门,可在列车行进的时候,那门也都紧关着,只给留一条透亮的缝。可没有人埋怨,也没有人报怨。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写满着的只有两个字,兴奋。
在我的心里,虽然还在被妈妈的那碗菜秧肉圆汤感动着,可反映在脸上的,和所有的战友是一样的,兴奋,真的很兴奋。不用再去想读书是有用还是无用了,不用再担心毕业后有没有分配还是插队了,不用再看爸爸妈妈那看过来的焦急的眼神了。可说真的,也有不舍,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一直都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可就从这一天开始,我走出校门了,走出家门了,那向我张开双臂给我拥抱的到底会是什么呢?
当列车在一个无名小站停下来,有接兵干部给我们分发干粮的时候,一个接兵干部手拿花名册,挨个儿给我们这帮新兵发钱,每人十二元,说是两个月的津贴。人还在路上,还没有离开这闷罐,就有钱了,我和战友们的兴奋劲儿被再次的燃起。
第三章军列(二)
闷罐是铁家伙,它没有情感,不因为我和战友们的兴奋而受到感染,它不跟着我们兴奋。它走的很慢,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它全然不理会我和战友们火一样的心情。也许是还要给正常的旅客列车让道,闷罐还走走停停。虽然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下车方便一下,伸伸腰踢踢腿,活动一下疲惫的身体,可我和战友们很少有人下车。别的战友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想,也许都跟我的想法一样: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兵,要是因为下车掉了队,弄出个节外生枝,那可如何是好。
第二天夜里,闷罐进入江西省的境界后,终于开始陆续地下人了,闷罐也在不断的减少,原本很长的列车慢慢地在变短。看着那些走下闷罐,列队待命,并一脸兴奋的战友,我的心情越发地不安起来。在我迫切的心里,并不是在想自已将要去的部队条件会怎么样,是驻守在农村还是驻守在城市。心里只是希望能像前面的战友们那样,能早点下车,早点知道自已分在哪个部队,也好早点给爸爸妈妈写个平安信,好让她们放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爸妈一直在等候我平安的消息。
当闷罐在第三天的上午停靠在一个叫向塘的车站时,那个给我们发钱的接兵干部走过来,拉开了我所在闷罐的门。他让我们下车列队,并拿出了花名册开始点名,我有幸被点到了,我终于结束了这让人难以忍受却也难以忘怀的闷罐之旅。
和我同时被点到名的战友有一百多人,我们被安排分坐三辆解放牌卡车。只是在出发前看到的新兵团的团长和政委,这时也出现在了我们的卡车前,一辆北京吉普停在他们后面。团长只做了几分钟的行车动员,车队就出发了,向着我和战友们最终的目的地。
我那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就要落地了,几天都没有休息好的身体,一下子又精神了起来。等在前面就要迎接我去的部队,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兴奋又写在了脸上。
第四章军营(一)
虽然团长的行车动员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我看得出来,这一同上了卡车的战友中,没有一个不因这动员而兴奋的,说夸张一点,异常的兴奋。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的,团长在这短短的动员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信息,两个很重要的信息:我们的营区驻地在南昌市里;那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是空h军的军部机关。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从课本里知道了这座英雄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英勇的军队,就诞生在这里。知道有八一广场,知道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小,我就向往着长大了能参军,成为这支英勇军队中的一员,用那个年代的语言,叫接过父亲的钢枪。从小,我就向往有一天能来到这座英雄城市,在英雄纪念碑前给先烈们献花,并像所有那个年代的人那样,在纪念碑前宣誓并告诉先烈们:新中国诞生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我们将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我来到了这座英雄城市,我真的参军了,我的军旅生涯竟是从这里开始,将要服役的又是空h军的军部机关,我和我的这帮战友们,怎能不兴奋激动呢,我和我的这帮战友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命运真的是太眷顾我们了。
向塘,离南昌很近,没有等我和战友们兴奋的心平静下来,车已穿过市区,进了军部大院,三辆卡车并排停在一憧办公楼前。我们一百多名新兵很快就安照要求,下车,列队,原地休息,等候分配。团长政委和那个给我们发钱的接兵干部,只到楼里很短的时间,就出来开始点名分兵。先是警卫连,通信营,后勤仓库这些名额多的单位,每家都拉走了几十人。而后才是名额少的机关各处室,每家几人甚至一人,我是最后才被人领走的,我被分在气象处的测报组,只我一人。
第五章军营(二)
来接我的干部个儿不高,胖,但一张娃娃脸显的年轻,看上去不比我大几岁。好像是刚提的干部,那干部服我一看就知道是用战士服新改的。我紧跟在他的后面,心里面却还在想着那闷罐之旅和刚刚分兵时的场景。我们一同来了那么多的战友,现在好了,各人都分到单位了。可他们多的几十个在一起,少的也有十几个或者几个,为什么就我竟只我自已一个。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是福呢还是祸,不知道。可想想人多在一起,总能有个相互照应吧,我就一人,哪个也靠不上,连说个话的都没有,想想这些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接我的那干部,看我精力不集中的样儿,也许是想分散一下我的注意力,他告诉我,测报组就在军部大院正中的,那憧看上去很普通的六层楼里。他说他本人就是测报组长,大名郭永纪,来自上海,六九年入伍。可能是想让我早点熟悉这里的环境,他边走边跟我说:“这里原是江西大学的校园,现在学校没了,就成了我们空h军军部大院。测报组就在前面那憧六层楼的四楼,那楼原本也是憧教学楼”。我们这军部大院原来是江西大学的校园?我想问什么的,但还是忍住了,没有问出口。
在我们进到那楼里走到三楼时,他又对我说:“你肯定想不到的,我们的军指挥所就设在这三楼,三楼是全h军的指挥中心,h军各部门的精英好手都集中在这里”。的确是想不到,我看着这空无一人的过道,指挥中心?你不说谁会信!
说着话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四楼,没有看到想象中列队欢迎的场面,走廊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面无表情的老兵在看着我。这时的我也不知是怎么了,肚子就感到了饿,一下子就想起来,还是下闷罐前吃的干粮,身上好像也感到有点冷。我知道我这是怎么了,这佰生的环境,佰生的面孔,有点冷的氛围,我在心里提醒自已不能这样。
“来,大家都过来一下!”跟随郭组长的一声喊,稀稀拉拉的人群向我这边围了过来。不知道是从哪个屋子出来的,这时的人群中,多了两个个子不高但在我看来人还算秀气的女兵。心想,这测报组怎么还会有女兵?一个个子比我还要高出半个脑袋的老兵冲我来了句:“刚才从上面看以为你是个矮个儿,现在看还行”。一个个儿不矮但稍胖的老兵也咧着嘴对我笑了笑,可那笑隐隐的,让我感觉有点勉强。
郭组长在把我介绍给大家后,又简单的给我介绍了老兵们的情况:那个说我个儿还行的是报务班长于恒春,北京人,七一年入伍。咧嘴给我笑容的是观测班长李冲,广西桂林人,七零年入伍。那两个女兵中个儿稍高人也漂亮点的叫李丽,南昌本市人,七一年入伍,报务员。另一个女兵叫郝庆秀,北京人,也是七一年入伍,报务员。当时还有好几位的,郭组长说就不一一介绍了,让我自已今后慢慢熟悉。完后,郭组长就把我交给了于班长,让我和他睡一屋。刚才还感觉低落的情绪,这会儿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又好了。





正文 第六章至第八章
久久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3116

第六章军营(三)
于班长跟我一样,也是个瘦人,可个儿足足比我高了五公分。他说话很风趣,只问了我一句:“你多大?”后,就称起我“老同志”,弄得我是一头的雾水。我脸红着跟他说:“我是新兵,你才是老同志”。可他还是说:“你是老同志,没错”。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欺侮我新兵啊?”他也不瞒我,两句话一解释,我懂他意思了。他和李冲是五五年的,李丽和郝庆秀是五六年的,我的年龄比他们都大。所以我成了“老同志”。我心想,这测报组里都什么人啊?早我几年当兵,年龄还都比我还要小,尤其那俩女兵,都当兵两年了,才十六。
于班长虽然年龄还小我好几个月,可他早当了两年兵,的确是个很好的班长。他边跟我说话的功夫,就帮助我铺好了被褥,又教我怎样像老兵那样叠被子,打背包。他不厌其烦的几次示范下来,我就基本能像模像样的,把被子叠的像个豆腐块了,打背包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他又抓紧时间,在晚饭前带我去澡堂洗了澡,去服务社买生活用品,重要的是还买好了给爸妈写信要用的信纸信封和邮票。
洗澡,买东西,一圈子下来,其实也没用多长的时间,可等我跟着于班长再回到宿舍时,我真是没有想到,我那屋里又来了两个和我一样打扮的新兵。可能因为都是新兵,就几句话的功夫,我们就熟了。他俩一个叫张银喜,来自河北保定,一个叫施土水,来自福建泉州,都是下午刚下的火车。他们俩由于刚到,对一切都还感到佰生,充满好奇,也很拘谨。我已不一样了,周围的一切对我不但不再感觉佰生,都感觉有点亲切了,我知道,这都是于班长的功劳。
晚饭的号声响了,郭组长在楼下吹了集合的哨声。我走在队伍里,是于班长起的头,队伍唱起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第七章军营(四)
在我小的时候,就熟悉了这军营的绿色,听惯了军营里军号那高低起伏激昂的旋律。可在我的心里,那不属于我,那绿色的军营,那军营里军号的旋律,都只是陪伴我长大的美丽风景。只是从我踏进这大院,分到单位,那接我的干部让我跟他走的那一刻起,我心明了了,我有了自已的军营,我有了属于我自已的美丽风景。
我伏在桌前,给爸妈写信,长这么大,其实还没有写过信。走出学校,离开家,离开爸妈,才短短的三天,可当时的感觉,真的就像过去了好多年。在信里,我除了向爸妈报平安,告诉他们我在的城市和我在的部队,让他们不用为我担心外,也和我的同龄战友们一样,在信里写下了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文字:一定牢牢记住爸妈的嘱咐,在部队好好工作,努力进步;一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同志们搞好团结关系;一定听党的话,听领导的话,在这座大熔炉里,在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努力锤练自已,做无产阶级红色接班人!等等。可现在想起来,好多的话也没有说错。一封又报平安又表决心的信。
在给爸妈的信写好后,我又给我的班主任老师和最要好的同学写了信。在我们学校应届生中,只有我和另一名同学来了部队。在那个年代里,那些还留在学校的同学,他们别无选择,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农村那广阔的天地了。我庆幸我自已,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只能用这纸笔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无论今后我走到哪里。
当晚,熄灯号吹响的时候,我已经睡在床上,三天了,从上了闷罐就没有好好休息过,终于又能上床睡觉了。心里想快点睡着,欠的觉太多,再加上新兵训练马上就要开始,没有体力怎么行。可越是这样想越是睡不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身影,还有班主任老师和我那全班同学的身影,不停的在我的眼前出现。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这会儿在做什么,也该睡觉了吧。班主任老师和我的同学,你们白天上课时,有没有注意到教室里我那空了的座位,你们想我了吗?我在心里跟自已说:我想他们,他们肯定也会想我的。新兵会想家,我这可能就是在想家了,就这么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
第八章新兵连(一)
新兵集中训练如期开始,一列闷罐拉来的战友,只在各自的单位睡了一晚,就又聚集到了一起。担任我们新兵连的两位军政主官竟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在闷罐上给我们发钱的(军务处胡参谋)担任连长,在闷罐上给我们发干粮的(组织处赵干事)担任指导员,于班长也被抽过来在我所在的新兵班当班长。
我所经历的新兵集训,除了时间短,只有一个月(司令部领导指示),其它的与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给我们展示的基本差不多。夜里,才睡着或是正睡得香时,那紧急集合的哨声就响了。清晨,别人还在被窝里温暖着,我们就已经顶着凛冽的风,在操场上跑步,列队出操。到了正课的时间,更是没完没了的单兵动作,立正稍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直到最后瞄靶打靶。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辛苦不说,还千篇一律,枯燥,机械,很难忍受。但我和战友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想,其实所有的战友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心里都明白,这新兵集训是我们跨入部队大门的第一步,这一步跨的怎么样,非常重要。都想给自已的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暗下里使劲。
胡连长和赵指导员虽然一上闷罐我就认识了,可也只是知道他们在闷罐上一个给我们发过钱,一个给我们发过干粮,并没有更多的了解。新兵连的集中训练,我看到了他们这同一年入伍一对湖南老乡的真正功底。我们的新兵训练,在他俩的组织下,除了集训开始时必搞的夜间紧急集合、出早操、常规步伐训练等必需的课目外,他俩又给我们增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穿插其中,使原本感觉千篇一律,机械枯燥的紧张训练,变得有声有色起来。组织唱歌比赛,表演小的文艺节目,组织蓝球赛,请当地老乡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组织参观八一纪念馆,请首长讲党史,请军长为我们讲他一次空战就击落两架敌机的战斗故事。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活跃了我们的训练生活,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我们每个参训新兵的参训热情,不知不觉中竟忘记了训练的艰苦和辛劳。当连长和指导员召集我们开总结表彰会,宣布一个月的新兵集训圆满结束时,我和战友们真的都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
张银喜和施土水得到了连长指导员的表扬,而我,由于各科全优,获得了入伍后的第一个嘉奖。





正文 第九章至第十章
久久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2666

第九章新兵连(二)

当前:第1/1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