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第1035/1038页
事实上说明了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总是要付出代价。用小的力来移动大重量的物体,代价就是移动距离小。用大的力来移动小重量的物体,效果就是可以移动更大的距离。
生活中的杠杆:
确定以下工具的支撑点和两个用力点
1.啤酒开瓶器,
2.剪刀
3.菜市场里面老式的秤。(包括台秤)
4.筷子
观察家里面的各种工具,确定有哪些是使用杠杆原理。并找出支撑点和用力点,并分类为图2.ABC中的哪一种。
古代的军事应用:
1.美洲人使用的标枪投掷器,阿塔阿塔。
由一根木棒和绳索组成,类似于老式赶马车的鞭子。使用时,人握住木棒的下端,标枪卡在绳索末端的卡子中,用力向前挥动木棒,标枪在最高速时脱离卡子。3万年前的猎人就使用这种方式狩猎。500年以前,在现墨西哥曾存在古代文明阿兹特克,这种投掷器就是其武器之一,标枪可投掷250米。
在体育比赛中,标枪投掷时,运动员的胳膊就相当于标枪投掷器的绳索,躯干相当于木棒。这种情况下的投掷记录可达100米。
比较可发现,使用投掷器,杠杆效果很明显,投掷距离增加了1.5倍。
2.配重式投石器,回回炮
右边是配重,一般是大量石块。左边是待投掷东西,可以是大型石块(破坏防守工事,城墙)、燃烧物、毒药、污染物(动物尸体,用于制造瘟疫,14世纪蒙古人使用这种方法导致鼠疫流行)。由欧洲经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故称之为回回炮。蒙古人在灭亡中国时,使用这种武器进行攻城。攻击距离一般和杠杆长度成正比,大型的攻击距离可以到300米以上。
思考: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无法使用?【当木棒断裂时,杠杆就无法使用。所以木棒要足够结实。支撑点也必须有足够承受能力。】
2.木棒在那个地方的受力是最大的?【杠杆在使用时,木棒不同区域的受力不同,当支撑点在木棒内部区域时,支撑点处的受力最大。当支撑点在木棒端点时,木棒内部的受力点处受力最大。】
观察: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老式的秤。看秤杆的粗细有什么变化,并思考为什么。
2.用一次性筷子夹物品,每次都比上一次物品重,当筷子断裂时,观察筷子在何处断裂。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载重卡车车厢下面的承重梁是什么形状,思考为什么。
4.乒乓球和羽毛球,需要发力时都是手腕用力,这样打出去的球速度才快。
5.人的身体充满了各种杠杆。仰卧起坐,腹肌带动上半躯干运动,组成杠杆系统。后蹬跑,跟腱和脚掌、大腿肌肉和膝盖都组成了杠杆系统。咀嚼时,感受下颌的杠杆系统。仔细观察身体,究竟有多少杠杆系统。
6.双截棍,和长棍、阿塔阿塔相比较,看看区别。少年大卫的武器,牧羊人投石子的装置,和赶马车人的鞭子的区别。
全书读完后,尝试一下问题:
1.在杠杆计算时,忽略的木棒的重量。实际计算时,木棒的重量也要考虑在内,在图3.A中,木棒每米重10斤,左边放置400斤物品,右边要放置多少斤才能撬动?
2.如果支撑点支撑不住会发生什么情况?比如在图3.A中,支撑点为大块的干土。左边放置400斤物品(忽略木棒重量),在右边开始慢慢增加物品重量,当物品重量增加到50斤时,支撑的干土开始破碎。此刻,杠杆效果由图2.A变成了图2.B的模式,那么干土受力为多少?
3.杠杆的组合,如何使用2个杠杆,使用100斤向上支撑力来撑住2500斤的物品?
4.图3.A和3.B中,支撑点受力分别为多少?(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老式秤使用情况,并观察支撑点的使用状况)
5.考虑木棒重量,每米10斤。那么问题3中的组合杠杆,需要多少斤支撑力才能撑住2500斤?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二)
第2节弹性
橡皮筋比较常见,拉开就能感觉到它的收缩力,拉得越开,收缩力越大。弹簧,是另外一种使用很频繁的工具,也有同样效果。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有一种恢复原形状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表现就是弹性。衡量弹性的大小就是弹性力。
英国人胡可给出了以他名字命名关于弹性的定理,弹性力的大小和形变成比例关系。
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弹性的使用。从玩具到乐器,无所不在。因为物体的形变可以有很多形式,对应弹性也表现为很多种形式。以弹簧为例,沿着弹簧的纵向,拉伸或压缩,就产生相应的拉力或弹力。将弹簧扳成弓形,则产生侧向的弯力。像开锁一样扭弹簧,则产生扭力。这些力,都是以恢复原形状的作用方向命名,都可以统一命名为弹性力。
特别的弹簧:空气,可以大幅度压缩在密闭的空间。当气体压缩后,产生弹力。
生活中出现的弹性:
1.简易弹簧秤
2.席梦思床垫
3.锁
4.发卡
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弹性,并分析对应的弹力是何种情况。
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使用细铁丝制作弹簧。在一根圆棒上(比如擀面杖、竹竿,最好是一端稍粗,一端稍细,方便取下铁丝),用细铁丝均匀缠绕,固定较长时间后取下。检验这个弹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效产生弹力,在什么情况下,失去弹性。
弹性的应用非常早,在狩猎时代,标枪和弓箭是史前时代的最强有力工具,人类借助这些工具配合陷阱,可以战胜力量和速度远胜人类的猛兽。
古代的军事应用:
1.弓箭
弓臂是由弹性好的材料制作,弓拉开后弓臂产生极大的弹力,由弓弦将力传至箭上,使箭获得很大的发射速度。
弩是弓的变形,有箭的导向板和弦的卡座,由扳机决定发射与否。
弓的优点:在单位时间内,弓可以射出更多的箭,弓的个头可以做的较小(反曲弓),便于携带,操作便利、灵活,对箭的要求低。更适合地形复杂的丛林、快速移动的骑兵。
弓的缺陷:弓全凭操作者的臂力,在持续发射30只左右后,弓箭手力气基本耗尽。射击的准确度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要对弓箭手进行长期训练才能合格。
整体而言,对器具的要求低,对操作者的要求高,适合游牧部落使用。
弩的优点:操作人员稍做培训即可使用,可以使用腰部力量和腿部力量增加上弦,精度高,威力大。可以小型化作为一次性攻击武器,大型化可以攻击工事、营地。(秦-明.蹶张弩、腰开弩,三国.连弩,唐.床弩,宋.神臂弓)。
弩的缺点:射速慢,对箭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本身较大,运输条件要求高,后勤压力大。对器具的要求很高,对操作者的要求低,从制作到维护,文明程度高才能大规模制作使用。(特例:连弩可以持续发射,是古代版的冲锋枪。但威力相对小,对箭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2.投石器
原理和捕鼠器相同。通常的捕鼠器是由扭力弹簧组成,诱饵触动扳机。投石器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弹射杆平时是直立的,杆的顶端是装弹丸的开口容器,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弹射时,先用绞盘将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容器内放进弹丸。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恢复到垂直位置将弹丸射出。
类似装置有:古希腊投石车、三国霹雳车、北宋旋风炮。自宋开始,火药开始进入军事领域,于是投掷火药包,称之为霹雳炮。并且开始出现原始的火、枪,由火药产生推动力来发生弹丸,称之为突火、枪。砲逐渐过渡到炮。在明时期,神机营就是专业火器营。
思考:
1.物体形变后,什么情况下,不产生弹性?【当物体形变后,无恢复原形状的趋势时,将不产生弹性。比如土块。】
2.铁丝和钢丝的成分主要都是钢,但钢弹性比铁好,实际使用的弹簧都是各种钢制品。【铁丝形变后恢复能力差,也就是说形变稍大,就无法恢复原形状。而钢丝则在形变很大时,还可以保证恢复能力。。】
3.固体产生弹性,比如弹簧,气体产生弹性,比如气、枪。液体能产生弹性吗?【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形状,在密闭空间中(比如玩具水枪和自行车内胎),液体很难压缩,气体很容易压缩。所以通常情况下,液体无弹性。特殊情况:在物体高速与液体相碰,因为时间非常短,液体来不及移走,并且很难压缩,此刻液体就像固体一样坚硬。高空跳入水中,对人而言,水面就和水泥地面一样效果。高速水流可以切割金属,效果等同于工具钢刀。】
观察:
1.如果有高压锅,比较高压锅放气和和气球放气的异同。
2.检查自制的铁丝弹簧,观察何时有弹性,何时无弹性。
3.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检查满、半满情况下,骑车的感觉。路况较差的道路上更易体会。
4.F1赛道内侧,尤其是弯道附近,放满了轮胎外胎。为什么?
5.体育中的蹦床比赛,观察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和最后结束时动作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