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第129/1038页
莫要嘲笑人家。
人家还笑你呢,在那面的世界,只有死了的知识分子,才是好的知识分子。
伍大鹏董事长,认真地说:“先生大才,可否能移尊驾,去赤嵌农业基地观察一番?”
说完伍大鹏董事长便觉不妥,梅乐芝经理更是摇了摇头。
这个伍大鹏董事长别看是文科出身,基本功不扎实啊,在这个时代,尊驾怎么可以随便说出口。会让底层知识分子以为是讽刺。
果然何斌恼了,说:“何出此言?我亦知我们汉唐集团现在以兴农事,益百姓为根基,再谈其他!我岂是不懂……直接命令我等即可!”
看吧,人家生气了。
后来,梅乐芝经理打了圆场,此事略过。
话还得说回布袋镇,在码头上,吴化龙和王结首好一通聊天之后,两条夹板船上的人和货物都卸下来了。
他们第一步工作是要开建出一片露营地。
现在就是让他们全体强行进驻民宅,他们都不会。
这真不是因为军纪,而是嫌弃……这些百姓家里实在是太脏了,屋子里总有股怪味,他们的被褥……不想看了。
你们为什么不每天洗个澡?你看你们的头发、胡须,都是什么样了?你们的碗筷就不能好好刷一刷?那水就不能烧开了喝?
小样吧,还没过上三个月的干净日子,这帮子海盗加自耕农竟嫌弃起自己的同胞了。这也许就是一种变相的忘本吧?
营地设在一条溪水旁边。看中这里的原因比较简单。它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周边没有过于密集的树林。
如何选择营址,可不是穿越者们教他们的,是人家暂时二队自己选的。
按照暂时二队的要求,王结首给他们雇佣了20个当地闲杂人。暂时二队管饭,干一天活给三斤米。要是照着吴化龙曾经的经历,管饭就不错了,一天两顿饭就美死他们了,还用得着给他们米?!
但是有规定,想起伍坚强队长提到种种规定的神情,吴化龙就知道他很认真。照着做吧。
他们在热兰遮城训练操纵红毛蕃夹板船,并等待出发和到达后的整顿期间,都住过行军帐篷。他们又不是傻瓜,试了几次后,就会搭建了。
首先要平整土地。他们要兴建起容纳三百多人的营地,还包括一些设备。
吴化龙不知道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儿,但他知道那些东西万金不换,太有用处了,太能干了。
这汉唐集团无论是什么神奇的物件,都没有避讳过他们,而且他们如果好奇地询问,明人之友,像电公高德高公子那样的人还真心给他们讲解,当然明不明白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这个叫IPAD,南极洲大城有的是。”高德高公子想了想说,“它的屏幕是液晶,第几代我也不记得了,它可以用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支持普通视频文件播放、音频文件播放、一些简单游戏等基本的多媒体功能……也就两千多马票一个吧。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吴化龙立刻发誓,我他娘地什么也不问了!我听明白了还不行吗?!
吴化龙重重地点了点,闷声闷气地说:“我真听明白了!它太有用了!”
说完,跑一样地离开了。
弄得高德高公子还有些迷惑,明人有这么聪明哇?
当过海盗的吴化龙深知,汉唐集团看重的是各种规定,而且它们都被写到白纸上,比如安保队的各种规定。吴化龙和弟兄们背了无数遍了,可以说是真背下来了。
可惜他们没学过法律,如果学过的话,他们就会发现,安保队队规的外延性很小,不会有“寻衅滋事罪”那样的箩筐式法规出现。
奇葩的法律就用来对付奇葩的人群去吧,穿越者们绝不会用。
吴化龙高兴的就是他们没有什么忌讳,一切问题都是明清的。
宿营地的大小有过交待,不得小于长一百步,宽八十步的范围,剩下的就从实际出发,由吴化龙决定。
吴化龙认真地走了一圈,数了三百六十步后,回头看了一眼,立刻大怒。
他安排了一个明人劳力跟在他的后面,他走一步,就让明人劳力铲两下地,全当是做一个标志。可那个明人劳力把标志铲得歪歪斜斜!
他对着一个明人劳力说:“你他娘地连个标志都铲不直吗?干活为甚应付!你看看七扭八拐地!”
他立刻飞起一脚,狠狠踢在那明人劳力的屁股上!
这动作很熟悉啊!吴化龙的这些臭毛病都是跟谁学的?!
“重新为我铲!”吴化龙当然收着力气踢的。
那明人劳力以前不敢招惑吴化龙吴龙官,现在也不敢招惑。他乖乖地又跑远重新去找齐。
“这帮子明人啊,不踢屁股就不会干活……”
当安保一队到达这里时,他们已经干了三天,宿营地的栅栏还差好多,没办法,穿越者们为了保护他们的胳膊和腿,没发给他们油锯,斧头大锯砍伐去吧!
那当然慢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董事们不让宣扬仇恨教育
安保一队是乘坐紫川号来布袋镇的。
上面装载着许多设备,都是布袋镇盐化工中纯碱和氯碱(氯气和烧碱)所需的基本设备。
由于布袋镇海面的特殊形状,原先在河口基地摆放的浮动栈桥,按计划就要被拖运到这里。
台南不仅要面临荷兰人的反攻危险,还要面对东南季风的进攻危险。
对于穿越者来说,他们盼望前者,害怕后者。
虽然穿越者们从后世各项资料推断至少近年来没有相当规模以上的台风入侵。原因很简单,台风可以为台南和明大陆带来凉爽的空气和充沛的雨水。而且规模性越大,雨水越多。
可资料记载,今后三年内连续干旱。历史资料上说是赤地千里,百流干涸。当然这是文科生式的描写方式,但穿越者至少可以断定今年的干旱会是主流气象。
但,穿越者们可不敢把一切都交给上天决定。既然穿越了,那么一切都要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不敢相信什么组织了。
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安排的日子可不想再过了。
在那面的世界里,他们说的话,穿越者们可能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上天对布袋镇很青睐。
布袋镇有天然的防波堤,虽然穿越者们早来了三百多年,它的大结构依旧。这真好。
紫川号拖着浮动栈桥缓缓而行,后面还跟着登陆艇1号。
时间在穿越者们这一边,他们不急。
本来可以拆卸掉浮动栈桥来运载,但是穿越者们还要验证一下它,是否像小日本说的那样,它还可以做沿海或河运的无动力驳船用。它上面就装运了河口基地出产的砖瓦和木炭。一旦发生意外,都丢了也不太可惜。
现在看来,还真的不错,斜L形的桥头,压浪效果好,在紫川号的尾浪中,起伏不大。
小日本的产品还不错,值得我们表扬。等将来吧,给倭国人安排工作时,尽量轻一些。同文同种,东亚共荣。
河口基地的一号工程完成了它的使命。那里暂时使用下淡水溪上的码头,未来半年内,计划书中,那里没有运送超过二十吨的单体货物的机会。
但谁知道会有什么意外呢?
台北地区整个计划的调整,很伤穿越者们的心。
他们有时竟然也要遵守自然规律,他们竟然不是万能的!太气人了。
布袋镇的木栈桥根本不能用,根子都烂了,敲敲打打地修补有什么用?推倒重来吧。它不同于穿越者们在河口基地的临时码头。那里要是真心修补,四十吨的单体货物也没关系。原因无他,根本性结构完全合理。
所以,紫川号还是要准备配合浮动栈桥来吊卸货物。
港务公司孙山经理和安保队长伍坚强站在紫川号的船艉,两人扶着船舷,观察着浮动栈桥的运行。
孙山经理本来准备要单独留在那浮动栈桥上面,亲自体会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