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第149/1038页


  清顺治三年(1646年),流亡到两广的一些明朝大臣丁魁楚、何腾蛟等人,正商量共同拥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的事儿。这时,原福州唐王手下的大学士苏观生也想参加,因为他辅佐的唐王已被李成栋射死了,他只能再找一家投靠。
  但他却遭到丁魁楚等人的拒绝,关键是说话还很伤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
  丁魁楚的党羽吕大器叱辱之,曰:“尔出身非两榜,有何德行?!”
  大学士苏观生真气坏了,他是保举出身,就像那面世界的保送生,不是正了八经通过国家高考考上的,他深以为耻。平常不许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此事。
  深谙如何伤害一名知识分子的,一定是另一名知识分子。
  大学士苏观生还只是个古人啊,心理太脆弱。他一定不知道,在那面世界里,保送的比考上的还牛逼。谁叫他生早了?
  大学士苏观生索性拥立刚逃亡到广东的朱聿钅粤(唐王的弟弟)即位于广州,改元绍武。时间比对方还早呢。
  你等会拥立,我等也会。不带我等玩,我等就和你等作对!
  这世界只能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大学士苏观生大概就是这样想的。
  消息传到肇庆,朱由榔急召手下大臣商议,大家都主张“速正大位,以系人心”,于是朱由榔匆忙于11月18日在肇庆即皇帝位,以旧府衙(丽谯楼)为行宫,晋升一大批文武官员,组成一个小朝廷,年号永历,史称南明永历王朝。
  这样一来,在广东百里之内就同时存在着两个南明政权,特别是这两个政权都以正统自居。这就不好玩了,没法子兼容啊!
  这时候没有人还去管什么外患了,全当清兵不存在。
  永历非常正规地遣使臣到广州宣诏,而绍武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一怒之下,斩了来使。
  朱由榔一听回报,当时就火了,派兵,派兵打这个目无君主的小子!
  朱聿钅粤当然不在乎,谁怕谁啊?!派兵,派兵迎战这个妄自尊大的小子。
  两个流亡政权同室操戈,走上互相残杀的老路。正统嘛,一定要先分出来,这才是国家大事。
  要不说人家保送生社会经验丰富嘛,大学士苏观生运用诸多三十六计中的手段,外加找黑社会帮忙,双方交战的结果出来了:朱由榔兵败折回肇庆!
  上千人就在这场斗殴中灰飞烟灭。
  百里之地,两君相拒!
  一城之皇战胜了一地之皇,这说明什么?
  民心啊,人民拥护他们啊!
  朱聿钅粤君臣们高兴啊,他们赢了!也许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广州大事庆祝,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
  这时,清军已平定福建,分兵三路进攻广东。打下惠州后,李成栋派三百精骑兵从惠州出发,连夜西行,从增城潜入广州北。清军十多人化装成艄公,从水路大摇大摆乘船入城,然后上岸,直到布政司府前他们才在众人面前“啪”的一声,掀掉头上包布,得意地露出剃青前额的满人发式,挥刀乱砍,四处大呼“大清兵到!”
  “鞑子来了!”一句惊呼,满城皆沸,百姓民众争相躲避,乱成一锅粥。
  杀同胞们时,明人们不怕,但鞑子来了就是怕!
  鞑子发式是精神核武器一样的东西?
  难怪小流氓,烂仔啊,那么喜欢留怪发式,我靠,有原因的。
  由于朱聿钅粤、苏观生君臣毫无防备,他们还未反应过来,就一个被抓,一个被迫逃跑。
  最后结果大学士苏观生自杀,朱聿钅粤在狱中上吊而死,仅存在40天的绍武政权就这样来亡了。
  这两个人的死,分别给穿越者们留下了亮点和笑点。
  李成栋,这位射一帝,生擒一帝,双手沾满皇帝鲜血的刽子手,大概因为广州城攻克得太容易,心情不错,既没下令屠城,也没有立刻杀掉绍武帝,比嘉定三屠那时温柔多了。他的故事下章讲。
  李成栋派人送食物饮水给绍武帝。这位一直昏庸无能的朱聿钅粤此时倒忽然有了铮铮骨气,坚拒不受。他说:“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
  晚间,趁守兵不备,朱聿钅粤用衣带自缢而死,和他哥哥一样,做到了“国君死社稷”,某种意义上说也真算是条好汉子。
  不久后,他的坟头上也许会有一个花环,红色或黄色,也许是蓝色。
  笑点是老知识分子大学士苏观生留下的。
  话说大学士苏观生有了拥立之功后,大肆……还真不是贪污受贿,他为人清廉。他死后的传记中有“观生廉,橐不满一金”的记载,而且还是清人记录,应该准确。
  可他就喜欢别人夸他,只要听到赞美就高兴,就提拔。
  梁鍙者,妄人也,性喜夸人,从无逆耳之言。观生谓其才,用为吏科都给事中。广州破,观生走鍙所问计。鍙曰:“死尔,复何言!”
  观生入东房,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观生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之寂然。
  观生信以为死,乃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九字于壁,而自缢。
  明日,鍙献其尸出降。椎发而号于市曰:“大清天兵至此,汝百姓今安枕矣。”又出示观生尸云:“恭惟大清皇帝,应运而兴,天兵临粤,逆藩授首。”
  我靠,这帮子明人知识分子,连自杀都这么诡谲!
  穿越者们想笑又笑不出。
  应然道德和实然道德玩得好啊,应该做什么,大家谈的正气凛然,讲正气嘛;实际上,轮到自己做的时候,他妈的全不一样!又讲从实际出发了……
  难道这就是祖宗留下的智慧之一?
  绍武政权覆亡后,朱由榔君臣心里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他们终于成了正统了!
  害怕的是他们永历王朝已成为清军最主要的打击目标了……
  李成栋向肇庆发起进攻,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永历慌忙退走广西。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十六日,肇庆遂被李成栋部攻陷。
  完了,老巢没啦!
  朱由榔慌忙退入广西。初时,一直被清军穷追,永历军队基本上处于防御和溃逃状态。
  在此期间,两广和湘、赣等省的许多城镇相继失守,广西省会桂林也差一点被清军攻陷,这时清兵已经成为了疲兵,也幸赖广西巡抚瞿式耜带领军民死守,才最终将清军击退。
  这次死守并没有重创清军,但这一消息对永历军队的鼓舞还是很大的,使士气得以逐渐恢复,先后收复了梧州、平乐等地,并联合义军,在全州大胜清军,从而使战局出现了转机。
  永历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这次出现的转机还真不小,搞好了还可以把内战拖上个几十年。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江西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反清归明事件,一时天下局势为之改变。
  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可比得辛亥革命,必然性,穿越者们争论不停,最终也没有结论。
  不过后来他们统一认为,讨论土匪为什么善变,就像讨论到底应该看正版网文还是看盗版网文一样无聊。
  穿越者杨友行认为,谈应然道德和实然道德,人家古人才是把好手,我们只考虑他们最终的结果吧。
  穿越者们深以为然。大家把目光又投向历史了。
  金声桓原来是明宁南侯左良玉的部将,明朝灭亡时升至总兵官。
  1645年四五月间,清英亲王阿济格大军追剿李自成部进至九江一带,左良玉病死,部将随良玉之子左梦庚在东流县境降清。
  阿济格令左梦庚带领麾下将领往北京朝见,金声桓惟恐失去兵权,要求率领所部兵马收取江西,为清朝开疆拓地,白出力不要钱。
  这当然得到阿济格的同意,授予他一个提督江西全省军务总兵官的官衔。金声桓也真给大清出力,他挥舞着大清的军旗,在1646年秋,率军攻克赣州,舒服地屠杀了好一阵子同胞,又抢了不少好东西。
  他可以说在清军平定江西的战事中是一个关键人物。
  王得仁是陕西米脂人,号“王杂毛”,明末农民军出身,与金声桓一起同刘良佐和高进库进攻江西,并长期驻兵于南昌。
  金声桓、王得仁与清当局的关系,表面看来不错,其实是互相猜疑的。
  金、王二人自认为不费满洲一兵一卒,而占州据县,肯定能博得清廷的特殊封赏。
  不料清廷毫无回报之意,在平定江西大部分地区之后,仅委任金声桓为镇守江西等地的总兵官,王得仁屈居副将。

当前:第149/10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