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第40/1038页


  “现在它们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的敌人。”
  “知道,狗屁的环保主义。”
  紫云号上发来了请示,第二波登陆者要求上岸。俩人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王建国还热情洋溢地来了一句:“让我们亲自动手建设这个新世界吧!”
  “你在学校时当过学生会干部?”
  王建国不在意地回答说:“干过,团委搞宣传的。没董事长那么幸运。”
  “嗯,让大家都动动手吧。我过去只是打酱油的。”
  第二波上岸的穿越众明显目的不明。
  男生好说,统统砍枝条去,挑可用材去。
  好几十女生就任务不明了,她们三五成群的,一会儿跑到红树林那去看看人类是多么有破坏力;一会儿又跑到砍伐枝条的男生堆里品头论足。更有甚者,还有好几个跑到铲除杂草的推土机那里和司机闲聊!
  孙山有点恼火,按计划铲除杂草的推土机完成任务后,要立刻参与到辅建道路和修建前进基地的,现在刚刚开始就敢停工和美眉们聊天,找骂呢!
  他拿出对讲机刚要喷,王建国马上叫停。
  “你等一下,建董事的妻子带头呢!”
  孙山认真看了看,真是建董事的爱人吴咏梅在那儿和司机聊着呢。
  他想了想,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喊道:“各位美妹,各位美妹,现在刚上岸的厨房需要你们帮忙,正在劳动的男生们需要你们送他们饮水,来吧,发挥你们半边天的作用吧!”
  吴咏梅阻止了正在疯狂破坏植被的铲车司机:“喂,小司机,你知不知道你正破坏台湾特有的海岸兰花?它们不是杂草!”
  司机姓杨,名安山,是山东人,穿越前四十岁,一直在港口打工,叉车、推土机、吊车都能摆弄。高中学历,无牵无挂。
  他正兴致勃勃地干着毁灭的事儿,却突然被几个眼镜女人挡住了。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是小司机?!
  “喂,你快停车!”
  杨安山下意识地停下了车,挡路的眼镜女气质不凡。
  原本听惯了呵斥的他,首先要弄明白对方的身份再说,可现在却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是谁啊,耽误了老子的活你赔啊!”
  “啊,小小年纪自称老子,等我找你们领导!”
  杨安山听到领导俩字,找到了过去的感觉。
  “对不起,对不起。俺刚才说错话了。您刚才说什么?”
  “我说,这一片是海岸兰花群,后世极为罕见的,很珍贵,不要再铲了,你看你刚才都破坏一大批了。它开花可美了!”
  “俺领导让俺尽快全弄干净,还有别的活呢!”
  “防疫的要求是吧?没事儿,你快开走。一会儿我和你领导说。”
  “那俺要先向领导汇报。”
  “好的,你告诉孙山经理,海岸兰花不生蚊子。”
  “那你是谁啊?”
  “俺是农业大学老师,俺叫吴―咏―梅!”吴咏梅学着他的腔调。
  杨安山没听出是学他的腔调,只是“噢”了一声表示听明白了,关上车门,把对讲机调扭转到他的领导那里,汇报了情况。
  不知说了什么,推土机最后委委屈屈地离开了。
  “哈哈。”吴咏梅向她的几个女伴伸出了V字手指,说,“幸亏我恶补了台湾当地的植物知识,要不然……它们开花好漂亮的!”
  女伴们也兴奋了,其中的白洁说:“真的?等夏天再来看,拍照先!”
  这时公共频道传来工程指挥的呼吁声,这几个女生才嘻嘻哈哈地去帮忙了。


第三十九章 炮艇和加特林
  两艘登陆艇卸完货后,随着海洋之心号回到河口。它们同样要接受改装,要分别给它们加装上加特林机枪。登陆艇上原本的14.5毫米机枪当然不在了,但机枪支撑座还在,万向节也在。
  林胜利原来是某军工厂轻武器车间副主任,下岗后,一直在一些小机加工厂打工。他和李子强是在猎枪吧认识的,那一阵儿,李子强搞自强式枪时,经常在吧里问东问西。而林胜利回复的最多,最后被李子强从河北成功地拐到长沙了。
  一开始帮李子强搞土枪,他没当回事,又不是为了贩卖,纯是爱好。
  他直接把李子强的酒瓶状枪仓给否了。土枪就是土枪,蛋疼地增加加工难度,还没有什么效果,不要被现代子弹形状误导,直筒子弹一样用。
  可是后来又要加工三七炮、加特林,林胜利警告了李子强,别整大了。
  李子强笑笑,说:“你放心吧,这都是菲律宾方面要的,你知道现在机加工生意不好做……到时候拆成零件分三四批运出去……”
  三七炮实际上最简单,解决了炮钢就万事大吉,它的密封和击发装置好办,李子强也没要求用高低机。一个摇架,一个平衡机算是技术含量最高了。林胜利又否决了李子强使用高温高压管道的办法,这可不是土枪,只要是炮,对膛压都有一定的要求。他找以前的朋友,花了大价钱从一家早已倒闭的军工厂的仓库里弄到了四根。
  李子强说:“还有没有了?有没有口径大一点的?花钱我们不怕。”
  林胜利说:“拉倒吧,有四根就不错了。再多就出事了。你那家矿业集团要建军队啊!”
  可是炮弹呢?用人工加工吗?
  李子强说菲律宾那面解决。林胜利更加放心了,没有炮弹的火炮说成工艺品也是有可能。
  加特林的结构可能是机枪中最简单的,可是李子强要求把电动机也整合上去,这就犯难了。滚筒和枪机的配合倒不算什么,关键是李子强说只能用AK477.62的子弹,而且还要限定每分钟的子弹发射数量,给了个不大于三百发的要求。
  当时林胜利立刻反对,三百发还不如用手摇!你多弄一个十多公斤的设备放上去,转速还没有手摇快,闲得蛋疼吗?!再说AK47的子弹对枪膛腐蚀性比较大,再快就伤害枪管了。
  李子强立刻断了把加特林安到伍大鹏直升机的念头,也断了安到动力滑翔伞上的念头。头脑中,他抬着加特林怒射,身旁的子弹壳如注般倾泻的场景顿时化为灰烬。他爽快地承认了自已确实是蛋疼,同意了手摇式的设计。
  现在登陆艇就是要到紫水号那儿接受改造。
  伍大鹏等人登上了紫水号,两座三七炮早已经架设完备。宋士达看了后有些失望,这就是李子强口口声称保卫穿越者江山永不变色的大杀器?
  整个炮管才两米七长,还是单管,总重量还不到两吨,就算是两座也很难给人威武的感觉,尤其是在一千多吨位的紫水号的衬托下。
  他小声对孙德发说:“听说原先是人工降雨用的?”
  孙德发说:“你别看它小,在这个世界范围内它是无敌的。有效射程八公里呢!”
  李子强和林胜利正围着所谓的炮台转来转去。为了防震,底座与甲板加焊了一层两厘米厚钢板,底座是用特制的铸钢法兰,嵌套为圆柱型滚动齿轮槽,可以为三七炮提供三百六十度平射角度。
  李子强拍着挡板骄傲地说:“我们第一艘炮艇诞生了!”
  “好!”众人不管他分类正不正确,纷纷鼓掌。
  宋士达也轻轻鼓掌,但眼神却看向远方。
  一共有四艘渔船在远处尝试着捕捞,今晚的晚饭他早就放出话了,总务公司绝不会再提供中午那样的盖浇饭配矿泉水了。要一水儿的海鲜大餐!当然这要取决于渔船们的收获了。不过,从他们汇报的情况看,情况喜人啊!
  渔一号的船长汇报说,他都不用打开电子扫描仪,本想湿一湿网就行,都是标配的新网,处女航不湿网不吉利的。谁知道一网下去,竟打上来三百多斤渔获!其他三条渔船也大同小异。
  这四条都是拖网式渔船。没有购买捕捞量更大的围网式,是因为围网式的配备设备太多不说,还要一定数量的辅助小渔船和帮工。对在17世纪永远不缺渔场的穿越者们来说,综合效益不大。
  宋士达马下下命令,让他们随意捕捞,先把自己渔船上的冷库装满。手中有鱼心中也不慌。
  加特林更容易安装了。连电焊机都没用。各种参数事先都测量完毕,提前加工好了卡座。加特林的给弹方式是漏斗式弹匣,每个弹匣100发,上安装。整个加特林,用林胜利的话说,也就是他设计的这个弹匣技术含量高一些,不仅精铸,还动用了数控车床加工。
  尽管加特林早都完成过试射,可是李子强非要再试一下,说,“谁敢保证它放到支撑座上后就没有变化?我要做这个世界里第一个放枪的人!”可他刚说完,远远地传来AK47的点射声。李子强懊恼地叫了一声。
  伍坚强连忙接通侦察小队,那面回答说,在侦察回来的时候,遇见了鹿群,队员们误以为有埋伏,抢先开枪了。并汇报了周围二十公里范围无人群居住迹象的情报。伍坚强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下午四点,也就是说两个侦察队放出去,在十个小时内搜索了二十公里区域,表现非常不错。这可是丛林地带。
  伍坚强表扬了他们的成绩,并重点表扬抢先开枪的队员。

当前:第40/10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