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带着别墅穿越了》第124/129页


  一朝一个新政策,自从天启朝国破,一个新的王朝大明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这一年来南方老百姓从起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安定,除去农忙时还能入厂赚些银钱养家,家中孩童未来入朝为官的盼头,他们真信了是上天看到了老百姓的困顿,特派仙人一家下凡救苦难的老百姓。
  可老百姓如今安稳,在沿海港口那些外国商人却不安得紧。
  天启朝国祚五百年,追溯天启朝之前的朝代也是一样,对海外贸易管控极为严格,天启朝严格时还实行过海禁政策。谁知这大明会是个什么新政?
  这年大明终于出台了海外贸易细则,让这些外国商人震惊的是,这大明竟不严控海外贸易,而是……非常热情欢迎他们外国商人来大明行商,只要他们守规矩,各项交易都可在朝廷的监控之下进行。
  他们之前就眼红的橡胶制品、琉璃制品都可以,就连食盐之类也行,甚至是摆在明面上进行的,而且大明还将保护外国商人的利益。
  而大明还将广开沿海港口设市舶司,也就是海关。
  “我,我未曾看错吧?”岭南最大港口处,一波斯商人用一口不熟练的汉话结巴地道。
  “这是我的翻译,未有错未有错。”一侧另一名从天竺而来的商人带着一名翻译道。
  一众外国商人傻了眼,大明不限制海外贸易,他们就感谢主了,结果大明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和之前的王朝相差甚大,他们非常热情欢迎。
  这份细则传至东南沿海各大港口,无数外国商人欢喜地奔走相告。
  国内商人也差点激动落泪,排在士农工商最末未的他们没想到竟还有今日啊……
  家中子弟有机会当官了,他们的生意也能越做越大,虽税收高朝廷管控愈加严格,但他们收益反而壮大了呀。神仙,果真是神仙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下凡来解救他们了。
  女帝登基的第二年,大明商业迎来了空前繁荣。
  国库充盈起来,赵曦终于不用再看到户部尚书彭毅死了爹妈的那张脸了。
  国库有钱了,女帝登基那日被称之为纪念日,纪念日当日还直接再减田赋,这种大事当然要登载入《大明日报》之中,而且还得写在头版头条之上!
  女帝登基纪念日,整个大明百姓都放假一日。
  一大清早,便有百姓早起去外头买豆浆油条。
  “李家二郎,怎今日来买豆浆油条?”早点摊的摊主一边打包,一边笑着冲面前的汉子问道。
  李二郎打了个哈欠,笑得有些腼腆道:“我娘子昨日煎鸡蛋时伤了手不便做早饭,我出来买些回去吃。”
  摊主打包好,还嘱咐道:“烫伤好不快,可以去医院瞧瞧买些药膏,我记得你娘子有喜了是不?不晓得能不能用药。”
  李二郎谢了一声,如今生活好了,他这才成婚的年轻夫妻包里也有银钱,这才敢奢侈去外头买早点吃,这若是换了以往不吃早饭那是常有的事儿,更莫说去外面花钱买是绝无可能的。
  他娘子喜欢喝豆浆,李二郎提着热气腾腾的早点准备返家,正巧遇见路上有报童正在吆喝。
  清晨的青石板路上,人不多。
  有人买了报纸直接站在大路上,惊骇不已。
  有书生惊愕地高喊:“陛下又要减免田税了!”
  李二郎听得惊讶,不由停下脚步朝一旁的孩童问道:“这报纸上到底写的什么呀?”
  那孩童看起来不过八.九岁,却识得上面的字儿,他拿着报纸把上面的细则念出来。
  《大明日报》一直惯行白话文,不让记者舞文弄墨卖弄文采,写些老百姓看不懂的文字出来,所以孩童大声念出来一旁的老百姓都能听懂。
  李二郎惊骇:“真又要减田税啊?”
  “报纸上是这般写的。”
  减赋税这是好事,这若是换在以前,谁不是奔走相告?
  李二郎提着早饭,有些忧心地道:“去年陛下不就减免了田税么?今年怎又减免?陛下朝廷能吃饱饭么?”
  “是啊,去年减,今年又减免。”一旁的老头儿点点头喝了口早茶,语气憨厚,“咱们手里有粮食饿不死,晓得陛下是仙女怕咱们吃不饱饭,可也别饿着自己。听说咱们建学堂建医院,都得朝廷出钱。”
  “可不是嘛,江南大学和江南第一医院都是朝廷出钱,又减免田税不晓得朝廷能不能负担?”
  有老百姓猜测道:“或许是因为他们是仙人,不怎么吃五谷杂粮?”
  “应该是……”
  清晨一群早起的老百姓聊着天。
  不少外面来的外国商贾看得惊叹不已,他们头一次看见朝廷减税,老百姓还替朝廷担心的!
  朝廷不能朝令夕改,说了要减免田税就是要减。
  这份女帝登基纪念日的《大明日报》特刊版在境内传阅,有些更是跨过了长江沿岸传至了以北多地。到底离得近,哪怕再封锁消息也能知道南边的一些情况。
  “娘的,那群草原人收了一次税咋又来一次?不识数吗这群丘八?”北境地区一处农庄,一穿着褂子的老头儿望着空荡荡的粮仓,抹了把泪唾骂起来。
  一旁的婆子忙捂住他的嘴,小声道:“他们什么做派你不晓得?别乱说话。”只是多收了次粮税,没把家里才娶的儿媳妇抢走就是好的了。
  老头儿哽咽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我听说南边的新朝,他们女帝又减田税了。”老婆子语气羡慕地道。
  老头儿很是怀疑:“那对面皇帝一家吃什么?”
  老婆子想起说书先生的话道:“听说是喝风吸收天地灵气。”
  管他们女帝是吃五谷还是喝清风,反正对面好多了,至少不会收了一次税又来第二次!
  “真不知南边的大明什么时候打过来啊?”
  无数北境老百姓心中猜想,日日希望听到南边打过来的消息。
  其中不乏时刻关注南边报纸的北境书生们,那报纸上宣布的一个个新政都是对他们老百姓有利的好政策,他们又时时忧心大明女帝只愿偏安一隅,北境老百姓直接不管了。
  赵曦不会允许,赵旭萧听云他们也不会允许。
  这一年多以来,整个大明都在为收复北境做准备,欲救北境老百姓于水火,誓要把草原人赶出北境。是他们的寸土必争,不是他们的也不要。
  赵旭以前有个梦想,就是做最正直的警察除暴安良,如今他的梦想变了,他想学那冠军侯封狼居胥!
  草原人不是天启朝那些士兵,他们有最好的骑兵,作战经验丰富。
  赵旭叹气:“没个两三年,这北境收复不了。”
  若是可以,他们学那南宋偏安一隅搞经济照样能过好日子,可做得到吗?无数北境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营中那么多将士等着开战,就连那从岭南请回来的岑寅将军也在热烈期待着北伐。
  赵旭拍拍萧听云的肩膀,笑问:“你应该是最想北伐的吧?”
  萧听云默然整装,许久才道:“那是我出生之地。”
  无数朝中旧臣原来的家,他们被迫南迁无法迁移祖坟,此生的希望就是还能回去祭祖。
  萧听云和所有人一样有故土情结。
  一年多的准备,大军出征,赵曦站在城楼之上看去,将士们浩浩汤汤朝外行进,遥望前方赵旭他们骑马走在最前面。
  这样的场景她已经见过许多次,然而这一次可能比之前所有次加起来都要久。她从未和二哥,和他分开这么久。
  只听领军之人忽然勒紧缰绳,一声高昂的马鸣声起,他打马转身朝城楼奔来。
  那人一身厚重盔甲,三步两下就上了城楼立于她面前,萧听云看着她目光认真至极,郑重道:
  “赵曦,等我回来我们便成亲,可好?”


第77章 焚书 烧掉《女戒》等书籍
  他极少直接唤她的名字, 这次足见认真。
  按照赵旭他们的估计,若顺利收复北境也许两三年,若不顺利时间将会拉得更长。按照这里成婚的年纪, 到时候她和萧听云都能算作大龄未婚青年了。

当前:第124/1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