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沙雕老公》第388/390页


  “按我说的办。”小虎把小寒说的话讲给他听,就让他通知这边的亲戚朋友。而小虎刚挂上电话,夏家电话就响了。
  小寒心中一凛,“立夏,你接。”
  “放心,不是你娘。”韩家没安电话,立夏慢悠悠拿起话筒,听到那端的声音,惊讶道,“你也知道了?小艾。”
  小艾一听立夏这样说,就知道他们也知道了。让林升在家看孩子,她过来问问小寒该怎么办。小虎把小寒说的话跟她说一遍。小艾叹气道:“只能这样。”顿了顿,就问,“出了这种事,你们今年还回去?”
  小寒:“回去。”
  “咱娘要是知道这事,我真担心她走在奶奶前头。”小艾担忧道。
  立夏嗤一声,“不可能。”
  “你怎么这么肯定?”小艾问。
  立夏:“你娘有预感。”
  “对对,去年刚开始严打,娘就想回去。”小寒道,“奶奶跟我说过这事。”
  小艾想想,“这样还行。哪天回去?”
  “腊月二十二,二十七下午回来。”立夏道,“估计得晚上才能到家。”
  夏民主道:“我让警卫开车去接你们。”
  “不用。”小寒道,“大明哥回去给祖辈上坟,他儿子和小明开车接送我们。”
  有车接送,夏民主放心下来,“那也行。”
  “妈妈,我要请几天假?”娃娃突然开口问。
  小寒笑着说:“那时候你就放寒假了。腊月就是农历十二月。”
  “我要带寒假作业吗?”娃娃又问。
  立夏:“不用。”
  “太好啦。”娃娃很是高兴,随即就说,“我要吃杀猪菜,妈妈。”
  小寒:“放心,妈妈也想吃,不会忘的。”
  “要给他买几件厚衣服。”小艾提醒道。
  小寒恍然大悟:“对,你不说我都忘了。”
  八月底,立夏收到东北寄来的信,刘素芬的几个侄子也被抓起来,刘家如今只剩老弱妇孺,但也没听说他们生活困难。
  立夏把信给小寒,就问她,“还寄不寄钱?”
  小寒想了想,“我们到省城下飞机的时候给他们寄一千。这样一来,我姥姥会误认为是我舅的朋友寄的。等等,那老两口还活着?”
  立夏:“我以为得气死过去,信上说好好的。”停顿一下,道,“那老两口也是狠人。”
  “就是狠才舍得卖闺女。”小寒叹气道。
  立夏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和小寒结婚那天,刘家那群人吃饭的时候都跟饿狼一样,一点也不讲究,顿时不想再提刘家的事,找个打火机把信烧掉。
  信化成灰和泥土融为一体,娃娃也放寒假了。小寒和立夏带他去买些特厚的衣服,棉帽和棉手套,和一些首都特产,整理三大箱子,也到腊月二十二。
  二十二早上天还没亮,立夏就去娃娃房间里把他挖起来,八点钟一行人就到机场。中午十二点一行人下飞机,直接坐出租车去火车站。
  小寒去买票,让孙大明看着娃娃,立夏以给大家买点吃的为由,出去给刘素芬的父母汇款。立夏回来时带一大包吃的,其他人也没怀疑。
  小寒担心立夏赶不回来,就买三点左右的票,以致于一行人到镇上天都黑透了。在镇上住下,第二天上午,立夏才租个车去村里。
  立夏先前给这边写信问刘家的事的时候,没说他今年回来,他突然出现在村口,几个拎着粪筐拾粪,其实抄着手闲唠嗑的老人不敢置信地问,“你是立夏?”
  立夏笑着说:“我是。”
  “你咋都没老?”其中一个脱口而出。
  娃娃开口道:“我爸爸不老。”
  “你爸爸?”另一个没敢认立夏的老人看向娃娃,“这是你儿子?”
  立夏点点头,“叫夏小满。”
  “小满那天生的?”
  娃娃睁大眼,“你怎么知道?”
  “你妈是二十四节气中小寒那天生的,你爸是立夏那天生的。”
  娃娃知道这事,“我也可以不是啊。”
  “你爸这么有学问,你不是那天生的,不可能给你起名叫小满。”
  娃娃不禁说,“你真厉害!”
  在村里活了一辈子的人被一个首都来的孩子夸厉害,顿时不好意思,“咋只有你们一家三口过来?”
  “我爹娘和我爷爷奶奶去我奶奶娘家了。”小寒道。
  “听说你爹的几个表兄弟也在首都?”
  韩高氏太抠,她娘家兄弟也烦她,小寒和立夏结婚那天,高家就来一个人,但人家礼金没少给。因为这点,韩春花姐俩逢年过节去舅舅家,韩高氏也没拦着。孙大明和孙小明在首都扎根,碍于韩高氏的关系,韩春花的表兄弟也没想过让孙大明带带他们。
  韩春花打电话问她表弟,要不要让家里孩子来首都试试,人家才过去。高家人到首都那会儿,小寒忙着拍戏,韩春花他们没机会告诉小寒,小寒也就不知道。小虎结婚那天,韩春花带来一个老头,小寒越看越眼熟,一问才知是她奶奶最小的弟弟。
  人家来首都好几年,从未去找过韩高氏。韩高氏也没跟小寒说过,小寒当时哭笑不得,现在听村里人问起,依然想笑,“在首都。老舅身体不大好,今年就没回来。我奶奶非说老舅没回来给爹娘上坟,爹娘想他,故意把他弄生病。一早起来就让我爹找车,去给她爹娘上坟。”
  村里有这种说法,跟小寒和立夏说话的几人听她这样讲,跟着点头说,“有可能。你们去村长家,还是去我们家?”
  “村长回来了?”立夏问。
  “老村长说首都冬天冷,没村里舒服,刚进十月就回来了。”
  村长的两个儿子的家离夏家有十七八公里,村长初到首都,樊春梅自己坐车看过他一次,转四次车才找到他家,把樊春梅累得回来睡一天才歇过来。知道他没病没痛,樊春梅就没去过。
  立夏工作忙,也很少过去,“没听大明说。”
  “跟他大儿吵一架回来的,肯定不好意思告诉你们。”
  小寒好奇:“为什么?”
  “他大儿说他不是享福的命,还让他跟你奶奶学学,老村长一听这话特别生气,爷俩吵得谁不搭理谁,还是老二把他们两口子送回来的。”
  大部分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人到城里都过不习惯,说他不是享福的命确实有点过分,立夏道,“我们去村长家看看。”见有几个孩子跑出来,就说,“把村里的孩子叫过去,我和小寒给他们带不少吃的。”
  “带那些东西干啥,现在生活好了,孩子连肉都不吃。”
  立夏:“零食,他们爱吃。”
  “留着给小满吃。”
  夏小满小朋友一本正经道,“我长大了,不吃零食。”
  此言一出,几人乐了。
  “笑什么啊?”娃娃不解。
  立夏:“他们比爸爸还大,你在这些伯伯眼中还是个小娃娃。”顿了顿,“我们去村长家。”
  “去吧。”几人摆摆手。
  立夏抬起脚,突然想到一件事,“杨忠军下午过来,你们见到他,让他去村长家。”
  “忠军咋也回来了?”

当前:第388/39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