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钢铁风暴》第433/435页


关东军不能打通与山西日军之间的联系。而此时山西的五万多日军在晋绥军与十八集团军二十几万军队的追击下,经过前几仗,也给两支军事力量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但山西日军被截断的不止是退路,同时任何补给也被中断了。虽然几面几战打得不错,但却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太原兵工厂当年给西北军的轰炸机炸得一踏糊涂,后来又基本拆走了能利用的机械运到奉天。失去了补给的日军很快在激烈的交战中弹药告尽。

没有了弹药,手里的步枪也成了烧火棍,大炮不是在西北军的轰炸下被毁,就是因为打光炮弹被弃,五万余日军在山西苦战了近三个月,最终因为弹药消耗殆尽,被晋绥军与西北军合力歼灭三万一千作们,另外两万余人在弹尽援绝下,被迫降。至此,山西成为民国继绥远之后,被全境光复的省份,另外这次在大包围战中,也是第一次成功迫降如此数量的日军。两万多日军被全部驱赶到包头煤矿区人工采煤。

由于西北军的强势,阎锡山的晋绥军已经失去了独立,与18集团军兵分两路,第18集团军走大同,经天镇,与李杜的第5集团军猛攻张家口,与关东军主力交战。而晋绥军则从正定路与王铁汉的第6集团军合围石家庄,此时加上晋绥军,云集在河北的西北军已经达到惊人的七十多万,王铁汉带过来的坦克集群,还有周大富的装甲混成1旅以及后续整补到位的坦克,突击炮,此时云集在河北战区的坦克,突击炮超过了1300辆,西北军的航空兵团也陆续运动到山西,还有河北一些就近的机场。

王铁汉集中了包括170门105mm,150mm重炮,6门列车炮,75mm榴弹炮,山炮,野炮690余门,除了小口径的战防炮,迫击炮开外,投入了超过860门上口径的火炮,在亚洲战史上也是第一次。加上300多辆坦克,突击炮,围住石家庄打了两个多月,全歼了死守这座华北重镇的四万余日军。继山西之后,第二次成建制大规?D的消灭了数万日军。

取得了石家庄战役的胜利之后,王铁汉抽调了晋绥军一部,以及第6集团军一部合计10万余人,携各式火炮500余门,坦克,装甲车合计400余辆,一路浩浩荡荡杀奔衡水,德州,进抵鲁北地区。而第6集团军主力继续北主,相继拿下了保定,沧州地区,前锋距离京津区最近的不过二十余里。与北面的第5,18集团军对京当当真津地区形成了半包围,南北对攻的态势。而此时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之间的联系已经被第王铁汉第6集团军截断。只是由于北京在华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西北并不想让这座古城像石家庄被打成废墟。鉴于寒冬将临。经历数番苦战的李杜第5集团军撤至大同,归绥一带休整。已经攻陷的张家口防务移交给了18集团军,北方大战稍歇。

600章 尾声2

此时在京津地区,关东军虽然拥兵甚众,可既要防备远东的苏联军队,也无力南下打通与华北方面军的联系。及至年底,陆续服役至飞行队的潜龙3型战机已经达到9个多中队。虽然北方的地面大型作战告停,不过西北的航空兵活动却更加频繁,日军陆航的隼式战机虽然一定程度缩短了与飞龙,腾龙战机的差距,但在性能上仍然落后于这两种战机,而遇上潜龙基本上难逃一死。

随着山西,绥远,还有河北大部的光复,西北的防空压力骤减,更多原本用来西北防空的飞行编队抽调至前线,参与作战,此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西北航空都已经稳稳压倒了日军陆航。

在大量腾龙战机全程护航的情况下,西北重轰飞行队,扩大到近两百架的战略远程鲲鹏战队空袭日本自从甲午海战之后就开始控制的旅大。这座北方最大的港口几乎五成以上的设施都被摧毁。重轰编队的行动并未停下来,轰炸旅大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与维修,鲲鹏战队再次轰炸奉天,日军花费十余年,耗资上亿重建的奉天兵工厂,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成功的摧毁了奉天机场,毁掉了奉天兵工厂大量的建筑,设备,数千名日本技师,技工直接死于轰炸之下,旅大,奉天轰炸,也是第一次有日本平民直接死于战火。一片哀泣声中,西北的轰炸机群三天后再次光顾了奉天兵工厂,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轰炸之后,日军控制的奉天兵工厂已经丧失了其基本的职能,即失去了给华北方面军,还有关东军补充弹药,武器的能力。关东军,华北方面军消耗的弹药不得不从国内运道运过来,才能保证其继续作战的能力。

旅大,奉天的惨重损失打击的是关东军的再生能力,使得此时在华日军的高层不得不哀叹西北航空兵已经左右了整个北方战场。

由于西北军在北方的空前强势,原本还有点想骑墙当两面派的川军头子潘文华也彻底倒向了西北。与江文浩川北集团军一部联军十五万人,走鄂西,顺江直下,直扑宜昌,荆门。

一年之内,在华作战的局面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关东军直接阵亡十五万余人,被迫降近三万人,算上伤员,华北方面军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一。而此时腾出手来的王铁汉部于学忠51军,与晋绥军一部南下,与赵铁树第2集团军,张治邦第9集团军,张楚九独立第16军,东出潼关的西北军各部合计八十余万人,从鲁北,豫东,豫东南,皖北的漫长阵线上向剩下四十万出头的华北方面军反攻。

兵力捉襟见肘的华北方面军此时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不断地从后方抽调大量兵力填充到前线,以抵挡西北军的攻势,而日军败势已成,后方的游击活动,反正的伪军将日军后方搅得一蹋糊涂。粮食,弹药的补给再一次被拖沓。

华中方面军此时也面临杨虎城,潘文华近四十万人的反扑,杨虎城用孙立人第13军作前锋,一口气打过了骡河,驻马店,信阳,随州。在1942年除夕夜来临时,已经陈兵孝感,与武汉三镇,也只有一江之隔了。

而此时的蒋系中央军担心西北军抢太多的地盘,也组织起麾下的部队各线反击,牵制了大量日军的力量,同时,为了拉拢列强的支持,在入缅作战上十分顺从英美的意见。只是此时的蒋委员长大概也清楚,哪怕他再顺从英美的意思,也比不上西北用实力说话,现在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姜立到底施了什么法,原本在北面占据优势的日军竟然在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就遭遇到了全线溃退。西北军打的两个大歼灭战直接就歼灭了十万日军,这对于中央军,简直是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哪怕此时的蒋系中央军也发动了大量的反击,但火力严重缺乏,更没有空中掩护的国*军在日军的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若不是此时松井石根的华中方面军开始抽调大量的兵力防堵东出的川军,还有南下的杨虎城集团军,恐怕国*军在日军趁势反击之下便已经死伤惨重。

面对空前恶化的在华战场,田俊六,松井石根,关东军司令官都纷纷向大本营发电,建议立即结束对华作战,否则在华派遣军的兵力将在急速扩张的西北军反攻下损失殆尽。尽管此时在日本高层与蒋委员长联系上了,不过哪怕是此时的国*党,也不愿意充当这个众矢之众的,这几年日军给民国带来了如此惨重的伤亡与磨难,现在又想结束战争,还想保留东北地区,哪有这么好的事。而西北的态度更彻底,直接拒绝接见日本使者。南北两方的态度意味着这场战争会以一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此时的大陆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成为烫手的山芋,食之无味,华中与华北也还罢了,只是放弃统治了十多年,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东北地区,对于日本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的,更何况东北的煤铁资源也是日本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来源。只是这就意味着日军必须要与西北军死磕到底了。只是在华的日军指挥官都知道,在华北与华中的作战面临西北与国*军的反扑绝不可能再长久。日军大本营痛定思痛下作出了一个应急预案,即撤出华北,华中战场,抽调这两部兵力,还有华南的一部分日军,一部分进入东南亚,一部队进入东北,防止最重要的东北地区被西北军攻克。

这一重要情报被乔君柃木及时的送到了姜立的手里,一旦日军完成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日军可能直接多达一百几十万,在如此庞大兵力的重点防守下,西北军想要收复东北的困难程度,无疑将会上升数倍。而且必将损失大量的兵力。

不过好在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加起来还有好几十万人,不是说撤就能撤的,此时日本大量从南洋运输物资与兵力,短时间内也不具备这个运力。不过这份计划终究还是让西北高层得到提醒,于是在红色势力的宣传下,在无数百姓人拖马拉下,硬是将大量的武器弹药重装备,军队补给输送到了前线。一场规模浩大的冬季攻势也随之拉开了,此时的长江以北的空域彻底成了西北航空兵的天下。

稍微沉寂后的北方战场再次变得喧嚣,虽然西北军克制着不打北平,但日本大本营的计划却让西北军没有多少耽误的时间,必须在华北,华中,华南方面日军抽射出来之前打到东北。大量的坦克,突击炮形成的钢铁洪流一路向天津冲杀过去,虽然民国的天津在经济上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两相其害取其轻,西北军也只有拿天津的日军开刀了,在大同,归绥一带初步休整过后的李杜第5集团军与18集团军,还有王铁汉第6集团军主力,并被分开使用的晋绥军。

在兵力上虽然占不到太多的优势,不过经过这段时期以来的交战,特别是在奉天兵工厂被轰炸了两次之后,经过日军的抢修,也仅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将关东军的底气顿时打下去了一截。而此时的日军除了凭险死守外,完全失去了与西北军在野外对决的实力,在并不算广阔的战区,西北军包括雪豹装甲车在内一千五百多辆钢铁堡垒形成的装甲洪流一路冲击,在不计伤亡的情况下,日军顽强的抵抗,在为期三个月的作战里,击毁了西北军超过四百多辆战斧坦克,突击炮,雪豹装甲车。

只是这几个月时间里,西北军补充到前线的坦克,突击炮便超过了400辆,而雪豹装甲车也超过了180辆。日军付出了十多万人的伤亡,给西北军也造成了重大的杀伤。不过相对来说,西北军是在用坦克,突击炮的牺牲,尽量保全战士的性命,再加上航空兵的掩护下,作为进攻方的西北军伤亡比起日军还要低上不少。而西北军补充的速度比起日军击毁的速度还要来得更快,以至于前线西北军的火炮与装甲部队越打越多,这样的结局,无疑对前线作战的日军士气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十万人的伤亡,仍然没能阻止西北军的北进,随着天津的收复。王铁汉指派晋绥军一部,另外加强了一支炮兵,装甲兵进占廊坊,与18集团军分出来的一个军,监视北平的日军,自己则挥军继续北上,攻打蓟县,并与第5,18集团军成功会师。

南面于学忠指挥加强过后的十万余人扫荡鲁北,攻占济南,一路南下,与赵铁树,发动了第三次徐州会战。不过进展最大的反而是张治邦的第9集团军,攻占毫州,蒙城之后,分兵一路北上攻打徐州,一路南下,进攻蚌埠剑指淮南地区。

华北方面军主力在数十万人西北军的南北对进的围攻下,迅速消耗的兵力与弹药根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田俊六经过反复斟酌,为了保证华北,华中方面军的退路,留了两个师团固守徐州,自己则率主力南下,保证两个方面军的退路不被西北军切断。两个师团,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的日军,很快被淹没在西北军的狂轰滥炸中。

于学忠挥军东进攻向青岛,烟台,山东光复!北平陷入西北军的包围,松井石根面临蒋系国*军与杨虎城,潘文华的全面反扑,在后路快要被切断的情况下,收到大本营电令的松井石根开始组织部队分批东撤。杨虎城部在空军的掩护下,用组织的大批渔船渡河,抢先一步占领了武汉三镇。

南方进展颇快的同时,东北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机,集结了三个集团军主力的西北军,还有超过2200架各式飞机,1500辆各式坦克,突击炮,在乔君柃木这个素有功绩的参谋本官官高临危受命之下,出任关东军参谋长一职,协助关东军司令指挥作战,得到这一情报姜立几次从梦中笑醒。原本计划付出巨大代价收复的东北地区,因为乔君柃木这个家伙的出现,变得事半功倍,以前一直养着的乔君柃木在此时也获得了超额的回报。

在乔君柃木的安排下,伪满军一个师的部队反正,协助再次空降的西北伞兵成功控制了营口至大石桥一带,拦截了日军运输军火弹药的几节火车,并成功爆破。日军用船运将上海接出来的华北方面军五万余兵力,船刚抵达港口,士兵还未抵岸,近两百架鲲鹏战机如同黑云一般压在大连港口上空,再次将这里化成一片血与火的世界,五万多日军,二十余艘大型运兵船,还有大量的军械弹药,眼看着快送到了港口,就要成功登陆,但却被及时赶到的轰炸机群直接送进了大海。

前线,几十万西北军不计伤亡的情况下,接连攻占锦州,朝阳,盘山一带,在伞兵快要被日军围歼的危急时刻,打通了与伞兵的联系,巩固了初期的战果。辽西南站住阵脚的西北军疯狂涌进。田见龙的独立装甲师在日军内奸的带领下,有如神助的连夜驱驰,攻占辽阳,再次切断南满路。西北派出去的特战大队在乔君柃木有意的帮助下,连夜成功截获了一辆从朝鲜开往丹东运炮弹的列车,列车在铁路桥上轰然爆炸。朝鲜通往奉天省的通道暂时中断,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修通铁路桥的可能了。

关东军被西北军的一连串的大动作打得晕头转向,日军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这一连串的巧合不是偶然。不过很快关东军司令部便得到了乔君柃木坐飞机叛逃的消息。暴跳如雷的梅津美治郎发誓一定要活剐了这个叛徒。当即派出两个中队的隼式战机追击。只是日军为数不多的战机很快遭遇了西北的潜龙3中队。

乔君柃木成功降落在西北军控制的机场,并且带来了大量关于731部队,还有关东军,参谋本部的大量情报,还有奉天战线日军的详细布防图。

依靠这些珍贵的情报,西北航空兵如同长了眼睛一般,摧毁了日军隐藏的几个油料,弹药库。再加上之前被摧毁的补给,使得七八十万关东军的弹药一度下降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担任过日军参谋本部次长,关东军总参谋长的乔君柃木的叛逃,被英美等列强赞为战争史上最有价值的一次策反。以疯狂突进的速度打开了在东北的局面。动用策反,特种兵爆炸,航空兵轰炸港口,伞兵突降等多样化的联合战术运用,也被英美,哪怕此时得到消息的德国将领推崇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也是情报战,特种兵作战,航空,装甲兵作战发展到现代化联合运用的巅峰之作。

八十几万关东军,兵力庞大,一个足以让东南亚英美军都都为之胆寒的数字,同样也意味着庞大的消耗。由于此时的西北军在辽西,辽南已经站稳脚跟。西北军并没有急着与日军火并。

当前:第433/43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