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阉之女》第113/114页


  “所以打开宫门,以放卫家军进宫,你们里应外合,来了一出瓮中捉鳖。这盘棋,是不是卫宁远进京的时候就布下了?或者更早,你去辽东督军就已然开始。”
  话音甫落,朱怀瑾心里泛上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情知大势已去,强忍着惊怒和不甘,悲怆地叹息一声,“我任凭你发落,冯次辅他们……新君继位,还是彰显仁德更能安抚人心。且冯次辅所言不差,我朝,再也经不起动荡了。”
  说罢一揖到底,头也不回地离去。
  朱闵青目露不屑,冷哼一声随即进了内殿。
  他挥挥手,伺候的宫人便退了下去。
  重重帷幔中,永隆帝闭目一动不动躺着,脸色又黄又青,嘴唇干涸发白,浑身上下散发着死亡的味道。
  只胸口微微起伏,显示这个人还活着。
  朱闵青静静看了他一阵子,将朝臣的联名奏章放到他枕边,缓声道:“父皇,所有朝臣都奏请立我为太子,除非您现在醒了另立朱怀瑾,否则您一死,我就会灵前登基。”
  永隆帝没有任何反应。
  “我想想,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封母后为太后,配享太庙。当然,不会和您合葬,省得母后说我不孝。”
  永隆帝的呼吸有些急促。
  “您的陵墓早已修好,倒是省了我一笔银子。国库连年亏空,本着利国利民的宗旨,我不会大办您的丧事。”
  永隆帝眼皮微动,似是要醒。
  朱闵青歪头盯着他,“父皇,朱缇是刻意收养我的,我也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我们联手在你眼皮底下演了十几年的戏,被人蒙蔽的滋味可好?哦,我还要娶阿桑当皇后,等你一死,我马上和她大婚!”
  永隆帝艰难地睁开眼睛,喉头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被痰堵住,憋得脸皮都渐渐红了。
  朱闵青的目光逐渐变得复杂:“您的陪葬品我都想好了,就用您亲手雕刻的石头,想来您也是高兴的……您这一生,信任的,喜爱的,也只有那几块冷冰冰的破石头!”
  永隆帝张着嘴,鼻翼撑得老大,好像一条快干死的鱼,拼命却徒劳地挣扎着。
  他的眼睛被愤恨烧得通红,但渐渐的,眼里的光彩一点点消失了,人也变得安静许多。
  朱闵青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长叹一声,喊道:“传御医,皇上病危!”
  然再高明的郎中也救不回他,当晚,永隆帝驾崩于寝宫。
  未曾留下只言片语。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放完结章
  感谢在2020-06-07 23:48:10~2020-06-08 23:53: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污一污更健康 20瓶;棉花肚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5章 (完结章)
  永隆二十六年冬月十三, 朱闵青于灵前登基, 定年号为景武。
  朱闵青登基后,没有如同人们猜测那般来一场腥风血雨,他采取了非常温和的处理方式。
  褫夺朱怀瑾的郡王爵位,让其返回齐地,无令不得入京。不牵连他的父母家人,也就是说, 身为亲王嫡子的朱怀瑾一样可以逍遥自在地过完后半辈子。
  冯次辅连降十二级, 贬为西南边陲七品县令。
  从京城的花花世界,一下子赶到边境的不毛之地, 的确有点惨, 但好歹还是官身, 苏家也没遭到清算,与前朝站错队的官宦相比, 可谓是莫大的幸运了!
  这两个首要人物都没丢掉性命,至于其他追随者,或贬谪或罚俸, 总之没有砍掉一人的脑袋。
  有人感慨误会了新帝, 毕竟所处位置不同, 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不一样, 如此看来,新帝并非是个暴戾的皇帝。
  但也有人担心新帝是隐忍不发,等坐稳了龙椅就会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
  对众人的猜疑,朱闵青只是冷笑。
  二十七日后释服, 他在朝会上直接道:“天子之言,开口不改!朕说不再追究,就定不会翻旧账。但朕不是个大度的,你们以后若有二心,就休怪朕翻脸不认人了!”
  既是威压,也是一粒定心丸。
  隐隐笼罩在朝堂之上的阴霾便悄然消散了。
  景武元年,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春日明媚,澄碧的河水潺潺而过,河岸杏花似雪,柳丝如云,春燕呢喃,彩蝶飞舞,总角孩童在田埂上追着蝴蝶嬉闹。
  当真是人间二月好景致,一派祥和温馨的醉春光。
  秦家庄的旧宅,庭院的玉兰花开了一树,秦桑坐在窗前看邸报。
  因出了孝期,穿戴上也鲜艳许多,缕金玉兰花纹杭绸窄袖长袄,月白百褶裙,一头乌发松松挽起,只用一根一点油簪子别住。
  耳边是那对嵌红宝金耳坠,在阳光下闪着灿光。
  她眉梢眼角都是笑意,看得出心情好极了。
  月桂提着一篮子野菜兴冲冲进院,扬声笑道:“小姐,看!奴婢和老爷挖了这么多苜蓿,老爷说晌午吃这个。”
  秦桑放下邸报,隔窗吩咐说:“洗净了焯水,做个凉拌的下酒菜。爹爹呢?”
  “老爷要在田间走走,小姐放心,豆蔻姐姐陪着呢!”
  月桂打来一盆水,一边收拾菜,一边傻乎乎地笑:“少爷当皇帝了,奴婢就跟做梦似的,小姐肯定要当娘娘,那奴婢也能跟着进宫做女官儿了吧。”
  秦桑笑道:“你若愿意的话当然可以。”
  月桂乐得合不拢嘴,“愿意愿意!少爷……啊,皇上啥时候接老爷小姐回京,奴婢都等不急啦!”
  秦桑双手支颐,出神地望着天边悠悠白云,似是回答,又似是自言自语,“三个月过去,恩威并施,朝局没有发生大的动荡,我想京城快有人来了……”
  大门处传来阵阵笑语,豆蔻扶着朱缇走来,兴奋得两眼闪闪发光,“小姐,村口来了好多官差,满街铺红毯扎红绸的,准是皇上派人来接您啦!”
  秦桑忙起身迎老父亲进屋,想出去看看,却又不好意思,只时不时地隔窗往外瞧瞧。
  朱缇哈哈一乐,打趣闺女道:“真是女大不中留!急什么?稳住,这时候千万不能毛躁。”
  豆蔻笑着往外走,“奴婢去门口守着,一有动静就跑回来禀报!”
  朱缇呷口茶,沉吟片刻,目光幽幽望着女儿道:“遇事多长个心眼,有什么话在脑子里转两圈再说出来。”
  “阿桑,今非昔比,往后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做得好,他们只会说是应该的,可但凡有一点瑕疵,都会十倍、百倍,无限地被放大,说不清什么时候就成了攻讦你的证据。”
  秦桑愣怔了下,知道爹爹所虑极是,可不愿他老人家担心,因笑道:“慎言慎行,我知道的!再说别人想要攻讦我,也要掂量掂量有没有那个本事。”
  朱缇笑了笑,温和道:“其实我是白嘱咐,那小子极其眷恋你,想来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如果受了委屈咱也别忍着,骂他几句也使得。”
  秦桑抱着爹爹的胳膊撒娇:“有您在,我谁也不怕,”
  朱缇慈爱地抚着女儿的头发,“这次回京后,爹爹不打算再进宫了,就在你娘坟前搭间茅屋,守着她过日子。”
  秦桑急了,“那怎么行……”
  朱缇一摆手止住话头,“孩子,没有父女俩共同掌管禁宫的先例,而且我是被先帝逐出宫的。朱闵青刚登基,不能事事都和先帝反着来,再来出‘群臣跪午门’的闹剧,谁脸上也不好看。嗨,我闺女是皇后,你还怕我过不好怎的?”
  秦桑默然,好半晌才点点头。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随即是豆蔻喜出望外的叫声:“老爷,小姐,皇上、皇上亲自来接咱们啦!”
  秦桑又惊又喜,抬脚就往外走,却猛地顿住脚步,询问似地看了看爹爹。
  朱缇失笑,“去吧。”

当前:第113/1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