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入赘后》第317/320页


  “这……”黄震咽了咽口水,有些勉强道:“这,自从有了什么妇救会,女子动不动就要和离,江南各州,妻离子散者愈来愈多,我以为,人丁兴旺乃一国之本,一个妇救会,已然闹得不可开交,再办女学,女子科举,让女子入朝为官,岂不是……岂不是……”
  夏北冷哼一声道:“黄大人想说,岂不是断子绝孙者愈来愈多,动摇了国本。”
  薛进扶额,忍笑忍的肩膀发抖。
  楚熹斜睨了薛进一眼,又看向夏北,示意他稍安勿躁:“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黄大人是怕我家楚楚将来会入朝为官呢。”
  “……”黄震被戳中心事,登时涨红了老脸。
  楚楚的早慧,军中人尽皆知,那就是个小神童,既有祝宜年在旁苦心教导,又有安阳派系鼎力支持,他日承袭皇位可以说轻而易举。
  到头来!不还是给他人做嫁衣裳吗!
  “反正,让女子入朝为官,就是百弊而无一利!”
  呵,难怪要吵架,说不过就开始耍无赖了。
  楚熹深吸了一口气,很努力的想压住火,想以德服人,未果,猛地一拍桌子:“那照你这么说!我也该收拾收拾滚蛋了!”
  黄震被吓得一哆嗦,可转念一想,这朝廷又不是楚熹做主,她凭什么拍桌子啊,目光立时投向薛进。
  薛进:“不要吵,不要生气,身体要紧……”
  黄震:“……”
  楚熹没法不生气,她怒视着黄震等人:“要么,我们都滚蛋,咱就此一拍两散,要么,你们就收了那些小心思!别一天到晚什么都想反对反对!我不妨明话告诉你们!我今日坐在这!就是要办女学!准女子科举!女子入朝为官!”
  “你!你!薛帅!”
  薛进被点到名,不好再看热闹:“有件事,我想你们还不知道。”
  廖三跟个捧哏似的:“何事?”
  薛进沉着,从容,冷静地说:“贺旻从前很宠爱的太子贺元,其实是他皇叔贺淳的种,真的,长得还挺像贺旻,一般人看不出来。”
  “……”
  “我的意思是,传宗接代,还得指望女儿。”
  “……”
  “万一生个女儿,像我家楚楚那样聪明伶俐,你们忍心埋没吗?忍心让她一辈子困在深宅大院里操持家务吗?倘若她有朝一日,能站在朝堂之上,造福百姓,名垂青史,你们会觉得面上无光吗?”
  “……”
  “女子的三从四德,是千百年来的世俗枷锁,绝非轻易就可卸下,我想,不到万不得已,她们也不会和离,那什么是万不得已呢?我们身为男子,自然无从体会,但……若说这是妇救会的罪责,未免太耍无赖。”
  楚熹窝在胸口这股气终于顺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下章好像不能完结我淦


第176章
  薛进一番话,虽是句句在理,但那一伙西北官员脸色都不大好看,心里都想什么?不外乎是我们替你薛进讨公道鸣不平,你怎能一个劲的与我们唱反调。
  说老实话,比起李琼,他们更像楚熹的“婆婆”,而薛进在这场婆媳争斗中不论如何调停,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因此,楚熹很能理解西北官员的愤懑。
  如今天下尚未一统,仗还是要打,嗯……通俗来讲,要买房,得指望着“婆婆”出力,她这个做媳妇的,自然不好破坏“母子”情分。
  朝会的最后,楚熹在一众以沉默表达抗议的西北官员跟前,缓缓地站起了身,并非常刻意地扶着自己的肚子,一副很吃力的模样。
  她已有身孕四个半月,衣裳单薄又不算太宽绰,但凡是个长眼睛的,都能看出这桩喜事。
  楚熹明显感觉左边这一排人看她的目光变得炙热了。
  “哎呦!”廖三最先回过神:“恭喜!恭喜啊!薛帅要请咱们喝酒啦!”
  众人亦是连连道贺。
  这可是时隔六年!才等来的二胎啊!
  黄震身为西北官员的领头羊,当机立断,站起身来,中气十足道:“首揆大人!我知道你嫌我们几个老家伙管得多,我今日也不绕弯子了,只要这孩子姓薛,日后不该我们管的事,我们一样都不管!”
  “对!薛氏世代单传!总不能在这一辈上断了香火啊!”
  “若薛氏无人可继,我死后都没有脸去见元武!”
  楚熹有时候,真挺好奇薛元武是个什么样的人,过世二十余年,仍能叫这些他年少时的伙伴一心一意为他着想。
  也难怪李琼李善至今耿耿于怀。
  楚熹原本还打算晾他们一阵,这会却心软了,只盯着黄震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黄大人可要考虑周全。”
  黄震这决定,并非临时起意。
  的确,安阳势力遍布宴国七州,楚熹也很得民心,可兵权十之七八都在西北派系手上,剩下那两三分,不过是仇阳和廖三歪了鼻子。
  西北派系做不来治理国家的种种琐事,便不能与安阳出来的门徒一拍两散,总对着干,绝无益处,非得有人先退一步,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楚熹这土匪做派,打死都不会退,薛进呢,活脱软蛋!
  薛进不给他们争这口气,西北让权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何不换一个正儿八经的薛家血脉。
  只要攥紧兵权,将来他们照样可以把薛家后人推上皇位!谅世人也不敢说三道四!
  思及此处,黄震斩钉截铁道:“首揆大人尽管放心!我绝不反悔!你若信不过!白纸黑字写下来!就裱在这大殿之上!”
  楚熹笑笑:“不至于,不至于,我当然信得过黄大人。”
  朝会散后,御阁的回了御阁,明台的回了明台,六部的回了六部,以黄震为首的一众西北官员百般聊赖的朝着宫门走去,颇有些无所事事之感。
  “黄大人,我有一点顾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都这时节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讲就是。”
  “这……并非我多心,毕竟贺旻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她楚霸王又不是安分的主,万一,我说万一……”
  黄震脚步一滞,扭头问道:“你看她身形,得有几个月了?”
  “四,四五个月?”
  “那就是在回安阳途中怀上的,她周遭也就仇阳是根刺。”黄震摆摆手,满不在乎道:“不足为虑,不足为虑,旁的且不提,仇阳的模样摆在那。”
  “嗯!也是!得亏咱薛帅生得俊俏!没有梧桐树!哪能招来金凤凰啊!”
  “……我的意思是,孩子生下来,究竟像谁,一眼便可分明。”黄震气急败坏:“你说的那是什么话啊!还梧桐树!还金凤凰!他薛进是靠脸吃软饭的吗!”
  “……”
  “顶多,惧内而已,他爹不也这样吗。”
  此话一出,西北官员纷纷笑出声来:“我可还记得,李琼刚有身孕那阵,哎呦喂,元武那叫一个鞍前马后,是了,祖传的!”
  黄震忽而正色:“说笑归说笑,这天下无论如何不能落到楚家人手里!我回去就给各州府的将领递信,务必牢牢掌握兵权!你们也不要闲着!定要延请名师!钻研学问!那祝宜年一准歪鼻子!偏心眼!决不会像教导楚楚那般教导薛家的孩子!日后还得靠诸位!”
  “嗯!黄大人此言甚是!”
  “我这就回去看书!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肚子里的墨水都流干了!”
  ……
  西北派系这只拦路虎一退场,朝廷的办事效率可谓成倍增长,短短几月便重整了新律法,完善了科举、租庸、账籍,税收等等制度,宴国七州各城皆建立女学,又增添上百所书院,并由十月初起正式推行简体字,白话文。

当前:第317/3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