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掌中雀飞走了》第12/77页


  -
  回到府中,顾菁菁把自己关在屋里,饭也不曾吃。晚膳时,顾霆之派人来催过一次,让她以身体不适为由推掉了。
  度日如年,一晃却到了约定之期。
  宁斌送来的信她看都没看,立即烧成了灰烬。她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自欺欺人的躲避着元襄。
  不曾想几天后,顾霆之当朝被参渎职,官降一级,罚俸三年。好在龙恩宽宥,特允其仍以吏部尚书行走。
  顾菁菁得知消息后,整个人几乎瘫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侵蚀而来,化为滔天巨浪将她无情淹没——
  元襄果真对她父亲出手了。
  入夜后,漆黑的苍幕一颗星子都没有,唯独一轮上弦月孤零零的投照清辉。
  顾菁菁带着一些滋补膳食来到父亲住的意兰苑,水桃在前掌灯,灯笼随风摇摇曳曳,忽明忽暗,晃出一阵波澜四起的光影。
  走进书房时,顾霆之正在桌案前沉思,两鬓白发欲浓,好似突然间苍老了几岁,看起来憔悴落魄。
  顾菁菁心疼不已,行至他身边问道:“爹,你怎么还不歇着?”
  “出了这档子事,还怎么歇啊?”顾霆之沉沉叹气,“爹得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这官儿,做的甚难呐!”
  无论他如何谨慎,下面的人总会有异动,而他作为上峰自是难辞其咎。如今被御史参奏,他闹不准究竟在朝里挡了谁的道,三公那边,还是摄政王那边……
  顾菁菁没有心情打开食匣,望着父亲的白发,踟蹰说道:“爹,既然朝廷这么难做,不如您辞官吧。”
  “辞官?”顾霆之一愣,忙不迭摇头,“不可不可,朝廷不会这么容易就放我走的。何况还有你弟弟,功业又不精进,爹还得在朝里替他铺铺路,毕竟日后还需他光耀门庭呢。”
  想到弟弟,顾菁菁眸色一黯,“也是。”
  当年母亲生顾瑾玄时难产而亡,父亲一直未再续弦,他们大房只有这一根独苗。
  顾瑾玄天资聪颖,但因着缺少母亲管教,生性顽劣一些。以后大房若要在人前长脸,势必要想尽办法让他长成一颗参天大树,维持门第,这才能得到顾家人的认可。
  室内沉寂无声,父女二人各有所思。
  顾霆之眼瞧女儿杏眼浮肿,似乎哭过,便换上一副笑脸,宽慰道:“乖女不必替爹担心,官场浮沉实属正常,这点小挫折算不得什么,只要落不到抄家流放的下场便好。”
  抄家……
  顾菁菁猛然想起那五千两银子,冷不丁寒毛耸立。她想探个究竟,又怕父亲追问她如何而知,只能作罢,将这件事死死咽回肚子里。
  “这么多年来,爹在朝里各方权衡,为得就是你们俩能够安身立命。”顾霆之揉揉她的头,面上尽是慈父的意韵,“先不管你那个弟弟,乖女提早寻个如意郎君嫁了罢,这样爹也能少份挂念。”
  离开书房,外面月凉如水,无处不可照及。
  顾菁菁宛如游魂一样,浑浑噩噩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坐在黑暗的游廊上,任凛凛寒风吹打着她。
  元襄不过动动手腕,父亲面临的就是泰山压顶,而她心知肚明,他这是手下留情了,最厉害的杀手锏还握在他手中……
  翌日,顾菁菁咬牙下定决心,带着幕蓠来到摄政王府,兀自在书房等了好久。
  直到黄昏时分元襄才从宫中回来,身上穿着紫色朝服,衣冠规整,富贵雍容。
  甫一进门,他凝眸看向坐在软塌上的美娇娘,慢声揶揄:“你若再晚来一天,顾家怕是要被抄查了。”
  顾菁菁心头大骇,柔波轻漾的眼瞳泛起泪意,“我答应王爷,求您高抬贵手,放过我爹罢。他身体不好,经不起这样的起落……”


第9章 冬狩开相思传情
  灯影下,美人怯生服软的模样招人心疼。
  元襄紧绷的轮廓放松下来,行至榻前坐下,将她抱坐在身前。
  “早这样不就好了,非得给我赌气。”他抬手替她拭泪,嗓音温柔,如沐春风:“三年的俸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待会我让宁斌全都给你带回去。至于你爹的官,只要你老实听话,我会让他官复原级,保他仕途顺利。”
  顾菁菁侧头避开他粗涩的手指,“若王爷食言呢?”
  “我食言你也没办法,但若你听话,倒还有一线生机。”元襄玩味地注视着她,风逸的面庞携出一丝嘲弄。
  此话在理,横竖顾菁菁都不占主动权,可她还是想博一个短暂的心安。
  她的手攀着元襄的宽肩,青葱指尖在那华贵的衣料上捏出道道褶皱,嗫嗫试探:“有那个奏章在,菁菁害怕,没办法塌心为王爷办事。”
  元襄自然知晓她说的奏章指的是哪个,思忖须臾,爽快回道:“你我初次共事,自然要先礼后兵,临安商人之事我会帮你处理干净,以表诚意。”
  说话间,他面上轮廓锋锐,尽是胸有成竹的意态。
  顾菁菁稍稍松口气,心再次提起来,“王爷能不能给菁菁个明白,您让菁菁到陛下身边去,究竟为了什么?”
  “好了,别得寸进尺,时机一到我自会告诉你。”元襄稍有不耐,“月底冬狩,陛下也会出席,届时我会安排你一同参加,记得不要让他知晓我们之间的关系。”
  顾菁菁低下头,还是有些不情愿,“可菁菁不知道该怎么做。”
  “简单,你去勾诱他,服侍他,只要够孟浪奔放,男人哪有坐怀不乱的?”元襄抚着她丰翘的臋,鼻尖在她微红的面靥上轻轻蹭着,“要是当真不会,那我把你送到红袖坊,你先跟着花魁们好生学一学。”
  红袖坊乃事长安最大的花楼,夜夜纸醉金迷。
  冷风极不应景的从窗棂缝隙里灌进来,顾菁菁臂膀上立时起了一层细密的小疙瘩,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要,我不去那。”
  她慌乱无比,眸中含忧带怨,如同一头受惊的小鹿。元襄只觉这小模样娇憨可人,臂弯将她纤瘦的腰身箍地愈紧,恨不能将她嵌进自己的身体里。
  “逗你呢,你可是爷亲手玩出来的,爷怎么舍得把你送到那种地方。”他握住她柔若无骨的手,引着她去解腰间玉带,富有磁性的嗓音蕴满了柔情蜜意:“来,爷亲自教你。”
  -
  元襄倒是守信,不出五日,临安商人和他侄子的尸身以及户籍全部送到了顾菁菁眼前,吓得她做了一夜的噩梦,其他的奏章俱被焚毁。
  一场交易就此达成,她只能违心上阵。往后小半个月,她白日都会偷偷溜进王府,跟着府内的几位娘子学习侍奉男人的技俩,而元襄隔三差五就会考究她的功业精进如何,惹得她烦不胜烦。
  十一月二十六,冬狩在瑀山围场举行,为期五日。
  这次规制与往年不同,为了照拂一些世家臣子,特允尚未婚嫁的王公贵女们参加,若能在冬狩上觅得良缘,也算美事一桩。最让人意外的是皇帝竟然也要出席,朝里一时众说纷纭,有人大胆揣测,这是皇帝选妃的前兆。
  顾霆之着急为女儿觅良婿,又怕她私下看不中,幸得此冬狩机缘,立马将她的名碟送到了礼部,而这一切都在元襄的掌控之中。
  熹辉之下,臣子们在瑀山行宫前集结,整装待发。年轻的皇帝众星拱月似的站着高台之上,按照礼制念着祝词。
  顾菁菁立于诸多贵女之间,眼神不时往高台上偷觑。
  只见皇帝身着琥珀色箭袖骑装,胸前和两肩皆绣有金银丝线的团龙纹样,额前勒着双龙戏珠抹额,较之先前那两面,今日倒是多了几分飒爽之气,可声音依旧低沉清冷,波澜不惊。
  回想到元襄的交代,她不免担忧——
  这样淡漠的少年,当真勾诱的动吗?
  念祝完毕,摄政王亲递了一张弯弓给皇帝。
  因着病体拖坠,皇帝拉这种弯弓时稍显费力,好在箭法很准,一箭正中螭龙盘绕的铜锣,“當”一声响,颇有百步穿杨的架势。
  至此狩猎算是正式开始了,由摄政王领头,官员和贵族子弟们分为东西两组,带着猎犬往瑀山深处奔去,一时间马蹄飒飒,尘土飞扬。
  不会骑射的贵女们四下散开,在行宫花园里游玩嬉戏。
  元衡无法随同众人去打猎,便寻了一处高亭坐下晒太阳,目光在花园里寻睃。
  一位位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到处都是嫣然巧笑,为这肃清的冬日平添了几分艳丽和活气。然而直到看见梦寐以求的女郎,他的眼前适才有了颜色——
  疏林如画,红枫似火,顾菁菁一身紧膘胡服站在其中,头束高髻,脚踏小皮靴,朱唇粉面格外惹眼。
  他心满意足,趴在漆红的鹅颈栏杆上窥伺。风一吹,在他脸上摇出一阵细碎树影,眼眸如同点上漆光,那般晶亮。
  可惜没多久,这种鲜少出现的光华便悄悄泯灭了。

当前:第12/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