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王朝》第1/80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找好书,看好书,与大家分享好书,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明末资本王朝 / 孤独之鹰 著 ]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为了让作者 孤独之鹰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请购买正版图书!

书籍介绍:
从小酷爱历史的吴兴,2012.12.21――玛雅世界末日在家一人看着《隋唐演义》,看着看着,睡着了。。。一觉醒来穿越到了明末战火纷飞的战场,看他如何带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理念结合当时实际在乱世创出一片新天地......本文还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人物思想,各种社会现象…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明末资本主义状况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4-9-17 8:38:19 本章字数:2891


明末资本主义状况
明末资本主义萌芽
①出现时间:明中后期。地点:江南一些地区。
②*: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前提下。
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以丝织业为例,“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劳动,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标志资本主义萌芽。
④在清代发展的表现: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⑤缓慢发展的原因: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在此,一方面点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进步成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前进的方向,它们是封建制度的异己成分,它们的成长在削弱和瓦解着封建制度,是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另一方面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相比较,得出不同点。
中国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一、政策条件:
在西方,重商主义政策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他们认为金银富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这些政策,虽然主观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实力,但是客观上有助于资本的积累,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在一些时期,这种政策规定十分严格。例如:《江宁府志》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可见,政府不仅严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而且对其课以重税。这既影响到"机户"的积极性,当然也就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明代末期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要求解除封建的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二、资本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政府甚至不惜使用行政命令,强行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此外,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对外殖民扩张,抢夺财富,或者通过奴隶贸易,积聚大量血腥的资本。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非常崇尚节俭,他们认为,俭省、节俭甚至吝啬都是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资本。例如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朗台。而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土地是财富的主要象征,地主和商人往往把剥削来的钱财用来购买田地,加上封建的地租剥削一直很重,拥有土地可以榨取更多的财富,并且地租收入稳定,是发家的好手段。因此清朝时,就有人说"凡置产业,自当以土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样的一种投资意向使得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必要的观念支持和资金准备。
三、市场条件:
在西方,政府通过一些改革措施,积极建立和拓展国内市场,并且通过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把殖民地做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而中国,首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这使得中国的国内市场非常狭窄;其次,封建地租沉重,造成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就必然限制着市场的规模;再次,从明中后期开始,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清朝时,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丧失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四、技术条件:
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发展起来,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的传说科技在明朝时虽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了象《本草纲目》这样的总结性科学著作,但终究没有步入近代科学的范畴,更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在当时的中国,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不能对发展科学技术提出迫切要求和提供推动力;重农抑商政策又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的文化政策更窒息了学术空气,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再加上对外闭关,阻碍了正常的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又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机会。科技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明末的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当中国处于明清交替之际,西方出现了资本主义,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但是这个时期的中国,江南已经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是什么原因没有与西方同步,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在这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今天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从这个层面看,主要是商品市场关系没有发育成熟,且长期处于萌芽阶段,尚不能实现自由运作。
政府推行农本政策。明末清初,虽然,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的经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而非商品贸易和手工业之上。中国依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重农轻商是朝廷的既定国策,这一政策的推行,导致中国的商品市场发育缓慢,市场功能、机制和体制也就受到了压抑。虽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某种迹象,如对外贸易派的官员提倡土地集中,以便退田植桑,发展丝绸织造业,但是由于这一政策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引起了类似海瑞这样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中国没有出现西欧“羊吃人”的现象,所以没有适合的发育土壤,中国的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市场贸易不活跃。即便是江南地区有较为发达的丝绸织造业、陶瓷制造与海外有贸易往来,但是这一地区的商品交换不是依靠市场自由运作的,而是大量的政府干预或主导,江南地区的丝绸手工工场,大多是朝廷控制,税监、盐监、织造监等各种机构遍及全国,商人的买卖基本是与官府朝廷交易,而不能独立地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
政府缺乏资本积累。由于明中后期的朝廷极其腐败,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外部来讲,北部有蒙古靼鞑的威胁,东北有满人的崛起,中国东南沿海受到倭寇骚忧严重,内有农民的起义,官员的贪污,皇帝的淫奢,政府的财政开支巨大,年年入不敷出,亏空极大。雪上加霜的是,政府为了边防安全,避免贸易损失,关闭了贸易大门,实施海禁政策,关闭了贸易大门,中国成为一个自闭型国家,这一方面加剧了朝廷的财政亏空,同时政府的行为也导致资本积累的夭折,原本应该受到政府扶持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寒冬的打击。
商人经营理念滞后。在这样的时期,商人的经营理念受到大环境的制约异常明显。他们把经营的利润用于购置土地房产,用于购买仆人丫环,用于声色犬马,总之大多数用在消费上,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商人的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扩大再生产的冷漠,导致了对资本积累的忽视,导致了对改进生产、改进管理的消极对待。用黄仁宇先生的话讲,就是“缺乏数目字的管理”,当然我理解这个话,就是当时的明清商人没有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这样,市场的不自由,也就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和发育,最终导致中国错失率先发展资本主义的良机,而同时西欧各国政府的政策是重商主义,大力培植商品经济,因而国家财富迅速积累,这就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东西方的近现代差异也就由此而生。





正文 些许资料及观点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4-9-17 8:38:19 本章字数:5652


些许资料及观点
“明清文字狱”:文史界常用的手法就是把清朝的恶政用明朝来垫背。比如一提文字狱就说“明清文字狱”。实际上明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十七年到二十九年,短短的不过十三年(吴晗《朱元璋传》),是朱本人的忌讳问题。涉及的也主要是几十个文臣,并没有形成社会运动,影响面相当有限。和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根本不值得一提,文史界为什么不说“洪武文字狱”而是“明清文字狱”?而满清历经康雍乾三代一百三十四年,掀起的文字狱是一场彻底的政治运动,涉及的社会阶层相当广泛,从大臣到知识分子到疯汉都不能幸免,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从政治伦理艺术到宗教科技,是对人类文明的阉割。对中华文明的进步起前所未有的破坏作用。
“明清闭关锁国”:明代仅仅是海禁,不是闭关锁国。海禁的目的是防备倭寇。一旦威胁解除就不再海禁。而满清海禁的目的是防备汉人和海外私通。明代海禁仅仅是限制对日贸易,对西洋贸易不限制。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上明代并没有严厉限制。利玛窦神父初期的遭遇是由于当时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实行武力入侵后政府本能反映,而当他被人们认为是和平的使者时,行动和传教获得极大的自由。而满清则正好相反,满清是害怕西方文明的传入威胁了它的统治,所以才禁教的。
再有一提“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文史界通称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这种提法似乎在暗示我们西学终止衰落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是由于传统儒学的阻碍必然结果。
历史的误读:误读1:太监一定是坏的
这个误读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太监毕竟比普通人少点东西,而且少的那点东西确实触动了传统文化最为敏感的神经,所以人们都认为这些人如果坏起来一定会比普通人更坏。佐证有一大堆,比如赵高、“十常侍”、童贯、刘瑾、魏忠贤、李大总管等等。
但细细想来,太监真的就都是坏人么?看看太史公司马迁,看看下西洋的郑和,看看帮助张居正改革的冯保,看看陪着崇祯一起上吊的王承恩,他们做出了比那些假道学家更加富有人性的事情,他们的成就和名声一直流传后世。
所以,太监中有坏人,但并不是每一个太监都是坏人,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太监有误国的、有没本事的、有贪财的、有叛变的,大臣也有,而且一点也不比太监少;与此相对,大臣有忠贞不屈的、有百折不挠的、有直言进谏的,太监也有,而且概率特别高。所以说大臣和太监的身份本身,与出不出君子、出不出小人其实没什么必然联系。
而太监为什么一直这么受人鄙视呢?原因正是来自于士大夫们。
这些大臣都是从小寒窗苦读,多次进京赶考才混了个功名,经过了多年摸爬滚打才爬上高位,看到这些连男人都算不上的人一本书也不读就能这么受皇上待见,自然心里不平衡。再加上太监确实缺乏能力,自然成为了士大夫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久而久之,太监一定坏的观念就通过大臣们的谩骂留在了历史上,太监们由于没文化也不可能翻案,事情就这么定了。
希望大家能够对太监少一点谩骂,多一点关注,有的时候,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误读2:忠臣一定是对的
这个误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偏好所造成的。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道德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对于能力的重视,很多人,本来很有能力,保了一方平安,但是由于他们品德不好,所以不能被人所记住;还有很多人,能力一般,捅了一大堆娄子,但就是因为他们品德高尚,所以被很多人所牢记。
当然,在此我并不是说品德不重要,我也没有攻击传统文化,我只是在阐述现象。
所谓“国家昏乱而有忠臣”。正是由于乱世,才让很多能力平平的大臣凸现了忠诚爱国的一面,从而名垂青史。我们过分重视了这些人的忠诚,认为只要忠诚就是有能力,只要忠诚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们能力的缺失,也忽略了他们做出的很多错误决定。
我们总是认为,一个王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重用忠臣,但事实上,有些王朝的灭亡正是因为用忠臣而不用能臣。但我们也不能够苛责王朝的皇帝,因为在乱世,能够兼任忠臣和能臣的人实在是太少。
史可法大人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忠诚天地可证、日月可鉴,他也确实使出了全身解数来挽救大明王朝。但是他在政治上的犹豫不决和在军事上的协防不当,却彻底葬送了本能够守住半壁江山的弘光政权。他从1644年5月开始到1645年4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布置了江淮防线,划分了六大协防区域,但却连半个月都没有守住,这足以说明史阁部的能力确实有问题。
同样是南明,永历朝的瞿式耜大人的李定国将军就既是忠臣又是能臣,二人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几乎收复了整个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二省),奈何大势已去,二人相继辞世,南明彻底灭亡。
误读3:君主好,国家一定好
这个误读可以说是一个极其致命的毛病,也是人类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上面有一个好皇帝,那他就会勤恳治国,那么国家就会越来越好,这个论调听起来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这是典型的单线思考方法,完全忽略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当前:第1/8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