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芳菲春将尽》第12/225页


  沈艳兰恢复了清冷的表情:“我没有见过三公子。”说完就扭过头去,懒得理我。
  我忙识趣地告辞,她没有像伊春德一样挽留我,甚至都没有送我出门,哎,我的人际关系不是一般的差啊......
  伤自尊了。
  看望闾烟飞总算挽回我的一点点自尊。
  闾烟飞自始至终都很和善,她带我观赏紫蓼庭的每一处景观,对每一个景点都进行娓娓动听的讲解,比如假山中所用的太湖石宛如等待了一世又一世的多情女子,哪怕是童颜鹤发也痴心不改;紫蓼庭里的紫薇花乃是有七情六欲的仙子,凡人的手才轻轻地碰到她的美丽衣裙,她们就惊慌得要乘云归去;庭院里不起眼的赭色石头,听说是用来制作彩墨用的;竹林中骄傲地走来走去的孔雀,自进院以来一共开了四次屏,三公子为此做了一篇《太阳鸟篇》;院子里的河流被三公子命名为紫玉川......
  紫蓼庭在金牌导游闾烟飞的精彩讲解中如同人间仙境,令人遐思,更妙的是那里的人,始终都是彬彬有礼,张弛有度,令我自惭形秽,不敢在烟飞面前大声说笑,更不敢八卦不休。
  闾烟飞客客气气地送我到玉桥前,我拼命地装优雅,朝她行礼告辞,在回来的路上,觉得自己好像有那么点名门淑女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应该多和闾烟飞打交道。
  通过对三个同龄人的拜访,我得出一个结论:秦家三位公子分别成功地俘虏了我的三位同乡的忠心,至于擒获芳心,假以时日,估计也是顺理成章的小事,至于我,工资虽高,却连看一眼这些公子哥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想有什么艳遇,应该早点离开这里,到外面寻找我的春天。
  可在这个时代,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呢?我现在只有一技(书法)之长,是否可以傍身?
  在沁水田园这两年,我对这个时代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出生那年,正是天下最动荡不安的一年,那年朝廷刚刚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全国各路豪强趁机招募兵力,拥兵自重,国丈陆相国趁朝廷内部四分五裂之际,劫持了少年皇帝迁都长安,正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料西面沉寂了多年的西凉军突然发难,神速攻占了西面的门户凉州,长安濒临城破国亡。
  校骑尉秦公祺,其时告病回乡苦读,得知皇室面临巨大危机,马上广散家资,号召当地富豪招募士兵,通过一番运筹帷幄,终于组织起一支义军队伍。秦公祺又给各地军阀发出讨伐逆贼陆相,保护王朝皇室的檄文,檄文言辞赤诚,激励人心,很快就召集到10路军事力量,结成讨逆同盟,共赴长安。
  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争,共诛西凉军40万,并赶西凉军后退关外五百余里,逆贼陆相及其党羽被同盟军歼灭,王朝皇室得以保全,各路同盟军解散后,各回各地,秦公祺也带领保皇义军回到家乡洛京。
  不料一年后,长安皇室再次陷入困境,此次发难的是朝中司空王维和司徒皇甫长华两人,司空王维乃王贵妃之父,是陆相一党灭亡后的的摄政大臣,掌握朝中羽林军,而皇甫长华乃开国元勋皇甫晓鹤的后代,幽州太守皇甫良褚的叔父,皇甫良褚是讨逆同盟军的盟主,世居幽州,四世三公,门生众多,兵力雄厚,一直都忠心耿耿,乃抵抗北方异族的入侵之坚实屏障,保卫北边疆土。
  王维在皇帝面前进言皇甫一族藐视君王,私藏护国神器,图谋不轨;皇甫长华在殿上怒斥其无中生有,污蔑护国功臣,其心可诛。两人在殿中争得火热朝天,朝中大员分成两派势力,明争暗斗,引发了新一轮的朝廷危机。
  接着,王维派出刺客暗杀了众多皇甫一族的门生,制造了诸多起流血事件,长安城内顿时草木皆兵,商贾平民纷纷逃离。皇甫良褚领兵前来,攻占了司空府,屠杀司空满门。司空一党不甘示弱,马上进行了强势的军事反击。等到皇甫一族歼灭了所有王维一党,古都长安已经变成人间地狱,城中居无所,食无粮。
  皇甫长华提议皇甫良褚奉皇室驾幸幽州,皇甫良褚畏惧朝中诸多的繁文缛节,婉拒不受,只留了500人保护皇帝,随即挥师回到幽州。
  皇室听取了皇甫良褚的建议,迁回东都洛京,本在苍城兴修水利的秦公祺听到皇室有难,火速聚集保皇义军,星夜前往长安保护皇室,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将皇室平安护送回东都洛京,离帝感其忠义可嘉,封其为镇东将军,掌管京中御林军。
  接下来的几年,秦将军不拘一格,用人唯能,很快就将朝中财政,社稷,礼仪等事务恢复正常,而且秦将军还在晨硫等地实行屯田,推动了农业生产,保证了粮食供给。
  秦氏一族乃书本网,秦将军本人才思敏捷,所作诗赋意境深远,豪迈苍凉,其第三子秦建之更是天资聪明,六岁便能读懂高深艰涩的书籍,八岁就会做诗写赋,文采斐然,年纪虽小,却俨然已是洛京城中文人领袖。
  自从皇室回迁洛京后,皇室虽然暂时安宁,但是各地诸侯之间的大小摩擦始终不断,幽州的皇甫一族与辽东长孙一族,始终明争暗斗,摩擦不断;荆州牧独孤轩乃皇室宗亲,多年来固守汉中之地,兵多粮足,却拒绝起兵讨伐陆相;东吴顾氏虽然在讨逆一战中功劳奇伟,但是吴郡太守顾洪度与荆州牧独孤轩多年来关系时好时坏,顾洪度病逝一月后,其子顾博古曾突然挥军渡江北上,与皇甫良褚两军对峙,两月后又突然撤兵回吴郡,其原因与目的,至今无人得知。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路豪强拥兵自重,在战争中浑水摸鱼,寻求最大的利益,道德沦丧,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新一轮的文化复兴浪潮,浪漫主义的秦三公子正是因为其文章气势逼人,才气通天,吸引了诸多的文人骚客聚集其门下,已为朝中重臣的秦将军也提倡重新兴起百家争鸣的文化活动,洛京正成为天下名士汇集之地,各地稍有才能的人纷纷来到洛京寻找出头机会,秦氏一族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我十三岁那年春天,秦家的三位小姐因贤德淑婉,被选入宫中,其中秦明节被封为贵人,其余两人分别封为才人和采女。秦氏一族的政治地位节节攀升。
  作者有话要说:  注:光华公子出处《源氏物语》


☆、第七章 皇恩浩荡建西园

  绪平六年春,也就是我十三岁那年的春天,当朝天子降旨,将沁水田园西面一片原始山林赐给秦氏,命起建为书舍,供秦氏子弟做读书场地。同时将沁园东湖东面一片平坦田地也一并打包赠送,并命起建为崇武营。
  皇帝不但赏赐秦氏土地,更命工部挑选良工,以尽快完成书舍的建筑工程。至于崇武营,则由秦氏自行安排。
  绪平六年五月,西园浩大的工程开工,沁水田园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和喧嚣,秦老夫人使出多年管家的雷霆万钧般的铁手腕,严惩了几个拎不清的大管事,杀鸡儆猴,终使沁园得以在纷繁嘈杂的环境下继续正常的生活。
  绪平七年春天,西园工程完工,天子离帝幸驾西园并御笔提名:沁水西园 。
  自此,西园的面貌也终得以见世人:共建亭台楼阁一百三十八间,凿通河道两条,分别命名为郁川与榴川,取其山林郁郁葱葱和榴花光艳万里之意,郁川与榴川与东湖相通,一路南去流入沁水。
  又在原山林低洼之地新开一池,自两川引入碧水,皇帝御笔赐名芙蓉池,池中建有一巍峨高台,秦二公子秦桓之命名为含章台,寄寓来园中的文人能做出锦绣文章,启发世人,以流传后世。
  西园中树木多为原山林中的参天大树,于是新栽红叶枫树和赭叶李树,间杂葱茏高树之间,目的是使林木景观更加高矮有致,色彩绚丽,消除寒冬之衰败景象。
  听说秦三公子首次到园中验收工程,便满意得连连点头,更诗兴大发,做出《沁水西园赋》,洋洋洒洒五百多字,以天才的想象力生动地描写了园中美景,抒发了文学天才不同凡响的浪漫情怀。
  秦建之验收结束后,秦老夫人吩咐在沁园连续中举办三天三夜的庆贺活动,在西园中摆放各种时令瓜果,精美糕点和陈年佳酿,沁园中人不管身份高低贵贱,均有机会前往免费吃喝,不过是在不影响办差事的前提之下。
  一时间往西园去的人络绎不绝,百花洲中所有下人由直接管事安排前往西园的时间。
  我是在最后一天到西园去的,去的那天,园中的人还是那么多,案桌上的食物还是多如天上的繁星,我不由好奇:以秦老夫人和秦将军崇尚节俭的性格,怎么也搞了这一出铺张浪费的庆贺宴呢?
  不过,西园的建筑的确很像普通的书房,里面的摆设也十分简洁。
  秦建之所作的《沁水西园赋》已经被褙裱好,悬挂在西园最大的房舍扬文斋中,赋中字句如流水行云,意境瑰丽,引经据典,极具气势,令人浮想联翩。我仔细看那书写字体,发现那字居然很像我擅长的秀丽飘逸派隶书,仔细看书写人却并非秦建之,心中不免泛起嘀咕:难道写这赋的便是那飘逸派隶书的创始人?
  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祖师爷真身。
  自西园落成后,秦建之便从城中府邸搬回沁园长住,秦老夫人和镇东将军几乎倾尽所能,在全国各地招募各种领域内顶端的高级专业人士,据听说有第一书法大家王耀良,善纂写檄文的陈平,最擅长写奏表的王楚,精通曲调的隐士贾妙音,造纸奇人蔡无忌,制琴大师雷晨一,还有制香大师卫通,医学界其人章仲康,等等,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些大能人入园后,文人士子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往西园,或是为拜师学习,或是以文会友,更有甚者只是为了和秦建之攀交情,以图从秦三公子身上沾染一点才气。
  据说至今无人敢担任秦三公子的诗赋专科老师,哪怕秦三公子和镇东将军都请求得要急了,那几位大家才真诚地说:“就请公子待我等为文友即可。”
  以上关于三公子的信息都是由闾烟飞无偿提供,我从她越来越崇拜的口吻中,深深地体会到列侬的歌迷为什么会因为爱他而枪杀了他的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深不可测的感情。
  西园因为那些常驻的大名人,因为秦建之经常和文学宾客举办的宴会,赛诗会等,渐渐成为全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坛圣地,大有取代当时的月山书院之势。
  我听沈艳兰说,秦桓之也喜欢去西园读书练字,曾好几次要拜王耀良为书法老师,可惜王耀良已经放言收了秦建之为关门弟子,不敢再收徒弟,怕遭人耻笑。他也喜欢参加秦建之组织的赛诗会,有时兄弟两人还共同担任宴会的发起人。他大方地将书房中的书籍地借给园中文人阅读或抄写,频繁的书本进出使整理书房的下人叫苦不迭。
  而伊春德则告诉我,秦彰之很不喜欢西园那帮酸溜溜的文人,说他们除了读书写字,就会弹琴唱曲,还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有那些力气,还不如苦练骑马射箭,只会舞几下花剑,算哪门子的男子汉大丈夫?若不是镇东将军逼着他也到西园里去读书,他早就离家出走,寻访隐世高人学艺去了。(东面崇武营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还没开工)
  她们三人各自描述了自己的主人对西园的反应,我听得津津有味,不过我知道自己只能听听就算,西园,我是没有资格再去的。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在百花洲抄写各种经书典籍,与以前唯一不同的是,我现在所用的纸张更加坚韧细腻,如果保管妥当,至少可以保存几百年。想到有一天我所抄写的书籍可能成为传世的孤本,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工作之余,我更加努力的地苦练书法。
  西园出名以后,秦建之的强大女粉丝团也如狂蜂浪蝶般从四面八方飞来:她们或从水上载舟而来,惊动了水上优哉游哉的野天鹅,拆散了一对对情深似海的苦鸳鸯;她们或从路上乘车而至,车轮滚滚,气势磅礴,吓破了多少茵茵碧草的小胆,苦逼的飞蓬飘飘悠悠掉入了水中,丝绒般的虞美人被吓得叶破花飞;她们可能在白天堂而皇之地破门而入,也可能在月朦胧鸟朦胧适合谈情说爱的夜晚西子捧心般地倒在某个石阶之上,某座玉桥之栏。
  据閭烟飞口述,紫蓼庭收到的信件更加多得离谱,每天都必须用大麻袋装了起来,堆到库房里,也不知猴年马月,秦建之的玉手才能一一打开这里的信封。
  我不禁瞠目,原来古代的追星族也这么彪悍啊!在我前世的那个年代,追星族们之所以疯狂追星,一是因为被偶像的音容笑貌或者才华所迷倒,比如妖孽美男什么的;二是因为明星背后的策划团队有目的有策略地推波助澜,比如,叫到嗓子哑给50块,哭得不省人事给200块等等。
  而这古代的追星族呢?她们根本没有见过秦建之的模样,至多读过一两首秦建之的诗赋,或者只是听到街头巷尾的几句人云亦云的追捧之词,竟然也能放下矜持,飞蛾扑火般地蜂拥而至,只能令人感叹偶像力量的无穷大。
  甚至有一天,我们百花洲也受到了“性”骚扰,几名少女居然在求见秦建之无门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打出温情牌,直接进攻秦建之生母宁夫人,守门的老阿奶根本拦都拦不住。
  蓝颜祸水秦建之引起的女粉丝入侵事件,被我冠以秦建之现象,一如曾经的小燕子现象。
  秦建之现象给原本宁静的沁园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在女粉丝的强势进攻影响之下,沁园里原本就暗恋秦建之的妙龄少女纷纷加入追星大军,她们趁着前往西园服务之机,盛装打扮,在秦建之面前暗着送秋波,明着抛媚眼,以图能得光华公子的多情回顾。
  可惜,她们的美好梦想都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中。
  秦老夫人将这些发了花痴忘了职业道德的女孩子们送进了长安的枯梅庵,并勒令任何人不得还俗;镇东将军授意园中一些门客隐人,施展类似鸡鸣狗盗的伎俩,专门制造交通事故,比如在河道上有意无意地撞翻女粉丝们的兰舟;在路上刺激胯/下之马受惊,撞翻或者吓跑女粉丝的五彩马车。
  在短短的时间里,有多少可怜的花季少女不幸船翻落水,成了落汤鸡,丑态百出,或者车翻人倒,成了啃屎狗不说,更有甚者永远齿缺,被人笑曰:何以狗窦大开?类似事故,数不胜数。
  于是洛京城内又有了新的传言,说光华公子乃是文曲星下凡,前世积了功德的凡夫俗子有缘或许可以远观,那些前世没有积什么功德,这一世与秦三公子又无缘者,若是继续一意孤行,恐怕只有忍受亵玩仙人的造恶报应了。
  发生以上惨痛事故以后,那些爱慕秦三公子的女孩子们,终于明白,强求那是绝对不行的,于是她们改变策略,在进园之前,一定先拜上名帖,西园那边同意接见之后,才温文尔雅地登车进园。
  有了前车之鉴,沁园对于安全防卫工作加大了管理力度,秦建军更是以提供西园文人一个安静的求学环境为由,上奏皇帝要求在园中适当安置护卫,皇帝和朝中清流无不为将军的护犊之情所动,于是同意了将军的奏请,从此,沁园的每个主人院所都设置了护卫暗哨。
  秦老夫人有令,每个院子里的贴身丫环或者仆僮,必须习武,既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主人,也是为了不辱秦氏文昌武德的好名声。
  我对这项福利大感兴趣,于是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院子里的武术班,在选兵器时,看到那一堆听说过的没见过的武器,我傻了眼,选什么才好呢?用剑?太装逼了,用刀?太粗鲁了?在武师父公孙大娘快要不耐烦时,我终于灵光一闪,脑海中浮现出两个鲜明的形象,一个是林青霞扮演的狼女,潇洒地甩出长鞭,击杀敌人之后,玉树临风,慢条斯理地说道:“不多不少,正好八块。”
  另一个是考古学家印第安纳琼斯眼看就要掉入万丈深渊,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甩出鞭子,卷住了悬崖上的某块石头或是救命稻草,一步一步地向悬崖上爬了回来......
  于是我激动万分地喊道:“师父,我要选鞭子。”
  公孙大娘冷冰冰地问:“为何?”
  我嘟嘟嘴巴:“因为鞭子不用的时候可以藏起来,这样出去时就没人知道我会武功了。”

当前:第12/2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