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第3/1770页



要不是万不得已,顾延韬也不会想起那位对他仕途没什么帮助的父亲。

顾大夫人宁氏不同意:“……老爷子医术如何,咱们做儿女的最是清楚。多少名医都治不好太后娘娘,老爷子又有什么法子?你不是让他回来丢脸?再说,老爷子一生淡泊,上个月延陵那边来人还说,老爷子在教老三的女儿瑾之念书,自娱自乐安享晚年,何必惊扰他?”

顾家老三叫顾延臻,六年前跟着顾家老爷子回了老家。

顾延臻的长女叫顾瑾之。

顾大夫人宁氏什么都好,就是清高,不愿意钻营。

顾延韬心里不屑,也懒得跟宁氏再商量,自己去书房,给在老家服侍父亲的三弟夫妻各写了一封信。

他让人快马送到江苏延陵府去。

一个月之后,正是四月江南娇花竞艳、垂柳摇曳的季节。

顾家三夫人宋氏收到了京城大伯顾延韬写来的信,看了几眼,就了无兴趣搁在一旁。她起身换了新衣裳,带着女儿顾瑾之、儿子顾煊之,去了自己娘家大嫂那边做客。

今日是她娘家大嫂的生辰。(. )

第002节烧心

江苏常州,又称龙城。前世,顾瑾之出生于此。

不过,现在叫延陵府。

延陵府风景如画,龙溪河傍城而过。龙溪河比邻大运河,近通东海、长江、太湖,交通便利,就有了“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美称。

延陵乃是鱼米之乡,物华天宝。如今天下太平,更是万舸争流、商贾如云,富贵繁荣自必不说。

前世,顾瑾之的父母都是京城望族子弟,而她自己却是生于常州、长于常州的。

当年她父亲从政,下基层历练,乃是常州市副市长,母亲也随着到了常州工作。顾瑾之就在常州出生。她十三岁的时候,做到了常州市委书记的父亲调往京城,她就跟着父母回了京城的家。

后来,顾瑾之偶尔因为工作的关系路过常州,却再也没有机会长住。

她死的时候,总是梦到自己在常州时的小院子。繁茂的栀子花树,端午节前后,雪色娇蕊布满翠绿枝头,满院子馥郁浓香。

她一辈子再也没有闻过那种浓郁的香。

她也没有想到,自己穿越,居然还有能机会回到常州。

不过,此常州,已是延陵,更加古色古香的古代城镇。

她现在,也不再是那个中医世家的大小姐顾瑾之,而是成国公府的七小姐顾瑾之。

和前世相同的是,她的祖上都是医药传家,享有盛名;她的祖父都是济世圣手,而她的父亲叔伯都不愿意继承家业,一个个非要经商或从政。

祖父没有了依托,就将一身的医术传授于自己最疼爱的孙女,跟她前世的爷爷一模一样。

当祖父顾世飞每天交她念入门的医经,顾瑾之没觉得枯燥索然,反而是津津有味,表现得非常勤奋好学。虽然祖父顾世飞教她的东西,早是她烂熟于心的。

她是明白老人的,不想祖父难过。

祖父原本不是想教顾瑾之的。他开始教顾瑾之的时候,顾瑾之已经十岁了,在这个年代,她再过三五年就要出嫁。

祖父是想教顾瑾之的胞弟顾煊之。

顾煊之才五岁,书都读不懂,祖父跟他说内经,他哪里明白祖父在说什么?祖父常常为此气闷,一个人发火。

顾瑾之想到了前世的爷爷,心中不忍。

老人迟暮之年,不过是想自己一生所钻研后继有人。他的儿子们个个觉得他医术平庸,其他孙儿孙女远在京城,只有顾瑾之一家陪着他。

顾瑾之有两个弟弟,一个七岁的庶弟,一个五岁的胞弟。

祖父爱恨分明,他很不喜欢顾瑾之的庶弟顾琇之。

看着祖父颓败失落的模样,顾瑾之就开始故意在祖父面前背诵几句内经上的话。祖父惊讶之余,试探性教顾瑾之一点东西。很快,他就发现顾瑾之记忆力惊人,且领悟能力超强。

当前:第3/17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