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入怀》第87/88页


  放下这把火的, 如今在长安人眼中是生死未卜,不见身影。
  只有几人知晓他如今身在何处。
  顾贵妃是其中一个。
  昭昭抬眼看向顾贵妃,见她神色哀伤, 知道她心中一直都不好过。
  顾贵妃一直不曾对娘家多有照拂,但她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十一年前顾淮死于顾侯和顾二老爷之手,十一年后的现在,这二位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果报应, 从来都是已经注定。
  她最疼爱的晚辈,如今还昏迷不醒,长安也再留不得,只能让他远走他乡。
  这两个月来,顾贵妃心里不可谓不感伤。
  当年但凡她再多花些心思在那两个孩子身上,也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昭昭笑了笑,道:“娘娘放心。”
  顾贵妃轻轻点头,不愈让昭昭窥见她的难过,让昭昭自去。
  昭昭也明白这两月来,经历了顾家突变,顾贵妃才是最难受的那人,便道:“日后,我定常常给娘娘写信。”便躬身告退,出了玉兰宫。
  宣帝那儿自不提,嘱咐了昭昭许多,赏下诸多赏赐。
  太后落了泪,人年纪大了,终归是会柔软许多。
  知道剩下的时间,再想见只怕也是她死的那一刻,不免伤感了许多,昭昭便安慰道:“等来年开了春,外祖母在长安待得厌倦了,不妨到凉州住些时日,散散心。”
  她这话说的,旁人都知晓只是安慰。
  倒是太后听完,竟若有所思起来。
  等在宫中辞行完毕,离开皇宫时,就已经是下午近黄昏时。
  青眉回着话,“行李已全都收拾妥当,郡主府的下人们也都发了赏钱让他们各自离开,慈姑庵那儿也按照主子的意思,送了一批旧书和纸笔过去,还有府中剩下的旧衣……”
  昭昭点了头,“那就好。”
  她眉眼间都带着轻松的笑意。
  终于,要回家了。
  偏院里,枝头石榴早就是挂了满树,各个都是黄澄澄的,果实丰硕压的树枝只往下坠,因着无人采摘,也落了满地。
  昭昭刚踏进院门,便见石榴树下,顾淮白衣而立,正看着那枝头的石榴果微微出神。
  昭昭收了脚步,就站在院门处,悠哉的盯着他看。
  她想起了第一回 见顾淮时的场景。
  那是一场雨中,她遥遥地站在屋檐下,瞧见了朦胧雨中的那道青色人影。
  如今,心境全然不同。
  那一回,顾淮没发现她在偷看。
  这一回,顾淮察觉到她站在那儿,便缓缓朝她走来。
  子桑采难得有眼色一回,拉着飞廉搬了椅子放到院子里头,就赶紧离开,留下这二人坐在石榴树旁,赏着日落黄昏,石榴枝头。
  昭昭捡了个石榴,分做了两半,递过一半给顾淮。
  顾淮捧着半边石榴,这株石榴树无人看管,却也长得果实饱满,颗颗石榴子都红润清透,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气。
  这股味道很好闻,像是人间的味道。
  昭昭已经自顾自的在说起了明日离开长安的事情,“飞廉说你搬了几个箱笼到草舍,如今都已经装车了,你且再想想,可还有什么遗漏之物没收拾,趁着今日还有时间,让人取来装车才是。”
  她停顿了片刻,尝了一小颗石榴子,味道清甜,忍不住眯了眯眼,打算待会儿就摘上一箩筐,可以带回凉州去,让她阿爹阿娘都尝尝。
  顾淮终于开了口,“那几个箱笼足够了。”
  昏睡了两个月,终于从昏昏沉沉之中,逐渐恢复清醒。
  他笑了笑,有些怅然。
  远方云霞逐渐淡去,天空开始渐渐泛灰。
  他轻声道:“十一年了,我早就不知道我到底是顾淮还是顾河。”
  做了十一年的顾淮,如今一朝重新做回顾河。
  他心中竟是茫然一片。
  九岁以前的顾河和顾淮,性格分明,全然不同。
  九岁以后,他只会做顾淮,顾淮该如何长大,成为怎样的人,清晰明了。
  顾河该如何长大,成为怎样的人,他想象不出半分。
  如今,他该做回顾河,却不知该如何做。
  实在让人不解。
  人生道路,迷途难行。
  多少人困顿于某一个时间点,不能继续前行。
  他困在九岁那年双生弟弟死在他面前那一刻,好多年了。
  昭昭歪头看他,“这重要吗?”
  顾淮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明亮,像是燃烧着永远不灭的一簇火,照出了一条前行的路。
  昭昭继续道:“你才二十岁,有大把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
  人生百年,前二十年过完了,还有后头的八十年呢。
  片刻之后,顾淮一笑,眉眼舒缓,“郡主说的有道理。”
  昭昭又问:“顾家的事,飞廉都告诉你了吗?”
  顾淮点了头,“嗯,后来的事,他都同我说了。”
  他今日醒来以后,飞廉便将两个月前的事情,都事无巨细的同他说了一遍。
  说起那场大火,烧毁了顾家,顾侯和顾二老爷虽然被救下,却都不成人样了,只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就会死去。
  十一年前的血海深仇,终是得报。
  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坐在院子里头看着天边没了云霞,这才散去。
  第二日清晨,到了辰时,按照长安习俗,众人皆吃过一碗面,放过了一挂鞭炮,终于启程。队伍比来时还要长,行在朱雀大街上,无人不侧目。
  乘着马车,出了长安城。
  子桑采突然苦恼道:“主子,咱们就这么回去了,可怎么同王爷和公主交待?”
  昭昭正苦恼于她的黑子该落在何处,听见这话,心不在焉的应着,“长安之事,都已经写了书信先行一步送回了凉州,还有什么需要特意交待的?”
  子桑采担忧道:“主子,咱们来长安不是还要找人吗?主子不是还没找到吗?”这都离开长安了,主子也没能找着那人,日后想来也不会再来长安,岂不是抱憾终生。
  昭昭终于落了子,听见这话,她也只催促着同她对局的顾淮,“该你了,你可不能想太久。”明明她自己想了快一炷香的时间方才落下一子。
  听见这话,顾淮笑了笑,抬手在黑子旁落下一枚白子,而后盯着昭昭好奇问道:“郡主要找的人,是什么人?”
  青眉适时的咳嗽了一声,拉了拉子桑采的袖子,“阿采,咱们去后头马车上取些茶点来在,走吧。”

当前:第87/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