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人际》第1/37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智者人际》――佛经故事启示录
作者:谢镇泽


第1节:序言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五十中讲:“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世界。”

自净是净他的前提。通过利他而自净,通过自净而净他。这是六波罗密的基本思路。要净他,除了首先得自净之外,还必须亲近他,调服他,摄受他。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 “彼我因缘清净”的问题。古人讲:“未结法缘,先结人缘”。可见,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净化众生的前提条件。先结人缘,后结法缘,用法缘统摄、提升和净化人缘,最后达到人缘与法缘的不二。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

佛教特别强调摄受众生,亲和众生,与众生为友。其摄受的方法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学。佛教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智慧、极有价值的方法和原则。这些方法和原则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如法地去生活,必定会拥有一个和谐、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

佛教的人际关系学是以四摄为中心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法中经常讲“布施结缘”,并且说布施时应该三轮体空,即没有施者、受者、所施物的相,即没有图回报的心。

其实,现代情绪管理学对布施是极为重视的,即是培养一个人的爱心,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能快乐地生活。而且这种爱心是无所求地给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加州心理治疗师的维史考特医生说:“有期望的爱就是有条件的爱,你若需要别人的爱,才会觉得好过,你便迫切地期望他,你是在‘害怕’的心情下付出你的爱,你不断担心他会不爱你。这不是爱,是依赖,其快乐和喜悦是有限的。”

佛法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施比受更有福”,如果你想借付出获得回馈,那么不必了。付出者真正的收获来自心中的善,而非需求。只有心胸宽大的人才能快乐,在助人时能引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于是能安妥度过逆境。

布施不限金钱布施,还有劳力、欢喜、智慧等布施。唯有懂得布施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不管用语言、力量、精神、物质来布施,都叫做布施结缘,是人际间最好的善意表现。

对于自私的人来说,即是在谈话中经常提到“我”的人,较易得冠心病。自私的人,过度注意自己,可能使孤独感和隔离感加强,而寂寞对人来说,是最致命的。

一个拥有爱心的人,要从各个方面能关心别人,爱语即是用柔和语、无诤语、质实语等,以鼓励代替责难,使人能从语言中得到益处。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助、别人的爱护,所不幸的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吵架和误会,乃是不懂爱语所致,如果能善用爱护人的话,不但可以与人结缘,还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事即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慈爱的母亲,喂自己的小孩,本来是要把放置汤匙内的食物喂至小孩的口中,可是自己的嘴巴也跟着张开,这是由于内心的慈悲,引发出来同事的现象。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也就是心理学里所说的“换位思考”,往往对问题的解决、人际的拓展大有禅益。

利行即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时候说一句话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我们从帮助别人的时候获得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更能爱自己,现代社会学指出利他主义可能是我们生存本能的一部分。

佛陀在《善生经》中对人际关系给我们更清楚的指导,而且将父母、师长、妻儿、亲友邻居、奴仆、沙门六种关系,列为佛教徒应该敬仰的对象。

第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于,避免子女堕入邪恶,教令子女从事有益的劳动,予以良好的教育,给予他们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于适当时机付与家财。子女在双亲年老时则应负起扶养之责,代表双亲尽他们应尽的本分,保持家庭传统于不坠而光大门庭,守护双亲辛苦积聚的财富,双亲死后妥为殡葬。

第二,师长与弟子的关系。弟子对师长必须恭敬服从,并应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必须谆谆善诱,教益弟子,并以身作则。

第三,夫妇关系。夫妇之爱在佛经中称为“居家梵行”,这种关系是应当付予最高敬意的。夫妇应当彼此忠诚,互敬互谅,向对方尽其应尽的义务。丈夫应当礼遇其妻,决不可对她不敬。佛陀甚至不忘记提醒丈夫应以礼物赠与妻子,足见他对凡夫的情感是何等了解,同情而具有人情味。妻子应当照顾家务,接待宾客、亲友和受雇的佣工;对丈夫爱护、忠实,守护他的收入,并在一切活动中保持机智与精勤。

第四,亲邻关系。对于亲友邻居,彼此之间均应殷勤款待,宽大慈惠。交谈时应当态度愉快,谈吐优雅。应为彼此之福祉而努力,并应平等相待,不可争论。遇有所需,应互为周济,危难不相背弃。

第五,主仆关系。主人或雇主对他的雇工或奴仆也有多种义务,应视其人的能力才干而分配工作及给以恰当的工资,并应提供相应的福利。雇工应勤勿惰,诚实服从,不可欺主,尤其应该忠于所事。

第六,僧俗关系。在家众应当敬爱出家众及供养他们的物质需要。出家人应以慈心教在家众,以智识学问灌输他们,引导他们远离邪恶而走向善道。

所以,对于在人际关系上,佛法与现代情绪管理学,结果与方法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现代情绪管理学是从自我的快乐出发,因为我们能从帮助别人而获得快乐;而佛法则从他人出发,这是同体大悲的表现。

这种同体大悲的利他人际关系,就是我们“解脱”的现实体现,就是我们“回家”的象征。无论人们在理论上把“解脱”和“回家”说得怎样玄乎其玄,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无非就是表现为拥有一个和谐、圆融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的平等性、差别性和统一性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因此,当我们从“解脱”和“回家”这一终极层次来审视人际关系的时候,它的重要性才真正地被我们认识到。

我们不能想象,在一个充满_恚、仇杀和暗算的社会关系中,人们怎么会拥有一种解脱感和家园感。

第2节:安详的人际环境

生活得愉快、美满、充实、潇洒,是每一个人终身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达此人生佳境呢?我们通常较多地只是强调外部社会环境,主体智慧体格,工作成就,社会尊重,生活条件等的改善,却忽视了对于主体安祥心境、安详人际环境的关注和建设。到头来,致使许多人非但未能从提高了的社会地位,增加了的荣誉、财富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反倒视生活为不堪忍受的累赘。安祥,对人生幸福来说,始终是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

安祥,通常是有关人的某种外部特征的肯定描述,即指表情庄重恬静、豁达和蔼,动作镇定从容、自信专注,人际环境和谐统一、宁静安适。众所周知,人是受理性,受心理支配的高等动物。其表情动作如何,无不是心态的直接或间接的外在展现,而一个人的表情动作,则很大程度决定着他的人际环境。怎样的人际环境可称为是安详的呢?

1.安祥的人际关系是统一和谐的。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如何,通常取决于个人的观念、情绪、欲望怎样。当它们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沟通协调时,心就没有矛盾,就一致和连贯,人际关系也得到了统一和谐。人际关系处在了统一和谐之中,主体行动起来,必然表现出坚定、果断,一旦目标确定下来,便会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并必然会得到众多的支持。相反,若纠缠不休,割不断、理还乱的人际环境,心就纷乱无绪,犹如多头马车,彼此牵制,各奔西东。多元的心,阴晴不定。在这样的心态下,主体为人处事总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有时你明明想做某事,没过几分钟就自己反对自己;明明理智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情感却使你厌恶;你理智上坚信某人不可为友,可情感则鼓励、怂恿你去接近。

2.安祥的人际环境是宁静安适的。

所谓宁静安适,即是指稳定平和、无愧无悔、踏实饱满、纯真畅达。如果说统一和谐是关于观念、情绪欲望之间合理协调人际结构状态的话,那么,平衡安适则是由所产生的良好人际环境属性。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明确无误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的人际关系统一、和谐,人际环境就宁静安适了。当我们的人际环境宁静安详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就会表现得自信但不目空一切;有理性但不过份;有主见而不强加于人;有才干却总谦虚有礼。

3.安祥的人际环境是明彻透悟的。

所谓明彻透悟,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都能自觉真谛,识达必然的境界。人们对理穷了,对源彻了,也就心明如镜,不再有问题,不再有疑难。内心不困不惑,就能从纷乱中理出头绪,从对立中看到和谐,从失败中想到成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气度宽广,胸怀坦荡,凡事提得起,放得下,临危不惧,处险不惊。明彻透悟,是安祥人际环境中安详之心的重要特征,又是其得以真实形成的认识论基础。因为只有穷了理,彻了源,理智、情感和欲望之间的关系才能调理得恰到好处。如此,才会有人际关系的统一和谐、宁静安适,换句话说,一切矛盾、烦恼、忧愁、压抑、暗淡,才会瓦解冰释,不再侵扰我们。

当前:第1/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