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枭雄》第3/198页


1136宋高宗绍兴六年,金熙宗天会十四年[旱]宋夔、潼、成都郡县及湖南衡州皆旱;三月,蠲旱伤州县民积欠钱帛租税,宽四川灾伤州县户贴钱之半。[水]冬,宋饶州雨水坏城四百余丈。[疫]宋四川疫。[饥]宋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夏,宋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瑾枕藉。
1137宋高宗绍兴七年,金熙宗天会十五年[旱]春,宋旱七十余日。六月,宋又旱,江南尤甚;癸未,以久旱,命中外臣庶实封言事。[霜]二月庚申,宋霜杀桑稼。[疫]七月,宋以建康疫盛,遣医巡视贫民,给银葬其死者。[地震)七月丙戌夜,金京师地震。[饥]夏,宋钦、廉、邕州饥。闰十月己丑,宋蠲江东路月椿钱万缗,发米二万石,赈京西、湖北饥民。
1138宋高宗绍兴八年,金熙宗天眷元年[水)三月,宋积雨至于四月,伤蚕、麦、害稼。七月丁酉,金按山浒可溢,坏庐舍,民多溺死。
1139宋高宗绍兴九年,金熙宗天眷二年[旱]六月,宋旱六十余日。[雹]二月甲戌,宋雨雹伤麦。[饥]宋江东西、浙东饥,米斗于千钱;饶州尤甚。
1140宋高宗绍兴十年,金熙宗天眷三年[旱]六月,金大旱。[地震]十二月丁丑,金地震。[饥]宋浙东、江西荐饥,人食草木。
1141宋高宗绍兴十一年,金熙宗皇统元年[旱]七月,宋旱。七月,金亦旱。[蝗]秋,金蝗。[饥)宋京西、淮南饥。
1142宋高宗绍兴十二年,金熙宗皇统二年[旱]三月,宋旱六十余日。秋,宋京西、淮东旱。十二月,宋陕西旱,五谷焦枯,泾、渭、灞、涯皆竭。时,秦民以饥离散,壮者为北人所买,郡邑遂空。[蝗]七月,金北京广宁府蝗。[饥]二月,金熙河路饥;甲戌,赈熙河路。
1143宋高宗绍兴十三年,金熙宗皇统三年[旱、饥]三月,金陕西旱。饥,诏许富民人粟补官。[雹]二月,宋雨雹伤麦。七月,宋雹害稼。
1144宋高宗绍兴十四年,金熙宗皇统四年[水]五月丙寅,宋婺州水。乙丑,兰溪县水浸县市,死者万余人。是月,宋严、信、衢、建四州水。[地震]十月甲辰,金以河朔诸郡地震,诏复百姓一年;其压死无人收葬者,官为歙藏之。[饥]金陕西蒲、解、汝、蔡等处因岁饥流民典雇为奴婢者,官给绢赎为良,放还其乡。
1146宋宗高宗绍兴十六年,金熙宗皇统六年[旱]时,宋广东久旱。[水]宋潼州府东、南江溢,水人城,浸民庐。[疫)夏,宋行都疫。[鼠]宋靖远、翁源、真阳三县鼠食稼,千万为群……自夏徂秋,为患数月方息,岁以为饥。
1148宋高宗绍兴十八安,金熙宗皇统八年[旱]宋浙东西旱;绍兴府大旱。是夏,宋准南、江东旱。[水]八月,宋绍兴府、明、婺州水。[饥]冬,宋浙东、江、淮郡国多饥,绍兴尤甚。民之仰哺于官者二十八万六千人,不给,乃食糟糠、草木,殍死殆半。十二月,宋赈明、越、秀、润、徽、婺、饶、信诸州流民;丙寅,借给被灾农民春耕费。


鸦片(转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罂粟的功用,形态及其制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描述。当时鸦片以“阿芙蓉”为正名,收入新增药品之列。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之精气”。“俗人房中术用之。京师售一粒金丹,云通治百病。”公元1403年人们开始掌握鸦片的提取和制作方法,有鸦片制剂“古拉水”行销于市。明朝末年,已有人吸食鸦片,此时医疗上已过用。清代时吸食鸦片已成恶习,在朝野发展成灾。乾隆年间,药物学家赵学敏在他的《本草纲目拾遗》中描述古拉水为“水色如酱油,以火燃之如烧酒有焰者真,其性大热,乃房中药也”。对鸦片的药用价值归纳为“主治胃病神速”。“价值千金,手蘸少许吸入鼻中,能骤长精神”。而对其吸毒之害以及吸毒方式、毒品来源等有较详尽的描述,共用了300余字。可见此时对鸦片的危害已有了警惕。这也是我国关于鸦片被作为毒品近用的科学论述。
吸食鸦片的基本工具有烟签、烟灯和烟枪等,一般是将生鸦片用锅在文火上熬成可以用烟签挑起来的膏状物,即熟鸦片,再通过烟枪吸进呼吸道。鸦片也可以直接吞服,但吞服起效时间较迟,其效应不那么强烈,但维持时间较长。吸食鸦片的方法较多,用具亦不少,吸食起来不太方便,其效应较为温和,但吸食鸦片并没有就此而淘汰。当吸毒者经济拮据无法购买其它较贵的毒品时,罂粟能自己种植,自己加工鸦片,也就只能用它过瘾了。用他们的话讲“自种鸦片吸比吸纸烟红塔山还便宜”。
另外,有些吸食鸦片已成瘾癖的中老年人,他们不会再吸食其它毒品。初次吸食鸦片,并不都是有快乐感,相反还有难受的感觉,例如恶心呕吐、头昏、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视物模糊,甚至有焦虑等,但此种难受感经几次吸食后逐渐出现了欣快感,或者两者并存,如此反复后,鸦片的依赖性已经产生了。一旦不再服用,便出现了使人更加难受的戒断症状。
~~~~~~~~~~~~~
被几个朋友拉着玩魔兽呢,没时间码字,给大家传点相关看吧,以后会写鸦片的。


欧洲爵位制(转载)
爵位是欧洲封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英国的诗人拜伦的伯父是世袭贵族,他去世后,侄子拜伦获得了世袭的爵位。《威尼斯商人》中的少年男爵福根勃琪也属于这一类。
西方爵位的由来
公爵(Duke):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Marquess):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爵之上。
伯爵(Earl):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Baron):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封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
英国正统爵位的来历
在英国5级贵族中,伯爵出现最早。个别学者认为伯爵爵位来自欧洲大陆,至迟在公元900年的法国,伯爵已成为公爵的封臣。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英国伯爵(Earl)与法国伯爵(Count)并无继承或连带关系;而且英国伯爵称号是5种贵族称号中惟一的英文词,是由古英语eorl转化而来;大约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后期,因王权不够强大,英格兰广大地区曾划为几个较大的伯爵管辖区(greatearldom)。而伯爵爵位却是在11世纪初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格兰的。11―12世纪中叶之前的伯爵多是镇守一方的诸侯。他们大多是一人治理数郡,所以又被称为‘;方伯‘;。诺曼大公威廉侵人英国后,担心他们权势过重,危及王权和国家统一,遂将方伯权力加以分割,移交给他的亲信,每个伯爵的辖区仅限一郡,与国王有着极其明确的封君封臣关系,伯爵倘敢兴兵作乱便会被王军镇压,或受其他贵族制裁。伯爵职权名号可由后代继承,但会因为有的伯爵缺少继承人而使总数有减无增。斯蒂芬在位时,破格加封格奥弗雷・;德・;曼维尔为艾塞克斯伯爵。14世纪以来,伯爵数目攀升。1307年计有9名。1327年爱德华三世即位时仅余6名,10年后增至12名;爱德华在位晚期增至14名。14世纪20年代之前,伯爵作为高级贵族,是男爵的‘;天然领导人‘;,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管理责任。但在1327年政治危机[指爱德华三世废黜其母法国伊沙贝拉公主的摄政,登极亲政时,伯爵曾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政治群体独立行动,与男爵们的‘;距离感‘;突然产生。1328年由亨利三世增封玛奇伯爵领地之后,伯爵不必行使地方管理的职责。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深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以表明爵位级别,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而国王则称伯爵为其‘;真正可信可爱的伙伴。
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已有男爵一词(Baron),但无男爵爵位,而且词义不够确定。似有‘;自由者‘;或‘;国王的臣仆‘;之意,但无尊贵的含义。英国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切、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普通男爵不分伯仲。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一词长期作为贵族的集合名词使用。11-14世纪,男爵的封号和封地可通过血缘和婚姻关系传递,但不得随意出售和转让,历代国王也不随意增加或褫夺贵族封号。1387年,理查德二世首次增补男爵爵位,比奥查姆波・;德・;豪尔特被封为基德敏斯特男爵。以后数百年至今,居于5级贵族之末的男爵始终人数最多。
在正式场合,男爵穿着与伯爵同样的外套,帽子上镶有两条貂皮,冠冕上有一浅色银圈,饰有6个银球。
依次出现的是公爵(Duke)。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大陆的公爵称号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以后因重大政治变化而中断。几百年后,公爵爵位又见于德国。大约在公元970年,德国皇帝奥托一世初设公爵爵位。不久法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建立了公国(duchy;大公国,Archduchy)。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Archduke)有所不同。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很晚。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该王储16岁参加百年战争,锋芒显露;1355年前往法国指挥作战,军功卓著。父王对他赏赐有加,使太子身兼多种称号,如1343年封为威尔士亲王,1362年加封为阿基坦公爵。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后多年里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亲均不许称王,最高可获公爵爵位。随后,爱德华三世及其继承人又先后建立了兰开斯特公国(1351年)、克拉伦斯公国(1362年)、约克公国和格洛斯特公国(1385)、赫里福德公国(1397)、贝特福德公国(1413)和萨默塞特公国(1443)等。这些公国的领有人都是王室宗亲,他们得到高级爵位后,在贵族中鹤立鸡群,威势不凡,为以后争夺王权、扰乱朝纲、制造战乱埋下了隐患。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行政界政务家即使任职多年,政绩昭著,也难获此殊荣。在正规场合公爵也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国王则称公爵为‘;我们真正可信和最为敬爱的伙伴。
再看侯爵(Marquess,也做Marquis)。就词源而言,它是由德文Markgraf[堡侯;边疆殖民地总督;伯爵]演变而来。侯爵原意与‘;方伯‘;词义相近,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在英格兰,拉丁语‘;侯爵‘;一词最初指威尔士边疆的领主。那时只说明他们领地的位置靠近边界,并不说明其地位高于伯爵。1385年涵义变化,第9代牛津伯爵罗伯特・;德・;维尔被封为都柏林侯爵。1397年,萨默塞特伯爵约翰被封为多西特侯爵和萨默塞特侯爵。侯爵的地位和尊荣程度不甚明确,大约在公爵和伯爵之间,一段时期内不被看重。亨利六世在位期间,约翰・;德・;比奥福特被国王免去侯爵爵位,下院为此向国王请愿,要求恢复比奥福特的爵位。但他本人却反对乞求国王,并说:‘;侯爵乃是一个新的荣誉称号,完全不为先人所知。所以,应对此冷漠视之,并不认为接受它是明智之举。‘;到了15世纪,这级爵号稳定地保持了它在贵族爵位中的第二级地位以后,才被贵族们所看重。与其他4个等级的贵族相比,侯爵的数目一向最少。
在重大场合,候爵也穿红色丝绒外套,帽子上镶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装一银环,带有四片金叶和四个银球。国王对他的称呼一如对待公爵。
上院贵族中数子爵资格最浅。子爵称号(Viscount)源于法国,原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时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在英国,1440年比奥芒特的约翰被封为子爵,位居所有男爵之上。子爵帽子上有两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银环,饰有6个银球。
直到此时,英国5级大贵族方完备成形,成为相对固定的贵族等级制。


梁山篇


第01章 初返水浒
  华东沙漠是二十一世纪后期形成的′然那时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科技也大有提高,但人类对沙漠还是有些无能为力.直到二十二世纪初,华东沙漠也仍旧以每年数公里的速度扩张着。不得不说,在浩瀚的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能主动去适应它。
  几只沙蝎拼命的往土里钻着,躲避着天空高悬的烈日。耐旱的仙人掌也已枯萎,沙子似乎都被晒的化做了晶体,格外晃眼。沙漠中少有的生命迹象在烈日的炎威下逐渐消逝着。
  烈日正欣赏他的杰作时,突然天边飞来几架小型飞机,到的沙漠边缘便分散开闯进了这个生命的禁区。烈日见有人胆敢挑衅自己的威严,不由更加努力的散发出自己火的力量。
  飞机冲入沙漠中心后,便开始降低飞行高度。如果此时有人在下面,会看见机翼上都爬着几个人。
  接着超人的电影便在这沙漠悄悄上演了,距离地面还有几十米时,一个黑影便从机翼纵身而下。在空中时而翻着跟头,时而成大字型,动作优美的仿佛杂技演员。如果是在剧院,相信不论多高的票价,都会座无虚席。
  那人跳下后,飞机也并不停留,仍旧向里闯去。
  张扬临落地一个鹞子翻身,便深深的站在沙漠里。抬头见飞机已经飞出视线,小声的咒骂了一句。从沙子里跳出来,放眼望去,四周除了黄沙,便是几株已经枯萎的发黄的仙人掌。
  张扬咒骂着那些变态的教官,开始用手快速的挖着滚烫的沙子。
  自从自己接受基因改造后,他们便不把自己当人看了。
  先是地狱般的的体力训练,使得已经基本接近超人的他们都畏惧十分。
  接着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其实就是让他们熟记国家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对于常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那每朝每代的史书合起来真的是汗牛充栋,好在他们经过基因改造,脑域得到很大开发,也都完成了任务。
  好不容易熬过那段惨无人道的日子,接着开始的居然是更加黑暗的心理训练。即使他们都经过了改造,但训练结束后也有近一半战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幸存的战士还需要在沙漠独自呆上一个月才能成为合格的超人战士。
  片刻间张扬便徒手挖好一个足够自己容身的沙坑,接着张扬便躺进了坑里,双掌猛击一下两边。沙子顿时倾泻而下,瞬间便把他埋到了底下。沙漠也又恢复了死寂。张扬也逼迫自己进入龟息状态。
  午夜,白天还仿佛就要融化成火海的沙漠,却又变成了冰冷的世界。
  伴随着一蓬黄沙,张扬从地下一跃而起,骂道:“真不是人呆的地方,险些憋死我。好在没被太阳晒成干尸体。”
  骂完,便向远处一个数米的仙人掌走去。那个仙人掌呈柱形,高三米多,巍然屹立,甚为壮观。由于今年干旱少雨,茎已经枯萎,只有锐利的尖刺还闪着一丝乌光。
  张扬小心的拔了几棵刺,便挖开它的外部,一直挖到中心才看到一丝柔嫩多汁的茎肉。这在沙漠可是上等美食了,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张扬吃了一些后,为了搭配营养,又挖了几个蝎子生吞。在沙漠溜达了半夜,看太阳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便又开始挖坑潜伏。
  一连几日,张扬都如此度过,只是视线内的仙人掌也被他吃光了。
  这晚,张扬正躺在沙丘上赏月时,头顶突然出现一道裂缝,张扬还未来得及思考,便觉眼前一亮,已经到了一个森林里,时间也变成了白天。

当前:第3/19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