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子》第49/467页


  “其实除了先秦,其他诸国也都有过变法,或早或晚,但却唯独秦国成功,陛下可知其中缘由?”贾诩微笑道。
  “商鞅之才,孝公之胆魄。”刘协答道,若无秦孝公识人之明以及敢于放权给商鞅,并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商鞅变法,恐怕商鞅也未必能成功。
  “此乃其一。”贾诩摇了摇头,笑道。
  “那不知先生觉得,还有何缘由?”刘协疑惑道。
  “富甲天下之财,秦国二十万将士的支持。”贾诩徐徐解释道:“变法不止是推行法治,说易而行难,一套法治要想真正推行起来,其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若无富甲天下之财富,如何推行?”
  “至于二十万将士支持,当不难理解,若无这等强硬的势力支持,无权无势,如何能够推行变法?”
  “此番诛灭李郭,也曾缴获大批财物、钱粮,或许不足,但若能打开局面,钱粮当不是问题,而且如今三军也尽入朕掌控。”刘协皱眉道。
  “陛下只是初掌三军。”贾诩摇头道:“这些西凉将士自董卓以来,已经养成桀骜不驯之狼性,陛下此番虽然以雷霆手段,诛灭李郭,再以怀柔之策,收拢军心,又以平衡之策,令诸军相互掣肘,可谓恩威并施,的确高明,三军将士虽然心服,但却非不可动摇,臣以为,此时西凉诸军虽降,然狼性犹在。”
  “而那先秦将士,却能为国誓死尽忠,孝公一言,可搬山逐日,而西凉诸军,以臣观之,效忠之心却是淡薄。”
  最后,贾诩深吸了一口气:“是以,臣以为,当今局势,当以稳为主,可适当震慑世家,但若强行推行法治,只会令陛下与世家反目,于关中民生不但无益,反而会令生灵涂炭。”
  刘协听得冷汗直冒,虽心有不服,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如今自己初掌大权,地位却还未真正稳固,而满朝文武,军中诸将,真正能够算作心腹之人的,除了李儒贾诩之外,恐怕也只有一个徐晃、樊稠二人可以死心塌地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除此之外,刘协才愕然发现,自己竟然无人可真正放心。
  “唿~”
  良久,刘协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向贾诩深深一拜,沉声道:“朕这些时日,却是被之前的胜利蒙蔽了心智,若非先生提点,朕这好不容易恢复的些许气数,却要被朕亲自葬送了。”
  刘协之前的想法,并没有错,错的却是刘协想要将十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要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解决。
  隋炀帝是如何亡国的?开运河,兴科举,三征高丽,以后世的观点来看的话,每一件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民之举。
  然而,步子迈得太大,最终却是令原本兴盛的隋朝彻底分崩离析,走向了亡国的深渊,而刘协现在的想法,和做法,跟隋炀帝,虽然有些区别,但在意义上,真的很相似。
  贾诩连忙扶起刘协,心中却是苦笑,这番做法,与自己明哲保身的准则相悖,只是他实不忍刚刚有了几分起色的汉室江山,因此而彻底走向败亡,其实在之前,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若刘协听他劝谏便罢,若刘协一意孤行的话,那他会继续选择明哲保身,等待时变。
  如今看来,眼前这位陛下虽然谋略还显不足,但大局观却颇有见地,最重要的是能听人言,而且有着辨别是非的眼力,也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变错误的果断,假以时日,或许大汉真的能在他手中重振。
  “却不知,朕如今该如何做?”刘协顺势而起,认真的看向贾诩道。
  “陛下所行之事,并无错,甚至堪称利在千秋,然如今陛下势单力薄,这些事情,当缓图之,如今陛下一来,当先寻由头震慑世家,二来可以积蓄实力,兴民生,拢军心,同时可暗中积蓄人才,待到时机成熟之时,这些事情,便可水到渠成。”贾诩微笑道。
  “今日听先生一席话,当真胜读十年书!”刘协也笑了。
  贾诩正要再谦虚几句,却听殿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卫忠的呵斥,不一会儿,卫忠神色凝重的走进大殿,向刘协躬身一拜道:“陛下,边关急报。”


第八十一章 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刘协微微皱眉,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点头道:“快让他进来。”
  “喏!”
  很快,卫忠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将士进来,见到刘协,连忙单膝跪倒在地,躬身道:“参见陛下。”
  “卫忠,去给这位将士拿碗水来。”刘协伸手虚扶,看了眼将士干裂的嘴唇,扭头对卫忠道。
  “谢陛下。”那将士闻言,心中却是一暖,连忙再度拜谢道。
  “不必多礼了,究竟发生了何事?”刘协看着将士道。
  那将士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恭敬地递给刘协,又退后几步道:“前日张绣将军带人巡视郡县之时,发现不少村庄惨遭屠戮,老幼妇孺,无人幸免,根据推测,当是河套一代的匈奴人南下,而且根据留下来的痕迹,数量甚众,恐不下数万。”
  “什么?”刘协面色一变,皱眉道:“为何没有拦住?”
  “陛下恕罪。”将士苦笑道:“我军如今分为两部,皆屯兵于渭南一带,防备马腾、韩遂,东部防线空虚,更未想到那胡人会突然出现,此前未有过任何动静,是以未能及时察觉。”
  此事卫忠已经端了一碗水上来,递给了那将士,刘协看着手中的羊皮纸,点头道:“此事朕已知晓,你先下去休息。”
  “喏!卑职告退。”那将士连忙躬身告退。
  “这直道是何地?”看着那将士离开,刘协才皱眉看向贾诩道。
  “此乃先秦为御匈奴所建。”贾诩叹了口气,沉声道:“南起云阳,北至九原郡,绵延千里,乃军事要道,骑兵疾行,十日便可抵达关中,只是自光武之后,此道被废,却不知这匈奴人是如何寻到的?”
  “既然有路,总能发现。”刘协叹了口气,摇头道:“看来并非是马腾韩遂与之勾连。”
  要事这些匈奴人跟马腾、韩遂勾结起来一起南下的话,刘协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贾诩也微笑着摇头道:“那韩遂暂且不论,马寿成却是自诩伏波之后,对异族十分强硬,断不可能与之勾连。”
  刘协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面令牌交给卫忠道:“你持朕虎符,速去军中,将此事告知军中将领,加强防御,另,立刻派人出城,招徐晃、樊稠回朝,不得有误!”
  “喏!”卫忠连忙接了虎符,小跑着离开。
  “只希望来得及吧。”看着卫忠离开,刘协叹了口气,如今朝中可堪一用的大将都已经被派出去,朱隽、皇甫嵩、张济、张绣在北地布防,防备马腾、韩遂,而徐晃、樊稠正在领兵收服各地兵马,这长安城中,兵不过两万,能用的将领,也只有一个方盛可用,这个时候,如果匈奴人突然杀到,刘协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匈奴人荼毒民生了,这绝不是刘协愿意看到的。
  “陛下,若无要事,臣当先行告退。”贾诩犹豫了一番,最终微微躬身,却没再说。
  “先生慢走,朕且送送先生。”刘协强笑道。
  “不敢,人多眼杂,还请陛下留步。”贾诩连忙摆手道。
  “嗯,也好,先生之言,朕已经铭记于心。”刘协点头道。
  “臣告退。”贾诩躬身一礼,退出承明殿。
  离开承明殿之后,贾诩重新戴上了斗篷,将自己隐于斗篷之中,眉头才渐渐皱起,之前,他是想要提醒刘协,这匈奴人突然南下,恐怕跟世家脱不开关系,那直道荒废两百余年,若无人指引,莫说匈奴人,便是汉人中,也难有找到的。
  但这件事情说起来,世家也并非出于什么歹心,而是为了借匈奴之力扳倒李傕、郭汜,恐怕那些世家众人,也没想到刘协能够单靠自己的力量诛灭李傕、郭汜二贼,如今匈奴人来了,那些世家恐怕也不愿意,只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今匈奴人入境,怕是这些世家中人,也没了办法。
  出了皇宫,贾诩才轻叹一声,这大汉天下,还真是风雨飘摇,先有董卓,后有王允、李傕、郭汜,如今陛下好不容易重掌大权,眼看便要励精图治,中兴有望,却又遇到匈奴来犯,却不知陛下能否过此一劫。
  贾诩很清楚,就算匈奴人攻不破长安城,若让匈奴人荼毒三辅,那这三辅之地,恐怕也得废了。
  不说刘协、贾诩皆在为匈奴之事烦忧,另一边,蔡琰回到家中,看着这居住了数年的府邸,心中说不出的感慨,当初这府邸还是董卓所赠,只是一晃眼,却已经物是人非。
  陛下虽然年幼,却颇为沉稳有度,日后这大汉或许真的中兴有望,只可惜,父亲却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脑海中想着父亲的音容笑貌,蔡琰心中,不禁泛起一股难言的酸涩。
  “昭姬姐姐,你真的要走吗?”正在蔡琰感叹之时,耳畔突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原来是灵雎妹妹。”蔡琰扭头看去,却是一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娥眉杏目,带着一丝丝女儿家没有的英气,年纪虽幼,却已经有了几分风情,不禁莞尔道。
  此女名唤吕灵雎,这个名字倒没什么特别,但若要说道她父亲,这天下却是无人不知,乃是当初名震天下的第一武将,吕布,吕奉先。
  原本以双方的家世,恐怕是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不过说起来,也是缘分,虽然家传不同,但对于这个灵雎妹妹,蔡琰却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当初蔡邕被杀,王允甚至想要诛连,却正是灵雎相助,让吕布出面,加上群臣反对,才总算是让王允息了这份念头,也从那时起,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几乎是无话不谈,甚至许多时候,吕灵雎干脆就住在蔡琰这边,听她弹琴讲学。
  “是啊,要走了。”蔡琰点了点头,看向这位相处了不少时日的小妹妹,微笑道:“要不灵雎随我一同回乡如何?”
  吕灵雎一双大大的杏目之中,闪过一抹意动,随即连忙摇了摇头:“阿娘不会同意的。”
  蔡琰微微一笑,这话自然是戏言,也只有这小丫头,才会当真。
  “昭姬姐姐,你刚刚入宫是去见了皇帝?”吕灵雎一脸好奇的看向蔡琰:“那皇帝究竟长着什么样子?”
  “陛下乃一国之君,灵雎不可无礼。”蔡琰面色一肃,认真的看向吕灵雎道。
  这长安之地,如今已经恢复了皇权,日后没了自己在身边,她真怕这小丫头乱说话招来了祸事,如今吕布远走关东,可没人护得了她们。
  “好。”见蔡琰以从未有过的严肃目光看着自己,吕灵雎小嘴一扁,有些委屈的道。
  看她这副模样,蔡琰不禁莞尔一笑,那股严肃的气质瞬间荡然无存,微笑道:“陛下英明儒雅,是位很不错的男子呢,而且与灵雎年纪相当,说不得,日后灵雎入宫,去做个妃子,也是极好的。”
  “才不要,听说宫里的规矩可多了。”吕灵雎连忙摇头,娇憨道。

当前:第49/4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