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之辅佐刘备》第34/37页


  众人一听,皆是震惊,见韩飞的计谋如此的厉害。张飞更是夸张的说道:“三哥,你这哪是让敌兵打败呀!简直是要他们的命呀!就你这打法,一百万军队也成了炮灰了。”
  “四弟什么乱七八糟的,刚教了你几句零碎话,就会在我面前卖弄了,行了去组织军队吧!”
  次日,华雄引飞骑军三千列阵在黄巾余孽的大营前,连番叫骂叫管亥出阵迎敌。黄巾余孽大营,喽啰回报,平原国官军骁骑都尉华雄在营外叫阵。管亥闻听大怒,命人点齐五千人马,出营交战。
  自何仪在济南国被刘备军击败,在颍川汝南一带,招募了山野草寇数万,与管亥的青州人马合兵一处,势力强大,已是黄巾势力强大的一支。
  自中平年间以后,黄巾主力虽然被平定,但在地方的黄巾余孽的残余势力在不同的时间里也是分别集结了数万,以及数十万众,这一支人马有十五万众,是整个黄巾余孽的队伍里是最强大的势力。另外,就是后来在青州的另一支被曹操收复的黄巾军民三十万。
  我们单说,华雄与赵云在黄巾余孽营寨前大骂挑战,管亥率领五千喽啰前来迎战。华雄、赵云见管亥领兵出营,命令部队向后退数十步,以作迂回之地,并按锥形之阵迎敌。管亥自昨日与华雄大战五十回合,知道华雄是个高手便小心应对。
  “华雄,昨日与你未见胜负,今日可敢与我再战否?”
  “哈哈哈哈,你这厮算是有胆量的,看刀。”
  刀对刀,马对马,刀锋并举,马啸长鸣。二人单挑式对抗开始,华雄单刀直入,力劈华山,天狼啄日,刀沉力猛,双刀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阵阵不绝于耳。
  管亥也是迎锋相对,泰山压顶不弯腰,二人大战六十回合仍然不分胜负,华雄突然想起自己曾与关羽对抗时关羽所使出的一招,自己与管亥又战了五个会合,虚砍一刀拨马向自己的队伍中跑去。
  华雄的虚砍一刀,让管亥起了疑心,当下尾随而至,待管亥追到离华雄马尾只有寸步之遥时,华雄回身一刀,砍向管亥的劲部。管亥大惊,急忙向后仰身,躲过华雄的致命一刀。待管亥起身时,华雄一刀长河背下,刀锋直下砍向管亥,管亥一提刀向上顶住华雄的鬼刃刀。
  二人又战十五回合仍然不分胜负,此时就见天空一支响箭腾空而起,窜入云霄。黄巾余孽尚不知是何事情,就见赵云率领前军的骑兵部队已经冲向黄巾余孽的营寨。管亥见赵云率领万余骑兵冲向自己的营寨,撇了华雄就回本营寨而去。但华雄紧跟不舍,与管亥相互缠斗。
  关羽、张飞也再同一时间率领刀兵、枪兵攻入黄巾余孽的后寨营门,前方骑兵迅速冲击,在赵云、华雄的指挥下不断的进攻着管亥、何仪的部队,他们两个人则是被自家的军队冲的七零八落,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管亥见对方攻势勇猛,骑兵又精通奔袭齐射,在不断的进攻中自己的军队全部成了靶子,他当下集结了数千名精锐的重甲步兵,刀盾、长枪、长戈兵种制式五花八门。管亥方要组织反突击,被赵云的骑兵部队与华雄的飞骑军的奔袭齐射一阵射击,大半的黄巾余孽成了刺猬。
  何仪正在惊慌之际,让他想起来在济南国的一战,他大声的对管亥说道:“管头领,快撤,这是当年在济南国遭遇的刘备军的神武营的兵马,我军目前之战力无法与之相比,快撤。”
  管亥一听心想:“怎么会是刘备的军队,这支军队不就是在中牟县、荥阳、虎牢关,连战连胜的刘备军嘛!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厉害。就连华雄都被他们收降了。大事不好,还是且战且退。”
  管亥、何仪二人领兵马且战且退,面对神武营骑兵、飞骑军的快速推进,他们只有用人海战术来拖住骑兵,自己率领精锐向后撤。他们正在撤退时,就听见后军喊声震天,杀声不断。突然,见空中飞起了几个黄巾喽啰的尸体,不用说肯定是张飞一矛一个将他们撅上了天。
  而关羽则是,青龙刀下索命非常,黄巾余孽见对方攻势凶猛,战术奇特,步兵结阵厮杀,丝毫无混乱的迹象,纷纷弃械投降。结果,前后一堵黄巾余孽退无可退可,有许多的喽啰在作困兽之斗。
  此时,全军将士一齐喊出:“降者免死,顽抗者一个不留。”一时之间,黄巾余孽就像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往左右两翼逃窜,不想骑兵已经迂回而至,许多逃窜的黄巾余孽喽啰被砍成了肉粽子,管亥、何仪见自己的十余万军队就在顷刻之间一哄而散,成了刘备军的练靶场,后方的步兵更是厉害,结阵厮杀不说还将冲过来的喽啰一个个的拉到阵型里一一受降或处死,很多的喽啰士兵都像见了鬼似的恐惧。
  黄巾余孽大部随着管亥、何仪四散逃窜,在离乐陵的二十里处,又遭到韩飞所率领的弓弩箭阵的阻击,死伤无数,黄巾余孽丢下无数的粮草辎重,许多的喽啰与小头领也成了箭阵下的刺猬与草靶。最后,骑兵、弓弩骑兵、合兵一处追击黄巾余孽百余里大获全胜。
  自此,黄巾余孽的地方势力已经是不能够在有什么较大的动作,充其量也就是小打小闹。这一战让韩飞后悔的是将管亥这个家伙放跑了,没有将他生擒活捉。成为韩飞在运筹的谋划里唯一的缺陷,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防卫平原国北部重镇的乐陵关,韩飞特命人在乐陵关依山傍水的情况下将它的城防与护城河加高与拓宽,在护城河的山涧脚上挖了一个暗道,在乐陵关的关前设置了一个重要的关卡营,与乐陵关互为犄角,敌人若是攻打乐陵关则关卡营的将士可与之首尾相顾,前后一起进攻。若是敌人进攻关卡营,派兵挡住乐陵关的救应,则乐陵关从暗道出发偷袭敌军,关上的守军则用远程的弓弩还击围点打援的敌军部队。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这个处于平原而又依山傍水的南北要塞固若金汤,众人见韩飞的计策越来越诡秘,觉得他好像是一个未雨绸缪、千思百屡的一个智者。关羽对韩飞则是佩服、尊重,张飞则是崇拜、敬仰,赵云则是心悦诚服,华雄则是听之任之。至于刘备则是尊重、倚靠、信任的一个兄弟、朋友、君臣。
  时间到了汉初平四年,北海国,北海太守孔融正在与麾下文武,谈天说地,尽谈天下事,就听见城外杀声震天,哭喊之声不绝于耳。孔融正端着酒盏方要饮酒,背着喊杀声已经吓得酒盏落地,他急忙命人前去查探。
  不多时,吏从回报:“城外有数万名头裹黄巾、手持五花八门兵器的喽啰,他们要孔大人您将城池献出,粮草辎重全部归他们。否则,就破城屠杀。”
  孔融一听,吓得不知所措。对众宾客说道:“黄巾余孽在青徐两州历来是祸乱不断,谁想今日竟然来到北海城下。不知众人有何高见,尽可讲来。”
  众宾客闻听黄巾余孽兵临城下,纷纷一筹莫展,有一个年轻的文士起身说道:“孔北海,在下有一计可解北海之祸。”
  “哦!正平(祢衡的字)有何妙计不妨直言。”孔融说道。
  “平原相刘备麾下兵强马壮,将帅人才极多,何不请人连夜发书告急。”
  “只是如今北海四面被围,城内未有其勇猛将领冲出城去求援呀!”
  众人正在惊慌之际,就听见小校大气喘喘的来报:“报,大人,城外有一个年轻将领,正在黄巾余孽的军营中往来冲突,黄巾余孽的士兵多有被其杀死者。此人单枪匹马如无无人之境,看来是一员勇猛之将。”
  “哦!快随我上城上看看,快。”
  孔融与众幕僚来到城头之上,就见城外的黄巾余孽营寨连绵不绝,城外的黄巾余孽的喽啰虽有数万之众却营寨摆的像十几万人的架势,看上去还真的有些气势汹汹的。
  众人见黄巾余孽的营垒中有一个年轻人单枪匹马往来冲突,所到之处黄巾余孽喽啰是成片的倒地,那个年轻的小将一杆铁枪若舞梅花,枪挑直线,处处索命咽喉。冲到营寨门前,敌军弓箭手要射死这个年轻小将。就见他不慌不忙搭弓拉箭,一箭射向指挥弓箭手的黄巾喽啰的小头领,箭支飞出应声而倒。就见黄巾余孽的弓箭手一各个的中箭倒地,他的箭无虚发,快如流星四溅,宛如落月长弓箭流星。
  就见他冲到北海城的城门前,他大声喊道:“快开城门,我是来支援孔北海的。”
  此时,孔融在城上见这个年轻小将如此的勇猛,就说道:“你是何人,为何来援救北海。”
  “我乃东莱太史慈也,奉家母命来支援孔北海的,快开城门。”
  “你可是迁居到北海城三十里的太史老夫人家的太史慈。”
  “正是在下,请孔北海快快开门。”说完,回身连杀数名赶上前来围攻他的黄巾喽啰。黄巾余孽见这员年轻小将如此的骁勇,又连番的杀死自己一方的伙伴,纷纷被其威势震住而被迫后退。
  城楼上北海城的守城将士不断的向黄巾余孽还击,太史慈得以进城。北海国府衙内,孔融见太史慈如此的雄壮威武,便知道不是什么奸细。他语气温和的说道:“令堂一向可好?”
  “蒙大人多多照料,家母近来身体甚好。近闻黄巾余孽来犯北海,家母特命在下前来听候调遣。如大人有用的到子义之处,子义愿凭差遣。”
  “好,子义骁勇我北海国有救了,百姓也不会生灵涂炭了。”
  “大人,城外黄巾余孽围成攻打甚急,慈愿领精兵三千出城与敌一战,以报孔大人恩德。”
  “子义黄巾余孽声势浩大,不可鲁莽行事。我意乃是命一人驰书到平原国刘使君处求救告急,此人乃是汉室宗亲,不但手下兵强马壮,且手下文臣武将皆是世之奇才,天幸有子义前来助我,大事济矣!”
  “既如此,就请大人速速作书,慈即刻前往平原国刘使君处求援。”
  这一年平原国与附近几个郡国都相安无事,三州交界处也较为平安。平原相府衙,暗影斥候来报,黄巾余孽管亥部又再劫掠北海国,聚众五万余人,将北海团团围住。此时,刘备、韩飞、刘晔等人正在讨论在青州为何还有好几处黄巾余孽的作乱,各处都是纷纷告急,而只有平原国以及兖州、冀州与平原国相邻的几个郡没有黄巾骚乱的迹象。
  这一日,众人正在议事厅议事,城门吏来报:“禀主公,城外有一名年轻的将军从北海而来,他言道北海国被黄巾余孽管亥部团团围住,形势万分危急。此人驰书要见主公,未知主公是否要见。”
  “此人现在何处,命他进城”
  “此人现在在城门的瓮城外,末将马上命他进城。”
  不多时,城门吏引一名年轻的将军进入议事厅,此人一身纯铁铠甲,头戴铁兜樱,手持铁枪来到议事厅的中央。此人进入议事厅的那一刻起,也让韩飞同时想起曾经历史长河中,北海城在遭受黄巾余孽的进攻时,是太史慈来平原报的求援信,那这个人会不会是太史慈呢?
  “北海城有多少黄巾余孽在骚乱,孔北海处情况如何?你尽可一一说来。”刘备开口说道。
  “如今,黄巾余孽管亥率部兵围北海,北海城危在旦夕,孔北海差我前来发书告急,这是孔北海命在下呈上的告急文书,请使君过目。”
  刘备接过文书展开一看,又将他递给韩飞,韩飞看完之后,对刘备说道:“大哥,既孔北海有难,我等应当救援之。”
  “主公,既孔北海有告急文书在此,此事应大体不差,请主公尽快拨兵马前往北海救援,稍有迟疑孔北海必有大难呀!”刘晔说道。
  “好,传我将令,命神武营、步军立即待命,三千飞骑军立即在校场集结,云长、翼德、子龙、华将军速去整备兵马,文向你引暗影斥候营先行,将一切事务探查清楚,以备三军向导。子信为军师,子扬为长史,三军共起兵马两万人,我亲自挂帅驰援北海。”刘备立即传令道。
  “是,我等遵主公命。”
  “既使君出兵就应,小将愿为前部先锋与使君共破黄巾余孽,以报孔北海就家母之恩。”
  “哦!请问将军大名,备今日有幸结识一位年轻将领,实在是有幸。将军以孝为先,实在是难得,难得。”
  “在下太史慈见过使君,久闻使君仁德有幸瞻拜,不胜荣幸。”
  “太史将军客气了,刘备怎敢如此盛赞呀!”
  太史慈,果然是他,看来历史空间在有的时候还真的是很小。最终,还是在平原国遇见了太史慈,韩飞当听见是太史慈的那一刻,几乎高兴的要跳起来,自己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又想到此次兵围北海的是管亥,韩飞又再开始盘算着怎么走下一步。刘备、刘晔见韩飞如此的高兴,嘴乐的都快合不上了。刘晔见韩飞的表情,惊诧的问道:“子信,你没事吧!怎地如此高兴。”
  刘备见刘晔问韩飞,而韩飞神神秘密的却没有回答,刘备推了推韩飞说道:“三弟你没事吧!三弟···三弟。”
  “啊!大哥,噢!我没事,不过有件大事等大哥到了北海,将黄巾余孽击退,大哥便是一举两得!呵呵!”
  到底韩飞所说的一举两得的好事就是什么事情?他为什么又会这么的神神秘秘的,请看下一章筹划军机北海得将(上)





第二卷 群雄割据 第三十五章 筹划军机 北海得将(上)

当前:第34/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