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国际化的经济中》第28/39页



中国入世后我们的法律修改工作也提上了日程。中国目前正在加快修改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法律法规。

入世后急需修改的外贸法律法规规章有一百四十多件,准备废止的有五百七十多件。另外,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中国还将制定反倾销条例、反垄断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

中国法律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大陆现行法律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大体上是相通的。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确立了以市场为主体的法律的地位,建立了物权法律制度,完成了合同法律制度,确定了适度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对与世贸原则不一致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废止工作,将使中国的法律进一步贯彻国民待遇的原则,进一步实施公平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法律的透明度。

当然,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方面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尚未完成。

2.经济"入世"与法律"入世"

如果说"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那么,也给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首先,wto庞杂博深、灵活务实的体系包容了来自不同法域的法律理念、深厚的法律底蕴、较强的法律意识,因而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审视和思考诸多法律问题。因此,法律"入世",首先是法律观念、法律思维"入世"。

其次,wto确定的国民待遇、法制统一『性』和透明度原则,必然要求我们对现行法律运行机制进行全面、认真地透视,用wto的规则尺度检测现行法律的机制。我国市场主体、金融、证券、票据、贸易、知识产权及环保等多方面的法律尚存差距,例如,以"所有制定位"的全民、集体、个体、独资、三资等多种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wto的统一、平等的要求?

再次,wto向法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法律课题,诸如市场准入、保障条款、反倾销措施、争端解决机制、『政府』与企业的法律定位、非关税壁垒等,均要求不是停留干法理的简单移植,而是以精碎的理论把握其适用精要。法律"入世",要求法学家们沿着"法学阶梯"不断攀登,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发掘法学的真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矫正洞察法律问题的视角,校正法律价值的坐标,拨正法学研究的航向。

3.中国加紧修改外经贸法律法规

入世使中国外经贸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的修改引起了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外经贸部外贸司司长胡景岩表示,中国吸引外资今后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在商业、医疗、教育、金融、保险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其二,拓展新的投资方式,推动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促进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实现共同发展;其三,促进外资投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产品加工,新型电子原器件开发制造等科技项目;其四,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开发和创新技术,促进外商投资兴办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项目;此外,还要加强中外中小企业投资合作,发展出口创汇型项目,促进外商投资于机电产品、零部件产业等配套协作和出口创汇项目。

中国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所有对外贸易活动只执行已公布的法律法规及其它措施,这将是中国在管理经济方式上的一个重大改变。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将在指定的官方刊物上专门公布所有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任何世贸组织成员、企业及个人都能从该刊物上获得中国法律法规的最新进展。在有关外贸法律法规定出台之前,除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措施以外,别的措施都要请企业及各方面予以评论,以确保所颁布的规定符合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规则。建立企业咨询及投诉机制,将由中央『政府』设立法律咨询点,确保任何企业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在30天之内得到答复,最多不超过45天。此外,重要的法律法规必须在全国统一实施,中国也承诺建立一个公正的、独立于行政机构的司法审议体制,以确保法律仲裁的独立『性』。

4.中国将创造完备的法制环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认真履行对外承诺,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完备的法制环境。

其具体措施包括,中国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放宽货物贸易的市场准入,逐步推进服务贸易领域以及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



法律在国际化的经济中 第5章 反倾销战火正旺(1)

倾销作为出口商谋术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竞争地位的一种手段,由来已久。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西方有些国家利用反倾销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片面保护本国效率低下的工业。如何在阻止进口商利用倾销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和限制进口『政府』滥用反倾销措施片面保护本国民族工业之间,找出一个契合点,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们努力研究的问题。

一、揭开倾销的面纱

1.何谓倾销

倾销是一种价格差异,也就是用进口国价格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比较,如进口国价格低于出口国国内价格,则可认为是倾销。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将倾销定义为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

2.倾销的特征

倾销常被描绘成"自由竞争"的大敌,它威胁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

倾销(drmping)可分为国内倾销和国际倾销两大类。国内倾销,是指一国的推销商以低于同类商品的正常价格在国内销售其商品;而国际倾销则指一国的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同类产品在另一国内销售其商品。目前,被纳入国际法律调整的倾销是国际倾销。

倾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它是由出口商根据不同的市场,以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

第二,倾销的动机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只要对进口国某一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威胁或阻碍,就会招致反倾销措施的惩罚。

第三,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

第四,倾销往往给进口方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掠夺倾销扰『乱』了进口方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方经济以致命的打击。

二、反倾销国际规则

1.反倾销国际规则的制定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以专门条款调整倾销问题。gatt第6条规定:如果能够证明倾销正在或者有可能对相应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允许成员国运用"反倾销税"抵消倾销商品的倾销幅度。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缔约各方承认,用倾销方式把一国产品以低于该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入另一国的商业领域,凡对另一缔约方境内已有行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大大妨碍一国国内行业建立者,应予谴责;二是为了抵消或制止倾销,一个缔约方得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

当前:第28/3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