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宝小淘气》第30/94页
老酒鬼愤愤不平。
“哇噻!你别晓叨了,老酒鬼,这局戏有你一脚已经算不错了,有好多人想客串一下都排不进去,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在内,你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算了算了,就饶他这一遭吧!可是阿拉老夫得提出郑重警告,一定下不为例,否则就到卫生所去告他破坏形象的大罪!”
“哇噻!好啦!你有没完没完,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替你打一葫芦酒来给你消消气,别这么一付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死样子,来,笑一个!”
“要打酒快去吧!阿拉老夫也渴了。”
少年提着葫芦到老酒鬼栖身的山洞中打酒去啦!
老酒鬼依然在嘟哝着:“臭作者,死作者,臭死作者,阿拉老夫不过喜欢喝两杯而已,竟把阿拉老硬拉出来演这种受苦受难的角色,岂有此理,烂作者,屁作者,惹恼了阿拉老夫,劈面赏你一记‘老饕功’!”
等啊等,等得老酒鬼喉咙冒烟,才见少年手提大红酒葫芦东倒西歪的走出来,边走还边打酒呃呢!
“哇啦啦!臭小子,你又偷喝了阿拉老夫的酒啦?”
“哇噻!说什么偷,多难听,呢,我只是趁你不在时喝了半缸多一点而已,而且我也在墙上大书:喝酒者,我也,呃,五个大字明明白白,怎可算偷?”
“什么?你喝了阿拉老夫半缸酒?”
“哇噻,是……呃,半缸多一点,要不是不小心泼出了一点点,刚好凑满整缸……”
“哇哇啦!你唇然把阿拉老夫珍藏一缸二十四斤的酒,整整灌了一缸?哇哇啦!阿拉老夫要让贤了。”
“哇噻,别……别小气嘛,呃,等你把故事说完,赶明儿小子替你去找猴儿酒还你就是了,来来,别让读者久等了,快继续下去吧!”
“好好,阿拉老夫磨你不过,等阿拉老夫先喝两口润润喉,咕,唔?味道怎么不对?”
老酒鬼皱着眉头。
“哇噻,是……是这样的,我喝了半缸多一点后,呃,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又喝了半葫芦,呃,为了怕你骂我偷懒只装了半葫芦,呃,于是我加上半葫芦水。”
“你……你这臭小子,气死阿拉老夫!”
“哇噻!你……你千万不可死,呢,你死了我就没戏唱了,咱们一搭一挡才演得下去嘛!”
老酒鬼空自翻着白眼儿,吃瘪啦!
“罢了,罢了,谁叫阿拉老夫‘遇人不淑’,继续下去吧!阿拉老夫一直很困惑,按理说‘铁面慈航’一生为人正直,对村里面的人.更是宽厚仁慈爱护有加,有谁会昧着良心做这种引狼入室的内应呢?
除非这个人真是个狼心狗肺之徒,阿拉老夫虽然心有所疑,但是无证无据,不能入人罪,以免影响你探查的正确方向。
至于为何阿拉老夫肯定会有内应呢?
此是因为村中仅有三十几户人家,平日水乳交融亲如一家,但是食宿却是分开的,既然不是同桌吃饭,水井也不只一口,如果不是有内应,怎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全村的人,全部中毒?
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是外敌先借风使气体之毒,必然全村鸡犬无存,又何以有少数抵抗之声?
以此推论而可以断定,必定是极熟悉村中事务者,也是村中熟识之人,分别在各家不同的食物中下毒,才会造成少数未中毒的现象。
事后阿拉老夫对各家吃剩的残肴,加以检验,果然阿拉老夫的判断无误,是在不同的菜肴中下同样的毒。
下毒的人不但是村里的人,而且对每个家庭十分亲密熟悉,也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穿梭厨房灶间而不被所疑,在这种情况下,范围就缩小许多了。
等你下山后,再仔细探访,如果有了眉目,再来相互印证,不难水落石出。
至于你,你的名字单名叫凡……”
“哇噻,我的名字……呃,叫凡啊,笔划简单,一定是那个作者偷懒,呃,才会取这个又简单又好写的名字。”
“不要提那臭作者;”老酒鬼仍然气愤难平:“事实上是因为令祖是因为希望后代比他更强,所以才会给令尊取名‘超群’,可是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不但无法‘超群’,而且无法承继他的全部武学,因而心中颇为遗憾。
因此在你出世时,令祖再一次希望你能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所以替你取名为凡,是希望你能‘卓尔不凡’的意思。”
少年(现在开始正名为纪凡)连连点头,也不知是同意老酒色的话呢。还是酒醉在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