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之王者路》第171/251页


  现在,他们是不是已被送回了农场读书?
  因为户口的关系,知青家的孩子在城里上学是很困难的, 往往需要托人找关系才能入学。等到了初中毕业, 还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升学。
  而考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一般是户口在哪里,就要回到哪里去考学,否则就是作弊。跨地区即便考上了, 也不会被承认的。
  这个年代,户口一直是大家的命根子。
  看看连队里,那些家属们至今还没有正式落户,吃的都是高价粮。
  现在“巴扎”开放了,去换点大米、玉米面什么的,相对来说方便了很多。可价格却很高,比连队里的口粮至少要高两倍左右。
  那些从内地带家属来的职工,常常哭着装穷。
  其实,连队里都明白,那些家属一个二个都很能干,也很把家。家家户户都养着小鸡小鸭小兔子,喂着几只羊,甚至还有养猪的。
  一下子养这么多家畜,饲料是从哪里来的?
  还不是连队里偷着弄回来的?
  每年秋季,光是从地里捡来的稻子、豆子,就成麻袋地往家里背,足够吃一整年的。打米出来的稻糠,都能养猪了。
  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喊穷?
  说真的,论起干活来,那些家属们可真能干啊,也能吃苦。
  用李连长的话来说,都不是吃干饭的。
  就拿夏天来说吧,炊事班黄师傅的爱人张桂兰,每天上午就骑着自行车,跑到场部的代销点里去批发冰棍。
  她家自己做了一个“保温箱”,是专门用来盛放冰棍的。
  这种“保温箱”方方正正的,是用木头做的。箱子里面铺上一层棉絮,再裹上一层塑料布,箱子外面又蒙上一层厚厚的棉褥子,防止热气进来。
  场部代销点里,一根冰棍的批发价是一分钱,一百根起批。可市场零售价却是三分钱,卖掉一根,就能赚到两分钱,利润相当可观。
  这种“保温箱”,一次正好可以装一百多根。
  只要在一天内,全部卖完就能赚到二块钱。这么算下来,
  一个月干下来,比连队职工挣得还要多。
  每天,张桂兰批发了冰棍之后,就用自行车驮着回来。
  她戴着大草帽,顶着大太阳,先去学校门口叫卖,接着就去连队里或者田间地头。有职工干活累了,也会买一根冰棍解解暑气。
  她人很精明,还想出了一个促销办法。
  一根冰棍三分钱,如果一次买两根,只要五分钱。
  卖冰棍,在学校门口的生意是最好了。
  基本上,一个中午就能卖完。
  如果天热,还能去场部再跑一趟。
  连队里的其他家属见了,也跟着学。
  最多的时候,学校门口停着四五辆自行车,都在叫卖冰棍。
  可是赶上天气不好或者阴天下雨,卖冰棍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那时,黄晓红他们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吃冰棍。这个东西不好存放,一天下来就基本上融化了。浪费了实在是太可惜,只能自己吃掉或者送人。
  和黄师傅家关系好的,偶然也能收到黄晓红送过来的冰棍。用一只暖瓶装着,都快化了一半了,不过味道还是冰棍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冰爽可口。
  放学路上,黎元元多次听黄晓红讲过,他们家吃冰棍吃得肚子疼。不过,一放暑假,学校这一块就没生意了,只能在连队里卖卖。
  营部代销点里,也从场部批发冰棍来卖。
  另外,还卖一种“冰水”。是用食用色素、糖和柠檬酸调制而成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小孩子们都喜欢喝。
  价格也很便宜,一分钱一玻璃杯。
  如果想带走,两分钱就可以灌满一军用水壶。小学生们背着冰水去班里,除了自己喝,还能分给关系好的同学,别提有多得意了。
  像小龙港这样的,基本上每天都要跑一趟代销点,用他的小水壶灌得满满的,好分给元元他们喝一点。
  如果晚上放电影,冰水卖得就更快了。
  一家人看着露天电影,喝点冰水,真是美美的。
  田爸爸的脑子很好用。
  见伟民他们都喜欢喝冰水,就去代销点里买了一小包柠檬酸。每天早晨,烧了开水,调一大茶壶,里面还放了白砂糖,让孩子们随便喝。
  “你们几个不用出去买冰水了,家里调得味道更好,看看还放的是白砂糖,外面可都是用糖精调制的,那个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糖精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还是听元元讲的。
  田爸爸对元元的话,一向信服。
  元元还说,这是邓萧哥哥从书本看来的,这个糖精是化工食品,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甜得腻人,吃完后嘴巴里还有一种苦味,口感也不好。
  后来,小龙港听说了,就把冰水给戒了。反正,元元和伟波每天都背着小水壶来上学,他就喝元元家的冰水好了。
  杨阿姨听说后,还特地跑来跟着田班长学习了一下。临走前,用纸包了一点柠檬酸,说拿回去给老姚也调一壶喝喝。
  暑天里,王妈妈下地干活,也会灌上一壶解渴。
  这个自制冰水,成了这个夏天最美好的记忆。
  黎元元拿这些素材,写了一个小短篇,名字就叫《夏天的记忆》,里面由几个小故事构成,充满了温馨和爱。
  邓萧哥哥帮着誊写后,就投到了《儿童文学》编辑部。现在的小包侦探,也算是熟门熟路了,只要题材合适,基本上都能发表。
  黎元元捧着一牙西瓜,美美地吃着。
  现在瓜下来了,冰棍、冰水就要靠边站了。而她的大作《发明家的迷局》也即将进入尾声。她想,这一星期就把它给拿下来。
  到时候,好请邓萧哥哥提提意见。
  这一篇,如果能刊登,不知道能拿多少稿费?
  她粗略算了一下,截止到目前,这个“小副业”累计起来也挣了二十多块了,自己也很干嘛。
  黎元元在心里给自己点了赞。
  感觉还蛮自豪的。
  *
  这时,伟民哥哥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他热得满头大汗,一进屋,先扇着扇子,大声嚷嚷着:“哎,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哦,邓铭大哥回来了,他刚刚到家,个子可高了,留着一个小平头,长得可好看了,看着比邓萧哥哥还要好看……”
  黎元元一听,这个传说中的邓铭终于回来了?
  在邓叔叔家见过他的照片,的确很英俊,和邓萧长得很像。可到了伟民哥哥嘴里,怎么就比邓萧哥哥还要英俊了?
  这一定是在吹牛。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三十年代那篇,作者君是试梗哈~~
  想提前了解一下小天使们是不是喜欢那类故事?
  千万不要担心哈~~
  作者君写文都是一篇一篇来的,现在这个坑填满后,才会开新篇

当前:第171/2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