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阀》第672/678页


“对。绝不投降!”
“陛下,不能投降哪。”
“臣等誓死不降……”
太史慈话音方落,其余贺齐、祖郎、全琮、朱然、吕等武将也纷纷出列,要求与凉军决一死战。
孙权神色阴睛不定,忽然之间想起了周瑜。如果有三军大都督周瑜在此,只怕就不会有这场战、降之争论了罢?而且,倘若真的要联楚对抗凉军。除了周瑜,还真没有人能够统率三军。想到这里。孙权再不犹豫,朗声喝道:“金吾卫何在?”
执金吾宋谦急出班奏道:“臣在。”
孙权道:“刻即派人前往柴桑,召大都督周瑜前来。”
“臣遵旨。”
宋谦答应一声,急领命而去。
孙权这才向群臣道:“是战是降,等大都督回朝之后再议,退朝。”
……
汉寿。楚宫。
相比较吴国文武分裂为主降、主战两派,楚国的君臣就显得团结得多了,事实上自从南迁之后。在诸葛亮的连消带打之下,以蔡、黄、王诸姓为首地荆襄士族已经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现在楚国的权力已经高度集中在曹真、诸葛亮君臣手中。
凉军三百万大军压境,楚国君臣竟是空前的团结。
凉太祖马跃谴使传檄,曹真急召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张辽、骠骑将军张郃,以及魏延、文聘、程、贾逵、王粲、刘等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陛下,凉军虽号称三百万,然臣以为最多百万。”
皇宫大殿上。诸葛亮正侃侃而谈。经过将近十年地磨练,此时地诸葛亮已经显得稳重成熟多了。
曹真道:“丞相何以如此肯定?”
诸葛亮道:“这可以从凉国各处大营的兵力分布得出结论,马屠夫治下的凉国总共有七处屯兵大营,其中洛阳大营驻扎着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漠北有三部万户的骑兵。总兵力也在十五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河北、关东、荆州、关中、西川五处屯田大营。每处屯田大营的兵力也在十五万上下,除此之外襄阳大营地水军可能还有十余万,也就是说,凉国的总兵力当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大将军张辽道:“就算只有一百二十万,其兵力也远远超过我国啊!”
“是啊。”骠骑将军张郃附和道,“我军只有六万步军,四万水军,总兵力不过十万人,就算与吴军联手,两国兵力相加也不过二十余万,尚不及凉军兵力的四分之一啊。”
“两位将军完全不必担心。”诸葛亮自信满满地说道,“凉军虽然兵力众多,可大多都是骑兵和步兵,其水军不过十万左右,而楚、吴水军兵力相加也有九万之众,单就水军而言,双方在兵力上可谓不相上下,更何况楚、吴联军还有周瑜、蔡瑁、吕蒙、陆逊这样的优秀水军统帅,而凉国除了甘宁还有谁?”
“马屠夫传檄要在赤壁与楚、吴会猎,臣以为他这是在找死!”王也附和道,“凉军骑兵和步兵固然骁勇善战,可如果这百万大军过不了长江,那跟没有又有何区别?臣以为赤壁之战的关键还在于水战,也就是说吴、楚联军真正需要面对地敌人其实只有甘宁的十万荆州水军!”
“原来是这样。”
“这下明白了。”
经诸葛亮、王粲一番分析,张辽、张郃恍然点头,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事实上,诸葛亮、王粲地确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赤壁之战的关键。
赤壁之战地关键就是水战!如果吴、楚水军能在赤壁之战打败甘宁地荆州水军,那么凉军的大举南征就
失败告终,反之。如果吴、楚水军反被甘宁水军所最终失守。则吴、楚纵有同等兵力地骑、步大军亦恐无法阻挡凉军铁骑地南下了。
“明白了!”曹真拍案而起。朗声道,“此战地关键就在于楚、吴水军能否消灭掉甘宁的十万荆州水军。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朕以为有必要将楚国地水军交给东吴三军大都督周瑜一并指挥,以期同心协力、共破强凉。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亮肃然道:“陛下胸襟令人叹服。臣以为可以。”

张辽、张郃、程、贾逵等也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
曹真地这一决定看似孟浪。其实却极为英明,若论统兵,当世无人能出周瑜之右者,就算是凉太祖马跃也自认略逊周瑜一筹,昔淮南之战周瑜虽败。却不是输在他地统兵之能上,而是输在吴军实力不济,周瑜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实也无力回天。
因此。曹真决定把楚国水军交给周瑜统一指挥,无疑是准确地。这样一来就顺利解决了两国水军地主次以及协同配合问题,楚国水军虽然处于隶属地位,可曹真以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打赢赤壁之战。挫败马屠夫南下荆、扬地阴谋。
……
江陵,马跃大帐。
司马懿手指地图向马跃及一众文武大臣讲解道:“陛下,诸位大人。刚刚细作回报。吴军都督吕蒙已经督率三万水军。大小战船五千余艘进驻夏口。楚军都督蔡也将水军大寨从巴陵移到了赤壁,眼下吴、楚水军分驻夏口、赤壁。互为犄角之势,正与我军地乌林港水军大寨隔江对峙。
“嗯。”
马跃点了点头,长身而起腆着肚子在大帐里来回踱起步来,近十年的养尊处优已经让他地体形严重走形。不过刺绣地明黄滚龙袍往他日渐臃肿地身躯上一披,还真有一股说不出地帝王威严。在大帐里来回踱了几步。马跃忽然顿住脚步,大声道:“吴、楚步兵不值一提。唯其水军实乃心腹大患。”
说此一顿。马跃凝声道:“诸位爱卿都说说,这赤壁之战该怎么打?”
马跃话音方落,法正道:“陛下,我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臣以为一定要充分发挥兵力上的巨大优势,以此来掣肘吴、楚联军地行动。”
马跃欣然道:“具体呢?”
法正大步走到地图前,伸手沿着长江一划朗声说道:“可将百万骑步大军沿江陵至乌林地长江北岸一字摆开,共扎下十座大营,分十个点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为了阻止我军渡河,吴、楚水军就势必要分兵袭扰。这样一来。赤壁、夏口大寨吴、楚水军的兵力就会削弱。”
马跃道:“架设浮桥地船只从何而来?”
法正道:“不用船只,这江汉一带拥有大片地松树林和杉树林,我军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以木筏架设浮桥。”
马跃道:“若吴、楚水军不分兵呢?”
法正道:“如果吴、楚水军不分兵,任由我军架设浮桥,那么赤壁之战很快就可以结束了!”
“哦?”马跃欣然道。“此话怎讲?”
法正道:“陛下请想。如果吴、楚水军不来袭扰,我军完全可以长江江面上架浮起足够坚固的浮桥。然后再在浮桥两侧绞起拦江铁索以保护浮桥,最后再在浮桥上架设由陛下亲自改良的投石机,真要到了那时候,就算吴、楚水军倾巢而出,只怕也得落个有来无回的结局了,这一战我军岂非赢定?”
马跃闻言顿时双目一亮,喜道:“对呀,有了这条不可摧毁的浮桥,长江天堑就变成通途了。”
陈群道:“不过孝直有没有想过,投石机极为沉重,悬在江面上地浮桥是否足以支撑投石机的重量呢?就算能勉强支撑,只怕也安装不了太多地投石机,而哪果只安置廖廖几架投石机,只怕很难对吴、楚地水军构成太大地威胁啊。”
法正道:“这个在下已经想过了,单凭木筏固然不足以支撑起太多地投石机,但我们完全可以在浮桥底下固定中空的密封木箱啊!如果有大量中空地木箱绑在浮桥下增加浮力,纵然在浮桥上架设上百架投石机也不是什么问题了。长文以为呢?”
陈群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马跃环顾众人道:“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臣也有个想法。”蒯越出列说道。“陛下为何不下令打靠连环战船呢?庞大地连环战船不但能给陛下改良地投石机提供更好的发射平台。还能涉水如平地,凉国地百万大军就能开上江面与吴、楚水军交战了。如此一来。就凭吴、楚那十几万水军根本就不堪一击!”
“连环船?”
马跃闻言心头一跳,脑子里顿时浮起了正史中地赤壁之战。如果不是蒯越一贯对凉朝忠耿耿。马跃几乎就要怀疑他是奉命潜伏在凉军中地超级奸细了。不过这念头在马跃脑海里一闪即逝,沉声问道:“连环战船固然涉水如平地,却最怕火攻。”
“无妨。”蒯越自信地答道,“此时正值冬季,冬季刮地是西北风。
我军从北向南进攻,正好顺风,吴、楚联军如果要火攻那不正好烧了自己吗?”
马跃蹙眉道:“万一到时候改吹东南风了呢?”
“这……”蒯越愕然道。“冬季如何会刮东南风?”
“凡事无绝对啊。”马跃道。“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蒯越忙道:“臣有失考量,请陛下恕罪。”
“不。”一边地贾诩忽然目露狡黠之色,向马跃道。“陛下。如果我军早有防备
|时候刮起东南风,吴、楚联军要想实施火攻只怕易。臣以为异度地建议还是值得尝试的,不过为防万一。臣以为可以让二十万大军搭乘连环战船。配合甘宁将军地水军向吴、楚联军发起进攻。”
“哦。”马跃欣然道,“文和是说只打造装载二十万大军地连环战船?”
“对。”贾诩点头道。“这样就算万一失败也不过损失二十万大军,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
马跃道:“不过,该如何防备火攻呢?”
贾诩道:“吴、楚联军要想火攻。无非有两种方式。”

当前:第672/67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