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第333/431页


  “嗯。”
  “清清害得弘晏担心……”
  “嗯。爷也有责任。”
  “……”轻轻拉他衣袖。
  保康绷住,保持严肃。
  “清清‘害怕’出海?”
  “……不怕。”
  “……”这下保康惊讶了。
  清清的眼泪哗啦一下冒出来,抽抽噎噎地哭着解释:“是清清害怕……爷要去那么多地方,清清可能不能永远陪着。”
  “爷能力非凡,清清只是一个凡人……”眼泪吧嗒吧嗒的,全掉在保康的心上,又心疼又生气。
  一边给擦眼泪,一边特纳闷儿:“爷难道不是凡人不成?傻瓜。”
  一个委屈的哭音:“嗯。”
  保康更心疼了:“不傻不傻。爷走哪儿带清清去哪儿。太医不是说‘一孕傻一年’,这怀孕的母亲灵气儿全给小娃娃了,清清最伟大。”
  清清被他说得破涕为笑,却又觉得难为情,趴在他怀里,含羞带笑,含泪带笑地反省自己。
  “是我骄纵了,爷宠着……弘晏都有察觉,我……那书上也都写着怀孕期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之类……”越说越说愧疚不安。
  “怀弘晏的时候,皇祖母和额涅就一直关注这些,听戏都不听那打打杀杀、哭哭啼啼的。宫人和侍卫们也都‘行坐端严,性情和悦……’”
  保康忍不住乐呵:“西汉《新书》中写:‘……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我们清清做得很好。嬷嬷让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让吃什么就不吃什么,爷都做不到。”
  “爷很好……”喂弘晏一年,自己吃得清淡,爷也跟着吃着没油没盐的饭菜吃了一年,照顾弘晏,照顾她……现在还是她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清清的眼泪又出来:“爷最好。”
  保康:“……”
  佯装生气地捏捏她的小鼻子:“爷最好?下次有心事,要说出来,知道不?”
  “知道。”
  这次是自己做得不对,清清反应过来,立马调整自己,第二天上午和弘晏一起用早膳,散步的时候郑重地和弘晏说明情况。
  “额涅小的时候,水性不好,淹过一次。导致现在看到水就怕怕。额涅昨儿和弘晏的阿玛说了,额涅要坚强。很多很多水,那一定非常漂亮,额涅要和弘晏的阿玛,弘晏,弘晏的妹妹,一家人一起,去看很多很多水。”
  弘晏听得迷迷糊糊的,但他明白了,额涅要和阿玛、弘晏、妹妹一起去看“很多很多水”。
  “额涅,水水,喜欢。”弘晏“严肃”脸,水水喜欢,不怕怕。
  “嗯,水水,喜欢。额涅喜欢。”清清抱着儿子,笑得甜甜。
  弘晏因为额涅身上水一般的气息赖在额涅怀里不想出来,却还惦记一件大事儿。
  “水水,妹妹也喜欢。”
  清清因为儿子可爱的模样,忍不住亲一口:“嗯。妹妹也喜欢。”
  …………
  弘晏高兴,兴高采烈地跑到他祖祖这里显摆:“祖祖,阿玛和额涅都乖乖,妹妹也乖乖。”
  师祖笑容慈爱:“我们的小弘晏棒棒哒。”
  弘晏挺起小胸膛:“弘晏棒棒哒。”
  和他阿玛一模一样的小自恋,师祖看在眼里更是乐呵。
  “祖祖和弘晏一起,写信给京城,好不好?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弘晏立马欢呼:“弘晏和祖祖写信。”
  这头他们高高兴兴地写信,那头看信的人,那真是哭笑不得——五台山是一个小瓶子,阿玛是一团水,额涅是一团水,弘晏和妹妹是水里的小鱼儿。
  皇太后笑得见牙不见眼:“瞧瞧我们弘晏小乖乖,多孝顺。”
  皇上满心满眼骄傲:“弘晏很有天赋,这画儿真好看。”
  皇后真心感激:“阿弥陀佛。师祖就是会教孩子。我们弘晏都知道关心阿玛额涅了。”
  哈哈哈,哈哈哈。三位大佬一起喝茶,一起笑哈哈地对着弘晏的画儿夸夸夸。
  临分别的时候,皇上总觉得哪里不对,一琢磨,不乐意了,怎么听都觉得皇后在说他不会教导孩子。
  可皇上想反驳,没词儿。
  皇上郁闷脸:“这日子还浅,太医都说不准。怎么弘晏就喊‘妹妹’?”
  皇太后:“妹妹才好。哥哥妹妹,后面再有弟弟。”
  皇后:“妹妹好。哥哥弟弟之间有个妹妹,不会打架。处得好。”
  皇上:“……”
  憋气脸:“出海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皇太后满脸笑容:“定下来。保康有这份儿孝心,我们一起出去看看。”
  皇后:“定下来。好好保养身体,陪着他们出海看看。清清、弘晏、小娃娃都去,我这不去也放心不下。”
  皇上“矜持”:“皇额涅和皇后都要去,那玄烨也陪着。”
  皇上在皇太后和皇后这里吃瘪,在南书房找回来。
  “你们瑞亲王就是会折腾,朕要他造一支大船,结果他弄得跟少年人玩水一样,可他非要造,他皇祖母和他额涅都当他是小孩子一样惯着,朕啊,只能是跟着再年轻一回。”
  诸位大臣:表面恭维,内心呵呵。
  皇上你就显摆吧。
  皇上可不是要显摆?
  这些年来大清国不断开疆拓土,新兴的中下层人家中有能耐的都一窝蜂地去新地盘,老一派王公贵族固守自己的地盘没有担忧,一直对改革没有动刀兵反对,哪个国家哪个朝代能这么安安稳稳的过渡?
  皇上志满意得。
  “之前你们瑞亲王对朝廷不断扩大的官员体系意见很大。说朝廷不断开新衙门,不光没有互相监督还互相联合,还加重国库负担。朕本来挺担心,可这裁减一番,看看,也运作正常。”
  “老百姓都说办事效率高了。官员们也说轻松了,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可以有更多的心思做正经事儿。
  朕琢磨着,这还是因为大清国的地盘大了,机会多了,父老乡亲们也都有见识了……整个大清国从上到下整体拔高一大截儿……人的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
  各位大臣心情特复杂地跟着哈哈哈笑。
  张廷玉看看同僚们的反应,出列:“回皇上,臣以为这可以打一个比喻。以前人口不到两个亿,现在是三亿五千。
  以往每年税收只有四千万两银子,年年赤字。现在两个亿白花花的银子,年年有余。”
  “这就好比,一个鸡蛋一伙儿吃,三个鸡蛋两伙人吃。再加上两个亿的银子随着火车和拖拉机、大船,一起流通开来,可以说是四个鸡蛋两伙儿人吃,吃饱,有剩余。”
  皇上听得哈哈哈大笑:“衡臣说得好。吃饱,有剩余,就去读书,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果不其然。
  我们大清国要做真正的礼仪之邦,各地方学院里的学子们,不光要学好四书五经、算法技艺,更要学习礼仪礼貌、律法条文。智商是天生的,但礼仪礼貌见识不是。”
  顿了顿,他老人家又感叹:“很多事儿,都是‘民不举官不究’。这是不对的。有问题没人说出来,没人解决,日积月累……大清危矣。”
  这头皇上在南书房听一通“龙屁”,发表一通训话,心情倍儿爽;那头保康也收到胤禩的账目清单,看完后也特舒爽。

当前:第333/43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