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坐享其成》第295/297页


  好不容易出来了,又开拓了眼界之后,胤褆可以说是大清当中难得看清楚的一个局外人。
  这些年里面,明珠因为胤禛的关系,身体挺好的,胤褆和明珠见了一次,明珠都没有想到胤褆居然成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跟太子相争的时候,大阿哥有今天的水平,那么就不会……
  也不对,如果大阿哥一开始就能想的清楚,就不会跟太子争斗了,皇上对于太子有多疼爱,明珠是知道的,凡是把太子拉下马的皇子,不管他怎么样,只会让皇上厌恶,不然大阿哥也不是真的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会得到圈禁的结局。
  不过也正是因为被圈禁了,所以大阿哥才能看得清楚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同时才能明白这个天下有多大,才能得到机会,或许经过了这一番的浴火重生,对于大阿哥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
  明珠猜的没有错,历史上难道说胤褆就真的做错了什么吗,不一定,仅仅是老三的一个告发,就能让胤褆从此被圈禁,难道说胤褆就不是康熙的儿子吗?
  胤褆做错了固然要罚,可更多的还是含有康熙的迁怒,如果不是你老是跟胤礽作对,怎么能让他一手教出来的完美太子长成这个样子。
  所以说现在的胤褆真的是要感激胤禛的。
  胤禛听了康熙的话,没有迟疑的重重的把头磕了下去。
  “儿子为皇阿玛出力效劳是儿臣的本分,不敢希望得到如此的厚赏,儿子也不敢期望用什么功劳去换取要求,只是希望能一家吃个团圆饭,让皇阿玛的万寿再无遗憾。所以儿子不后悔。”
  此话一出,所有的人都觉得四阿哥是真的孝顺极了,只有胤禩是想吐血了。
  心里不停的再埋怨老四,四哥你说你不后悔也就是了,这个亲王双俸我还是想要的,你这样一说,我还能要吗?
  不过胤禩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能看的出来康熙是真的被胤禛的话所感动了,反正有了四哥的这话,他就是被皇阿玛封了,也是要推辞的,不如干脆主动一点算了。
  于是胤禩也走了上来,跪倒在地。
  “皇阿玛,四哥刚刚说的也正是儿子想要说的,儿臣替父效劳本来就是本分,所以皇阿玛,儿臣也希望能让皇阿玛吃上一顿团圆饭。”
  胤禩也学着胤禛,重重的磕了下去,反正亲王双俸是没有了,那么干脆也跟着表示自己的孝心吧。
  胤禩的带头,让其他的阿哥也都坐不住了,团圆饭这个字眼一出,难道说皇上的六十万寿,能有一点不完满吗,肯定不成,所以其他的阿哥也都相继出来,跟着一起跪倒请求。
  有了阿哥的带头,其他的宗室和臣子也只能跟着一起跪下了,就是太后看着,也说了句话。
  “皇上,就让保成出来吧,相信就是皇额娘在世,也是希望皇帝一切如意的。”
  太后说的皇额娘自然是指太皇太后孝庄了。
  “皇额娘,儿子心里有数了。”
  实际上太后是个不管事的,只不过她是一心希望皇上好的,既然康熙自己有了主意,太后也不会多嘴了。
  “你们都起来吧,朕答应了,让胤礽出来,先给皇额娘敬贺千秋,这样的日子是不该有人缺席。”
  很快就有人去传旨了。
  毓庆宫内,这里虽然吃喝不愁,李德全也经常派人来问,甚至于康熙还派人将怠慢了胤礽的奴才拉下去重罚,可不管是乾清宫来人,还是其他的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是胤礽希望的那样。
  胤礽当初认为太后的七十大寿,他出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结果没有想到当时都没有如愿,胤礽那个时候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如果皇阿玛的六十万寿他还是不能出去的话,那么肯定会在毓庆宫里关到下一任皇帝登基了。
  只不过到时候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局都不知道了。
  毕竟接任皇帝的人会不会轻易的放过他这个元后嫡子,而且是当了多年太子的皇子。
  原本胤礽是一心在等着康熙的六十大寿,当然了这些年他也抄了不少的经书算是他的贺礼,可是前一段时间听到的一个消息,让胤礽彻底的没有了其他的心思。
  什么消息呢,大阿哥胤褆居然早就从府里出来,而且已经去了西洋一趟了。
  胤礽心里这个不平衡啊,如果说老大和他一起被圈禁着,也就算了,可为什么皇阿玛能暗中放他出来,就不能放自己呢?
  难道说皇阿玛真的就相信他有篡逆之心,天晓得,或许他偶然间动过那方面的心思,可一瞬间也就被压下去了,他是有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可皇阿玛,儿子现在真的知错了。
  实际上其他的阿哥的什么赏赐或者是被放出来,估计胤礽都不会多想什么,唯独胤褆例外,很简单,因为胤褆和胤礽那是多年的对头,两个人不对付的时间太长了,可以说胤礽这几十年的生命当中,大半都是在跟胤褆敌对,现在听到了胤褆的消息,难免想不通。
  “爷,有圣旨,有圣旨,是李德全公公亲自来了?”
  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禀报,胤礽心里还在感慨康熙的不公,一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紧接着是狂喜,今天是皇玛嬷的千秋,又是李德全来了。
  这些年当中乾清宫是来过人,可李德全身为康熙身边最信任的贴身大太监是从来没有到过毓庆宫的。
  他来了,看来真的是大消息了。
  胤礽也是一个聪明的,很快就估计到了可能会来的是什么。
  至少他现在已经这样了,康熙还在世,所以情况不可能更坏了,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来的是好事。
  胤礽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自由的出入,没有被圈禁之前,从来没有感觉到原来自由行动是这么宝贵的事情。
  胤礽宁愿不要什么赏赐,也希望他的圈禁结束了,因为那样还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康熙对于胤礽的谅解。
  “二阿哥,皇上有旨,念在太后和众位阿哥还有臣子求情的面子上,二阿哥您可以出去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胤礽的面容上面充满了泪水,他等着这个消息已经太久太久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都是在充满希望,可又不断的失望当中度过的。
  “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胤礽说的是真心真意,恐怕他这一生当中也从来没有这么真心过。
  “二爷,你收拾一下,跟奴才一起去给太后主子请安吧!”
  “李公公说的是,今天是皇玛嬷的好日子,我这就来。”
  胤礽用平生最快的速度整理完毕,他的贺礼虽然已经送过去了,只是这一次是他亲自去,好在这些年当中写的经书也不少,胤礽整理了一部分,拿了出来。
  “李公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请求皇阿玛?”
  胤礽有疑问,他的皇阿玛是什么样的人,是能够被人逼迫的吗?
  胤礽就是奇怪才想问个清楚。
  听着前太子说话的口气,李德全也在心中暗叹,二阿哥经过了这一番是变化了不少,只是晚了啊!
  李德全作为康熙身边的太监首领,他对于康熙的心里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知道目前四阿哥只要不出错,恐怕就是未来的皇帝了。
  现在胤礽问的不是什么秘密,这么多人看着,所以李德全很容易的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居然是老四?”
  胤礽想过很多种可能,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胤禛?
  老四和老八这些年得到皇阿玛的看重,这一点就是被关在毓庆宫当中的胤礽也听到过一些人悄悄的议论,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胤禛为什么会说他的好话,最后居然能让他顺利的出来了。
  可不管是为了什么,胤礽都感激胤禛,只不过他今天求情,到最后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胤礽这个念头很快在心底闪过,可重获自由的喜悦压住了一切。
  很快多年不曾见的二阿哥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胤礽先是给太后和康熙见礼,然后就是恭贺太后的寿诞。
  太后很是高兴,至少今天她所有子孙是到齐了。
  “皇帝,这样才好,人都齐了就好。”
  太后说的都是心里话,虽然简单,可句句也都说进了康熙的心里,毕竟保成这些年是真的知道错了,他是赫舍里唯一的儿子,也是皇祖母临终前的牵挂,同时也是朕费了最多心血,最疼爱的儿子。
  康熙看到胤礽,这些年没见,保成苍老了不少,他的儿子不能这么养废了啊!
  胤禛是个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惦记着他的二哥,朕是时候拿定主意了。
  胤禛不清楚,他今天的这一番请求真正让康熙下定了决心。
  胤礽的解禁,虽然是在很多人面前完成的,众人都知道事情的经过,可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
  可不管风声传成了什么样子,胤禛都是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可没有多久,这些风声就逐渐的被康熙的万寿的到来,压过去了。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一年一度的万寿节,今年格外不同,简单啊,这是当今皇上六十大寿,不仅仅是众臣、宗室、皇子献寿,同时还有一千个来自于各地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起恭贺。

当前:第295/29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