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第3/53页


烧水的空档里,小秀拍了拍苏正的肩膀,比划了两下,大意就是说我出去一下,你帮我看一下火。苏正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看到苏正的笑容,小秀不禁愣了一下,真的很阳光阿。愣过之后,小秀就闪了出去,然后回了趁四合院,从那儿摘了一只冬瓜,又采了点西红柿、掰了十来个玉米,瞧着差不多了,这才拖着东西出来了。

冬瓜不大,但是分量十足,原本想抱在怀里弄出去的,但一想到冬瓜身上那白毛,弄上身上还是有点痒痒的,也就没愿意,然后就这么一手拎着菜篮子,一手拖着冬瓜拖回了家。苏正看到了,单手就拎起了冬瓜,然后摆在厨房间里等小秀处理。小秀是真高兴了,说实话平时就跟好婆两人住,家里有点重活、累活全是小秀包了的。这干活的时候有人搭把手的感觉真不错。

一高兴,小秀就不由开始多话起来:“晚上来个冬瓜炖鸡汤,保管到时是汤鲜肉美。再来个炒螺丝,这个加点辣椒暴炒一下给阿财哥下酒是最好的。对了苏正,你喝酒不?”说罢还特意回头看了看苏正,但一看到苏正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小秀就反应过来了,苏正听不见。但是这么多话,小秀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比划给他看,只好就这么算了。

水烧开了,两人就这么无言的开始脱鸡毛。开膛之后小秀把内脏给弄了过去,专心对付起内脏来。其实小秀是想叫自己做点事,省得都是去想苏正那伤是怎么负的。虽然送苏正回来的那人说了是救战友而受的伤,但那战友为什么需要人救呢?小秀就这么一边处理着内脏,一面想东想西的。还不时的回头看看苏正。往后这要怎么和人沟通呢?成天的比划也不是个事,要不就学人家随身带个小黑板?有什么事情就写下来?

等一切都弄好了,外头的太阳也差不多要西落了,于是小秀麻利的先把米下锅,然后在另外一个炒锅里把螺丝给炒上,再把一道大青菜给炒了,二道菜都炒完了,再把鸡汤给炖上,然后这就灶头交给苏正看,自己去找好婆了。跑到隔壁苏家,阿财正在做最后的工作呢。

“好婆,苏正怎么跑咱家去了?”小秀一边帮着搭手一边问好婆。

“是我叫他去的,坐那么长时间的车才到家,身体也才刚好,不好好的休息怎么可以?”好婆也是心疼苏正:“刚刚忘记问部队里的人小苏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到时候还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这么大的小人就吃这么大的苦头,真的叫人心痛的。”小秀听了,也不是个滋味。一想到自己刚才还在差人家做生活,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好婆,家里还有好几只鸡呢,要不以后我们经常炖给他吃?多少也能补点。”小秀又想了想:“好婆这,家里还有二个三年头的老鸭,等到了大暑再蒸了给他吃,大补的。”

当天夜快(晚上)好婆、小秀、苏正、阿财四个人吃的是相当的开心。小秀是吃肉吃得开心,阿财是生活全部做好的可以拿工钱开心,好婆开心是因为苏正转来在,苏正一直在笑,但是小秀吃不准他是在为啥个开心。不过小秀一直觉得苏正其实一点也不开心,好好的一个四有青年,一下子就成了残疾人,这个有啥个好?

这天苏正是睡在好婆家的,因为苏正家里的东西虽然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但都还没有打扫,只要在好婆家睡一个晚上了。只是小秀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想的全是苏正的事体。苏正参加的这个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立下战功,那么以后在部队的发展应该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如果苏正没有耳朵的问题,他能在部队走多远?想着这个问题,小秀慢慢的入睡了……

第二天,村里的干部就寻上门来在。刘正明是村长,带着村支书刘正义敲了敲门就进来了:“婶娘,阿正阿在你家里阿?”

好婆听见了,就走出门:“在呢,有啥事体阿?”

“他不是转来在么,总要和他见个面,再说他也要认认人的,吃过早饭,我再带他去地里看看,转来在就安心在家种田,年轻人力气大,其他的不好做,种田总会的。”

好婆听了点点头,又问了句:“你打算拿哪里的田分给他?村北面的?还是村南面的?”村子北面的田相对来讲要好点,出产的地西要多点,所以村里的人都想要村北的田。村南的地也还好,但是没有村北好。

村长和支书两人看了看,半天不说话,后来支书说了一句:“不是北面也不是南面,是西边的。”

“西边的?”好婆一听就跳了!“你们也好意思?村西的田能种出东西来?你们也不想想小苏是为啥才转来的,做人不好太过分!”小秀听了心里也不舒服,村里的老人过辈了,习惯就埋在自家田里的,也不知道出于习惯还是其他的,都喜欢埋在村西的田里,渐渐的那里的田就没有人要了,全是坟,就是大白天胆子小点的人还是不敢在那儿做生活的。

“婶娘,你也晓得个,地少人多,再加上前几年重新分田,好点的田早就分光。哪里还有什么好挑的?”支书跟着解释。

“重新分在是对的,苏正的份你们怎么没算上?”好婆是一针见血。苏正父母不在了,分不到田没有话讲,可苏正还在的。凭什么分不到?

“婶娘,那个时候啥人想到他这么早转来?当时还听到风声讲阿正做得好,部队准备伸其做军官呢。”村长也有点不满意的,突然之间冒个人出来要分田,摆不平了到时麻烦的还是他。

“再怎么样,我也不同意你拿村西的田把他种。他要叫你一声阿叔的。你总不想有人背后骂你吧!阿正的情况你也晓得的,村西的田离他家又远,你叫我怎么放得下心?”村西的田离村子足足有半个小时的路。而村北村南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到的。田四周也有人家,有啥个事体一喊就有人应的。怎么也比村西四不着的要好。

第四章 事关嫁人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起了,昨天大家生活都做得比较晚,但是好在小苏院子里的生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只要再打扫打扫就可以住人。小苏一早起来后,就把水缸里的水全挑满了,看满满一水缸的水,小秀真的是很不好意思。平常时候小秀家里的水不是吃河里挑来的。因为河水挑来的水要加明凡进行澄清才能吃。而这叫习惯一开水笼头就有水来的小秀真的不习惯,因为加了明凡的水总有一股子腥味。

后来四合院里有了小池塘,池塘里的水要比从河里挑来的水好吃,所以自那以后,家里吃的水全是从池塘里弄出来的,好吃又省力。但小苏是不晓得这件事体的,挑了满满一缸的水,小秀又不好说这水不好吃,只好笑着弯了弯大拇指。

早饭照例是清粥加自家腌的小菜,不过因为小苏在的原因,小秀炒了二只鸡蛋,一方面是有客来了加点菜,另一方面是小苏的伤才刚好,还需要补一补。只是等到上桌的时候,小苏到没吃到几口,全叫他让给好婆还有小秀了。好婆又不舍得吃,于是这道炒鸡蛋就留到中午再吃了。

吃过饭就各忙各的。房子修得差不多了,小秀就带着钞票还有点小菜去寻老刘阿叔。菜是从四合院里弄出来的,品种虽然不是特别的,但是胜在这些菜都是早熟的,送人尝鲜正好。阿财帮忙的这点生活,小秀与好婆也商量过,按市面上的行价算,也要一二十块钱,但去老刘阿叔家的时候,小秀还是多带了点钱的。

拎着蓝子到老刘阿叔家的时候,阿叔一家正好吃罢早饭正准备出工。见到小秀来了,刘婶忙招呼:“小秀,吃过了吗?再在婶娘这里吃点吧!”

小秀先将蓝子放好,这才笑着说:“婶娘,吃过在。这趟过来是要谢谢老刘阿叔的。屋子修好了,总要来结结帐的。”小秀做事体喜欢啥事情都做在前头,有话直说的。

一听小秀来结帐的,婶娘嘴上说都是一个村上的人,不用这么讲究的,帮个忙还要收钱讲出去不好听的。小秀听了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婶娘是这个意思,总要客气一客气的。“婶娘,阿叔呢,老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帐,要是婶娘看得起我,叫我阿叔有时间帮我打张梳妆台子。”

一听要打梳妆台子,婶娘的心就转的飞快:“小秀,说起来,你要十八岁在,要不要婶娘帮你做个媒?我搭你讲,我有个娘家的侄儿,人好手艺也好,要不要婶娘啥时候叫来相看相看?”小秀一听这个,面上就红了,心里想我这个年纪正是花一样的年纪,按着以前正是上学的时候,谈恋爱是早恋,是要受批评的。但是也不好跟人家直接讲早恋不好。

于是小秀只好老老面皮跟婶娘讲:“婶娘,小秀看人没有你老道的,有啥事体你跟好婆商量就好了。对了,婶娘,我是来结帐的,怎么把事体说到做媒上了。婶娘不是想吃腿了吧。”在这里帮人做媒做成功了,新人要送媒人猪腿,还要请媒人吃三十六顿饭。三十六顿饭是虚的,但是那只猪大腿到是实打实的。

婶娘笑了,指了指屋后头道:“真成了,婶娘也不要你的腿。你家阿叔正在后头呢,你去寻他吧。结帐不结帐的,还是你同他讲,我也是不懂的。”小秀点点头:“那婶娘你忙,我先去寻阿叔。”婶娘挥了挥手,小秀就笑着朝屋后头走去了。

到了屋后头一看,就看到老刘阿叔正在理套网,这套网一般就下在自家的水桥边上,笼点小鱼小虾,难得也是有大鱼或是黄蟮的。“阿叔,今朝阿有套到好东西?”小秀凑上前看收获,就是三五条巴掌那么大的鲫鱼。老刘阿叔抬头一看是小秀,便指了指面盆里的鱼。

“就这几条小鱼,一会让你带回去,给你好婆炖点汤吃。”小秀是连说不用,一通闲聊之后,才讲到正题:“阿叔,你帮我算算,我家修院子的钱一共是多少?现在屋子都修好了,苏家的人也正好转来在,阿财哥的手艺实在是没有闲话好讲的。”

老刘阿叔给自己点了支烟,吸了二口才道:“这个你去寻阿财去,生活是他去做的,用的材料花的人工只有他最清楚的。学得这么多年的手艺,功夫再不好,那就是白活了。”老刘阿叔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个小徒弟的满意。小秀见了也就不推辞了:“那好,一会我去寻阿财哥去,他算多少,我给多少。真正是要谢谢他的。”

出了老刘阿叔家,小秀抬头看了看开,太阳才刚刚升起头呢。以住这个时间大家全在地头忙,早上凉快,只是现在才刚收了麦子,还没到下一季下种的时候,大家全忙着晒小麦呢。于是小秀也赶着回家要把自家门口的那片场地扫一下,然后再把麦子晒一下。

当前:第3/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