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围》第2/361页


  但是繁琐的宫廷事务需要能识文断字的人才,于是洪武帝和礼部制定了女官制度,效仿朝廷的官制,将宫廷事务划分六局一司。
  分别为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其中尚宫局总领六局。宫正司则独立于六局,专管宫廷戒律、赏罚之事,是个监督机构。
  简单地说,就是用五局女官管理宫廷事务,用尚宫局的女官管理五局的女官,用宫正司的女官监督所有六局女官。
  层层监管,等级分明。
  这一年,洪武帝第三次发布甄选女官的诏令:
  “敕谕民间女子年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不问容貌妍丑,但无恶疾,愿入宫备使令者,女子任给钞六十锭,妇人给钞五十锭,为道里费,由地方官吏初选考核后,送赴京师备选。”
  也就是说,选拔女官,相貌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没有疾病,自愿服务宫廷,通过了地方官吏的初选,朝廷出路费和安家费,十三至十九岁的黄花大闺女给六十两银子,三十到四十岁的已婚寡妇给五十两银子,来京师参与女官选拔考试,有孩子也没关系,只要丈夫死了就行。
  五十两银子,足够一家人粗茶淡饭,无忧无虑过一辈子,甚至偶尔还能加一碗肉。
  在洪武朝,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都没有五十两银子,可见洪武帝对备选女官出手阔绰,十分重视。
  于是乎,到了考试那天,约有两百多个女人提着装着笔墨的竹编考篮,站在奶子府大院里等候入场。
  高矮胖瘦、有美有丑,有二八俏佳人,也有三十如许典雅贵妇,还有一些被岁月和生活摧残过的黄脸婆。
  她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身上的书卷气和手里的考篮,她们即将以笔为刀,为自己搏一个出路。
  “第五十七号,胡善围!”
  一个身形高挑,长眉入鬓的少女出列,从考篮里拿出证明身份的户籍文书,递给拿着花名册的女官,核对身份。
  这是她从家里偷出来的。
  女官展开约二尺的户帖,四周印有梅花栏,上头写着:
  一户胡荣,应天府英灵坊成贤街住民,商户,计家三口
  男子壹口
  成丁壹口
  本身,年叁拾柒岁
  妇女贰口
  妻陈氏,年壹拾捌岁
  女胡善围,年壹拾玖岁
  事产
  民田十亩八分四厘,船一只,骡马一头,房屋七间四舍。
  右户帖付胡荣收执,准此。
  洪武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应字肆佰三十六号
  除了应字头的四百三十六户籍编号,户帖下方还有应天府提调官、司吏、典史三人的画押和印鉴,大明户籍管理严格,造假是很困难的。
  女官仔细核对每一项,并在花名册上抄录户帖内容。
  这个户口本简单的一点讲,就是户主是三十七岁的胡荣,家中有十八岁的小娇妻陈氏,和十九岁的女儿胡善围,很明显,这个陈氏是继母。
  否则母亲怎么可能比女儿还小一岁?
  这是商户家庭,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有十亩多的田产,有一只船,一头骡子,七间房屋。
  抄录完毕,女官将户帖并一个号牌递给胡善围,“去找五十七号桌坐下,对号入座,等候发卷考试。”
  “是。”胡善围将户帖和号牌都放进考蓝里,步入考场。
  这是改变她人生命运的一场考试,不得有失误。
  想到这里,胡善围开始紧张起来,等到她找到座位,放下考篮,篮子手柄都被她手心的汗珠浸得透亮。


第2章 胡氏春秋
  胡善围正紧张着,隔壁桌有个身材娇小,圆脸大眼睛的少女举手,“我……我想入厕。”
  此话一出,陆续有应考的女子举手,监考的女官命小宫女们一对一的带领诸人去恭房。
  胡善围看着那些排队上厕所、神色紧张的女考生,心想,一考定终生,我紧张,别人也紧张,来都来了,考吧。
  待一声鼓响,一张张试卷发下来了。
  胡善围展开试卷,先看题目。
  试《四书》义三道:
  一、人能弘道,非能弘人。
  二、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三、物皆然,心为甚。
  每道三百字以上。
  这只是第一张试卷而已,考对四书的掌握,胡善围打开第二张,考的是《五经》经义各两道题目,一共十道题。
  第三张试卷考的是《女戒》、《女论语》、《列女传》和《女则》四本书,每本出一题。
  一共十七道题,四书五经就占了十三道题,对女子行为规范考察只有四道题目,可见对女官的主要要求是对儒家典籍的掌握,以才华为主。
  胡善围浏览了一遍试题,摊开第二张考《五经》内容的试卷,从她最熟悉的《春秋》两条题目开始,第一道题是齐人伐山戎,第二道是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胡善围提笔写到:“山戎伐燕国,燕国告急于齐。齐桓公为救燕国,遂伐山戎……”
  一个个漂亮的小楷字如流水,顺畅的在笔下淌出来,我笔写我心,慢慢的,胡善围忘记了紧张、也忘记了自己身处考场、忘记了目光如炬的监考官,忘记了家里鸡毛蒜皮的烦心事。
  她好像回到了成贤街的胡家书坊藏书楼无数个日日夜夜,任凭窗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亦或是华灯初上,倦鸟归巢,她都坐在书桌前,挥舞着手中半旧的笔杆,日复一日的抄书。
  是的,胡善围在家里是个没有工钱的抄书匠。
  在这个时代,雕版印刷是主流,但是那些价格昂贵的孤本、善本、珍本、奇本等仿书,都是靠着人工一个个字抄写而成。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胡善围几乎自学成才。书坊藏书楼那些古旧的书籍大多有“胡氏藏书,千秋万代”的小篆印章,这分明表示胡家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家族,如何堕落到成了商户、娶了泼妇、后代沦为抄书匠的结果?
  这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胡善围,原籍山东济宁。
  据父亲胡荣醉后吹嘘,胡家是百年书香门第,在宋元两朝,胡家都有人在朝中做大官。
  后来,胡家为避元朝政治风波,从元大都(也就是现在大明的北平)举家南下迁居安定富足的苏州,途中遭遇好几拨劫匪,一次次的被“薅羊毛”,最后金银细软皆被抢走,只给胡家留下一箱箱沉重的、“无用的”、不能吃不能喝的书籍。
  当时定都苏州的吴王张士诚热情好客,礼贤下士,胡家的几个族人得到了官职,俸禄足以养家糊口,胡氏全家都努力改掉北音,学习说软糯的吴语,守着一屋子书籍,教习后辈上进读书,打算在苏州落地生根,重振家业。
  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化人么,只有读书做官这条路。在战乱的时代,家族好几代人收藏的典籍至关重要。
  但好景不长,至正二十七年,胡善围六岁时,盘踞在南京的另一个自封吴王的朱元璋派了手下两员猛将――徐达和常遇春,攻打苏州,一统江南。
  江南只可以有一个吴王。
  一开始,胡家人对吴王张士诚充满信心,倒不是胡家多么欣赏张士诚,而是听说另一个吴王朱元璋只是一个从凤阳乡下来的、大字不识的农民。他手下所谓的猛将,也大多是以前一起放牛耕地的农村娃。
  简单的说,就是一群为了吃饱饭而揭竿而起的土匪罢了,不成气候。胡家一翻家中收藏的史书,历史上有那个土匪最后当了皇帝?

当前:第2/36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